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宜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三亚。整个海试过程全面验证了包括钛合金载人球舱、浮力材料等在内的18个大类、52个单项共82个考核科目。

    对于深入海下万米的感受,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刘烨瑶表示“很激动,但不紧张”。“到达万米深度的时刻,我们3个人没有鼓掌欢呼,平和的心态来源于对‘奋斗者’号技术状态的自信,突破万米不仅仅是4位数到5位数的突破,还证明我们有能力挑战深渊,中国具备对全球最深的海洋进行探索和科考的能力。”

    (摘编自《“奋丰者”号载誉归来》,《中国科学报》2020年11月30日)

    材料二:

    海底1万米的世界,只有跨越核心技术的门槛,才能得其门而入,“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并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设计难度可想而知。设计人员针对超高压复杂环境,采用多系统融合集成设计,使“奋斗者”号潜浮速度、舱内空间使用等指标大幅提升,同时通过载人舱实时监测和评估策略,实现潜水器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实现“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并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这一目标,与采用的多系统融合集成设计和抗极端高压的载人舱球壳的建造分不开。

    在万米深海,水压超过110兆帕,约合1千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这种极端压力条件下,按照载人舱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科研团队历时数年,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

    潜水器去到万米深渊,还要完成岩石、生物抓取,以及沉积物取样等精准科考作业。这需要灵活的机械手、电动观测云台、贴海底自动匹配地形巡航、悬停定位、液压机械手持重能力超过60公斤等智能化控制系统。针对深渊复杂环境,“奋斗者”号实现了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学观测、高精准作业取样等功能。

    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探索一号”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实现了潜水器从万米海底至海面的文字、语音及图像的实时传输。

    载人潜水器“下得去”,还得“回得来”,关键是固体浮力材料。这种材料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压,制备技术难度大。经过持续攻关和多番论证,一种高强空心玻璃微球脱颖而出,兼顾了材料的密度与强度,实现了浮力材料的重大突破。

    (摘编自《海底1万米,你好!》,《新华网》2020年11月29日)

    材料三:

    中国的潜水器坐底深度达到10909米。这几乎是一个人能够到达的地球最深处。

    据报道,“奋斗者”号10月10日启动本轮科考任务,总共13次下潜地球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其中8次下潜深度突破1万米。11月10日,这艘载人潜水器创下自己的下潜纪录,下潜深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根据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仍是韦斯科沃,这位私募股权投资人在今年6月26日乘坐“限制因子”号潜水器下潜至10934米的位置。“奋斗者”号的最大下潜深度超过了电影导演卡梅伦2012年独自下潜时达到的10908米,但是低于“里雅斯特”号潜水器在1960年1月23日达到的10916米。

    据报道,“奋斗者”号潜水器及其潜航员的母船是“探索一号”科考船,他们“克服了台风、大雨、高温等重重困难”。

    (摘自美国趣味科学网站《中国潜水器抵达地球最深处》,《参考消息》2020年12月3日)

    材料四:

    “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摘自习近平《致“奋斗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的贺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刘烨瑶对于深入海下万米所表示的“很激动,但不紧张”的感受取决于平和的心态及对“奋斗者”号技术状态的自信。 B . “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并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与多系统融合集成的设计和抗极端高压的钛合金载人球舱分不开。 C . 固体浮力材料是“奋斗号”载人潜水器既“下得去”又“回得来”的最重要技术攻关项目,它必须具备密度低、抗极端高压的特点。 D .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习近平主席致信以示祝贺。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十三五”期间,国家把“奋斗者”号作为“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重点专项进行攻关研制,科研团队历时数年,终于大功告成。 B . “奋斗者”号开展万米海试的科考任务是包括钛合金载人球舱和岩石、生物抓取等在内的18个大类、52个单项共82个考核科目。 C . “奋斗者”号深入海下万米并进行科学考察,这对探索最深海洋的未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海洋科技的创新树立了典范。 D . 外国媒体对我国“奋斗者”号万米深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潜水器无论是下潜深度还是完成科考任务都走在世界前列。
    3. (3) “奋斗者”号团队能圆满完成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 1. (2021高二下·天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乌   鸦

    孙艳梅

    ①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细,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老婆子挨个拴。拴好,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试着推推门,线果然马上抻直要断掉的样子。老婆子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挪下楼。

    ②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沏一壶普洱,给墙上照片的老头儿倒了一杯,反手泼下,老婆子坚信反手泼下的茶水老头子在那边才能喝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呷着。

