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铜梁一中等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自得”字面意思即是自己得到,论学问时就是指自己领会知识的意思。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认为学问致道的关键在于“自得”,只有“自得”的知识才会取用自如、受益匪浅。“自得”作为普遍意义的论学观念,后来也被有些人用来讨论诗学。对于诗人而言,“自得”是他们在生活中与前人经验相融汇的顿然晓悟。如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领会老庄游心自然的意趣,陶渊明“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是深契于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对于读者而言,当我们面对一首诗时,随文解义是通文字者的自然反应。如朱熹曾举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欧阳修、苏轼等名公大家都道此句好,但它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一句的文义并不难理解。然而它的“言外之意”却是要读者自身去体会。朱熹认为,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能情不自已,获得一种会心的快乐,如此便是“自得”。“自得”并非某种天启式的领悟,而与读者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体验密切相关。

    ②先说“自得”与知识的关系。林逋的论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曾与友人议论其妙处。有人提出林逋此句用以描述桃、李、杏同样没有问题,苏轼幽默地回答:“可则可,但恐杏与桃、李不敢承当。”引得在座众人大笑。为何说只有梅花才能承当林逋诗句中的主角呢?梅花在中国古典思想传统中向来是君子的象征,在诗歌“引譬连类”的表达传统中,梅花的疏影横斜与暗香浮动的特征是君子独立于世且已德不移的化身。如果只局限在诗句本身,自然任何花都有可能开在水边,而且香气宜人。只是求其义而不求作诗者之意,缺乏对于古典传统的知识,则读诗自然浅而无味。

    ③除了对于思想传统的基本了解,要在阅读诗歌中“自得”,同样也需要了解关于诗歌本身的知识:一方面是诗歌源流的知识。在本体论意义上论诗歌,通常以“言志”与“缘情”作为诗歌发生的根本。功能论意义上论诗则是讲“兴观群怨”。从诗歌史的角度讲,通常古代诗论家会从《诗经》《楚辞》讲起,下及汉魏晋,以南朝沈约声律之说为近体之开端,再降而论初、盛、中、晚唐之诗和宋元明清各代各体之诗。另一方面是关于“诗法”的相关知识。诗法的关键莫过于“辨体”,即对于诗歌体制的区分:既有文类意义上四言、五言、七言之别和古体、律体、乐府之别,又有风格意义上如雄浑、冲淡、沉着、纤称等区别。“辨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读者对于诸体的要求和特征有基本认识。除辨体外,诗法中常论及的自然还有“法度”,即篇章字句的安排问题。一般文人士大夫在文章中论诗,少有讨论诗歌具体的安排布置问题。这类问题的讨论一般见于诗话、诗格、诗法等非正统的文体和著作中。虽然诗法类著作旨在教人如何作诗,但也可知诗人用心结撰并非没有法度可寻,而读者自然不能无视诗法而囫囵吞枣地阅读诗歌。

    ④曹丕《典论·论文》言诗文创作与个人才性笔力之关系时,以音乐为喻,“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数。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虽是谈创作,但也指出诗文技艺极大赖于个人“自得”,无法完全由语言传授。同理也可知,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同样也会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倾向。

    ⑤个人的才性气禀虽然得于先天,但是同样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要达到更好的理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恶胡乱阐释,需要读者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时刻保持“虚心”的态度,以“涵泳”作为方法。“虚心”意味着面对作品时不要先将自己的结论放在前面,而是沿着文本的逻辑,看它的变化去向。“涵泳”是指熟看熟思,反复穷究玩味文意,直到对作品从整体到部分都能达到一贯的理解。读者的“自得”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虚心”和“涵泳”作为阅读方法正是读者尽可能克制因个人才性气禀而干扰阐释的切己工夫。

    ⑥好诗自是有为而作,诗人在不同情境中的所遇所感自然会唤起诗意。这如宋人包恢所说:“未尝为诗而不能不为诗,亦顾其所遇如何耳。”境遇不同则观物之趣与抒情之意自然有异,蒋捷《虞美人》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无疑是境遇不同情感相异的最佳写照。读者要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同样需要以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经验为契机。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直截了当地表明读者的“自得”在于以其个人心境与情感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思。

