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永春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16-11-23 浏览次数:6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A】那       的色彩,       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1. (1) 根据要求答题。

      ①在拼音格中写出“泉州”的“泉”字的拼音:

      ②文段【A】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     改为

    2. (2) 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 . 丰富    浓烈 B . 浓烈   奇特 C . 奇特   丰富
    3. (3) 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

  • 2. 诗文默写。

    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⑤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⑥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名句是:

    ⑦它(白杨树)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白杨礼赞》)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半个学期,我们学到了多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杨树的精神;在毕淑敏的《一厘米》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陶影这样一位的母亲形象;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则批判了那种的做法。

  • 4. 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快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下面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孔乙己》《一厘米》《背影》

    示例一:一次中举,写尽炎凉世态。(《范进中举》)

    示例二:喜极发疯,暴露科举罪恶。(《范进中举》)

    拟写:。(《》)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二、<b>阅读理解</b>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③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⑤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壹: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使子路问之            ②吾不为斯役     

      ③则久已矣            ④以夫观人风者得焉     

    2. (2) 下列与例句中的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妇人哭墓者而哀

      A . 今六十岁矣 B . 吾祖死 C . 惧其不已也,告之 D . 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3.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4. (4) 用原文语句回答:甲文中蒋氏的乡邻“号呼而转徙”的原因是“”,乙文中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不搬家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 6. 阅读《1250万美元的阳光》一文,完成小题。

    1250万美元的阳光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栋海边花园楼房里,住着一位孤单的老人——贝蒂·哈里斯太太。因为她不愿去养老院,而唯一的亲人——侄子哈特,已经一个月没来看望她了。

          满屋的灰尘,每天只喝两顿稀粥,许久没见过明媚的阳光,贝蒂·哈里斯太太的生活陷入了孤独无助。她时常躺在床上叹息,感觉自己快油尽灯枯了。

          一天下午,有人敲门,贝蒂吃力地爬起来,摸索着开了门。站在门外的不是侄子哈特,而是一个笑意盈盈的陌生女人。

         “太太,您好!我叫珍妮,和丈夫刚搬过来,住在您对面的楼里,以后请多多关照!”珍妮热情地自我介绍。

          蓬头散发的贝蒂冷漠地应了一声,随即关上了门。她对外界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是新邻居,因为她可能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让贝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珍妮又来敲门。

         “太太,能把您的窗户打开吗?我们想借点阳光。”珍妮委婉地提出请求。

         “我的窗户挡住你们的阳光了吗?”贝蒂有些生气,斜眼看着这个故意“找茬”的珍妮。

         “是的,太太,您看,您的房子挡住了我家的窗户。如果您不开窗,我们的房子就照不到阳光。”珍妮无奈地摊开双手,笑意依然。

          珍妮住的楼房低矮,只有借助贝蒂家的窗户,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曾经的住户找贝蒂交流过,都被她冷冷地回绝了。但这个珍妮不一样,笑容明净,温柔和善,令人不忍拒绝。

         “哦,可以啊!我行动不便,你进来开窗户吧!”贝蒂回头看看凌乱的房间,有些不好意思。

         “太太,如果您不介意,我来帮您收拾房间吧!”珍妮抢在了贝蒂前面开口。

          珍妮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贝蒂的房子拾掇得整洁如新,还让丈夫帮贝蒂修整了花圃。

          看着透过树木洒在窗台上摇曳的阳光,贝蒂眼里露出了少有的喜悦,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起来。

         “原来阳光也会跳舞,谢谢你!”她向珍妮表示真诚的谢意。

          珍妮看着脸上溢满阳光的贝蒂,会心地笑了。

          一天早上,贝蒂喝了点粥,坐在花园的木椅上晒太阳,珍妮走过来跟她聊天。

          阳光下,贝蒂的碗里剩下的一点粥,越发显得清亮。珍妮鼻子有些发酸,略思忖,说道:“太太,我还想借下您的阳光。”

         “我又有哪遮住你了吗?”贝蒂有些疑惑。

         “我和丈夫以前有个习惯,喜欢在阳光下用餐,您看我们家餐厅根本没有窗户,能借您的阳光用餐吗?”珍妮指了指自家的餐厅。

          丈夫去世,亲人离弃,虽然住在宽大的房子里,贝蒂的世界却变得逼仄、灰暗,她拒绝见任何人,更是很久未与人共出用过餐了。珍妮的话像一团燃烧的火,瞬间温暖了她冰凉孤寂的心。

         “当然可以。”贝蒂爽快地答应。

          从此,在贝蒂的花园,三个人沐浴着阳光,围着一个用树冠做的餐桌边用餐。贝蒂终于不再只是喝粥,而是吃到了珍妮精心制作的美食。饭后,珍妮夫妇还会推着贝蒂到海边吹风,陪她聊天。

          日子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惬意,贝蒂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还让珍妮丈夫教她下棋,有时还会逗逗珍妮家那只同样喜欢借阳光的小猫咪。

          随后的几年,珍妮每天都来“借”贝蒂的阳光,贝蒂也享受着“借”给珍妮的阳光。那一天,贝蒂沐浴着阳光,安详地走完了一生,那年她95岁。

          几个月后,一位律师找到了珍妮。

         “夫人,有份文件需要您签字。”律师递给珍妮一份遗嘱。

         “遗嘱?”

