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性之善”。

    科技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发达的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高铁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国人粮食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国外。这些都是“科技向善”给人民带来的福祉。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才是真正的好科技。“科技向善”理念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技术的尺度,把技术规则体系纳入由法律、伦理所构建的社会规则体系中,以造福人类为准则。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规范科技伦理秩序、解决科技与伦理风险冲突,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治理以社会为重心,彰显“治理之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上海努力打造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品牌让市民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一网通办”改革用科技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将推动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科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充分理解“科技向善”,才能创新治理体系,从而提高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与绩效,彰显“治理之善”。

    科技进步以人类为圆心,尽显“人类之善”。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依靠科技,对全球疫情严重的地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疫苗研发国际合作等,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2020年,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薪新篇章,届时将为全球所有国家提供科研服务。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充分展现了我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人类的幸福和美好生活为目标,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科技的高度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外卖骑手被困于平台算法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让“超级智能”或多或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损害。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也正在接受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的挑战。

    (摘编自周赛君《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向善”理念》)

    材料二:

    科技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露出它“恶”的一面。今天商业洪流裹挟着科技浪潮,如何有边界地创新,正向而善意的价值观力量正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向善:为创新搭建“伦理软着陆机制”客观来看,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减少危害和风险,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一项创新技术究竟会带来什么问题和弊端,一开始是不太明确。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比如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领域。

    由于技术选代速度快,如果缺乏前期的伦理介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监管层的介入,会导致产品服务难以运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更大的损失,实际上是给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伦理软着陆机制”,避免引发隐性的、刚性的价值冲突。

    “向善”需要内部平衡和外部监督。

    企业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意味着“善”成为评估技术、产品、服务的重要价值和维度。这意味着在进行创新时,需要做利益权衡,来寻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流量、点击转化率等

    这时,政府、公众,以及媒体应该有更强的权利意识,也要学会反思,权利是否被侵犯或者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别人的权利。这需要公众的觉悟

    比起看得见的恶,隐性之恶更值得警惕。

    “科技向善”并非仅仅是利用科技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筹资做公益,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寻找失踪儿童,更关键在于要从现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中,反思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

    比如游戏造成的沉迷问题,短视频内容减弱人的专注力,电商、外卖平台带来的包装污染问题等。虽然,但是,这种希望用户主动设置的选项引导效果有限

    (摘编自陈茜《科技向善,善从何来?》)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遵循“科技向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 . 上海的“两网建设”,不仅创新了技术手段,还创新了管理模式、重塑了行政方式、变革了体制机制、推动了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 C . 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还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福祉,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 . 科技的高度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有了正向而善意的价值观力量,就能克服科技发展中“恶”的一面。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网络平台大数据杀熟、外卖骑手困于平台算法歧视、基因编辑婴儿等事件表明在智能化时代,人们正在面临着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的挑战。 B . 一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果在一开始就从伦理角度去审度,就能避免企业产品服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C . 企业为了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不惜牺牲用户的相关权利,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综合了技术和伦理的复合性。 D . “科技向善”不是要利用科技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而是要从现有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中,反思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科技向善”观点的一项是 ____
      A . 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人们不能接受克隆人实验的最主要原因 B . 游戏制作公司为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游戏,除了游戏IP的打造,还聘请了大量的心理学专家参与游戏设计,普通用户很难抗拒。 C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利用基因疗法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尝试将这一方法用于治疗胰腺癌、卵巢癌等。 D . 南京白领黄佳告诉记者,自己刚搜索、网购某个产品后不久,电商平台就“铺天盖地”进行相应推荐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才能实现“科技向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春暖时节

    茹志鹃

    天还没有亮,第一部出厂的电车发出巨大的声音驶了过去。静兰像给人推了一把,从梦中直坐起来。凡是明发在家吃饭的日子,给明发买几样配胃口的小菜。

    “静兰!”明发醒了,“这么早,到哪里去?”

    “买菜去。”静兰见丈夫醒了,问:“你想吃点什么?”

