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山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视频是人类视觉历史发展的最新形态。眼睛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此相关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文艺复兴的典范人物阿尔伯蒂在15世纪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将绘画的方形边框看成“一扇窗”。当前视觉文化研究者认为,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它第一次描述了怎样将三维空间再现到二维平面,二是“窗”这个对于透视视野边框的比喻,与计算机软件中视窗的隐喻形成了一种差异性关联。在视觉媒介的历史维度中,计算机视频最显著的特征是,单一视点的瓦解和交互(人与媒体的结合度)视觉的出现。因此,理解数字时代的视频,只有挖掘数字视频的技术特性及其延展的社会关系,才能理解何以视频化正在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

    影像并非数字时代的产物,这个“虚拟之窗”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模拟技术的电影是线性叙述,而计算机视频则属于数据库形式,视频不能被简单地看作计算机的内容,而是作为数据库中的一个个模块化元素,通过软件代码系统动态地编织到不同的文本中。突破线性叙事、作为数据库形式的数字视频,开启了人类视频化生存的进程。

    所谓视频化生存,最易为世人所觉察的征兆,就是刷屏的日常生活化。视频在电视中呈现为一个个完整独立的线性文本叙事,而在手机里已经成为模块元素,存在于层层嵌套的多个视窗中。视频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媒介方式,连接了个体与社会。大众媒介时代作为休闲娱乐的影像,转变为数字时代作为生存基础设施的视频。

    视频化生存的一大景观,是人类处在现实与虚拟流动交织的环境中,人类的世界成为现实——虚拟连续体,视频是构成这个连续体的关键元素。人类建构虚拟性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了。因此,不能仅仅在虚拟性这个层面理解数字技术。在现实一虚拟的模式中,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打破这两者的区隔,创造一个现实一虚拟的连续体,这颠覆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媒介所营造的虚拟性,视频成为一种界面。视频在其中的意义,就是将空间感以视觉同构的方式呈现在虚拟世界中,并且与实体空间形成即时互动。在虚拟之窗的媒介发展进程中,视频正是凭借其贯通虚实的极强渗透力和组合方式,从个体日常生活延展到社会关系的重组。

    近年来,视频发展越来越突破模拟技术的叙事模式,幻化出多种多样的样貌,嵌套在多种媒介形态中。疫情期间突飞猛进地直播带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网红打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将视频功能延伸到展示、记录、陪伴、对话、表演等各个方面,显示出视频强大的互联能力。

    视频化生存呈现出的新型社会关系与文化景观,预示着人类借用媒介创造的虚拟之窗,进展到一个新阶段。计算机数字技术支撑的视频之窗,是多重视野的动态嵌套,与模拟技术影像的固定单一视点,形成了反差与对照。在窗套窗、框中框、屏与屏的互联过程中,新型的社会文化关系也不断生成。视频化生存的文化景观有三个明显特征∶其一,人与技术的共生系统,成为社会文化景观的创造主体。其二,由文化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超越了大众媒介与社会的传统连接方式。其三,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冲击,社会原有的机制、理念都处在重构之进程中。

    (摘编自孙玮《技术文化∶视频化生存的前世、今生、未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时代,与“眼睛”相关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视频化已成为人类目前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B . 视频将空间感以视觉同构方式呈现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人与外部世界相勾连的虚实关系。 C . 视频嵌套在多种媒介形态中,其功能可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显示其具有强大的互联能力。 D . 视频化生存中的共生系统是人的主动性和技术的充分结合,并成为社会文化景观的创造主体。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阿尔伯蒂及当前视觉文化研究者的观点,引出了数字时代计算机视频的特征。 B . 文章第四段采用因果论证的方式,说明数字技术的虚拟性使人类处在现实与虚拟流动交织的环境中。 C . 文章通过与模拟技术影像的固定单一视点的比较,来明确计算机数字技术支撑的视频之窗的特点。 D . 末段解说视频化生存的文化景观特征,证明了视频化生存催生出了新型的社会文化关系的观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视频是数字时代的产物,视频化作为人类新生存方式,使视频成为人类视觉历史发展的最新形态。 B . 计算机视频作为数据库中的模块化元素被编织到不同文本中,实现了突破影像的线性叙事的目标。 C . 视频化生存让人们的刷屏日常生活化,也使视频成为数字时代人类生存的基础设施。 D . 数字时代的视频打破现实和虚拟的区隔,成为让人类世界变成现实一虚拟连续体的关键元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