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论尤其强调有感而发,因此有“感物吟志”“为情造文”“不平则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说法。这些说法的具体言说语境有异,但都强调了文学写作的发生,必须建立在写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有所感触的基础上。作家心有所感,于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然后才催生出具有艺术美的文学作品。

    具体说来,“有感而发”的“感”、“为情造文”的“情”从何而来呢?从现实生活中来。这个“现实生活”,如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言,既包括“自然景观”,如“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也包括“社会景观”,如“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作家平时就处在一定的生活之中,有时候还为了一定的题材专门去深入生活,进行着创作素材的积累。因此,文学创作的生活积累又分为两类:一种是长期的“无意积累”,另一种是专门的“有意积累”。但光有泛泛的积累还不够,作家真正开启创作还需要一个触发点,一次刺激。秦牧在《艺海拾贝》中就以小羊喝奶的细节为喻来说明这样一个写作道理:文学创作要有生活的积累,要有一次“刺激”。这样,长期积累的素材和情感,才能找到合适的表达突破口。

    对文人来说,这种“刺激”是珍稀资源,不是说有就有的,那是一种特殊体验。它需要你有日积夜累的体验作为基础,需要你对写作对象的深入思索作为前提。更重要的是,这种“刺激”虽然可能来自外在的因素,但却跟写作者的内在情感相互契合、相互激发。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写作者写出的才是自己真正的情感,是因为情感的需要而开启写作。此乃真正的“为情造文”。

    当下的文坛中,不乏真诚的作家、真挚的作品。他们之中,有的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不理会文学潮流的起起伏伏,认真打磨自己内心真正要写的那一部作品;有的为了创作一个题材的作品,长期地深入生活,进行丰富的素材积累,并持续地寻找写作的突破口。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虽然每日从报刊、从网络能看到海量文章,但许多文章好像不是发自作者内心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有的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一些编辑的主题约稿,为了给一次采风活动交差,这样的写作大都有“任务”之嫌。当然,即使为了完成任务,也有作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积累和经验,写出了漂亮的文章,甚至成为名篇。但是,大多数的“任务式作品”都写得不怎么样,因为这不是出于他们的本心,这让我想到鲁迅所说的,“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写”。自己给自己下达任务,可以不可以呢?比如,必须每天写一两千字,雷打不动。这似乎无可厚非,特别是学徒期,坚持勤奋练笔自然是好事。可是,像网络作家那样,必须每天更新,被一种“机制”逼着写作,是不是好处、坏处并存呢?

    对有些作家而言,写作变成了一种“生产”。他们好像不是文学家,而是一批生产商,夜以继日地构思,写作,发表,清点稿费。书房变车间,作品变产品,难免悲剧发生,粗制滥造,浪费纸张。尤其是一些专写历史典故的杂家,他们一篇接一篇推出历史典故,通常开头一段古代轶事,末尾加一两句个人感想,低成本,高效益,好发表,易转载。老实说,那些典故看似深奥,在历史学家眼里是“小儿科”,在稍有点文化的人眼里也是“炒冷饭”,就是寻常百姓,偶尔读来感觉有点新鲜,久而久之便味同嚼蜡。

    有的写作是为了“钓誉”。手机上时常会收到这样的信息,“请给我投一票,我参加了××诗歌大奖赛”云云,写诗难道是为了评奖?太把这种网络投票的大奖赛当真,不太合适。还有,有的人急于发表,确认自己作家“身份”,竟恶意“复制”别人作品,这恐怕是文坛上最糟糕的事了。还有的诗人,把参加A地诗歌大赛的稿子稍微一改,比如改一下地名和习俗,然后又投到B地诗歌大赛。这样的“写作”还称得上写作吗?

