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区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

更新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古代一些战争的规模很大,死伤人口很多,持续不断的战争更是如此。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老弱妇孺下田,加上畜力往往被征用,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战场或军队的驻地往往离粮食产地很远,需要大量人力、畜力从事运输,有时沿途的消耗比运达数量要高好几倍。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因缺少赡养或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战争造成的物质破坏,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河道水系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影响。战争期间对死亡人畜不能及时掩埋,往往会引起瘟疫流行,增加新的死亡。战争期间如果同时发生自然灾害,后果就更不堪设想。由于行政机构解体、交通受阻、缺乏必要的物资和人力以及统治者无暇旁顾等原因,灾民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济,灾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从而造成比平时严重得多的损失。而在缺粮的条件下,俘虏和平民生存的希望更小。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材料二:

    我在第一章里已说过社会结构应有一定的人口容量。这其实是一切有结构的体系的通性。所谓结构,所谓体系,就是指各分子的存在依赖着别的分子的存在。它们各自据有一定的地位,互相关联,互相维持。社会有结构,因为各个人的生活是互相依赖的,所有的行为是须和别人的行为相配合的。一个结构所能容纳的分子必须有地位安置,不然就格格不入了。社会里的个人并不是堆积而是组合。因之社会的容量受着结构的限制。

    社会有一定的容量在战时最为明显。战时的动员就是调动社会各部门人口数量的配合。战争是一件临时发生的社会大事,有关生死存亡。每一种战争都需要一种能担负这事务的社会结构。战争里要多少作战人员依着战争的性质、战场的广阔而决定。一定数目的作战部队必须有多少补充的预备部队。这也决定了每一时期要训练多少壮丁。要维持这个数目的军队能在战场上依着计划作战,就得有一定数目的工人在工厂里制造军火和装备,有一定数目的农民在田地上耕种、生产粮食,有一定数目的矿丁在矿山里发掘原料,有一定数目的司机在公路上开汽车,在铁路上开火车,在海面上开轮船,在天空里开飞机。……现代的战争必须有详尽的统计和计划。人数的调遣是最高统帅部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战争结束就有所谓复员,这是要把社会结构改弦更张,各部门的人数必须重新加以分配。若是不预先计划,就很容易发生失业的恐慌。这里我们最容易看得明白每一个不同的社会结构有它适当的容量。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出毛病,所谓出毛病就是社会上有许多人不能得到工作,生活发生困难,或是人手不够,社会事业发生停滞。

    以往论人口的学者很少注意到人口数量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早年的马尔萨斯就是个接受“将错就错”论的人。在他看来,生育是自然现象,人像苍蝇一样会不断地繁殖。人多了食料不够,吃不到饭的人因穷困营养不良而死去,为争食料,大家抢饭吃,发生战争。他于是主张积极性地限制人口,使大家能安居乐业,不必在饥荒、战争中去解决人口问题。但是他理论的出发点是把人类视同其他动物,也就是说他忽略了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社会结构。人口的消长并不是自然的生物现象,也不是取决于食料的多寡,而是决定于社会结构的性质。马尔萨斯对于人口的预测没有实现。在十九世纪人口增长极快,而到了二十世纪,在经济发达、食料日增的情形下,西欧各国反而闹人口降落。而中国和印度却始终保持着庞大人口,虽则他们的生活程度已近于生存线。依马尔萨斯的说法,好像人口在可以得到食料的时候,必然会增加,和苍蝇一样;因之人口必然在最低的生活程度上过日子。依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看法则不然。人口的数目是依当时当地的社会结构的需要而决定的。若是一个结构里需要的人数多、物资少,这结构中的人甚至可以在半蛰的状态中过着不得饱食的生活;相反,若是一个结构只需少数人口就能维持,尽管食料丰富,也不会依几何级数的速率去生孩子的。

    我在《禄村农田》一书里曾特别重视农作里劳力的需要和分配。在以体力来耕种的技术下,在农忙的季节里即使动员全村的劳力还是不够。换一句话说,为了维持农作的劳力的需要——虽则这需要只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期间——农村里不能不养着大量的人口。在这种人口就是生产动力的经济结构中,地狭人众的现象是避免不了的。在以蒸汽和电气等作动力、以机械作工具的经济结构中,如现代的西洋,社会结构所需人口的数目降低了,人口渐减的趋势也日渐显著。我在这里固然不能用数字来说明每种社会结构的容量有多少,但是若从这个观点去研究这问题是可以有结果的。