    (摘编自程听《面对丰富的传统,我们如何做到“自得”》,有删改)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者的“自得”指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会心的快乐,它与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体验密切相关。 B . 桃、李、杏之类的花在中国古典传统中通常不用来作为君子的象征,故而苏轼认为它们不能承当林逋诗句的主角。 C . 诗话、诗格等文体和著作中关于诗歌篇章字句安排问题的讨论可以教诗人作诗,读者读诗时,自然不能无视诗法。 D . 读者通过后天努力,保持“虚心”的态度和以“涵泳”为方法,就可以避免阅读时因个人的才情气禀干扰阐释诗歌。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思路清晰,先阐释“自得”的内涵,再从“自得”与知识的关系和读者心境的关系两方面论证如何做到“自得”。 B . 作者在论证时,既以有趣的故事为例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枯燥无味,又大量引用名家的诗学理论以增强文章的学术性。 C . 从曹丕的相关文论可看出,他认为读者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对阅读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阐释倾向。 D . 在信息爆炸和人工智能能够迅速提供知识的时代,“涵泳”的阅读方法可以让我们放慢阅读的速度,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B .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C .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D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 (4) 文中有两处提及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用有何不同?
    5. (5) 复兴中学高二年级将于五四青年节举行以“阅读诗歌,我们如何做到自得”为主题的诗歌鉴赏活动,你将作为代表发言。请你以杜甫的《登高》为例,结合文章,谈谈阅读此诗,要具备哪些知识才能“自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的一天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星期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上穿一件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松紧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不轻易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他从玻璃橱里取出一只还在石青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好。

    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他在做的事情,手脚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板。

    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鹫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中惊醒。

    “爸爸!”

    “干吗?”

    “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

    “告诉他,我不在。”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接待室里传来:“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

    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好多了。”

    他又踏动了磨床。接着从一个小纸盒里取出一个安着几颗牙齿的牙桥,开始磨金套,那纸盒里盛着等着他做的活儿。

    “爸爸!”

    “什么事?”他的神情依然如故。

    “他说你要是不给他拔牙,他就让你吃子弹。”

    他停下蹬踏板的脚,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壳枪就放在抽屉里。

    “哼!”他说,“让他进来对我开枪好了。”

    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大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

    镇长出现在门口。镇长已经把左脸刮光,右脸却有五天未刮了,看上去又肿又疼。牙科医生从他那双黯淡无光的眼睛里看出,他准有许多个夜晚疼得不曾合眼了。他用手指把抽屉关上,温和地说:

    “请坐吧。”

    “早晨好!”镇长说。“早晨好。”牙科医生说。

    当用具在沸水里消毒的时候,镇长把脑袋靠在了椅枕垫上,觉得好多了。他闻到一股冰冷的气息。这是一间简陋的诊室:一把旧木椅,一台脚踏磨床和一个装着圆形瓷把手的玻璃橱,椅子对面的窗上挂着一幅一人高的布窗帘。当听到牙科医生走到他身边的时候,镇长脚后跟蹬地,张开了嘴。

    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把他的脸扳向亮处。察看过损坏的臼齿后,用手谨慎地按了按下颌。

    “你不能打麻药了。”

    “为什么?”

    “因为牙床化脓了。”

    镇长望了望他的眼睛。“好吧。”他说,露出一丝苦笑。

    牙科医生没有说话。他把煮用具的浅口锅端到手术台上,用凉了的镊子把用具夹出来,动作还是不慌不忙。然后用脚尖把痰盂挪过来,又在脸盆里洗了手。做这一切时,他一眼也不看坐在椅子上的镇长。但是镇长却紧紧地用眼睛盯着他。

    那是一颗下牙床上的智齿。牙科医生叉开双腿,用热乎乎的拔牙钳夹臼齿。镇长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脚上,觉得腰部一阵透心凉,但是他没有叹气。牙科医生只是扭动着手腕。他没有怨恨,更准确地说,他是怀着一种酸楚的心情说:

    “中尉,你在这儿杀了二十个人了。”

    镇长感到下牙骨上发出一阵咯吱声,他的双眼顿时涌满了泪水。但是直到确知牙齿拔下来他方舒了一口气。这时,他透过朦胧泪眼看见了拔下来的牙。在痛苦之中,他觉得那颗牙齿是那么古怪,他怎么也不理解那五个夜晚会使他受到那般折磨。他把身子俯向痰盂,嘴里喘着粗气,身上渗出了汗水。他解开了军衣扣,又伸手到裤兜里摸手帕。牙科医生递给他一块干净布。

    “擦擦眼泪吧。”他说。镇长擦了擦眼。他的痛苦减轻了。牙科医生洗手的时候,他看见了残破的天花板和一个落满灰尘、挂着蜘蛛卵和死昆虫的蜘蛛网。牙科医生一面擦手一面走回来。“你要记住,”他说,“回去要用盐水漱口。”

    镇长站起来,没精打采地行了个军礼,大步向门口走去,军服的扣子也没扣。“给我记上账吧。”他说。

    “给你还是给镇公所?”

