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佛山月考) 文言文阅读

    春,魏王秦上《括地志》。秦好学,司马苏勖说泰,以古之贤王皆招士著书,故泰奏请修之。于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如市。泰月给逾于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以为:“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若当亲者琉,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矣。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卒以忧死;宣帝宠淮阳宪王,亦几至于败。今魏王新出阁 , 宜示以礼则,训以谦俭,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上从之。

    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魏徵上书,以为:“陛下爱魏王,宜每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移居此殿,乃在东宫之西,时人不以为可,恐魏王之心不敢安息也。”上曰:“几致此误。”遽遣泰归第。

    甲辰,诏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以为:“周武帝平定山东,隋文帝混一江南,勤俭爱民,皆为令主;有子不肖,卒亡宗祀。圣上以殿下亲则父子,事兼家国,所应用物不为节限,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骄奢之极,孰云过此!况宫臣正士,未尝在侧;群邪淫巧,昵近深宫。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八月,上曰:“当今国家何事最急?”谏议大夫褚递良曰:‘今四方无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上曰:“此言是也。”时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上闻而恶之,谓侍臣曰:“方今群臣,忠直无逾魏徵,我遣傅太子,用绝天下之疑。”九月,以魏徵为太子太师。徵疾少愈,诣朝堂表辞,上手诏谕以:“周幽、晋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徵乃受诏。

    上问侍臣曰:“自古或君乱而臣治,或君治而臣乱,二者孰愈?”魏徵对曰:“君治则善恶赏罚当,臣安得而乱之!苟为不治,纵暴愎谏,虽有良臣,将安所施!”上曰:“齐文宣得杨遵彦,非君乱而臣治乎?”对曰:“彼才能教亡耳,乌足为治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记》)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B . 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C . 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D . 圣人制礼/尊嫡卑庶/世子用物/不会与王者共之/庶子虽爱/不得逾/嫡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阁,文中指一种皇族男子的成人礼,皇族以此确认其成年人身份。 B .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的指称,因其方位得名。后来以此指称储君。 C . 伏惟,意即趴在地上想,专用于古代臣子对君王上奏时,以表恭敬。 D . 手诏,是皇帝亲笔写的诏令,不同于一般文书,得手诏者备感恩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宠爱魏王李泰,听了褚遂良的建议后,认识到皇子也应遵从礼制,谦逊节俭。 B . 太子得到用度不限的恩准,挥霍无度。张玄素直言太子有亏德才,演变下去会亡国。 C . 张玄素认为太子骄奢无度致使正直之士远离,奸佞之徒阿附,提醒皇上认识到危机。 D . 魏征因身体等原因不愿做太子太师,皇帝赐下手诏,态度恳切,魏征最终接受任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好,乘机而动矣。

      ②苟为不治,纵暴愎谏,虽有良臣,将安所施!

    5. (5) 魏征评价杨遵彦“彼才能教亡耳,乌足为治哉”,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实质上想说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