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社,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一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摘编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二:

    记者:您和雷锋都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你们的事迹都很好地诠释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有许多共同之处呢。

    袁老:我和雷锋是同时代的人,都出生在旧中国,经历过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受苦挨饿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那一代人都翻身了,就想怎样为国家做事,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

    记者:您和雷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热爱本职工作,又爱好文艺。雷锋有一张拉手风琴的照片,您也喜欢拉小提琴,听说还写诗,用现在的话说属于文艺青年。

    袁老:是呀,雷锋喜欢做好事,也有自己的爱好。我过去喜欢拉小提琴,年轻时喜欢游泳,还拿过武汉市的第一名呢。

    记者:听说您很受年轻人喜欢,有什么成功经验与年轻人分享?

    袁老:成功就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汗水就是奋斗,灵感是思想要活,当你做研究或干其他事情山穷水尽时,灵感一来,就豁然开朗了。机遇就好理解了,机遇偏爱有心人。

    (摘编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雷锋精神》,《雷锋》2020年第1期)

    材料三:

    “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享年91岁。巨匠陨落,举世哀痛。他的辞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摘编自《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四川在线》2021年5月22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材料一中袁隆平援引的数据可知,自1976年起15年间,我国粮食累计总产量就达到2000亿千克。 B . 双季早稻米质差,而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则品质好,其中主要是杂交稻,因此,杂交稻品质并不差。 C . 袁隆平出生在贫穷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差的旧中国。他怀着拳拳赤子心,立志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 D . 作为和雷锋同时代的人,袁隆平认为“学习”“奋斗”不容忽视,但偶然的“灵感”“机遇”更为重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情怀境界。材料一中袁隆平的来信,就展现其非凡的修养和学识。 B . 材料二中,记者的提问从袁隆平和雷锋的共同爱好切入,说明记者能事先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背景,讲究访谈技巧,发问得体。 C . 袁隆平把“淡泊名利,踏实做人”当做自己的人生准则,因此他多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学研究。 D . 袁隆平认为,如果总想着享受,就不会有心思搞科研。可见,搞科研需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保持住静气与专注。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袁隆平“功名之下不忘初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 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B .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C . 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D .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 (5) 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作为新时代青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生活态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2. 现代文阅读Ⅱ

    除夕的夜

    阿成

    ①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不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④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⑤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⑥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⑧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⑨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⑩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⑪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⑫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⑬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⑭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⑮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⑯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⑰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⑱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⑲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⑳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抹眼睛。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心里不是滋味。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㉑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㉒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㉓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㉔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㉕我说,什么?

    ㉖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1. (1)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 . 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更有对人生喜忧不定的感叹。 C . 文章开头对漫天大雪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如同背景音乐一般,渲染了浪漫温馨的环境气氛。 D . “我”明知老伴吃不下东西仍要上街买菜,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这些情节都体现出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
    2. (2)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不但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小说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心理刻画更加细腻,情感更加动人。 B . 小说在叙述故事时,刻意将其他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让“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 C . 发现街上商家、饭馆都已关门时“我”的失落、孤凄之情,与后文“我”找到小饭馆时热泪盈眶的激动之情形成了对比。 D . 小说为了突出“我”寻找饭馆时的孤凄以及对家的眷恋,插叙了“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这一情节。
    3. (3) 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我”流泪,分别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概括。
    4. (4) “千百言如一句,由来线索在手,举重若轻也”(清·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二)是古人对小说中线索重要作用描述。请指出本文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 3.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材料二: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选自《唐才子传·李白》,有删改)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时宋若思A将吴兵三千B赴河南C道D寻阳E释囚F辟为参谋G未几H辞职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古人除了使用帝王年号纪年,还常使用干支纪年。 B . 故,因此、所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池鱼思故渊”的“故”词义不同。 C . 为,表示被动,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为”词义不同。 D . 卒,死,古代表示死的隐晦说法很多,如不禄、薨、崩,其中“薨”指帝王之死。
    3. (3)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州里推举有道科,李白不应举;益州长史苏颋见到李白而感到奇异,认为他已能比肩司马相如;后来李白到了长安,贺知章称赞他的诗文。 B . 唐玄宗诏命李白为翰林院供奉,皇帝曾突然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人宫,当时李白已经醉倒,他稍稍醒酒后挥笔成文。 C . 永王李磷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郭子仪为李白赎罪,皇帝就下诏将李白流放夜郎。恰逢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又因事获罪而下狱。 D . 李白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审问,李白在供词中写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等。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②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5. (5) 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李白的形象。
  • 4. 诗歌鉴赏

    南歌子

    苏轼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

    【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 B . “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表明自己是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感叹个人的渺小。 C . 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 D . 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
    2. (2) 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1) 《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
    2. (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3.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两句“”,写人们早已忘记战败的历史,最为沉痛。
    4. (4) 《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1年春晚,河南卫视以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胖胖的唐乐舞俑们走出《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时而雍容娴雅,时而天真____。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振,激荡出浓浓的烟火气,生动展示了大气磅礴的盛世文化,令人情不自禁地____。

    从立意到呈现,《唐宫夜宴》都做到了____,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的交相呼应____。

    5G+AR技术的加持,达到了“人在画中行”,让观众享受到了“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会。

    《唐宫夜宴》的爆红启示我们,让“心意”植根传统文化,使“创意”借力数字科技,用“新意”诠释时代魅力 , 若能如此,传统文化便可成功“美妆”,破浪出圈。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烂漫 拍案叫绝 推陈出新 精妙绝伦 B . 浪漫 拍案叫绝 标新立异 精妙绝伦 C . 烂漫 拍手称快 推陈出新 美轮美奂 D . 浪漫 拍手称快 标新立异 美轮美奂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5G+AR 技术的加持,达到了“人在画中行”,让观众享受到了“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验。 B . 5G+AR技术的加持,达到了“人在画中行”的艺术效果,让观众享受到了“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会。 C . 5G+AR 技术的加持,达到了“人在画中行”的艺术效果,让观众享受到了“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验。 D . 5G+AR 技术的加持,达到了“人在面中行”的艺术效果,观众享受到了“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感官体会。
    3. (3) 排比具有“增文势”“广文义” 的作用,请据此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____。虽然在一些人口中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说法,其实所谓“假性近视”并非一个真正的医学名称,而是相对于近视这一疾病而言,这类近视属于可以恢复的临时状态。因而____,对于视力在正常范围的青少年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之后,____,不能任由低度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度数每年会上升100度左右,但如果不配戴眼镜,每年可能就会增长150至200度。一般孩子如果近视达到100度,家长就需要给孩子配戴眼镜,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特别是可以利用暑期,给近视的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个全面的眼科检查。除了要定期对于孩子视力进行检查之外,家长在暑期中要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在户外活动中,让孩子们的眼睛充分放松,得到良好的休息。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使户外游戏代替网络游戏 B . 使网络游戏被户外游戏所代替 C . 把网络游戏代替为户外游戏 D . 把网络游戏变成户外游戏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四、作文(60分)
  • 8. (2023高三上·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尊重、张扬个性,有利于发展、创新;牢记、遵守规则,有利于自律、前行。如果只强调张扬个性,规则便不复存在;如果只机械遵守规则,个性则可能被淹没。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