    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作家内心受到真正的触动而写出来的。屈原“发愤”而写就《离骚》,司马迁心怀志向而著《史记》,曹雪芹受“刺激”创作千古《红楼梦》……他们的作品中有时代、有自我,感染了一代代读者。因此,对于当下的写作者而言,不必勉强地进行创作,你没有那份情要表达,就不要“为文造情”、矫揉造作。更进一步地,如果一个人没有写作的那份才华,就不要着急地挤入写作圈子,先踏实地生活,踏实地积累。积累够了,情感有了,文学自然就来了。

    文无定法,唯情满自溢耳!坚持“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

    (摘编自李秋生《“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人虽然经历各异,说话具体情境有别,但都强调文学写作应该有感而发。 B . 作家平时就处在一定的生活之中,在他无意之中也可为他提供丰富的生活积累。 C . 报刊、网络的海量文章表明,多数文章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发自作者内心。 D . “似乎无可厚非”,作者对给自己下达任务、每天必须写的做法,持保留态度。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古人看来,写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一旦心有所感,就可以创作出具有艺术美的文学作品来。 B . 作家真正开启创作需要一个触发点、一次刺激,以找到合适的表达突破口,但这是殊为不易的事。 C . 能够刺激作者表达的突破口无论来自哪里,更重要的是它要与写作者内在的情感相互契合、相互激发。 D . 没有写作的才华不要紧,只要踏实生活,踏实积累,当积累够了,情感有了,也是可以进行写作的。
    3.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文学发生学角度立论,大量引用中国古代文论的观点,增强了论证说服力。 B . 第二段从“感”“情”从何来谈到写作表达的突破口,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C . 第四段论证当下文坛不乏真诚的作家、真挚的作品这一观点,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D . 文章倒数第二段从正面立论,为最后一段再一次明确观点、主张提供了充足依据。
    4. (4) 文章第五、六、七段使用“任务”“生产”“钓誉”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 (5)  作者特别强调文学写作中“现实生活”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2.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那几条黑带子在硝烟中移动,越来越近了。射击声越来越猛烈,汇合成一片连续不断的轰响。硝烟也越来越多,迅速地扩展到整条战线上,终于合成一片越来越大的紫云,中间还夹杂着闪闪的火光和斑斑的黑点,各种声音混合成一个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他们进攻了!”军官脸色发白,把望远镜递给水兵,说道。

    哥萨克们在大路上奔驰,军官们骑着马,司令坐在车上,带着随从,纷纷从旁边驰过。人人脸上都露出焦急和恐怖的神色。

    “不可能被占领的!”一个骑马的军官说。

    “啊呀,旗子!你看!你看!”另外一个军官撇下望远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马拉霍夫陵上扯起法国旗来了!”

    “不可能!”

    柯捷尔卓夫老大夜里刚捞回本钱,接着又把钱输光,连缝在翻袖里的几个金币都输掉了。黎明之前,他正躺在第五棱堡的守备兵营里,睡得很熟,但梦魂颠倒。这当口,忽然传出一声不祥的叫喊,接着就有几个声音跟着喊道:

    “警报!”

    “您怎么还在睡觉,米哈依尔·谢苗内奇!敌人进攻了!”有人喊道。

    “准是哪一个开玩笑。”他睁开眼睛,怀疑地说。

    但他忽然看到一个军官,脸色吓得发白,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他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一想到人家可能把他当作胆小鬼,在紧要关头不肯下连队,他紧张极了。他一口气跑到连队里。炮击已经停止,但步枪声非常激烈。子弹不是一颗颗地嘘嘘飞着,而是一大批一大批地从头上呼啸而过,好像秋天的鸟群。他的营昨天驻扎的地方弥漫着硝烟,听得见敌人的呐喊和呼叫声。一路上他遇到一群群负伤的和没有负伤的士兵。又跑了三十步光景,他看见他的一连人贴墙排列着,还看见一个士兵吓得脸色发白。其他的人也一样。

    柯捷尔卓夫不禁也感染了恐惧的感觉,浑身上下掠过一阵寒战。

    “施华尔茨被占领了。”一个青年军官说,他的牙齿碰得咯咯发响,“全完蛋了!”

    “胡说!”柯捷尔卓夫怒气冲冲地说。他拔出短小的钝铁刀以壮声势,接着大声喊道,“前进,弟兄们!冲啊!”

