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民勤月考) 阅读下面的古诗 ,  完成下列小题 。

    琵琶行(节选)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 (1) 对诗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又闻此语重唧唧:  鸟叫声 B . 往往取酒还独倾 :独自饮酒 C . 为君翻作《琵琶行》:翻唱   D . 凄凄不似向前声 :朝前走
    2.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却”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句:却坐促弦弦转急

      A . 李牧连却之 B . 了却君王天下事 C . 相如因持璧却立   D .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3) 对下列诗句的分析和理解 ,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主旨句 。两句诗既表示出作者对 琵琶女的同情 ,又表达出对自身处境的无限感慨。 B . “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 。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 的音乐 ,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C . “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 ,其内容量极大 。它浓缩了春秋两季 ,朝夜两时 ,又 融进了江花月三景 。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D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 情推向了高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