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3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strong><span>42</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轻人喜爱经典老剧,痴迷于回头看,构成了一道颇具意味的文化景观。从心理层面解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意欲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对观众而言,经典老剧除了带来故事和文学上的双重享受,对提升审美有着一定帮助,还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在观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满足感。弹幕中经常出现的“童年记忆”之类的评论,便或多或少体现了这种心态。

    除了怀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认可与执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视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彼时,作品数量相对有限,剧本底子往往较好,拍摄过程中通常全神贯注、不计成本,在讲究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也在观赏性上做出了诸多努力。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第一版“四大名著”影视剧的品质保障。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经得起推敲,能够体现幽微人性和生活温度,即便经过时间冲刷,也仍值得一品再品。这反映出经典老剧历久弥新的价值、强而有劲的穿透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影视文化消费逐渐从最初的稀缺匮乏走向富余过剩。影视作品的“流水线”“快餐化”生产随之而来,这种方式追逐的是快产快销,而难以有当年敢打敢拼、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心态、社会文化土壤等因素,都对作品质量有着一定影响。一些作品为迎合点击率、播放量,创造更多利润,往往过度重视表面化的东西,不惜人为拉长集数、改变叙事节奏,而牺牲内在的思想性、逻辑性。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自然难以传之后世、藏之名山,甚至可能成为糟粕,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剧集质量整体下降,并因此被观众诟病。 

    而经典老剧之所以好看、耐看,具备成为流芳之作的可能性,恰恰在于慢工出细活。除此,还与影视文本的开放性有关。一部剧被再度阐释的可能性越大,成为经典的概率往往也就越大。不同年代的人们虽然共享了同一个版本,但进入方式、思考角度有所区别。年轻人热衷于通过弹幕的形式,对经典老剧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即时在线交流,形成智慧碰撞。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认为,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瞬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束,解读权回归读者手中。这个“作者之死”的观点,明确了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再生产机制。互联网文化为这种机制提供了新的土壤。依托互联网而形成的多元诠释,具备跨越代际、年龄、文化背景的能力,让经典影视作品得以跨越时光之海,形成“老树开新花”的景观,从而赋予经典影视作品新主旨、新意义。而从接受角度来看,当经典老剧有了新的流行化解读,受众心理也会经历“被重新调试”的过程,从而产生一种与重温经典不同的新鲜感。 

    (孔德淇《时代在变迁,经典老剧魅力犹存》)

    1. (1) 下列对经典老剧被喜爱原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典老剧能彻底提升审美能力,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 B .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想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 C . 大众对优秀文艺作品认可与执着,经典老剧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强而有劲的穿透力。 D . 观看经典老剧过程中,人们一定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与满足感的体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批判当代影视作品制作质量下降之后,进一步指出经典老剧耐看的原因。 B . 文章关于弹幕和“四大名著”影视剧的举例阐释,有力佐证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C . 文章对慢工制作、文本开放性、互联网诠释的论述,与上文论述构成鲜明对比。 D . 文章引用罗兰•巴特的观点,为下文分析互联网对经典老剧解读的作用作铺垫。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影视文化作品因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而被观众诟病。 B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认为中国电视剧发展黄金期,原因之一是制作不计成本。 C . 互联网为意义再生产机制提供新的土壤,赋予经典影视作品新主旨与新意义。 D . 年轻人通过弹幕形式对经典老剧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的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隆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接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取材于朱启平《落日》,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么?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取材于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 (1)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通过描写日本签字投降前的宏大场景,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喜庆的氛围,表达了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B . 材料一以“落日”为题,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投降典礼”持续到傍晚,另一方面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C . 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都具有民族英雄气概。 D . 《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蕴含的民族感情深厚,都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之情。
    2.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从第一个小标题开始,除了顺叙外,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充实内容,感动人心。 B . 材料一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展现日本签字投降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C . 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总结了全文,也照应了题目。 D . 《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暗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3. (3) 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C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D .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广岛长崎。
    4. (4) 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具体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我抬眼看看那上面的一扇窗,只见一个头发花白而神情愉快的男子在那儿,他怪怪地闭着一只眼向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再笑笑,就走开了。就在这时,从房子里走出一个女人,她帽子上又扎了条毛巾,手上戴着园艺手套,身披一条像收税人的大围裙那样的大园艺口袋,手拿一把大刀。我马上就知道她是贝西小姐了,因为她大模大样地走出房子,和我可怜的母亲常描述她当初走进我们布兰德斯通鸦巢的花园那大模大样完全一样。

    “走开!”贝西小姐摇摇头说,并向空中挥动那把刀做了个砍的动作,“快走开!这里不许男孩来!”

