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3九下·南京月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的装置,对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单位体积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越多,则该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1. (1) 在图1的A、B两个相同装置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和饱和石灰水,通电,发现B装置灯泡更亮,原因是
    2. (2) 接通直流电,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观察到B装置中插入溶液的两个碳棒(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的溶液的温度由24℃变为28℃,同时出现白色浑浊,这可能是因为析出了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的原因可能是,还可能是
    3. (3) 仔细观察,发现B装置中,白色浑浊出现在正极附近。联想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的(请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它可能与石墨电极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使石灰水变浑浊,如果假设成立,则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验证白色浑浊液体的成分,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浑浊液体少量,滴加酚酞变红色,说明浑浊液体中还存在
    4. (4) 将B装置中剩余浑浊液搅拌均匀后分成等体积的两份,第一组同学取一份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第二组同学取另一份倒入密封的三颈烧瓶中进行数字化实验。连接好传感器等装置,先开启测量二氧化碳含量的数据传感器,然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数字化实验装置及所测量到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情况如图2。

      实验结论:第二组同学通过图像分析说明白色浑浊溶液中存在(除水外)

      实验反思:

      ①第一组同学的实验中,没有发现产生气泡,原因可能是

      ②第二组同学在数字化实验中,发现曲线图开始时段的CO2百分比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