    “随便。”明发翻了一个身又睡了。

    静兰心里有点难过。丈夫总说“随便”“随便”,好像家里的一切,都可有可无似的。

    静兰叹了一口气走出门来,马路上空荡荡的。这两年来,静兰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和明发中间

    静兰买了一篮荤素小菜,正想回家,却看见一个鱼摊的木盆里,一只只透明发青,活蹦乱跳。

    “虾,这么大的虾!”静兰心里亮了一下,毫不犹豫地称了一斤。虾给她带来了回忆

    解放前两年,明发失业,一家四口怎么活呢!于是夫妻俩晚上轮流到河边钓鱼虾卖。一次,尽管孩子饿,哭着要吃,明发有了工作,一家人缓过了一口气。一次,这么大的虾!”静兰把虾放在脸盆里,虾跳蹦着,拿草棒去逗,父子三个乐得哈哈大笑。

    “静兰,你发痴啦?”抬头一看,原来是朱大姐。朱大姐是生产组长。她郑重地说“我们组今晚上要开个生产会议

    “哦!”静兰应了一声。

    静兰走到家门口,看了看篮里的虾,止不住心跳起来。她推门进去,明发披了一件上衣,头发搔得都竖在头上,在纸上画着什么。

    许久,静兰沉不住气了:“明发,我今天买到虾了。”

    “哦!”明发没抬头。

    “明发,你看。”

    这次明发回过头来了:“你又何必麻烦呢,我随便吃什么都行。”随后又回过头去在纸上画开了。

    静兰拿着那碗虾悄悄走进厨房,眼泪涌满眼眶。已经是立春时节了,但是她心里却觉得冰凉的。晚上的会上,朱大姐动员姊妹拿出干劲来,七天完成一万只紧急订货。工厂里来的代表发言了,又讲又念,还说了许多数字。开始静兰没听进去,想起了明发。也是这种皱巴巴的纸,也是这种聚精会神的样子。这种事情有什么让人着迷的呢?

    她开始想了解一下,就认真听下去了。散会以后她发现自己破例地没有做完带来的针线,两双袜子只补了一只半。

    静兰回到家,明发和孩子都睡了。她在桌边坐了下来。桌子上放着明发画过的纸,皱巴巴的,哪里是个‘随便’的人啊!”静兰心里仿佛塞了许多东西。最后一个数字紧紧地抓住了她:七天,一万。这是今天开会的时候,七天,完成一万只订货。

    第二天上工,静兰头也不抬地干了起来,脑子里却反复地、固执地出现一个东西:七天;七天,一万只。她看看朱大姐,小心翼翼地摆弄一个旧电风扇。

    静兰觉得奇怪,下了班,就问她在干什么。朱大姐悄悄地说“我在做机器。用机器来剥胶质线的皮就快了。上次我参观展览会的时候,这么大,木头的也行

    “我?”静兰想了想,胆怯地说“我家柴堆里有一个圆树墩,可不可以拿来自己削削看?”

    “可以,可以,怎么不可以?”朱大姐的嗓门又高了起来,拿来那块圆木。和朱大姐一起,用刀削,手上起了泡,木盘做出来了。

    但是木盘比较硬,压下去连胶质线里的钢丝也切断了。朱大姐提议木盘轮上装一条有弹性的厚橡皮。于是分工,朱大姐在家修配零件

    夜深了。静兰坐在电灯底下,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削着橡皮,她要把橡皮削薄,橡皮是薄了,不过厚薄不匀,任务完不成怎么办?”谁家的自鸣钟当当敲了十二下,“明发该回家了,突然闯了进来,但是它们闪现了一下

    “静兰!”

    静兰回头一看,见明发站在门口,眼泪再也制止不住

    明发拿起橡皮和木盘,看了看,比了比

    “对!对!”静兰眼睛都发亮了,但想了想又说“可怎么把它弄得很圆呢?”

    明发说“到我们厂里的车床上一车,不就行了。”

    静兰还想问一问,可明发已连拥带推地拉她出了门。

    明发拉静兰走进一家点心店,要了两碗什锦面。

    什锦面来了,静兰埋头吃了起来。

    “静兰,你辛苦了,多吃一点。”静兰忽然看见伸过来一双筷子

    静兰泪水盈眶。那一道墙,已消失得干干净净。

    走出店门,两个人紧挨着走着。他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在同一条路上。他在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高指标

