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吴忠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堆叠式消除游戏“羊了个羊”火遍全网,让玩家们连夜奋战“痛并玩着”。“羊了个羊”第一关为教学关卡,从第二关开始,难度就跳跃到“史诗级”。号称不足0.1%的通关率,瞬间激起了大家强烈的“挑战欲”。此外,为省份而战的玩法,更是引起大家“我为家乡争光”的荣誉感,和不拖家乡后腿的胜负欲,纷纷迎难而上。短时间内玩家集中涌入,火爆程度远超预期,导致游戏服务器接连崩溃,致使游戏公司不得不重金急招后端服务器开发人员。

    (摘编自扬子晚报《为何玩羊了个羊会“上头”?专家:陷入“多巴胺陷阱”》)

    材料二:

           在游戏行业专业人员看来,“羊了个羊”的火爆有以下三个原因:

           累积玩家的挫败感,让玩家越挫越勇,提高通关的成就感。

    “羊了个羊”是国内第一款真正能让用户产生如此强的挫败感,从而一步步放大刺激感的小游戏。它借鉴了“之狼”“黑魂”等知名游戏的用户心理,加大“Boss”的难度,累积玩家的挫败感,让玩家越挫越勇。同时,鼓励用户不断地在游戏中试错,留足悬念,始终给用户一种能成功通关的心理暗示。

           强大的离线社交竞争机制。

           大多数游戏玩家在游戏中都会有“出人头地”“当老大”的竞争心理,“羊了个羊”就成功抓住了这部分用户的心理,以省份来划分用户人群。此举不光激发了不同省份用户的社交竞争,同时游戏通关的用户也会感受到从社交领域获得的“虚拟荣誉”。

           关卡具备很强的思考性。

    “羊了个羊”分享、观看视频的节奏控制特别好。打乱砖块、理清待选栏位、撤销砖块,每局游戏只能分别分享或观看视频一次,待选栏位“槽位已满”之后也有一次通过分享或观看视频复活的功能。大多数卡在第二关的玩家,在玩游戏时都会思考:“如果我这步走错了,要不要考虑使用道具、分享或者观看视频来弥补游戏中的过错。”在不断地试错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提升用户对游戏的黏性。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病毒式”传播的“羊了个羊”,是怎么让玩家上瘾的?)

    材料三:

           2018年“佛系”的“旅行青蛙”,在朋友圈掀起“攀比风”的“围住神经猫”的游戏,有解压快感的“合成大西瓜”……如今回头看,这些风靡一时的游戏,又有几个不是昙花一现呢?

           微信小游戏的生命力何以短暂?一方面,这是游戏的载体和类型决定的。如今,游戏重度化精品化越来越明显,单个手游里的玩法体验数量繁多,小游戏自身轻量级和玩法单一且单调的状态,很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小游戏本身的商业逻辑也是存疑的。以“羊了个羊”为例,其所依赖的收益机制之一就是广告激励。玩家为了获取道具,要不停地看视频广告,还大都是毫无营养的诊段工具、借贷工具等。有律师就称,广告有强迫点击的嫌疑。

    (摘编自南方日报《“羊了个羊”,火不了太久》)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堆叠式消除游戏“羊了个羊”为省份而战的玩法游戏玩家们的荣誉感和胜负欲 B . 号称不足0.1%通关率的“羊了个羊”“boss”的难度和玩家的挫败感游戏玩家们越挫越勇 C . 以省份来划分用户人群的“羊了个羊”游戏玩家们“出人头地”“当老大”的心理游戏的用户黏度和经久不衰 D . “羊了个羊”属于微信小游戏数量繁多的玩法玩此款游戏的玩家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第二关开始就进入“史诗级”难度的“羊了个羊”,号称通关率不足0.1%。这也充分激发了游戏玩家们的“挑战欲”。 B . “羊了个羊”短时间内玩家集中涌人就导致了服务器的接连崩溃,可见开发者设计之初并没有预想到游戏会如此火爆。 C . “羊了个羊”的爆火,离不开对分享、观看视频节奏的良好把控。同时,游戏难度和省份挑战的竞争机制也是其火爆的原因。 D . “羊了个羊”单纯依靠广告激励的收益机制,导致其不得不大量地向用户推送一些毫无营养的垃圾广告来保障收益。
    3. (3) 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你对我国小游戏行业的良好、长远发展有什么思考和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