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2019高一下·金华期末) 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 (1) PPO粗提液的提取在(填“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
    2. (2) 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试管7

      试管8

      PPO粗提液

      2mL

      2mL

      2mL

      2mL

      酚类底物

      2mL

      2mL

      2mL

      2mL

      反应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温度预处理

      (5min)0℃

      15℃

      30℃

      45℃

      保温时间

      5min

      5min

      5min

      5min

      记录结果

      +

      ++++

      ++++

      ++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3. (3) I.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课题是:

      ②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a;b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I.分别测定实验I、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曲线A是实验(选填I或Ⅱ)的结果。据图能否说明实验I、Ⅱ中酶活性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