    夜深了,风也大了,忽然隆隆一阵雷响

    第一声春雷响了,风里虽然还有一丝寒意,但静兰却觉得温暖极了。

    作于1959年。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小说题目“春暧时节”语带双关,表层指人物故事发生的环境特征,深层指静兰和明发之间隔阂的消除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B . 开会中,静兰总是带上针线,趁机做些针线活,她想到丈夫该回家了,孩子是否踢被子 C . 工厂代表发言时拿着皱巴巴稿纸的神情和所念的数字,使静兰不禁联想到明发在家认真写的数字,这使她完全理解了自己的丈夫。 D . 结尾对夜深、风大的描写,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隆隆的雷响预示着一场期盼已久的社会大变革的到来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这两年来,静兰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和明发中间,好像隔了一道墙” B . 作者善用简洁的语言表现人物,朱大姐告诉静兰有生产会议时,静兰回应了“哦”字,也可看出她是随口应付,对开会并不关心。 C . 文章开头明发的“随便”与后面“聚精会神”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中可见一个对物质生活要求较低,而专注于社会建设事业的实干者形象。 D . “七天,一万只;七天,突出了“七”“一万”对静兰心理形成的巨大影响,也表明他们即将面对的巨大压力与挑战。
    3. (3) 文中画横线句写静兰流泪,每次流泪的心情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4. (4) 在《百合花》中,茹志鹃塑造了小通讯员“平凡英雄”的形象——虽然不是当年所倡导的“典型人物”,但却真实感人。类似的形象特点也出现在本文中,分析静兰的人物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 , 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

    ——辛文房《白居易传》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②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 (1) 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B .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C .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D .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 . 古代纪年法包括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文中的“贞元”“元和”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 . 拜:授予官职,在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除”“授”等,而“贬”则表示降职。 D . 六义:诗经学名词,即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的内容题材。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先后态度的变化,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 . 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 C . 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不得重用。 D . 白居易的诗歌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②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5. (5)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顾况对白居易的态度先后有何不同,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 4.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客至

    杜甫

    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①舍:指诗人所居的成都浣花溪草堂。②盘飧:盘中菜肴。③无兼味:指菜肴很简单。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④旧醅:旧酿之酒。醅:没有过滤的酒,也泛指酒。

    1. (1) 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客至》首联写“春水”“群鸥”,渲染居处之景的秀丽幽静,“但见”透露出诗人些许寂寞之情。 B . 《登高》颈联对仗工整,意蕴丰富,其中“万里”极写距故乡之远 C . 《客至》语言质朴自然,如话家常,诗人选取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 D . 《登高》意境沉郁悲凉,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感人肺腑。
    2. (2) 古人饮酒赋诗,诗情酒意,从来都是相影相随。《登高》《客至》都写到了酒分析一下。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 5. (2023高一上·温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选取乡村最常见的声音展现田园生活的生机和乐趣的两句是:“。”

    ②南宋戴埴曾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两句是“”。

    ③《琵琶行》中的“”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就传播方式而言,小说以书面文字形式为主,戏曲则以舞台演出为主、文字记录为辅。小说____出现,虽也有版本的演化与异同,但较戏曲更为固定,延续时间也较长。

    以《水浒传》为例,这部小说虽有繁、简系统的不同,版本的差异,尤其是自明末以后,虽有文字的差异(  )如同样以“宋江杀惜”为题材的戏曲,就有数种变体____,而演出形式、具体唱词、对白等均有不同,人物性格变异明显。

    梁山好汉故事 ____,题材相同,《水浒传》和水浒戏必然有某种 ____。但是,《水浒传》和早期的水浒戏以及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关系并不是很大,虽吸取过元杂剧中的一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新出现的明代以后的“水浒戏”,其艺术水平比元杂剧也没有增加多少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一经 求同存异 老少咸宜 联系 B . 一经 大同小异 家喻户晓 联系 C . 一旦 大同小异 老少咸宜 干系 D . 一旦 求同存异 家喻户晓 干系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而“水浒戏”则较为固定,即便具体演出环境有变化也不会产生新的变种。 B . 而“水浒戏”则变化较大,即便具体演出环境没有变化也会产生新的变种。 C . 而“水浒戏”则较为固定,往往只要具体演出环境不变就不产生新的变种。 D . 而“水浒戏”则变化较大,往往随着具体演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种。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需要强调的是,明代以后新出现的“水浒戏”,其艺术水平也没有比元杂剧提高多少 B . 需要强调的是,新出现的明代以后的“水浒戏”,其艺术水平比元杂剧也没有提高多少 C . 需要强调的是,新出现的明代以后的“水浒戏”,其艺术水平也没有比元杂剧增加多少 D . 需要强调的是,明代以后新出现的“水浒戏”,其艺术水平比元杂剧也没有增加多少
  • 7. (2023高一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实际上,____,人体总是恒温的,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不过遗憾的是,对减肥来说基本上无济于事,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

    1. (1)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2. (2)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六、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是一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 有晴有雨 。——老舍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世界。——雨果

    作为这个不平凡世界中的一员,作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的中国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