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观成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脑调节功能增强 B . 身体迅速长高 C . 出现第一性征 D . 心肺功能增强
  • 2.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光线进入人眼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B . 人有五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咸 C .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感受冷热,排汗散热等功能 D .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听觉
  • 3. 小科为研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要控制相同的条件有( )
    A . 环境温度 B . 日浇水量 C . 光照时间 D . 光照强度
  • 4. 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水中“折断”的笔 C . 阳光下的树影 D . 小狗照镜子
  • 5. 有些声音听不见,有些光看不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人们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 . 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 C . 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人说话的声音慢 D . 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 6. 小科通过学习后将微小生物做了以下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上述生物全部为单细胞生物 B . 利用丁可以酿制葡萄酒 C . 甲戊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 . 甲乙丙丁均有细胞壁
  • 7. 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 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 . 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学生有时候觉得黑板上某个地方“发亮”而看不清字,这是光在此处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8. 如图所示,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 . 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 C . 平面镜倾斜放置,便于从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 D . 由于平面镜较小,故人在镜中不能成完整的像
  • 9. (2021七下·上城期末) 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 B . 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C . 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 D . 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
  • 10.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 甲、丙 B . 乙、丙 C . 甲、丁 D . 乙、丁
  • 11. 杭州德寿宫的红墙火出了圈,不少杭城市民纷纷前去打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色的墙面能吸收红光 B . 树荫下的墙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C . 黑色瓦片反射所有色光 D . 小科透过蓝色的镜片看红墙,则看到的红墙为品红色
  • 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C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 13. 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的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B . 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 C . 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D . 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
  •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虚线框中的光学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该光学元件.( )
    A . 可能是平面镜 B . 只能是凸透镜 C . 一定是凹透镜 D . 不可能是凹面镜
  • 15. 下列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等效替代法: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平面镜成像实验 B . 模型法: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 . 实验+推理:闹钟放进真空罩中抽气,声音逐渐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 转换法:在音响前面放烛焰,用烛焰的晃动来呈现声音的传播
  • 16. 如图所示将红、黄、蓝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凸透镜分别进行折射,则三次折射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17. 小科利用光路图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光学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射向三棱镜 B . 观察水中倒影 C . 井底蛙看天空 D . 平行光射向凸面镜
  • 18. 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B . ②是嫁接,能保持接穗和砧木的优良性状 C . ②和蘑菇繁殖方式同属于无性繁殖 D . ③是分根,属于营养繁殖
  • 19. 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

    选项

    1

    2

    3

    A

    无性生殖

    克隆技术

    试管婴儿

    B

    菜豆种子

    胚乳

    C

    胚胎发育方式

    卵生

    胎生

    D

    光的折射

    太阳灶

    海市蜃楼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如图为某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镜头的位置,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拍摄到更大的像,镜头应远离景物 B . 为扩大拍摄范围,镜头应靠近传感器 C .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 . 影像传感器的位置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 21. 如图是一粒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出种皮的是③(填名称)。
    2. (2) 图中序号合称为胚,将来会发育成幼苗。
    3. (3)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序号,可以用来检验主要营养成分。
  • 22. 下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据图回答:

    1. (1) 器官[1]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
    2. (2)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填序号)。
    3. (3) 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4. (4)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内产出全过程叫
  • 23. 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 (1)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图中的期(填字母);
    2. (2) 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其受精方式为
  • 24. 声音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1. (1)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有了它,我们才能感受到世界上的各种声音。图甲中耳的结构与听觉形成无关的是(填序号)。
    2. (2) 若将图乙装置放在月球上,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填字母)。
      A . ①②都会弹起 B . 只有①会弹起 C . 只有②会弹起 D . ①②都不会弹起
    3. (3) 运动会上200米赛跑,发令处的老师要戴耳塞是在处减小噪声传播。终点的计时员要看到指令枪烟冒出后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后就开始计时的原因是
  • 25. 请观察花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的问题:

    1. (1) 图中该花的传粉方式为
    2. (2) 植物的受精卵由来自于[]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3. (3) 图乙为蚕豆的豆荚,豆荚由图甲中发育而成的(填序号)。小乐认为该花是豆荚的花,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 (4) 在生产种植中,一般需要掐尖拿顶管理才利于植株长出更多的豆荚,这是因为。有时豆荚中会出现缺粒现象,可以通过解决。
  • 26.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 (1) 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这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了
    2. (2)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此时反射光的位置(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 (3) 若将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将(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 (4)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 27.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在走廊上为同学们设置了许多围棋桌。小乐想用木质的围棋盘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如图,小乐在ab处放置一块玻璃板,请你帮助小乐完成实验。

    1. (1) 小乐用两颗相同的围棋子替代蜡烛,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应该选择(选填“黑”或“白”)色的围棋。
    2. (2) 选择围棋盘做平面镜成像实验的优点是:
    3. (3) 小乐在C点位置放置一粒围棋子,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另一粒相同的围棋子,但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C点围棋子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4. (4) 改正错误后,小乐通过玻璃板观察到了两个像是由于。小乐测量了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格,则玻璃板的厚度为格。
  • 28. 小乐被太子湾公园里的月季所吸引,于是网购了月季的种子打算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植。但是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比较第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2. (2) 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3. (3) 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
      A . 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 . 低温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种子休眠 C . 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4. (4) 小乐发现种子萌发率仍然较低,请针对预处理过程提出改进的建议
    5. (5) 小乐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的花农都是通过扦插的方式培育月季,这样做的好处是
  • 29. 小乐做了如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为了使烛焰的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2. (2)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cm。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曲度更大的凸透镜,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
    3. (3) 将蜡烛从30cm刻度处向右移动5cm,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当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小乐应在位置观察蜡烛的像(填字母)。
    4. (4) 实验时,蜡烛燃烧变短了,此时可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
  • 30.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调节料液。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 (1) 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酵母菌也能进行发酵作用,乳酸菌与酵母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
    2. (2) 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净泡菜坛的目的是
    3. (3) 设置食醋的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
    4. (4) 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
四、解答题(共12分)
  • 31. 小科在A点看到在B处的草丛和在C处的小鱼成的像都在D点(图中未画出),造成一种鱼在草中游的景象。请你标画出D点位置,并完善整个光路图。

  • 32. 广告投影灯(图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欢迎,小科也想为观成校标做一个投影灯。

    1. (1) 【分析原理】投影灯结构包括光源、透明图标、镜头。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地面上。由于图标本身不发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图标上。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同时能使地面上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的颜色尽可能相同,请在图乙中画出光源的摆放位置并写出光源的颜色。(说明:用○代表光源)
    2. (2) 【设计制作】为了在地面上观察到图丙的效果,图标的放置方式为。(填字母)

    3. (3) 【评价优化】①小科发现在使用过程中投影图像过小,在不改变图标大小的情况下,他认为只要将投影灯远离地面即可,请你对小科的观点进行评价。

      ②小科发现地面上的投影图像如图丁所示,小科认为是图标破损,小乐认为是凸透镜破损。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