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第一节户外活动课开始了,校园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上课铃声和老师的哨声,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的嬉闹与欢笑。

    在一个悬挂式爬梯前,4岁的小飞正在努力往上爬,他试了多次依然没有成功,便停下来观察着一旁的小伙伴如何一步步向上。有时候爬梯失去平衡,小飞的身子会跟着倾斜。

    此时,他身旁的马雅萍老师并没有上前搀扶,“他们正在探索,我不能轻易打扰。”她轻声告诉记者。在这个全开放式的课堂上,地几乎不会主动开口指导孩子。

    “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孩子为主,安吉县幼儿园的课堂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安吉游戏”的发起人、安言县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学琴回忆说。

    老师们在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玩场景式游戏的过程中,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比如我说有客人来了,你们笑一笑,孩子就笑了。这看起来更像一种有着游戏外壳的任务,孩于的想象力被限制住了。”哪么对应的“真”游戏是什么?安吉的幼儿教师们发现,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行,他们决定打破游戏场景,走出课堂。

    (摘编自陈宁、沈洁文章《安吉教育,魅力何在》)

    材料二

    幼儿的身心发展牲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他们必须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安吉游戏”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为幼儿充分感知、体验以及获得直接经验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成表现,深入解读其游成行为,分析幼儿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存在的疑问、困感和关注的问题,是制定合理有就的教学活动目标的前提。

    例如在“有趣的对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了解读,发现幼儿的对称搭建基本上都是在反复调整后出现的。可见,幼儿作品中的对称现象是幼儿无意行为的结果,他们虽然对对称有了大量的直接感知,但并没有形成概念,更没有将对称的方法运用到建构活动中。于是,在分析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将教学活动目标确定为:(1)通过分享游戏经历,感知作品对称的特点,了解对称的概念。(2)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建构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摘编自章洁文章《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

    材料三

    布达佩斯英国国际学校在开展安吉游戏后,发现冒险游戏对孩子有重要的作用。该校早期教育部门主任艾玛·皮克林分享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孩子刚入学时非常不适应,站在门口哭泣。两周后可以在游戏场玩,但是爬梯时很害怕。再后来可以在梯子上自由玩耍做各种尝试,他便越发喜欢挑战”。艾玛说:“安吉游戏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冒险无处不在,冒险是儿童自信和勇气成长的必经之路。”孩子在冒险游戏中获得的能力让他们战胜了生活中的变化,“相反,剥夺儿童的冒险机会,儿童就可能失去掌控他们自己人生的能力”……尼古拉分享了在安吉户外游戏中的所见,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是一切的主导。例如一个孩子在园内闭着眼睛奔跑,没有成人干涉、阻止他,“他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从未有过的体验,感受自己身体的调整。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拥有的是自己的活动”。回到教室,由教师来组织孩子开展反思,教师会用一些工具,例如数字工具、图示工具等帮助孩子反思、思考,获得思维品质的发展。

    (摘编自常晶文章《安吉游戏,世界的财富》)

    1. (1) 下列关于安吉游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安吉游戏特别强调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自由探索,教师不会轻易打断孩子们的体验过程。 B . 安吉游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安吉幼儿教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观察、思考、研究的产物。 C . 安吉游戏重视儿童自由尝试和体验,但同样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 D . 安吉游戏中孩子是主导,因此安吉幼儿园里绝大部分活动以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他们的学习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游戏是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B . 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是宝贵但无意识的,教师要尊重这些体验更要对其进行研究。 C . 生活中冒险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安吉游戏提供的体验,儿童就可能失去掌控人生的能力。 D . 安吉游戏给世界幼儿教育界带来的很多启发,是中国为世界幼儿教育提供的宝贵财富。
    3. (3) 三则材料都记录了具体的游戏活动案例,记录这些案例分别有什么作用?三则材料在叙述上分别有何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