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更新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10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基础知识题</b>
  • 1. 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í)丽     脚(huái)    繁(yǎn)    (liàn)滟 B . (jiè)    颠(bǒ)      雄(zhì)     (tù)岩 C . (bào)晒    白(chì)     贪(lán)     附(hè) D . (nào)    (shǎng)午   (zī)铢    怏(yàng)
  • 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瑰奇     阔绰     怪诞     顾名思义 B . 抖擞     蛰居     盎然     得高望重 C . 默契     厮打     布署     引经据典 D . 脊椎     嬉闹     峥嵘     各抒已见
  • 3. 下列成语中划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说长(评论)短       微不(值得)道     藕断丝(牵挂) B . 不可(姓名)状      比比(都)是       如愿以(满足) C . 望尘(不能)及      望穿秋水(眼睛)    一醉方(停止) D . (占有)一文    引(喉咙)高鸣      同仇敌(愤恨)
  • 4. 下列量词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一泓深潭    一首唐诗    一个铅笔    一轮新月 B . 一道屏障    一扇窗户    一座城池    一个明珠 C . 一张强弓    一位工匠    一支担架    一叶扁舟 D . 一股黑烟   一门课程    一条神经    一方手帕
  • 5. 下列词语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 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B .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   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C . 所向披靡——丢盔弃甲   废寝忘食——兢兢业业 D . 欲壑难填——清心寡欲   义愤填膺——麻木不仁
  • 6. 将下列动词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绕    ②奔   ③冲    ④钻

        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__________到台儿沟脚下,然后__________进幽暗的隧道,__________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__________去。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③①④
  • 7.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阴山以南的沃野__________是游牧民族的苑囿,__________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__________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__________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

    A . 不但   也   只有   才 B . 不仅   也   只有   才 C . 虽然   却   只要   就 D . 不仅   也   只要   就
  •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多方面的科学考察证实,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 B . 刚一开门,看病的就进来了。 C . 通过半年的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D .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 9.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深受师生的喜爱。 B .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C . 我学习钢琴已经有三、四年了。 D . 他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 10. 下面各句的缩句与原句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 . 我回到了梦中的故乡。缩句:我回到了故乡。 B .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缩句:花香鸟语是语言。 C . 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缩句:男子们有恶习。 D . 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家开辟了广阔的前途。缩句:我们开辟了前途。
  • 1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阅读一篇文章如果支离破碎 , 就很难完整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B . 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自然见多识广 C . 听到本班进入此次球赛四强的消息,大家都民怨沸腾了。 D . 话剧,顾名思义 , 就是只说话的戏剧吧。
  • 12.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 .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C . 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D .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1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大地。(拟人) B . 他长得像女孩子似的。(比喻) C . 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引用) D . 我们该怎么办?勤奋用功是唯一的出路。(设问)
  • 14.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A . 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被照亮了 B . 秋日的败草被照亮了,粗糙的树干也被照亮了 C . 粗糙的树干被照亮了,秋日的败草也被照亮了 D . 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
  • 15. 将下列语句连成语意贯通的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阵阵凉风吹来,松树就沙沙地摇动着身子,好像在欢快地唱歌。