    ③老婆子本来和墙上的老头子是沂州街的一对神仙儿。住二层小洋楼,吃自家种的菜,三个儿子讲究孝道,你来我往槐花串似的看望老两口。老两口还有什么心事啊,就在西边房檐下栽下一片肥竹,撒了一把粉豆花的种子。风吹起来,竹影花影影影绰绰照进屋里。屋里的老头儿老婆子坐在蒲团上喝茶,虽然有沙发,可是老两口却喜欢坐蒲团,蒲团厚厚的,四周用花布缠绕。喝着喝着,会像喝酒一样咣当一声碰下杯,茶喝得是花团锦簇。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了,说把老头收走就收走了。头天晚上老头儿还唠叨着要第二天一早起来拔拔小菜园的草,半夜就硬在了床上。神仙伴侣撇下一个。

    ④给父亲送完殡,三个儿子着手讨论老母亲的赡养问题。仓廪实,然后知礼节,三个儿子的仓廪还算实,争着抢着让老母亲去家住。大儿子说,我是长子。二儿子说,我家住的宽敞。三儿子说,我是医生。定夺不下,老大说,听妈的,妈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⑤老婆子望着儿孙满堂高高矮矮的一屋子说,守完“头七”再说吧。守“头七”是沂州街的风俗,老婆子又说,这几天都累,不要都守在这里了,每家轮一晚吧。

    ⑥第一天轮到老大和媳妇当值。老婆子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慢慢呷着茶,呷着呷着一窗的斜阳就渐渐枯萎下去,天色暗下来,长子长媳如约而至。

    ⑦白话一阵,老婆子毕竟上了年纪,就在毕毕剥剥的燃烧着的白蜡烛声中,睡着了。长子长媳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头靠脚脚靠头,睡了。院里的狗,这几天人来人往的,也是乏了,应付差事般叫两声,也睡了。外面的一城灯火,远远近近闪烁着,把夜晚没开灯的房间映得明明灭灭。

    ⑧忽然,老大被媳妇的脚挠了一下,老大翻身跃起,媳妇瞪了他一眼,朝熟睡的老婆子呶呶嘴,两人蹑手蹑足上了楼。

    ⑨两口子把两间卧室一间储藏室翻了个遍,一无所获。媳妇说,你爹你娘没攒下好东西,至少还有洋钱吧,怎么连洋钱声都没听见?老大挠挠头,既然没找到,咱赶快下楼吧,让娘发现了,我这老大以后得蒙着狗皮出门。媳妇说,咱神不知鬼不觉,你娘哪会发现?说罢,媳妇把门轻轻阖上,甚至连门上挂的一条香荷包都纹丝不动。

    ⑩老婆子在天光大亮的时候醒了,她像埋伏了一夜的猎人一样上了楼。

    黑线断了,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老婆子揉揉昏花的老眼,愣片刻,觉得早上明晃晃的艳阳顿时暗淡无光了,一步,一步,下了楼,长子长媳头靠脚脚靠头仍旧睡得正酣,老婆子挪到蒲团上,将昨夜剩的残茶,抖抖索索地倒了一盏,喝下。

    ⑫第二天晚上,老二和媳妇当值。

    ⑬一晚上,老婆子睡得并不踏实,醒醒睡睡中,看着儿子和媳妇一直都头靠脚脚靠头睡得很酣,可是早上上楼去看时,黑线仍然断了。

    ⑭第三天,老婆子在楼上拴线时,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了,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她咬咬牙,既然要试,就试到底吧。

    ⑮早上醒来的老婆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楼。老天爷啊,那根细细的轻轻一开门就断的黑线竟然仍旧拴着。神谕般的晨光渗进幽暗的斗室,老婆子眼睛酸涩起来,小三,没白生,没白生哇。

    ⑯老婆子宣布,她要跟三儿子住。搬家的时候,老婆子只带走了茶桌和蒲团。老婆子小脚点点的站在屋子中央指挥着,我就要这个桌子,好喝茶,剩下的你们分分吧。另外俩儿子就有些带气,都是些破烂,白送也不要。

    ⑰老婆子在三子家一口气活到九十。有一天,小孙子爬到她膝盖上,小孙子刚刚在学校里学会了讲故事,他骄傲地给奶奶讲《乌鸦喝水》。讲完,老婆子摸摸小孙子的头说,乌鸦聪明,飞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又有一天,三子和媳妇商量贷款换个大房子。家里俩儿子一个老人,是有些局促。老婆子说,贷啥款,我这里有。她起身,找把剪子,把两个蒲团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叠叠的棉絮中铺陈着百元大钞及洋钱,数来得有百万元之多。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22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设置了悬念,并为后文以线测试儿子做铺垫。 B . 小说严格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但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 . 小说通过老婆子测试三个儿子的故事,深入发掘,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 . 小说内容详略得当,详写老大和媳妇当值时动作、神态等,略写老二、老三夫妇的当值情况。
    2. (2)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黑线断了,一大半垂头丧气地耷拉在门把上,另一小半耷拉在门框上。

