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下·于洪期中)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2018 年 12 月 18 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 世纪 60 年代,39 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的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疑似有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 0.35 克开始,递增至 0.5 克、1 克、2 克、3 克、4 克、5 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篙素的创新研究,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地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 (1) “矢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发誓立志”。选文题目“矢志寻蒿人”的意思是:                      。 
    2. (2)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②-④段和屠呦呦有关的三件事。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语句。 

      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4. (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选文第③段“她没有丝毫迟疑 ,一口吞服而下”的原因是她天生抵抗力比一般人要强,她有大无畏的精神。 B . 选文第⑤段画“        ”语句对屠呦呦进行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她淡泊名利,谦虚诚恳的优秀品质。 C . 选文对屠呦呦所获荣誉写得简单,对她研制青蒿素的事件和言行写得详细,这样安排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突出她的性格特点。 D . 选文通过写屠呦呦立志完成国家交给的使命,为人类研究治疟药物并取得成功的事,高度赞扬了她毫不畏惧、甘于奉献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