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南京模拟) 文言文阅读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先后九战皆捷,俘戴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明年,倭大举犯福建。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继光乃议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又制拒马器,体轻便利,遏寇骑冲突。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枪、锒筅。寇奔,则骑军逐北。节制精明,器核犀利,蓟门军容遽为诸边冠。自嘉靖庚戌俺答犯京师 , 边防独重蓟。增兵益饷,骚动天下。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伤,蓟门文然。继之者,置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居正及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遵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勒之,竞罢归。居三年,御史得光宅疏存,反夺体。继光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 B . 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 C . 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 D . 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东是地理区城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战国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 . 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C .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D . 御史是古代官名,自秦朝开始,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戚继光幼好读书,通晓大义。戚继光家境贫寒,然从小就立有大志,热爱读书,通晓经史大义,后来代理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御倭寇。 B . 戚继光抵御倭寇,战功卓著。嘉靖年间,倭寇进犯东南沿海,戚继光率军在浙江、福建连续九战九捷,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 C . 戚继光治军有方,边防安定。戚继光在蓟门练兵,设立车营,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蓟门边防得益于他的制度,数十年平安无事。 D . 戚继光先荣后辱,晚景凄凉。戚继光曾经先后得到徐阶、高拱、张居正的信任倚重,煊赫一时,张居正去世后,他备受打击。
    4. (4) 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教以击剌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②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

    5. (5) “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