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广州二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下表反映了端午节俗的演变:

    时期

    地域

    纪念人物

    农历五月初五的习俗

    两汉以前

    中原、长江中下游、吴越等地

    待考证

    源自先秦的夏至节,主要有祭神、采药、挂艾叶、祈求丰收、禳除灾害等活动

    两汉

    山西部分地区

    介子推(割股啖君)

    西汉时,确定了端午仪典,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主要有采兰沐浴、系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禳灾祛害、祈祝平安等活动

    苏南、浙北

    伍子胥

    (忠贞贤能)

    绍兴

    曹娥

    (孝女)

    梧州

    陈临

    (勤政爱民)

    许多地区

    屈原

    (爱国爱民)

    南朝

    南方

    屈原

    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丝、竞渡等活动

    隋唐

    全国

    屈原

    端午节俗大体定型,主要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射柳等活动

    ——据蔡靖泉《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文化意义》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端午节俗历史流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