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杨浦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元宇宙的虚与实

    周丰

    ①元宇宙指自然宇宙背后还存在一个数字(影子)宇宙,即所谓的数字平行宇宙。元宇宙的核心是信息,是一个信息的世界,信息由数据构成。然而,数据的创造者是人,这就意味着,在元宇宙里,人类自己扮演造物主,在自然世界无法实现的各类创新欲望,在虚拟的元宇宙世界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人类似乎实现了超越自然宇宙的限制,在数字宇宙中充分发挥人的各种创造性,并追求人类的自由。”

    ②如果说元宇宙是“把人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了”,那么,这个“解放”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物质与感知。元宇宙的本质特征是全沉浸式的虚拟,因此,元宇宙首先“解”开的是感知对象的物质实在性,我们的感知对象不再是物质对象,而是数据虚拟对象,可以说,数据具有唯一性和虚拟性,凭借着“0”和“1”两个代码,数据能够塑造任何形式的对象,某种程度上讲,数据就是人的想象的可视化。因此,元宇宙的“解”打破了物质世界的束缚。然而,在人的感知层面,元宇宙并未“解”或“破”开什么,我们可以将元宇宙对于感知的意义理解为“放”。人通过数字虚拟可以打破物质世界的物质实在的形式,就像我们可以想象出人马兽一样,等等。但感知却难以破除边界。我们的视觉可见光范围是380~780nm的光波,我们的听觉是20~20000Hz的声波,就连我们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也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实现传递和感知。这就是人的有限性,然而,人类的发展史其实都是在“放”开我们的感知,我们愈来愈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感知到更多的东西。即便是在元宇宙技术时代,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打破也是必须依赖于我们的感知。

    ③元宇宙虽然是一种虚拟世界,但是它能够给我们提供真实的感知信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获得的感知信息是由现实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传输给“我”的感知信息,例如,窗外的风景,空调的噪音等,都是现实事物所传递给我们的感知信号,我们便看到了窗外的雪、树木和房子,听到了空调的嗡嗡声、感受到了它的方位。但是,在元宇宙之中,信号不需要现实世界事物的反射,而是直接由计算机系统呈现给我们,计算机只要给我们呈现与原本现实世界事物反射同等的信号,我们便能够看到窗外的雪景,我们在推开窗子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寒冷,只要元宇宙技术发展到相应的水平,这些都很自然。简言之,元宇宙正是完全抓住了人的感知的技术手段,数据的本质也是信息,只要元宇宙设备能够高保真呈现相应的信息,感知仍然是真实的感知。元宇宙正是将物质世界转化为了信息,而其真实之处就在我们对信息感知的真实。

    ④然而,没有实在物质形式的元宇宙等同于幻觉吗?某种程度上,所有的感知都是错觉。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要求,我们的感知不可完成对所有信息的一一对应处理,而是以一种原型同构的方式去处理感知信息,例如我们会以范畴将事物单元化,我们在380﹣780nm波长的范围内见出了大致7种色彩,而不是400种甚至更多。“见出错觉不仅正常,而且为生存之必需。”然而,错觉和幻觉有何不同?错觉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对对象感知的歪曲;而幻觉则是,眼前并没有任何刺激物,却出现了清晰的形象,幻觉是一种幻象。显然,我们在元宇宙中能够感知到形象、声音、冷暖等,首先是因为元宇宙设备为我们呈现了相应的感知信号。感知信号是实实在在的刺激输入,这是一种真实的感知。元宇宙的全沉浸式首先就是感知信号的全真给予,因此,我们便能在这种“虚”之中获得全真实的感知体验。

    ⑤元宇宙的“虚”具有实在性(虽然我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只有一套VR设备),而元宇宙所遭的质疑和批判也在于它的“虚”:_____。

    ⑥对元宇宙的质疑与批判其实是人类对元宇宙的驾驭方式之未知的担忧和焦虑。现实世界如何与元宇宙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元宇宙如何助力建构现实生活,直言之,在元宇宙时代之下,人如何自处?如何“诗意地栖居”?也许这正是如何将元宇宙之“虚”化为“实”的关键。

    1. (1) 第②段中的词语“桎梏”在文中具体是指
    2. (2) 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②段阐说事理的方式。
    3. (3) 依据第①—③段,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元宇宙是与自然宇宙没有关联的存在。 B . 元宇宙为人类所创造,它不存在限制。 C . 元宇宙将是人类追求自由的主要途径。 D . 元宇宙通过信息传输让人们感知真实。
    4. (4) 如以《红楼梦》情节为例阐说第④段中的“幻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中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听仙曲。 B . 《红楼梦》中秦可卿去世前,王熙凤梦见秦可卿来告知永保家族之策。 C . 《红楼梦》中林黛玉春日葬花,念《葬花吟》愈发感觉寄人篱下之苦。 D . 《红楼梦》中贾瑞病入膏肓,却在风月宝鉴正面看见了美丽的王熙凤。
    5. (5) 依据第①—④段,推断人们对元宇宙的“虚”可能提出哪些质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