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21·长春) 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阅读下列与水稻有关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2021),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0年6月,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又在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杂交海水稻的研究是未来杂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该技术成功后,将使我国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粮仓。

    资料二:水稻螟虫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其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水稻螟虫的主要天敌为青蛙,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利用稻田养蛙,实现蛙稻共生,一举两得,提高综合收益。

    资料三:2021年长春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9万公顷,是全市种植面积排名第二的粮食作物。由于昼夜温差大,且为一季稻(一年一熟),因而我市稻米素以品质佳而著称。近年来,我市组织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尝试破解制约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瓶颈,如利用稻秆还田技术,将处理后的稻秆全部还田,从而增加了土壤肥力。

    1. (1) 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杂交后产生的子代水稻产量很高,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称为
    2. (2) 运用杂交技术培育海水稻,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的多样性。
    3. (3) 由资料二可知,水稻螟虫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中的
    4. (4) 请利用资料二中的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5. (5) 结合资料三可知,我市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会使水稻的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6. (6) 还田后的稻秆,被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产生的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