    她走到花园的一角,弯腰去挖一棵小树的根时,我战战兢兢地望着她。我勇气丧尽,只抱着豁出去的想法了,于是我轻轻走过去,在她身边站下,用手指碰碰她。

    “对不起,小姐。”我开始说。

    她吃惊地抬头看看。

    “对不起,姨奶奶。”

    “呃嘿?”贝西小姐叫道,我还从没听过人们用这么吃惊的口气说话呢。

    “对不起,姨奶奶。我是你的孙子。”

    “哦,上帝!”我姨奶奶说着,一下坐到了花园的小径上了。

    “我是大卫·科波菲尔,从萨福克的布兰德斯通来的——我出生的那晚,你去过那儿,见到了我亲爱的妈妈。她死后,我很不快活,我被冷落,不能上学,被迫去独立谋生,干不适合我干的苦活。所以我跑到你这里来。我刚动身就被人抢劫了,只好一路走来,从动身后,我就没上床睡过觉。”说到这里,我的自制力全丧失了;我的双手动了动,本意是向她指明我那褴褛行状,证实我所受的苦难,可我一下就大哭了起来,我想这场哭已憋在我心里整整一个星期了。

    我姨奶奶脸上只剩下惊诧的表情,坐在石子上两眼瞪着我;我一开始大哭,她就连忙起身,抓住我的衣领,把我带进了客厅。在客厅里,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一个高橱的锁,从中取出几个瓶子,然后把每个瓶子里的玩意儿都朝我嘴里倒一点。我想她是想都没想就拿出那几个瓶子的,因为我至今肯定说我当时尝到了茴香汁、鱼酱、色拉油。由于我依然很伤心,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呜咽,她向我投下这些滋补剂后就把我放到沙发上,在我脑袋下垫一条披肩,又把她头上的头巾取下垫到我脚下,以免我会把沙发套弄脏。然后,她就坐在我前面说过的绿色大扇子或屏风后,这一来我就看不见她的脸了;她每隔一分钟就叫一声“上帝”,像号炮一样。

    过了一些时候,她摇铃了。“珍妮,”我姨奶奶对进来的女佣说道,“到楼上去,替我向狄克先生问好,并说我想和他谈谈。”

    我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我怕稍动就会惹姨奶奶不快),珍妮见了有些吃惊,但她还是去执行命令了。姨奶奶背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直到那从楼上窗子里对我眨眼的男人笑呵呵地走进来。

    “狄克先生,”姨奶奶说,“别装傻了,因为只要你肯,没人能比你更明白。我们都知道这点。所以,无论怎样也别装傻。”

    那男人立刻严肃起来,朝我看看。我觉得他好像要恳求我千万别提到那个窗子。

    “狄克先生,”姨奶奶说道,“你听我说起过大卫·科波菲尔吗?好了,别装作没记性,因为你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卫·科波菲尔?”狄克先生说,我觉得他是不大记得了。“大卫·科波菲尔?哦,对,当然啰。大卫,的确。”

    “行了,”姨奶奶说,“这就是他的孩子——他的儿子。如果这孩子不像他的母亲,就很像他父亲了。”

    “他的儿子?”狄克先生说,“大卫的儿子?千真万确。”

    “是呀,”姨奶奶继续说道,“他已经干了件好事呢。他跑了出来。哦,他的姐姐贝西·特洛伍德就决不会跑掉的。”姨奶奶坚定地摇摇头,表现出她对那从未来到人间的女孩的性格和行为所怀的信心。

    “哦!你认为她就不会跑掉?”狄克先生说。

    “天哪!看看这个人哪!”我姨奶奶很不客气地叫道,“这是什么话呀?难道我还不知道她不会的?她一定会和她的教母兼姨奶奶住在一起,我们会彼此相亲相爱。我倒想请教你,他的姐姐贝西·特洛伍德会从哪里跑掉,或跑到哪里去?”

    “她不会跑的。”狄克先生说。

    “那就好吧,”姨奶奶听到这回答后也缓和下来了,“你像外科医生的放血针一样利快,狄克,你又怎么能装得木呆呆的呢?现在,你看着这儿的小大卫·科波菲尔,我问你一个问题:我把他怎么办好呢?”

    “你把他怎么办?”狄克先生怯怯地挠挠头发说,“哦!把他怎么办?”

    “就是,”我姨奶奶神色严肃地举着手指说,“嘿!我要一个很得体适宜的建议。”

    “嘿,如果我是你的话,”狄克先生一面茫然地看着我,一面仔细想着,“我一定——”他似乎因为从对我打量时得到启发而生出他料想不到的想法,便很轻松地补充道,“我一定把他洗涮干净!”

    “珍妮,”我姨奶奶感到大胜而平静了下来——但我当时并不理解——并转过身说,“狄克先生给我们大家指出了正确做法。烧洗澡水!”

