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16-12-29 浏览次数:3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 . 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D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2.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 . 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 . 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 . 爆炸
  • 3.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 . 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 B . 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 . 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 . 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 4.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大,原子小 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C .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 . 原子中有带电的质子和电子,但原子呈电中性
  • 6. 已知“〇”、“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8. (2015九上·回民期中)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 .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 . 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 .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 9. (2015九上·回民期中) 在广东紫金县发生的违规排污事件引起的铅污染已经造成多人血铅超标.符合“Pb”不能表示的是(   )
    A . 铅元素 B . 金属铅 C . 一个铅原子 D . 一个铅分子
  • 10. (2016九上·永登期中) 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 . 水蒸发变成水蒸汽 B . 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 .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 11. 如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氧化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金刚石、干冰、冰水混合物 B . 氮气、氯酸钾、蔗糖水 C . 氧气、水、空气 D . 石墨、氨气、石灰石
  • 13. (2017九下·钦州港期中)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各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燃烧时发光发热,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 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 . 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疾病,所以需尽可能多补充碘元素 D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5. (2015九上·黄冈期中) 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 B .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C . 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 D . 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洗马桶
  • 16. (2015九上·黄冈期中) 化学符号“2H2”表示(   )
    A . 两个氢分子 B . 两个氢原子 C . 两个氢元素 D . 氢气
  • 17. (2015九上·回民期中) 下列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天然气,氧气,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氮 D . 臭氧,氧气,二氧化硫
  • 18. (2015九上·回民期中) 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 19.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 m=n B . m=n+x C . m=n﹣x D . m=x﹣n
  • 20. 如图所示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D . 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二、<b >填空题</b>
  • 21. (2015九上·黄冈期中) 过氧乙酸( 化学式C2H4O3)的溶液是抗击“SARS”时期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110℃发生强烈爆炸,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 (1) 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
    2. (2) 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
    3. (3) 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
  • 22.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填数值),它与钠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构成(填“分子”、“分子”或“离子”).
    2. (2) 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填“的”、“失”)电子,形成离子 (填“阳”、“阴”),离子的符号是
    3. (3) 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它的原子与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 23. 2013年10月浙江余姚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
    1. (1)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
    2. (2) 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实验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试管;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集气瓶;⑥烧杯;⑦滤纸

      Ⅱ、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 (3) 用肥皂在实验室的自来水中洗衣时,起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的水,属于硬水.
  • 24. (2015九上·回民期中)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1. (1) NO2
    2. (2) 2Na
    3. (3)
    4. (4) Mg2+
  • 25. 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单质能供给呼吸,C是一种无色溶液,在C中加入黑色粉末D能迅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A元素组成的单质在B中能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则:
    1. (1) A元素的名称是
    2. (2) B单质的化学式是
    3. (3) C是 溶液;
    4. (4) D在反应中起了作用.
    5. (5) 写出题中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6. 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写出如图1所示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 (2) 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
    3. (3) 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4. (4) 装置A中收集方法是,此法原理利用气体不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和的物理性质.采用此法收集气体,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5. (5) 小郑用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不纯净,请你帮他分析哪些因素会造成制取的氧气不纯净?(答一条即可).
    6. (6)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她应选择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应由端通入.
  • 27. (2016九上·伊宁期中)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 (1) 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 (2) 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 (4)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