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风仪秀整,美于谈论。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属二都①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 , 奉表劝进。后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明帝即位,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会丹杨尹缺,表补丹杨尹。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表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 , 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时历阳太守苏峻藏匿亡命,朝廷疑之。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未几而苏峻果反,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等率舟师赴难。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复固请侃行。侃许之,遣督护龚登率兵诣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节选自《晋书·温峤传》)

    【注释】二都:指晋朝的洛阳、长安二都。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B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C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D . 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2.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合称。古代君主每年要祭土神和谷神,后来“社稷”就借指国家。 B . 华夷,原指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其周边的少数民族,后来也借指中国和外国. C . 顾命,指新帝登基后托以辅政重任的大臣,他们手握大权,甚至可以决定新帝的废立。 D . 三司,在唐代之前,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是当时朝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温峤为人刚正,无惧权势。面对声名威重的权贵,他虽身无功名,却毅然检举上报以匡正清明,此举使得京都之人大受震动. B . 温矫机智聪慧,颇有军事才能,无论是王敦构逆还是苏峻谋反,他都提出要提前防备,都能身先士卒,巧用计策,大败叛军。 C . 温峤忠心为国,不重名利。苏峻反叛,他马上派部驰援;京师沦陷,他恸哭;太后嘉赏他,他以大敌当前,功业未建为由推辞。 D . 温峤顾全大局,颇有识量。庾亮兵败而来,温峤仍敬重他,并分派兵卒给他;陶侃因己私推却责任,温峤劝说他承担救国大任。
    4. (4)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等到他到了东宫,深受太子宠信重用,太子和他建立了平民一般不分尊卑的友情。 B . 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 译文:于是伪装对他敬重,综理他府中的事务,进言献计献策,来附和他的想法. C . 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 译文:温峤听到了苏峻出兵了,担心会有变故,请求回朝以防不测,不能听任事态发展。 D . 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 译文:今日这样危急,应以消灭贼寇为先,我未能呈献功勋而蒙受荣宠,这是从未听闻过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