    3. (3) 小说中老婆子性格有何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4) 小说结尾安排小孙子讲故事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
  • 2. (2021高二下·徐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0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又称新“限塑令”)规定:到2020年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根据新“限塑令”,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已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不少吸管生产商和奶茶、饮品店商家积极响应,推出纸吸管、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供消费者选用。但很多消费者表示,“纸吸管口感不好”、“纸吸管容易泡软,不好用”、“很多商店都不提供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据悉,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约8000元,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2万元,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餐饮行业里,塑料杯、塑料盖的使用非常普遍,正如网友所言,“吸管换了,但杯盖、杯子还是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材料”。这样的“环保”,让不少网友怀疑部分餐饮店铺的环保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曹淑艳今年年初曾带领团队对我国农村居民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年使用塑料袋394个,73.2%的家庭去年单独购买过塑料袋。曹淑艳指出,薄膜塑料袋是“限塑”的长期难点领域,收费虽然可以显著减少塑料袋使用,不过却存在效应“退坡”问题;而大型超市的线上业务多倾向于免费提供塑料袋,以吸引与黏住客户。

    对此,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仍然存在成本问题和物理特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以可降解塑料袋为例,这种塑料袋生产成太高,相比不可降解塑料袋更易破损。

    虽然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出现被视为应对塑料污染,特别是解决一次性吸管等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环境污染问题的利器,但部分公众和行业对生物降解塑料的概念理解并不清晰。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卢倩强调,“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许多降解塑料不仅无法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还可能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降解成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可见,生物降解塑料并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灵丹妙药,负责任的使用才能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从“限塑”到“禁塑”,还有多远》)

    材料二:

    塑料作为一种基础材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不规范、不环保地生产、利用塑料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使得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限塑”也就相应地成为全球防治塑料污染的共同选择。

    关于“限塑”,有两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一种是不加区分地给塑料贴上“灰色”标签,认为塑料就是“污染环境的坏东西”。其实,塑料无论是替代钢材、木材,还是作为包装材料替代纸质、玻璃及金属,都是相对更节能、更环境友好的东西。塑料污染主要是由那些易耗损、难回收、易泄露的塑料造成的,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装。因而,选择塑料替代品,要综合权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不能为替代而替代、逆环境影响而替代。

    另一种误区是不加区分地给可降解塑料贴上“绿色”标签,认为可降解塑料就是由可再生资源制取,环境影响相对低,用后无污染。

    首先,在塑料领域,可降解不等于可再生。可降解塑料包括光降解、热氧降解和可生物降解三类,它们可能由生物质原料制得,也可能与传统塑料一样由石油、煤等化石能源合成。

    其次,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影响不一定较传统塑料低。例如,同样重量的可降解塑料的完全碳足迹是传统PE塑料的2.6倍,而且在功能一致的情况下,前者需求的物料普遍更高。以承重15公斤的塑料袋为例,现在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是传统PB塑料袋的2.5倍重,而且易破损。

    最后,可降解塑料用后的环境影响依赖末端处理的方式、条件。用后的可降解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将它送去焚烧厂,既违背了利用可降解塑料的初衷,也没能通过替代降低塑料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一一相反,环境影响增加了。若将可降解塑料随意填埋在自然环境中,其降解能力则大打折扣。

    (摘编自光明日报《关于“限塑”,还有哪些认识误区和热点领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新“限塑令”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同时,也为企业生产转型和消费者使用习惯转变提供了缓冲期。 B . 可降解塑料还需在降低成本、提高物理特性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更经济环保地替代不可降解塑料。 C . 很多消费者认为纸吸管影响饮品口感,说明他们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并不支持。 D . 可生物降解塑料是应对塑料污染的利器,但并非绝对环保,甚至有可能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部分商家选用纸吸管,不选用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是和商品成本有着密切关系的。 B . 可降解塑料袋与传统PE塑料袋相比,在承重性和重量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C . 并非所有塑料制品都需要被替代,塑料与很多材料相比,有相对更节能、更环境友好的一面。 D . 用后的可降解塑料袋如果采用焚烧或随意填埋的方式,依然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3.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因价廉易得且方便,在遍布各地的小型农贸市场、小超市,依然随处可见。 B . 因可降解塑料袋易破损,外卖食品常被套上好几层可降解塑料袋,外卖员认为这样做并不会污染环境。 C . 我国无纺布、纸、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应量约有40万吨,替代产品产能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D . 利乐公司研发的‘利乐峰’包装,其塑料薄膜和开盖由甘蔗提取物聚合而成,完全碳足迹比普通塑料包装优越。
    4. (4) 材料二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5. (5) 某市政府有关部门举行“市长在线”活动,请你结合文本给某市市长提出几条关于“限塑”的合理化建议。
  • 3. (2021高二下·河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借款记