    镇长没有看他,关上门,在铁栅栏外面说:“都一样!”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有删改)

    [注]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百年孤独》。其作品以描写混战动荡条件下的平民生活见长。

    1. (1)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题目为“普通的一天”,选取的材料也是拔牙这样的日常小事,小中见大,折射出了社会环境的恶劣混乱。 B . 镇长的出现,牙科医生儿子的反常叫声和医生的“我不在”使情节陡起波澜,但最终牙医还是慑于镇长的威胁而为他治疗。 C . 镇长“脚后跟蹬地”“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紧紧地用眼睛盯着他”,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镇长紧张、戒惧的心理。 D . 拔牙时,医生对镇长说:“中尉,你在这杀了二十个人了!”这一刻镇长虽流泪,但主要是因为疼痛,医生可医牙却难医心。
    2. (2)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采用顺叙方式,用语简洁,不慌不忙,但却暗流汹涌,悬念迭生,展示了作者非凡的叙事才华和富有张力的语言水平。 B . 文章描写“两只兀鹫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既交代了故事发生时的天气特点,也烘托出战乱特有的恐怖压抑氛围。 C . 小说的结尾简洁又意蕴丰富,在镇长眼中,镇公所就是他的,他就代表镇公所,可见他是小镇实际上的统治者。 D .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亲切感人的叙述真实地描写了当时哥伦比亚混战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动荡中的平民生活。
    3. (3) 小说如何刻画牙科医生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4. (4) 本文作者虽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本文却没有任何魔幻色彩,而是浓浓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请结合小说文本谈谈作者的现实指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3<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 , 乃使张仪往相楚。张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绝约于齐,则楚孤。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赂秦,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发兵而使将军屈匄击秦。秦齐共攻楚,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张仪欺楚怀王,陈轸谏言可谓善矣。然至云:“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是轸不深计齐之可绝与否,以得地为意耳。及秦负约,楚王欲攻之,轸又劝曰:“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此策尤乖谬不义。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赂以地,齐本与国,楚无故而绝之,宜割地致币,卑词罪,复求其援,而反欲攻之,轸之说于是疏矣。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以相印A授B张仪C厚赂之D于是遂绝约E于齐F使G一将军H随张仪。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亲,指合纵相亲,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结为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侵略的策略。 B . 卒,指最后、最终,与《赤壁赋》“而卒莫消长也”中的“卒”意思相同。 C . 但,指仅、只是,与《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中的“但”意思不同。 D . 谢,指道歉,与《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中的“谢”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王为攻打齐国派张仪到楚国,张仪以六百里的土地和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作为诱饵,诱惑楚王与齐国断绝关系,楚王答应了张仪。 B . 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C .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跌下车,三个月不上朝,楚王以为张仪对断交之事不满,就派人辱骂齐王,齐王很生气,于是与秦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D . 楚使者被张仪欺骗后,报告楚王,楚王要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认为不能攻打,而应贿赂秦国,让秦国单独攻打齐国,楚王不听建议。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

      ②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

    5. (5) 洪迈认为陈轸两次谏言都有不合理之处,请分别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中。 B . 第三句写野径上人们多带犬出行,第四句承接首句,巧妙写出时间的推移。 C . 诗人倚古树、看浮云、听猿啼的闲适被洗钵僧惊飞的鹤群袭扰,露出怨意。 D . 末二句写诗人的政治抱负,亦即远游的目的,体现着诗人远大的志向。
    2. (2) 有人说本诗与诗人的另一首诗《蜀道难》表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之美。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
    2. (2)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描绘了杭州西湖国泰民安的图景,其中从声音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两句是“”。
    3. (3) 二十八星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字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比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温度高,水分足,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旺盛,田野里的牵牛花、凌霄花、百合花等竞相怒放, A 。南宋名画《夏卉骈芳图》就集中描绘了几种夏天常见的花卉:粉红鲜艳的蜀葵,洁白无瑕的栀子,嫩黄清雅的萱花,在夏日的暖风里,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或 B  , 让人悦目清心,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烂漫色彩,也人们送来幽香清爽。

    ①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就描绘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品格。②画中四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也形态各异;③一对鸳鸯四目相对,嬉戏荷间,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埋伏于石后的荷叶上,好像正伺机捕食蚊虫,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两只彩蝶飞来,一只在空中 C  , 一只落于花上。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句子中的“给”与文中加点的“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冰凉的雨水把她的衣服都给淋湿了。 B . 你简直太不像话了!马上给我出去! C . 他来北京前是专门给人家修理电视的。 D . 我赶到时,那批货物已经全给卖光了。
    3. (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冲上了热搜,①____: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嘞”“好哒”“好滴”等;“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等。某网站曾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但该词并没有流行起来。

    “文字讨好症”从何来?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②____。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③____,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词不达意引发矛盾,花更多时间解释,不如多打几个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这是许多“文字讨好症患者”的心理。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素”字:“在我一知半解的几国语言里,没有比中国古语所谓素交更能表出友谊的骨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本体,形容尽致”。其实“素”还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审美趣味,一种人格品德,一种人生智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