    虽然这谈话令我很感兴趣,但当这谈话进行时,我不禁观察我姨奶奶、狄克先生、珍妮,这样我对那房间的通盘观察才可算完全彻底了。

    (有删改)

    【注】①狄克先生是贝西的一个远亲,神经有些不正常,他的家人要把他送进疯人院,贝西将他收留并努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②大卫·科波菲尔在出生之前,贝西姨奶奶认为他母亲怀的是一个女孩,并给她取名为贝西·特洛伍德。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到贝西小姐吃惊的样子,大卫的称呼由“对不起,小姐”转换到了“对不起,姨奶奶”,可以看出他的聪明伶俐。 B . 贝西姨奶奶对是否收留大卫犹疑不定,是狄克先生“把他洗涮干净”的建议才让他留下来,让他结束了漂泊的生活。 C . 在花园里劳作,家里有女佣,主动收留远亲狄克……这些细节从多方面展现出姨奶奶贝西小姐拥有比较好的家境。 D . 狄克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用其从窗子里对“我”眨眼的细节描写和其重复啰唆的语言描写等,使其形象鲜明可感。
    2. (2) 关于文中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卫提及他出生时的事情,拉近了他与姨奶奶间的距离,也使对方打消了对他的疑虑。 B . “被人抢劫”“一路走来”“没上床睡过觉”,这些经历与他的“褴褛行状”形成了照应。 C . 大卫自制力丧失,“一下就大哭了起来”,可见他受尽了委屈,表现出怯懦脆弱的性格特点。 D . “憋在我心里整整一个星期了”,暗示了大卫从逃离出来到现在至少已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
    3. (3)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小说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又称漫画人物,性格刻画单调,缺乏变化;圆形人物则是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贝西小姐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作者这样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8</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征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 , 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韦贯之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白居易A小子B是朕拔C擢致名位D而无礼E于朕F朕G实难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 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 . “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 C . “言浮华无行”的“行”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行”含义相同。 D . “凡朝廷文字之职”的“凡”意思是“凡是”,与《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才华横溢。顾况擅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白居易的文章青睐有加,甚至亲自到门口以礼相迎。 B . 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白居易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很多他所创作的诗歌。 C . 白居易敢于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征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得到宪宗认可。 D . 白居易刚正不阿。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武元衡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②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 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释】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公元1332年任职江南,移居金陵。②畴昔:从前。③玉树歌: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④胭脂井:在今南京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擒。⑤寒螀jiāng:寒蝉。⑥蒋山:钟山。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A . 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 B . 下片前四句,情感迸发,语言直白,短促的句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 C . 艺术手法,本诗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痕迹。 D . 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秋露等景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
    2. (2)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 “”将月光、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 者心上,余音袅袅。
    2. (2)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 是:
    3. (3)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老子》中说“”。
    4. (4)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 
    5. (5) 《将进酒》中,作者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充满自信两句便是证明。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strong><span>1</span></strong><strong><span>6</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后的四姑娘山下,盘山公路有些湿滑。恰逢雨季,因川西特殊的地质原因,不时有翻滚而下的山石挡在路中,不过马上就有清障车与公路维护人员来清理干净。不多时就恢复了通畅。车轮滚滚,奔驰着的大小车辆载着____的旅客、各式各样的货物驶向川西大地的深处。

    公路边是川流不息的岷江,承载着川西的悠久历史,____奔腾而过。两侧的山岭壁立千仞,如劈如削,山上奇峰突起,危岩耸立。岭间很是疏宽,四围合壁,托举起一个平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平原上又扬起一个个山、水、村、田、路的单元组合。眼前是散落在川西高原阿坝州上多如繁星的古老村寨之一,一个曾经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水磨镇。12年前那场大地震之后,一地有难,八方支援,再建重生的水磨古镇,不仅保留和恢复了她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被赋予了全新的____。

    而今,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水磨古镇更成为川西高原雪山脚下一只重生的金色凤凰

    一栋栋新建的四层楼房从车窗外快速闪过。____间,不时可以看到建筑风格独特的羌家山寨依水而居。那一座座纯泥夯筑的房子,裸露着高原的纯色,展现着凝重而悠远的风景,诉说着水磨镇动人的故事……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林林总总    浩浩汤汤    风姿绰约    浮光掠影 B . 林林总总    莽莽苍苍    风姿绰约    蜻蜓点水 C . 形形色色    莽莽苍苍    风姿雅韵    蜻蜓点水 D . 形形色色    浩浩汤汤    风姿雅韵    浮光掠影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二段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B . “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吗?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C .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 . 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地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3. (3) 比喻具有相似性,能使句子更有表现力。请据此对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 (4) 逻辑推断题。

      四个不同民族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A、B、C、D,他们的民族分别是汉族、满族、壮族和苗族(名字顺序和民族顺序不一定一致)。现已知:

      ①A和汉族人是医生。②B和苗族人是律师。

      ③C和壮族人职业不同。④D不会给人看病。

      请根据上述材料,推断这四个人分别是哪个民族。

      A.满族人 B. C. D.

    5. (5)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交:结交。内,同“纳”。 B . 吾为其无用而之 掊:击破。 C .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 恶施:无法实行。 D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幽梦:隐约迷离的梦。
四、作文(<strong><span>6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气者,人之根本也。”做人做事,都应该有那么一股子气。这股气有不同表现形式,如大气、才气、勇气、骨气等。纵观历史长河,那些经得住岁月冲刷的,往往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那些能让后人启迪思维、浸润心灵的,大多是清正风气、嘉言懿行。从“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苟利图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种种凛然意气、凌云志气、冲天豪气,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为一代代人标定了精神坐标。

    你最欣赏哪股气?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