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唐]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惟有一登楼。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②唐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外放任杭州司马,司空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此诗作于李端前往杭州赴任途中。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都开门见山,由“愁”字总领全诗,以“孤舟”等意象抒写客居他乡、怀念“旧游”的愁绪。 B . 孟诗颔联虚实结合,利用多种感官写风吹落叶、月照孤舟之景,将自己寄身舟中的孤寂之感融入其中。 C . 李诗颈联两句形成对比,诸溪与海呼应,而淮水边一棵独树之叶随水流尽,象征诗人自己孤舟远行, D . 两首诗的尾联都点明了诗人排遣愁绪的方式,孟浩然想遥寄泪水,李端则要效仿王璨,登楼以抒悲怀。
    2. (2) 南宋的周弼在其《唐贤三体诗法》中,将情感、思想等看作虚,将景物等看作实,将律诗的中四句分为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四种情景组合模式。据此并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孟诗和李诗情景组合模式的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