    (摘编自费孝通《生育制度·社会继替》)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争直接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尤其是古代一些规模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给人口带来的伤害就更为巨大。 B . 士兵都出身于农民,他们从军后不但不能生产粮食,反而还要消耗商品粮,这给国家的粮食储备带来了很大影响。 C . 复员是指战争结束之后将社会结构改弦更张,并把各部门人数重新分配。复员引起失业恐慌,以至于无法制定计划。 D . 马尔萨斯一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人会不断繁殖,最终因食物缺少而导致饥荒与战争,所以他主张积极性地限制人口。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结构中个人的行为必须与别人的行为相配合,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B . 战时社会各部门人口数量配合极为密切,人数调遣十分得当,就可赢得战争。 C . 纵观历史,可知马尔萨斯的人类因食物不够而引发战争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 D . 在科技进步、以机械耕种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中,较难出现地狭人众的现象。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比较全面,体现出作者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的特点。 B . 材料二驳立结合,既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马尔萨斯的观点,也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C . 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突出战时作战人员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 . 材料二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简要论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4. (4) 材料二第三段画横线句子中使用了“很少”“必然”两个词语,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但论点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有事总不免麻烦(节选)

    沈从文

    会长想起亲家长顺委托的事情,转到下河街伏波宫保安队去拜会队长。

    队长见来客是会长,便说:“会长,你这个忙人,忙得真紧,我昨天请你吃狗肉也不来! 我们一共六个人,一人喝了十二两汾酒,见底干。”队长一面形容一面说,不由得为过去的事捧起腹来。

    会长虽别有心事,却装作满有兴致的神气,随声附和打哈哈。

    队长又说:“会长,我听说你买了一船橘子,是不是预备运到武汉去发财? 橘子在这里不值钱,到了武汉可就是宝贝!”

    会长笑着说:“哪里发什么财? 我看今年我们这里橘子格外好,跟萝卜溪姓滕的打商量,匀了半船,趁顺水船带下去送亲戚朋友湿湿口! 这东西吕家坪要多少有多少,不值钱的,带下去恐怕也不值钱吧。”

    队长说:“可不是! 橘子这东西值多少钱,有多少赚头? 有件事我正要同你说说,萝卜溪姓滕的,听说是你干亲家,有几个钱,颈板硬硬的像个水牛一样。人太不识相,惹我生气! 我上回也想送点礼给下河朋友,想不出送什么好。师爷说萝卜溪橘子好,因此特意到那里去看看,办个交涉,要他卖一船橘子把我。现钱买现货,公平交易,谁知老家伙要理不理,好像我是要抢他橘子神气。先问我要多少,告他一船,又说大船小船得明白,不明白不好下橘子。告他大船小船总之要一船。一百石三百石价钱照算。又说不用买,我派人送十挑来吧。还当我姓宗的是划干龙船的,只图打发我出门了事。惹得我生了气,就告他:‘姓滕的,放清楚些! 你不卖橘子吧,好,我明天派人来砍了你的树,你到.南京告我去。’……”

    队长说的正是会长要说的,既自己先提起这问题,就顺猫毛理了一理:“队长,这是乡愚无知,你不要多心,不必在意! 我这干亲家上了年纪,耳朵有点背,吃生米饭长大的,话说得生硬,得罪了队长,自己还不明白! 这人真像你说的颈板硬硬的,人可是个好人。肠子笔直,不会转弯。”

    队长说:“不相信,你们这地方人都差不多——会长,除你在外——剩下这些人,找了几个钱,有点小势力,成了土豪,动不动就说凡事有个理字,用理压人,可是对我们武装同志,就真不大讲理了。以为我们是外来人,不敢怎么样。这种土豪劣绅,也是在这个小地方能够听他称王作霸,若到省里去……不打倒才怪! 什么理? 蚌壳李,珍珠李,酸得多久!”

    会长听过这种不三不四的议论后,依然按捺住性子,做成和颜悦色:“大人不见小人过,我知道你说的是笑话。 乡下人懂什么理不理? 哪有资格做土豪,来让队长打倒他?姓滕的已明白他的过错了,话说得不大接榫,得罪了队长,所以特意要我来这里说句好话。我和他说:‘亲家,这是你的不是。 可是不用急,不用怕,队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革命军人,(说到这里时两人都笑笑,笑的意思却不大相同。)气量大,宰相肚中好撑船,决不会这样子摧残我们地方风水的!我去说一声看,队长不看金面看佛面,会一笑置之。’队长,你不知道,大家都说萝卜溪的风水,就全靠那一片橘子树撑住。”

    会长提起风水,却触动了队长一点心事,想起夭夭那个黑而俏的后影子,不禁微笑起来。会长不明白就里,还说:“队长看我巴掌大的脸,体恤这个乡下人,饶了他吧。”

    队长说:“是的,是的,就看会长的面子,这事不用提了。”等等又说:“会长,我且问你,那姓滕的有几个女儿?”