    邢庆杰

    电视上正演着抗日剧,老郝却无心观看。开着电视,只是他打发寂寞的惯用办法。多年前,妻子因病去世后,儿子先是在省城上大学,读研读博,后来又在省城当了大学老师,他一直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回来,他第一时间打开电视,让屋里有了响声,然后再动手做饭。今晚他无心弄饭,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灰缸里的烟头已经满了。

    手机响了,竟然是初中同学崔仁义打来的。他们虽是老同学,但因社会地位悬殊,平时很少联系。崔仁义很热情地问他在不在家,说有点儿事和他商量。

    老郝初中毕业后就接班进化肥厂当了工人。崔仁义却一路读到大学,分配到了行政单位,多年前就当上了县水利局局长。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虽然一个住独体别墅,一个住两室一厅,但平日里还是免不了碰面。开始,老郝见了他总是热情地打招呼,但崔仁义每次都是板着脸点点头,一丝笑模样也没有。老郝知道,人家这是刻意和他保持距离,以后就尽量躲着他。

    当下,老郝的儿子在省城找了女朋友,买房子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他已经跑了好几趟省城,和儿子以及未来的儿媳一起看了多处楼盘,无奈,都贵得远远超出他的承担能力。最后,他们只得在郊县定了一套80多平方的,也要120 多万。他收入有限,虽然一直省吃俭用,却仅存有7万多元。为了凑足40万首付,他几乎借遍了所有能借到钱的人。就在昨天,他给初中同学赵云借钱时,赵云还提过让他找找崔仁义。

    多年以前,儿子考上大学,老郝却连学费也拿不出来。妻子的病早把家底掏空了。他拉下脸,四处筹借,也只凑了不到一半,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崔仁义的家门。崔仁义对他还算客气,给他彻了茶,敬了烟,但一说到借钱,脸上就愁云密布,说了一大堆经济拮据的理由,最后,拿出了200元钱,说算是孩子考上大学的份子钱,不用还了,那一刻,老郝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厂里知道了他的情况,发动全厂职工给他捐款,才让他迈过了那道坎。

    崔仁义进门时,老郝已经将一只茶杯洗得干干净净,沏好了一杯茶。

    崔仁义坐下后,问了问老郝的近况。老郝照实“汇报”了,也有意无意地说了给儿子买房的事儿。崔仁义这才说明来意,他从赵云那儿已经知道老郝正四处借钱。

    崔仁义问:“你需要多少钱?”

    老郝说:“首付40 万,我已经凑了20 万,还差……”

    崔仁义霸气地打断他说:“咱交全款,这个钱我借给你,这些年我们一家省吃俭用的,攒了些钱。”

    一番话,惊得老郝如在云里,如在梦中,一时竟然失语了,傻了般看着崔仁义。

    崔仁义接着说:“当然,我也是有条件的,这件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连你交全款的事儿,也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老郝赶紧说:“这个保证没问题,问题是借你这么多钱,我什么时候还得清呀?”

    崔仁义笑道:“你贷银行的钱就不还了?你儿子儿媳都是大学老师,等几年他们评上高级职称,两个人一年就是三四十万,这点钱算什么?”

    老郝心下顿时释然,人家是算好了他有这个偿还能力才肯借的,不过,这毕竟是个天大的人情,他对崔仁义千恩万谢。

    崔仁义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扛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子,他反手关上门,将袋子往地上一扔说:“你点点,这是100万。”

    临走,崔仁义把老郝打的借条撕得粉碎,有些生气地说:“你在厂里是多年的优秀党员,谁能信不过你?”

    第二天,老郝先把这笔钱存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又转给了儿子。

    几天后,老郝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崔仁义被县纪委留置了,工作人员搜遍了他的几套房子,却没有发现值钱的东西和现金……

    老郝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断地抽烟,抽完了整整一包烟后,打通了儿子的电话。

    “儿子,房款交上了吗?”

    “还没呢,这几天太忙,没顾得上。”

    “把钱转回来吧,要快。”

    打完电话,老郝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把自己重重摔在了床上。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却颇为曲折,这与小说在顺叙故事的同时,穿插交代老郝相关经历以简省笔墨、丰富内容的构思密切相关。 B . 小说长于在横向和纵向对比中刻画人物,如崔仁义的薄情寡义与老郝单位职工的慷慨捐助,崔仁义对老郝态度前后变化的对比。 C . 小说富有生活气息,选材贴近寻常生活,所述故事仿佛发生在读者身边,人物如同就在眼前;语言清新质朴,读来如话家常。 D . 小说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如“把老郝打的借条撕得粉碎”并“有些生气”,突显了崔仁义重情慷慨的一面,说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 (2) 小说是如何通过间接心理描写刻画老郝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 (3)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述小说以“借款记”为题的妙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