    他的声音很威武很洪亮,使他自己也受到了鼓舞。他沿着避弹障向前冲去;约莫有五十名士兵嘴里呐喊着,跟在他后面。他们跑出避弹障,向一片开阔的野地跑去。这里子弹密得简直像冰雹一样;有两颗子弹打中了他,但中在哪里,伤得怎么样,是挫伤还是打伤,他可没工夫琢磨。就在前面,在硝烟中,他看见许多穿蓝军服和红裤子的人,听到非俄国话的呐喊;一个法国人站在胸墙上,挥着帽子,嚷着什么。柯捷尔卓夫相信这回他免不了一死,这种想法反而增添了他的勇气。他一直向前冲,向前冲。有几个士兵赶上了他;另外有几个在旁边出现了,也冲上去。穿蓝军服的兵纷纷回头向自己的战壕跑去,始终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是脚下到处都是伤兵和尸体。当他们跑到外围的壕沟时,柯捷尔卓夫觉得眼前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他感到胸口一阵疼痛,在踏垛上坐下来。透过炮眼,他满心欢喜地看到,穿蓝军服的人群乱糟糟地往他们自己的战壕跑去,整个战场上横满穿蓝军服红裤子的尸体和在地上爬行的伤兵。

    半小时以后,柯捷尔卓夫躺在尼古拉耶夫兵营附近的担架上,知道自己负伤了,但几乎一点也不觉得痛。他只想喝一点凉东西,躺得更舒服些。

    一个满脸黑色络腮胡子的矮胖医生走到他跟前,把他的外套解开。柯捷尔卓夫垂下眼睛,瞧医生怎样检查他的伤,又打量着医生的脸,但还是一点也不觉得痛。医生用他的衬衫盖住伤口,手指在外套前襟上擦了擦,也不向柯捷尔卓夫瞧一眼,默默无言地向另一个伤员走去。柯捷尔卓夫无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记起第五棱堡上的战斗,十分快慰地想,他已经出色地尽了他的责任,而这是他服役以来第一次干得那么漂亮,他觉得问心无愧。医生一边给另一个军官包扎伤口,一边指指柯捷尔卓夫,对拿着十字架站在旁边的留着红色大胡子的神父说了几句话。

    “怎么,我要死了吗?”神父走近时,柯捷尔卓夫问道。

    神父没回答什么,做了祷告,把十字架递给他。

    死亡并没有吓倒柯捷尔卓夫。他伸出软弱的双手接住十字架,把它贴在嘴唇上,哭了起来。

    “怎么样,法国人全部被打退了吗?”他问神父。

    “我们处处都胜利了。”神父回答,故意不让他知道马拉霍夫陵上已经飘扬着法国旗,免得他难过。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柯捷尔卓夫喃喃地说,也没感觉到眼泪簌簌地在颊上滚动。他想到自己干了一番英雄事业,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活。

    他有一刹那也想到了弟弟,心里默念道:“但愿上帝也赐给他这样的幸福!”

    【注】1854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从多瑙河部队调到克里米亚俄土战争前线,担任炮兵连长,几乎从头至尾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他一边指挥炮兵连,一边写作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们进攻了”,哥萨克们、军官们、总司令带着随从纷纷从旁边驰过,写出了敌人进攻的突然以及自己一方临战的慌乱和紧张情形。 B . “不可能被占领的!”“不可能!”军官的对话,写出了战场形势的快速发展,己方阵地被敌方占领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C . 从在睡梦中被叫醒,到看见“脸色吓得发白,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的军官,他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表明柯捷尔卓夫战场经验丰富。 D . 医生检查完柯捷尔卓夫的伤以后,也不向他瞧一眼,就默默无言地向另一个伤员走去,写出了当时医生对下层官兵的冷漠态度。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反复写军官和士兵被吓得脸色发白、牙齿碰得咯咯发响,既给人真实感,又对后文表现战士们的勇敢进行了衬托。 B . 选文在重点刻画柯捷尔卓夫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注意刻画普通战士的群像,表达了对普通士兵和底层军官的赞美。 C . 柯捷尔卓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底层军官形象,他勇敢,他也赌博,临死之时,依然不忘兄弟亲情,祝福兄弟幸福平安。 D . 小说运用了大量对话描写,在人物对话中,刻画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些对话还准确反映了战争的进程。
    3. (3) 本文是如何描写激烈的战场情境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 (4) 选文集中刻画了下层军官柯捷尔卓夫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①。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生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愈危,身愈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②,创作比周③,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刁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渐,必谨所渐”者,此之谓也。

