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7高三上·南阳期末) 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    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型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完成社会转型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社会转型机遇及社会转型“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