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上·城阳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帮助传播花粉、种子的一项是( )
    A . 蜜蜂采食油菜花的花蜜 B . 蒲公英果实被风吹得很远 C . 鬼针草的钩刺钩挂在动物身上被带到各处 D . 松鼠将采摘的橡子储存在树洞里,在适宜的条件下橡子会萌发
  • 2. (2023八上·城阳期中) 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有制作泡菜的记载。制作泡菜主要包括清洗、装坛、压实、密封等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清洗泡菜坛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B . 密封坛口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进入 C . 导致蔬菜变酸的主要是乳酸菌 D . 发酵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
  • 3. (2023八上·城阳期中) 兔子的运动系统发达,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灵活性直接相关的是( )

    ①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②关节囊包裹着关节

    ③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 . ①③ B . C . ②③ D . ①②
  • 4. (2023八上·城阳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装置

    馒头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50g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50g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

    50g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馒头没有发霉

    A . 表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乙、甲丙、乙丙 B . 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温度和有机物 C . 该实验的结论是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D . 该实验证明馒头为霉菌的生活提供了有机物,霉菌是异养生物
  • 5. (2023八上·城阳期中) 2022年4月19日,我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B . 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 . 新冠病毒的个体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
  • 6. (2023八上·城阳期中) 科研人员在黄山风景区发现一种新动物,该动物的体毛呈灰褐色,牙齿分化,门齿发达,据此推测该动物属于( )
    A . 两栖类 B . 爬行类 C . 鸟类 D . 哺乳类
  • 7. (2023八上·城阳期中)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④② D . ①②③④
  • 8. (2023八上·城阳期中) 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柔软的身体外有外套膜 B . 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 C . 石鳖、田螺属于软体动物 D . 大多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 9. (2023八上·城阳期中) 蚯蚓能疏松土壤,分解枯枝败叶,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蚯蚓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B . 沙蚕、蛭和蚯蚓同属于环节动物 C . 蚯蚓仅靠腹面分布的刚毛就能完成运动 D . 蚯蚓的体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 10. (2023八上·潮南期中)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中舞者用肢体勾勒出梦幻的山河图景,引发无数赞叹。舞者运动的动力来自( )
    A . B . 肌肉 C . 神经 D . 关节
  • 11. (2023八上·潮南期中)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与”金鸡报晓“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 . 杯弓蛇影 B . 惊弓之鸟 C . 飞蛾扑火 D . 老马识途
  • 12. (2023八上·石家庄期中)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 . 消化器官发达 B . 运动器官发达 C . 感觉器官发达 D . 生殖器官发达
  • 13. (2023八上·双鸭山期中) 鲫鱼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等,依靠(    )
    A . 侧线 B . C . 背鳍 D .
  • 14. (2023八上·双鸭山期中) 骨笛是笛子的一种,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
    A . 蜥蜴 B . 鲨鱼 C . 鹫鹰 D . 牛蛙
  • 15. 最近几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一种或几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 自然灾害加剧 B . 动物天敌过多 C . 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 D . 各种疾病流行
  • 16. (2023八上·休宁期中) 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建立扬子鳄繁育中心保护扬子鳄,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 . 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 .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C . 就地保护、法制管理、易地保护 D .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 17. (2023八上·株洲期中)  深蹲起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深蹲起时,膝关节起到杠杆的作用 B . 深蹲后起身过程中,股四头肌舒张、臀肌收缩 C . 股四头肌的肌腱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 D . 深蹲起动作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 18. (2023八上·株洲期中)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姿多彩,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从以下动物中识别出真正的鱼,它们是(    )

    ①娃娃鱼   ②章鱼   ③鲨鱼   ④鲸鱼  ⑤海马  ⑥鲍鱼  ⑦甲鱼  ⑧中华鲟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⑦ C . ②⑤⑥ D . ③⑤⑧
  • 19. (2023八上·株洲期中)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同种个体之间能起到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①雌蛾释放性外激素    ②蜜蜂跳“8”字舞    ③蚂蚁相互碰触角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蚊子叮咬人  ⑥狗一路走一路撒尿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①②③⑥
  • 20. (2023八上·玉林期中) 松鼠常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面下,这些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此现象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 帮助植物传粉 B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 维持生态平衡 D . 取食植物种子
  • 21. (2023八上·榕城期中) 小红的爸爸在外打工,因睡在潮湿的工棚内而患上了关节炎,感觉肿胀,则引起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 22. (2023八上·城阳期中) 2021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种昆虫,是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发现,可以将它归为( )

    A . 甲类 B . 乙类 C . 丙类 D . 丁类
  • 23. (2023八上·长沙期中)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滋阴补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下列关于龟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以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 . 是爬行动物的外骨骼 C . 是节肢动物体表角质的甲 D . 是软体动物的贝壳
  • 24. (2023八上·长沙期中) 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不仅能形成岛屿、加固海岸,它还是许多海底鱼类的“家园”,下列关于珊瑚虫这种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身体呈圆筒形,两侧对称 B . 身体由外、中、内三个胚层组成 C . 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D . 体表有用于攻击和防御的刺细胞
  • 25. (2023八上·赵县期中) 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的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猎豹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鲫鱼

