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

    难道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囯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为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囯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 . 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 . 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 . 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比较中西古建筑后,提出许多国人觉得中国古建筑难以与人一较高下,作者当即予以否定。 B . 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角度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 .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 . 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详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 .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千古之承载,建筑是物质器用。 C . 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 . 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李贞)】《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的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曝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

    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圈粉”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而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的参赛选手,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无论是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还是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网友“美好好”表示,“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网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摘编自2017年02月08日《湖南日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佛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

    (摘编自2017年02月09日《长江日报》)

    材料四: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和学习古典诗词,70.0%受访者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受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网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1.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率超过第一季,再创历史新高,其成功根源在于利用央视这一平台和春节黄金档期。 B . 在电视人眼中荧屏是一种资源。《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 C . 武亦姝、白茹云和王海军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关注。 D . 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2.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质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 B . 第二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但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 C . 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 D . 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
    3. (3)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首田园诗……然而,呜呼!

    契诃夫

    “我的舅舅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人啊!”纳塞奇金上尉的穷外甥和唯一继承人格利沙,不止一次对我说,“我满心爱他。……我们到他家里去吧,好朋友!他会很高兴的!”

    格利沙讲起亲爱的舅舅,眼泪就涌上眼眶。一个星期前我到上尉家里去了,走进前堂,向大厅里看一眼,瞧见一个动人的画面。苍老消瘦的上尉在大厅中央一把大圈椅上坐着喝茶。格利沙在他面前屈下一个膝头跪着,满腔深情地用匙子给他搅茶。

    格利沙的未婚妻伸出一条好看的胳膊搂住小老头的深棕色脖子。……穷外甥和他的未婚妻正在争论:他们两个人究竟谁该先吻可爱的舅舅?随后他们就没完没了地吻他。

    “现在该你们自己接吻了,我的继承人!”纳塞奇金喃喃地说,幸福得透不过气来。……这三个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令人极其羡慕的关系。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瞧着他们,不由得又快乐又嫉妒,心都缩紧了。“是啊!”纳塞奇金说,“我可以说一句:我这辈子过得不错!求上帝保佑,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才好。单是鲟鱼,我就吃过多少啊!多极了!就拿我在斯科平银行吃过的鲟鱼来说吧,……嗯,就连现在我都在流口水呢。”

    “您讲讲吧,讲讲吧!”那未婚妻说。

    “那天,孩子,我带着好几千卢布到斯科平银行去找雷科夫先生。他是个大人物,嘿!黄金般的先生!上等人!他招待我像招待亲人。其实他何必那么殷勤呢?可是他把我看成亲人了!真的!”

    我走进大厅,打断了纳塞奇金的话。这天恰好是莫斯科收到第一条电讯说斯科平银行已经破产倒闭的那一天。

    “我正跟孩子们同享天伦之乐!”纳塞奇金跟我打过招呼后对我说,然后转过脸去对孩子们继续用夸耀的口气讲道,“同桌的全是达官贵人。有大官,有宗教界人士,什么修士司祭啦,教士啦,我每喝完一小杯,就走到他们跟前去求他们祝福。我自己也戴满了勋章,比将军还神气呢。我们就吃那条鲟鱼。仆人又端上来一条,我们全吃光了。后来又喝鲟鱼汤,吃野鸡。”

    “换了我是您,我现在就会让鱼闹得打饱嗝,胃气痛了,您却夸个没完……”我说,“那么雷科夫害得您白白损失了很多钱吧?”

    “为什么白白损失?”

    “什么叫‘为什么’?要知道那家银行已经倒闭了!”

    “开玩笑!老是这一套……以前就有人用这话吓过我。”

    “那您还不知道?我的老先生!谢拉皮昂·叶果雷奇!要知道这……您自己看吧!”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取出一张报纸来。纳塞奇金戴上眼镜,不相信地微笑着,开始看报。他越看,他那张脸就越苍白,拉得越长。

    “它倒……倒……倒闭了!”他周身发抖,哀叫道,“我这可怜人呀!”

    格利沙涨红脸,把报纸看了一遍,顿时脸色惨白。他伸出颤抖的手去拿帽子。

    过了一个钟头,我独自一个人站在上尉面前,安慰他说:“算了,谢拉皮昂·叶果雷奇!这有什么关系呢?钱是完了,可是孩子们都还在嘛。”

    “这倒是实话。钱是身外之物,孩子们都在……这话说得对。”

    然而,呜呼!一个星期后我遇见格利沙。

    “老兄,到您舅舅家里去一趟吧!”我对他说。

    “叫他见鬼去吧!我才不稀罕他呢,老魔鬼,傻瓜!他就不能另找一家银行去存钱!”

    “您还是应当去。要知道他是您舅舅嘛!”

    “他?哈哈!……您在开玩笑吧?您打哪儿知道他是我舅舅?他是我后妈的表哥!一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牛头不对马嘴哟!”

    “哎,您至少也该打发您的未婚妻到他那儿去一趟。”

    “是啊!必是有魔鬼支使您,您才会在我们举行婚礼前拿出那张报纸来。您就不能等到我们结婚后再宣布您那个新闻啊!……现在她已经扭过脸去,不理我了。要知道,她本来也张大嘴巴等着舅舅的大白面包哟!这个蠢透了的娘们儿……现在她大失所望了……”

    这样,我不是出于本心而破坏了最紧密的三部合唱,最令人羡慕的三部合唱!

    (选自《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讽刺格利沙的拜金行为,更在于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想。 B . 小说通过格利沙和纳塞奇金之间有关金钱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19世纪俄国社会的现实图景。 C .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格利沙对纳塞奇金前后不同的态度,突出表现了格利沙看风使舵的本性。 D . 格利沙和纳塞奇金之间有关金钱的故事告诉我们:金钱常常左右着人们的感情亲疏,扭曲着人性。
    2. (2) 格利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3. (3) 小说用大量笔墨写纳塞奇金吃鱼的情节,有人认为这个情节多余,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 ,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 .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 . 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 .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 . 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 . 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 . 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 . 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②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三、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1. (1) 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 . 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 . 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老翁怕冷。 D . 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2. (2) 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心情愉悦的句子是“”。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异曲同工。
    2. (2) 《滕王阁序》中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3. (3) 《逍遥游》中,庄子用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五、语言表达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____,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____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____。“港珠澳大桥是一座____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____),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 .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 .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 .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 .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C .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D .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3.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翩若惊鸿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不虚传 B . 翩若惊鸿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不虚传 C . 宛若蛟龙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 D . 宛若蛟龙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
    4.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①: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②。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③。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5. (5) 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使用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近期,气温回升,大风天气接连出现,防火防灾迫不及待。云南省4月3日至5月10日对全省林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和山林火灾的发生。广大群众务必通过网络祭扫和鲜花祭祀的文明方式祭奠缅怀亲人,降低传统祭祀方式引发山火的可能性。发现火情,请发出报警,以防止火灾带来的各种损失,“山林防火,人人有责。”

六、材料作文
  • 8. (2022高二上·汉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希望自己能扩大眼界,只有这样,才能见识丰富,人生才会有更高的境界;也有人认为眼界高了,什么都看不上,但什么也做不了,带来了个人的痛苦。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