    (节选自《墨子·所染》)

    【注】①僇:羞辱。②矜奋:傲慢自夸,盛气凌人。③创作:这里指滋生事端。比周:结党营私。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行理生A于染B当C故D善E为君者F劳G于论人H而逸于治官。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介词,被。与《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的“于”两者用法不同。 B . 举,推举。与“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的“举”,两者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C . 要,要领,关键。文中“不知要故”的意思是不知道治理国家的要领、关键。 D . 渐,有浸、浸染之义。与今天常用成语“防微杜渐”中“渐”的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墨子看见丝用青色染就成为青色,用黄色染就成为黄色,放入五色,就染成五色的丝,他由此感叹染色需谨慎,治理国家的道理也是一样。 B . 作为国君,需谨慎选择身边的人。范吉射、中行寅、吴夫差、智伯摇、中山尚、宋康都因身边人落得国家残破灭亡,使自身遭受刑戮的命运。 C . 不善于做君王的人,即使劳身费神,心中担忧辛苦劳作,然而国家的危难反而更多,自身所受耻辱也更多,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影响不恰当。 D . 与喜好仁义的人做朋友,做官合乎道理,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因此家一天比一天富有,身体一天比一天安康,名声一天比一天显著。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

      ②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

    5. (5) 文章具体论述了怎样的观点?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②跃马:化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从当前时令写起,“催短景”写夜长昼短,给人时光荏苒、岁序逼人之感。 B . “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当此寒宵雪霁,诗人万千感慨不言自明。 C . 战伐之声令人不安,但夷歌、渔樵声声给人慰藉,让诗人不禁兴发起归隐之意。 D . 诗人调动多种感官写阁夜所见所闻,并由此生发诸多感慨,怆然而有无穷之思。
    2. (2) 前人赞扬这首诗第二联写得“伟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到“”,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2.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月亮初升之时,月光闪耀千万里的景象。
    3. (3)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强调,盛衰之理,虽说是天命,但也要尽人事,“”,是自然之理啊。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1. (1) 下列句子中的“是”和“长征是宣言书”中的“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 . 角色就这么定吧,你是大春,她是喜儿。 C . 那时候国民党是飞机加大跑,我们是小米加步枪。 D . 他快步走出礼堂,身上虽冷,但心里是暖。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梅花一般在冬季或早春开放,花期可持续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的气温比较低,不过,如果没有低温的“冷冻”过程,梅花是不会开的,因为梅这种植物有一个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就是要经过一定的低温过程,才能形成花芽,正所谓“( )”。

    从气象因素来分析,梅花之所以开在冬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____。梅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最适合它们的开花温度一般在-5~7℃,这个温度范畴正是南方冬季的气温。此时,梅树的叶子全部凋落,花朵争相绽放枝头;①不过,②一旦到了春季,③天气回暖,④迅速凋谢的便会是梅花。其次是光照因素。梅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光照时间少于12个小时,②____。冬季昼短夜长,光照时间短,这个季节很适合梅花开放。

    综上所述,梅花“凌寒独自开”其实是③____。由于梅花在冬季的苦寒中开放,给人间带来了缤纷色彩和希望憧憬,所以被人们赋予了“坚强、孤傲、高雅”的象征,并被用来比喻坚强、勇敢的人。

    1. (1) 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B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D .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中说,“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又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对此,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