    游泳

    水中

    需要

    飞行

    空中

    需要

    A .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 B . 速度最快的为陆生动物 C . 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D . 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 26. (2023八上·赵县期中) 麻雀因啄食农作物曾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行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
    A . 破坏生态平衡 B . 减少农作物的害虫 C . 影响农作物的传粉 D . 影响农作物种子传播
  • 27. (2023八上·市北区期中)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又称“青春痘”,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痔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容易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 . 痤疮丙酸杆菌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具有细胞壁 C . 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体生活在一起,属于共生关系 D . 痤疮丙酸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 28. (2023八上·市北区期中) 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宣传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B .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C . 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 29. (2023八上·市北区期中) 黑长尾猴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以家庭性群居为主,强壮的雄性作为首领。当负责警戒的猴子发现有蛇、鹰等天敌出现时,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猴群具有社会行为 B . 做出不同反应是先天性行为 C . 该猴群内部有明确分工 D . 不同的叫声起信息交流作用
  • 30. (2023八上·市北区期中)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 . 实验前的蚂蚁应处于饥饿状态 C . 连接的“桥”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 . A岛和C 岛都需要放上适量白糖
二、读图理解题(共10分)
  • 31. (2023八上·城阳期中)  2023年10月5日的晚上,中国女篮在杭州亚运会女篮的决赛中,经历了四节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最终获得了冠军,请你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女蓝运动员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2. (2) 最后时刻,王思雨直接加速,冲刺到了篮下,稳稳地打进两分。投篮时(图1),a中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b中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
    3. (3) 王思雨在投篮过程中,她的肘关节起到 作用,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关节属于 。护肘、护膝等护具紧实的包裹可避免关节受伤,这些护具在作用上与关节结构中(图2)的[]相似。
    4. (4) 运动剧烈可能会造成脱臼,原因是 
    5. (5) 打篮球的每个动作,实质是 收缩牵拉着骨绕 活动,还需 系统的调节。
三、资料分析题(共8分)
  • 32. (2023八上·市北区期中) 2023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海洋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经过几十年对我国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国海域已知物种数达28000余个物种,其中细菌和蓝藻等原核生物572种,藻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植物1496种,动物有21398种之多。因海洋生物采集不易,尚有许多未知生物待分类研究。

    资料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渔业捕捞、海洋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都威胁着海洋生物的安全,近年来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短尾信天翁、鹦鹉螺等海洋生物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其中儒艮在我国海域已经难寻踪迹。

    资料三:建设海洋保护地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出来,我国海洋保护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1) 从生物多样性内涵的角度分析,资料一体现了 多样性,其实质是 
    2. (2) 资料二中,如果把鹦鹉螺与其他生物分为两类,可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其中与鹦鹉螺具有相同呼吸器官的生物是 
    3. (3) 儒艮有“美人鱼”的美称,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可判断儒艮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资料二中与儒艮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 (4) 资料三中采取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式为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共10分)
  • 33. (2023八上·长沙期中) 微博流传有“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的言论。为辨别真伪,长沙市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材料用具:三套相同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无菌水、试管、无菌棉棒、放大镜、恒温培养箱等。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无菌棉棒在手机屏幕一定面积上擦拭后,放入10mL无菌水中搅拌制成菌悬液。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第一组培养基上,标记为甲组。

    步骤二:用无菌棉棒在马桶按钮相同大小的面积上擦拭后,放入10mL无菌水中搅拌制成菌悬液,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第二组培养基上,标记为乙组。

    步骤三:另取0.1mL无菌水均匀涂抹在第三组培养基上,标记为丙组。

    步骤四:将三组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统计。

    1. (1) 实验开始前要将三套相同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处理。
    2. (2) 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中的步骤。
    3. (3) 实验中增加丙组的目的是为了
    4. (4) 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 (5) 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你认为可以如何改进?
五、综合应用题(共12分)
  • 34. (2023八上·胶州期中) 微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它们个体微小,但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只有清楚地认识它们,才能合理利用它们。图一为微生物分类图解,图二为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示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分类依据是 。①处应填写的信息为,1-4对应的图二中的生物依次是(填字母)。
    2. (2) 图二中,(填字母)可以用于酿酒,环境条件适宜时,它主要通过生殖来繁殖后代。
    3. (3) 图二中(填字母)为病毒,病毒结构简单,由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其中专门寄生在图二类(填字母)细胞中的病毒叫噬菌体,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后一般会形成
    4. (4) 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请推理“绿毛”可能是图中的生物(填字母)。
    5. (5) 随着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和探索,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还开启了许多医学、农业和环境等领域的新篇章。例如,利用产生清洁能源甲烷;科学家能够让图中的类生物(填字母)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者基因治疗的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