    ②一群小鸟飞来,在松树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着。

    ③那满山的松树好像绿色的海洋。

    ④这山真是美丽啊。

    ⑤草原的远处有一座美丽的大山。

    A . ⑤④③①② B . ⑤③②①④ C . ⑤③④①② D . ⑤④③②①
  • 16. 下列诗词与作者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B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李商隐 C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孟浩然 D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陶渊明
二、<b >阅读理解题</b>
  • 1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下了半把月连阴雨的天终于晴了。这对老奎爹来说很重要。
        雨是夜里停的。他清晨醒来时,就没有听到雨声,起身出门一瞧,空漠的天上,晃着闪闪的亮光。
        天晴了,老奎爹就可以做他决计要做的事了。其实,他要做的事再也普通不过,是要到李上村村主任李大个子家去。他蛮可以像往常一样,有事捎个
    信就行了,大可不必走一趟。但这一次他是非去不可的。谁也不知道十天前的一个夜里,李大个子来过他孤寂的家。
        那夜,连阴雨仍在飘洒着,凉气袭人。
        他躲在床上,刚迷糊一下就合眼了,灯还在摇曳地亮着,是一阵敲门声惊动的狗吠唤起他的。
        他起身拘谨地打开门,进来了一个年近四旬的陌生人。那人身上披着雨衣,衣襟都湿了,刘海上还淌着水。
        “你找谁?”他怯怯地问。
        “大爹,就找您呀。”陌生人脱下雨衣,将拎着的两瓶山兰老酒和一罐饼干放到一张小桌上,“大爹,我是给您拜早年来了,我姓李,是李上村的,大
    伙都叫我李大个子,李上村的村主任……这些年,对您老关心不够,像大爹您这样的……早该进敬老院了。”
        他有点儿措手不及,茫然地摆摆手:“不,不……”却不知说什么好。
        李大个子还说,他刚从部队退伍回来,大伙选他当村主任,是对他的信任,请老奎爹多多支持帮助他,还问了许多起居生计的事,末了,留下话:有
    空到家里去坐坐。
        他一直愣愣地听着,不让座,不倒水,连一句客套的感激话也说不出,待到人家一走,他又悔得要死……一连几夜,他都没有睡好。
        洗漱妥当,老奎爹匆匆吃了昨夜剩下的一碗稀饭,就出门上路了。
        老奎爹也曾当过村领导,那时还叫大队,他领着大伙摔了八瓣子汗水,工分簿上画满红杠,可一年到头,分红却掏不出一把钱。包产后,他就不当干
    部了,分到的田地给邻着田地的人家耕种,年年季季不少他糊口的食粮,但始终没人来串门,他寂寞不过,就找人家去,但大伙都是支支吾吾的,仿佛有
    什么脱不开身,他们都为生计忙着哩。再后来,他听说只几年工夫不少人家就在信用社立了户头,他就自省起自己当村干部时的蛮干,心里就隐隐有了一
    种失落,总觉得欠了人家什么似的,这辈子恐怕是还不清了。渐渐地,他秉执着一副宁可被人欠也不可欠人的心肠……
        而今,村主任李大个子来了,他怎么会记起自己呢?还叮嘱自己有空到他家坐坐去,这正好是一个回报的机会,可是,连阴雨连绵不歇……李上村还隔
    着三里路,这对他一个六十出头的孤寡老人来说,也不近了。
        太阳升上来了,阳光斜斜地照在老奎爹的身上,投下一个长长的身影,他脚步虽然蹒跚,倒也有神,泥土路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老奎爹的身影缩短一半的时候,李上村就展现在眼前了。村边,有一条蜿蜒的水渠,水渠外铺架着四条木料捆扎的小桥。老奎爹见到木桥,就想起了
    李大个子的留话:走过小木桥,一问就知道他的家。
        老奎爹定神望了望村里被椰树掩映着的人家,又抖了抖精神,添紧脚步踏上桥去,只几步,小桥的木料吱呀响起,他心里一慌,眼一黑,桥断了……他
    什么也不知道了。
        下晌,日光西斜时分,一个在水渠边放牛的顽童,看见小桥断了,才发现水中浮着一个人,就惊叫着跑去找人……
        李大个子赶来的时候,老奎爹的身子已经僵硬了。谁也不知道,老奎爹死在那里的原因。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叹息:那桥许多年不修整了;还有人怨天:连阴雨下得太久了,木料也给浇烂了……
        李大个子若有所思,好一晌才说:天晴了,这桥要重新修整……
    1. (1) .本文的体裁是

    2. (2) .文中关于“连阴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

    4. (4) .“老奎爹”这个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举例说明。

    5. (5) .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何深刻含义?

  • 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 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本文有删改)

    1. (1) 本文的文体是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 . 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 .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 . 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4. (4) 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5. (5)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三、<b >作文</b>
  • 19. 作文

        人类因梦想而执着,世界因梦想而美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也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或梦想考上大学,施展抱负;或梦想民族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请以“梦想”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