         “是的,这是贝蒂太太临终前立的,之前继承人是侄子哈特,后来改成您了。                                    。”

          贝蒂在遗嘱中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因珍妮馈赠了我美好的阳光,我的全部房产由她继承,这是她应得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权利拥有它。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小说内容及下面提示,写出珍妮的行动和贝蒂太太的情感反应。

      初次见面,贝蒂——→珍妮,贝蒂有些生气——→珍妮帮助收拾房间,贝蒂——→珍妮一家,贝蒂无比惬意。

    3. (3) 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的划线词分别表现珍妮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珍妮看着脸上溢满阳光的贝蒂,会心地笑了

      ②珍妮鼻子有些发酸,略思忖 , 说道:“太太,我还想借下您的阳光。”

    4. (4) 联系上下文,你认为贝蒂遗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 (5) 小说最后说“珍妮馈赠了我美好的阳光”,句中的“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6. (6) 读完这篇小说,你得到了怎么样的启示?

  • 7. 阅读《节俭也是一种改革气质》一文,完成小题。

    节俭也是一种改革气质

          ①“当改革号角吹响,中国的节俭风气也在深入渗透。”最近,一些国际观察家有此感言。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公布施行,沿着制度化轨道,节俭之风愈发强劲。这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改革越是深化,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何越显得重要?

          ②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改革是常为新的,改革者最有进取精神。为政以俭,“知足”的背后,更有“知不足”、“不知足”。从“草鞋书记”杨善洲,到穿着俭朴被当作村民的兰辉,很多奋发有为的干部,对个人生活、物质待遇要求不高、适可而止,而对学习研究更深些、事业发展更好些、矛盾问题更少些、群众幸福更多些等问题,却时刻放在心上,唯恐标准不够高、做得不够好,专心致志以思之,革故鼎新以变之,精益求精以成之。节俭,也是变革之心、进取之志生长的沃壤。啃硬骨头、涉险滩,要的就是这么一股子劲。

          ③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固然,工作生活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如果陷入马克思所说的“黄金拜物教”,滋长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势必走向反面。

          ④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个人享受,房子不厌其宽敞,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然而,觥筹交错之际,催生了多少醉生梦死之徒?声色犬马之中,潜伏着多少欲壑难填之官?挥霍无度之举,又导致了多少离心离德之果?《左传》曰“侈,恶之大也”,白居易言“奢者狼藉”。对党员干部来说,奢靡享乐之害,常在于消磨改革斗志、消解改革共识,助长因循苟且、庸懒散混等坏风气。这正是改革向前进必须排除的阻碍。

          ⑤奢靡者眼里只有自己,节俭者却常常想到别人。当年,周恩来总理吃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有人对他如此俭朴感到不解,周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一粥一饭的俭与奢,映照的是为政者的公与私。

          ⑥改革者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浪费、倡节俭,把心思精力用在改革发展上,把资金、资源花在刀刃上,自己甘过“紧日子”以换来百姓的好日子,这难道不是责任与担当的最有力诠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俭朴是机关单位最好的名片。从河南卢氏到湖南龙山,县委大院尽管矮小破旧,但民生投入却不惜真金白银,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座座丰碑。那些劳民伤财的“白宫式”办公楼,其“形象工程”、“衙门作风”等骂名,不也从反面拷问着改革发展到底“为了谁”?

          ⑦方志敏曾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90多年来,从延安窑洞里的“兴国之光”,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建设者,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勤俭是吾宗”,不断在历史上书写骄人答卷。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面对复杂的考验与风险,节俭更是一种宝贵的改革气质。俭以养德、俭以励志、俭以为民,我们就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第③段中划线的“必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3. (3) 请分析第⑥段画线部分是怎样论证该段的观点?

    4. (4) 下列两句名言,哪一句更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②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契诃夫

  • 8. 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骆驼祥子》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平市民生活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 B . 曹先生是个平凡的教书人,他待人宽和。一天晚上祥子不小心摔坏了车子,跌伤了曹先生,曹先生自己把车收拾好,也没有让祥子赔偿。 C . 刘四爷是土混混出身,人和车厂的老板,只有虎妞这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他看到祥子健壮老实,经常主动帮他做事,便有意让祥子入门做女婿,好让祥子继承他的家业。 D . 虎妞长相丑陋,性格泼辣,脾气暴躁,但办事能力强,敢于大胆追求个人的自由爱情,为了和祥子生活在一起而与父亲决裂。
  • 9. 阅读下面语段(出自《骆驼祥子》第22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可以投奔的,可依靠的人,在他(指祥子)心中,只有两个。打算努力自强,他得去找这两个——小福子和曹先生。曹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谅他,帮助他,给他出个好主意。顺着曹先生的主意去作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帮助 ,他打外,她打内,必能成功,必能成功,这是无可疑的!

          祥子离开夏家,他找到曹先生家,请曹先生给他指点出路。曹先生给祥子出了什么好主意?后来祥子与小福子结合了没有?为什么?

三、<b>作文</b>
  • 10.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蓉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