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六下·泰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粟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③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粟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④“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⑤“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⑥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⑦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篌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 (1) 对下面句子中的“跌”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A .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栗子仿佛是自己不小心摔进锅中的,正因为是“跌”进来的,所以“不久”就粉碎了,看来跌得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B .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栗子仿佛是自己不小心摔进锅中的,正因为是“跌”进来的,所以“不久”就粉碎了,看来跌得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C .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八儿想象着栗子不小心摔进锅中的情景,体现出对栗子的珍惜,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D .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八儿想象着栗子不小心摔进锅中的情景,体现出对栗子的珍惜,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正面描写,表现腊八粥的美味。 B . 正面描写,表现八儿的嘴馋。 C . 侧面描写,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 D . 侧面描写,表现八儿的嘴馋。
    3. (3) 用来描述文中“八儿”最为适合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贪吃贪玩 B . 胡搅蛮缠 C . 学习观察 D . 天真无邪
    4. (4) 理解课文内容,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选文围绕八儿一家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示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八儿急切盼望能快些吃到腊八粥,并不断地催促妈妈,其间因不能及时吃到,只能想象、猜想腊八粥的样子;妈妈一边不慌不忙熬煮腊八粥,一边温柔地哄着家里馋嘴的孩子。 B . 文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表现了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情态、心情以及妈妈对八儿的宠爱,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展现出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 C . 文中对各种活动的描写详略得当,略写“煮腊八粥”的过程,将八儿迫不及待、急于吃粥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将腊八粥的色、香、味渲染的淋漓尽致。详写“吃腊八粥”的过程,用粗笔勾勒的方式,从侧面进一步表现腊八粥味道好,对前面的内容起到照应和衬托的作用。 D . 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平易浅白,简练流畅,乡土气息浓郁;人物语言很有个性,极具生活气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