    问话比较轻,会长虽听得分明却装作不曾听到,还继续谈原来那件事情。因为“得罪官长”事虽不用提,橘子是要一船还是要几担,终得讲个清楚。委实说,队长自从打听明白一只小船两个舱装橘子送下常德去,得花个四百块钱左右时,就对于这种事不大发生兴趣,以为师爷出的计策并不十分高明了。只因为和长顺闹僵了,话转不过口,如今会长一来,做好做歹,总说乡下人不敢有意得罪官长,错处出于无心。队长也乐得借此收帆转舵,以为这事既由会长来解释,就算过去了。

    会长因队长说买橘子只是送礼,就说长顺已摘下十挑老树“大开刀”,要队长肯赏脸收下,才敢送来。

    这么一来,队长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聊以解嘲地说:“他不肯卖把我,我们革命军人自然不能强买民间东西。 卖十挑把我也成,要多少钱开个数目来,我一定照价付款。”

    会长说:“队长,你真是……这值几个钱?”并说曾将干亲家骂了一回,以为不懂是非好坏。且在这件事上把队长身份品性绰掇得高高的,等于用言语当成一把梳子,在这个官长心头上痒处一一梳去,使他无话可说。

    谈到末了,队长不能不承认十担橘子送礼已足够用。会长见交涉办成功,就说号上来了几只船,要去照看照看,预备抽身走路。队长这时节却拉住了会长,眯笑眯笑,像有什么话待说,却有点碍于习惯,不便开口。许久方迟迟疑疑地问:“会长,我有句话问你,萝卜溪那滕家小姑娘,有了对手没有?”

    会长体会得出这个问话的意思,却把问题岔开,故意相左:“队长,是不是你有什么好朋友看中了那个小毛丫头?可惜早有了人,在省里第三中学读书!”

    队长心有所恧,不大好意思,便随口说:“喔,那真可惜。我有个好朋友,军校老同学,是你们湘西人,父亲做过三任知事,家道富有,人材出众,托我做个媒,看一房亲事。我那天无忘中看到你亲家那个女儿,心想和那朋友配在一处,真是郎才女貌……”

    会长明白这不过是谈白话,信口乱说,就对队长应酬了几句不相干的闲话,不再耽延,走出了伏波宫。这一来总算解决了一件事情,心里觉得还痛快。到正街上碰着了号上一个小伙计,就要那人下萝卜溪,传语给长顺亲家,砍橘子树破风水事情,调停结果已解决了,不用再担心。 明天一早送十担橘子到伏波宫来,一切了当。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会长与保安队长比较熟悉,所以在亲家长顺得罪了保安队长后,才能替他去说情。 B . 队长口说买一船橘子是为给朋友送礼,其实另有所图,长顺对他的意图有所觉察。 C . 队长认为乡民动辄以理压人,可自己是“武装同志”,只相信武力,而不大讲理。 D . 经会长调解,队长同意接受十挑橘子,表示愿“照价付款”,但这话并非发自真心。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虽为节选,但从二人的对话中可以推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语言的某些“潜台词”则需仔细品味方知其意。 B . 会长劝说队长接受十担橘子、放弃一船橘子的内容,与开头会长说橘子“带下去恐怕也不值钱吧”形成呼应。 C . 文本运用了不少湘西方言,如“划干龙船”“大开刀”“对手”等,虽古拙朴讷却新鲜别致,较好地凸显了地域色彩。 D . “依然按捺住性子,做成和颜悦色”,运用了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表现出作为说客的会长的克制和无奈。
    3. (3) 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说:“在短短的语言中,藏有丰富的智慧。”请据此赏析画横线段落中会长的语言之妙。
    4. (4) 文本刻画了保安队长丑恶的嘴脸,其丑恶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吕端,字易直,其先燕人。历官四十年始大用。淳化四年参知政事,至道初拜相,太宗尝憾任用之晚。端持重识大体。同列奏对,或多异议,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经吕端裁决乃得闻奏。咸平初以疾罢,薨,年六十六。赠司空,谥正惠。尝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恐怖,端读书自若。两使绝域后有往者必问端为宰相未其为远近所慕如此。

    (节选自曾巩《隆平集·宰臣》)

    材料二:

    保安军奏获李继迁①母,太宗甚喜。是时寇准为枢密副使,吕端为宰相,上独召准与之谋。准退,自宰相幕次前过不入,端使人邀入幕中,曰:“向者主上召君何为?”准曰:“议边事耳。”端曰:“陛下戒君勿言于端乎?”准曰:“不然。”端曰:“若边鄙常事,枢密院之职,端不必预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以莫之知也。”准以获继迁母告,端曰:“君何以处之?”准曰:“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之外,以戒凶逆。”端曰:“陛下以为何如?”准曰:“陛下以为然,令准之密院行文书耳。”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者也。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覆奏之。”即召阁门吏,使奏“宰臣吕端请对”。上召入之,端见,具道准言,且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汉高祖曰:‘愿遗我一杯羹’’夫举大事者,固不顾其亲,况继迁胡夷悖逆之人哉! 且陛下今日杀继迁之母,继迁可擒乎? 若不然,徒树怨雠而益坚其叛心耳。”上曰:“然则奈何?”端曰:“以臣之愚,谓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徕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上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其母后疾死于延州,继迁寻亦死,其子德明竟纳降请命。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

    【注】①李继迁:银州人,党项族。西夏建国后,追谥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两使A绝域B后C有往者D必问端E为宰相未F其为远近G所慕H如此。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用,指被重用,“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下,两者用法相同。 B . 中书,在文中指中书省,宋代为宰相办公之所,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C . 鄙,指边境,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相同。 D . 大事,指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与现在一般所说的“大事”意思不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端老成持重能识大体,直到很晚才担任参知政事和宰相,太宗为此感到遗憾。他曾出使高丽,遇到风险,但镇定自若毫不畏惧。 B . 宋朝军队抓获李继迁之母,太宗担心走漏消息,单独召见寇准商议此事。两人议定,将李继迁之母斩首示众,警戒凶恶叛逆之人。 C . 吕端认为自己既然身为宰相,自然应该知晓军国大事。寇准向他如实说明情况后,吕端指出计策不当,请求入见皇帝,陈述己见。 D . 项羽欲烹杀刘邦之父,却吓不倒刘邦。吕端用这一历史故事劝谏太宗,不要诛杀李继迁之母,可羁押、善待她,以维系李继迁之心。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君少缓其事,文书勿亟下,端将入,覆奏之。

      ②上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端策。

    5. (5) 从对待李继迁之母一事上看,吕端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并分析。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渔家傲(其九)

    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①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②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注】①遗(yí):撒落。②授衣时节:农历九月。授衣,备制冬衣。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前两句写时至九月,霜浓寒重,山野间到处都是即将凋败的红色树叶。 B . “惟有”句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金粉”运用借喻,比喻菊花撒落的花瓣。 C . 下阕前两句写天气特点,天色阴沉,阴晴难料,“嫩”字形容天气刚刚变冷。 D . “新雁”二句从视觉角度描写“风”“云”景物,将读者带入萧瑟、凄凉之境。
    2. (2) 有人认为,本词上阕末句与下阕末句在语意上“笔断意连”。请对此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描述了房前屋后树木成荫的美好景色。
    2. (2)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阐明了儒者尤为重视名实是否相符的原因。
    3. (3) 暑期中,小明和爸爸妈妈到山间游玩,面对山水胜景,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上了绿色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①____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得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热烈的情感。

    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却是各有面目,②____,要生动得多的。尤其是在春雨迷濛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濛濛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这时只有细细的雨丝,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这时,忽然一声欸乃,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溪流里驶入江来。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这时只有细细的雨丝,打着船篷、江面、岸边的草和树”,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般来说,年轻爸妈最关心孩子的饮食问题。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每天吃什么①____。如果家里有 个挑食娃,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做父母的就更加担心了。根据《中国儿童维生素AD缺乏现状及补充指导》显示,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不足比例约为47.98%左右,3~5岁儿童维生素D不足比例甚至高达51.9%。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越来越成为影响3~17 岁儿童、青少年体质的瓶颈问题。

    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一些重要营养素的缺失,会影响到他们骨骼、大脑、视力和免疫系统的发育,还可能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运动体质、认知能力等。如维生素D,因为含有它的天然食物很少,日光照射合成又不 定足够,②____,从而影响钙质的吸收,不利于孩子的骨质发育。再如维生素A,它是人体视网膜内感光色素的组成部分,也参与免疫与繁殖,含有它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等,③____,就有可能造成缺失,影响孩子的眼睛健康和免疫力等。 因此,专家建议家中可以准备一些日常需要的微量营养素补充剂,来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1. (1) 下列句子中的“一般”和“一般来说”中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大风阵阵吹过,绿色的麦浪一起一伏,仿佛大地也漾起绸缎一般的锦纹。 B . 《太阳吟》:“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C . 平时他说出啥意见一般都得到汤阿英的尊重,这点小事就更不在话下了。 D . 张琼以为现在要救中国,一定先要有学问,还要有一般志同道合的朋友。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飞行原理,飞机的升力来自飞机与气流的相对速度,速度越快,升力越大。逆风能够增加相对速度,所以飞机起飞时最好是逆风,这样使飞机有足够升力,飞得更稳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