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11-26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8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种说法,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世纪之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文献异军突起。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成了各类知识竞相涌入的“跑马场”,很少有消化吸收的机会。各类新媒介抢占我们的视听空间,使阅读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久而久之,读者会感到空虚,觉得这种阅读留不下什么东西。同时,商品经济催生了一切以实用为标准的价值观。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很容易缺失作为人的最重要的东西——精神。人们越发焦虑、迷惘。

    这是一种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

    在纸张发明之前,文字主要凭借甲骨、竹简来记载和传播,受到载体的制约,文字通常很简约。东汉之后,纸张开始大量出现,图书有了市场,于是书店应运而生。书店的出现,说明文化普及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文化典籍,新颖的文学创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接受。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问世之后,可以使“洛阳纸贵”,就是鲜明的例证。雕版印刷,尤其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更是伟大。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及时地把这一发明记录下来。印刷时,一般备用两块版排字,一版印刷时,另外一块版上业已排好字,一版印完,另一版迅速跟进,这样轮番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书籍数量得以成倍增长,读者阅读极为便利。

    雕版印刷的发明,使得书籍成倍增加,流通更加便利。这本是好事,但不承想又衍生出另外一种趋势,即书多了,反而不再愿意精读。宋人读书多,崇尚心解经典,都觉得自己近似圣人,甚至以圣人自居。对于如何成为圣人,却有不同的看法。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要读书,并且要多读经典。陆九渊的观点则相反,他认为,圣人的时代,可读的书并不多,如果跟在圣人后面读书,只能读到糟粕。

    朱熹、陆九渊的是非曲直,这里姑且不论。他们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他们都承认,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具有颠覆性的能量,读书方式也必然发生重要变化。就像纸张的发明,促使文化普及、重心下移,过去被少数人垄断的学术文化迅速为大众所熟知。雕版印刷的发明也具有这种革命性意义,人们也不再迷信权威,而是更多地强调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学风的变化固然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同时也与这种文字载体的变化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对“快餐”文化、舶来的“短平快”文化已经有了不满足感。“快餐”文化、“短平快”文化可以迅速捕获大部分人,但是很难在人的心灵上扎根,于是人们又觉得多读经典是必要的了。那么,我们该怎样选择呢?答案就是:坚守中华文化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作为一个中国人,最终还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去。

    近十来年,人们都在探讨如何回到中华文化本位,以应对时代的挑战。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大的历史观角度来看待。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具包容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朝代不断更迭,不同部落、不同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文化的大家庭。西方的一些观点,如“崖山之后无中国”“新清史”等,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这些论点根本站不住脚。崖山就是南宋小皇帝投海的地方,持“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者,无外乎认为,蒙古族入主中原,中华文化就断了。所谓“新清史”,是说清军入关后,中华文化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概念。事实上,中华民族的构成,本来就是多元一体。任何一个民族入主中原之后,都要认祖归宗,蒙元、满清也不例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始终屹立不倒,最根本的原因不在军事实力,不在政治实力,而在文化。支撑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而它的“根”就在我们的经典里。

    中国的经典很多,除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儒家经典之外,还有文学经典、历史经典、哲学经典,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红色经典等。事实上,经典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作为炎黄子孙,你可能尚未察觉,可能没有读过这些书,但是你的血脉深处是有这些文化基因的。这是从一代代人的耳传口授,乃至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当中生发出来的。如果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可以在经典的阅读和传承中收获感动,那么我们的文明是永远不会衰落的。

    (摘编自刘跃进《今天,为何读经典》)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因自己知识的匮乏而感到焦虑、迷惘,人们意识到,必须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B . 纸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如今手机、电脑等各类新媒介的使用,都会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及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C .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在中国的经典里,阅读中国经典不仅能增加知识,更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 D . 中国经典包括儒家经典、文学经典、红色经典等种类,不管是否读过,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汉之前,甲骨和竹简是文字的主要载体,文字受载体的限制往往非常简约;东汉之后,纸张成为文字的载体,载体的变化使文字变得繁复。 B . 据史书记载,东汉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市肆”即书店,以此可佐证文中所写“东汉之后……书店应运而生”的观点。 C . 陆九渊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发明本心”,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们心中。“心学”学派的诞生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关。 D .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不同部落、不同民族都不断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始终绵延不断。
    3. (3) 有些西方学者认为清军入关之后,中华文化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概念了。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反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清朝的统治范围不等于“中国”,“中国”特指长城以内的“汉地十八省”,而不包括内蒙、新疆、青藏等内亚地区。清朝的成功统治,是因为始终保留了满族特质。 B . 清朝之所以能够维持二百多年的统治,在于清朝统治者能够有效利用与内陆亚洲各个非汉民族的文化联系来巩固全国统一,尤其是在边疆地区。 C . 清朝不仅仅是统治的地域包含了广阔的内亚地区,更是在思想、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展现了与前朝不同的内亚特性。 D .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征服王朝,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满族的统治者采纳了系统的汉化政策,乾隆皇帝甚至把中国历代帝王庙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4. (4) 本文虽是学术论文,但语言却颇具亲切感,请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的。

      答:

    5. (5) 学术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内容摘要。班级读书小组要为这篇论文撰写内容摘要,请你列举出写作要点。

      答: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张力”原本是物理学名词,现在用于小说,是指小说内部蕴藏的牵引力,是一种可以扩张和延展的力量。小说研究者和阅读者都能琢磨出张力的深意,但要将它明确表达和总结出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小说张力的奥妙所在。

    任何小说都有张力,只是有大小、强弱的差别。一般而论,越是好的小说越有张力。打开小说阅读,沉睡的小说生命才能被唤起,进入复苏和觉醒状态,在阅读过程中渐次呈现它的张力。小说的张力牵引着读者的神经系统,使读者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感知小说的艺术样态,在读者的个人经验与小说文本之间,实现主体与客体、现实与虚构的交流与沟通。

    语言是进入读者视野的第一道风景,也是小说的颜值所在。对于小说家来说,每一次写作,都是在创造性地重构语言的张力。语言赋能于人物和叙事,文学性、艺术性、口语化是小说语言的基本要求,其中心价值就是语言的张力。优秀作家一生都在追求语言的意义与价值,把最合适的语言表述放到最合适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应用功能。每一个句子都有它们的内在张力,即使是粗鄙的俗言俚语,只要能被恰到好处地表现,也能够从平俗中脱胎换骨,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用,焕发出其超越平俗的光亮,从而完成它的意义表达和个性呈现。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叙事段落,会凝结成更大的张力,成为“力”的组合,这种张力被释放出来,便有了语言的整体美感和通篇气韵。而文学研究者在探索小说文本的时候,就是在具有强劲张力的语言中去寻找小说的内蕴和主旨,发掘人物的性格和灵魂深处的奥秘。《三国演义》用军事化语言建构小说的豪迈气势与英雄谋略,其张力如鲲鹏展翅,似巅峰对决。《红楼梦》用诗化语言描写四大家族的起伏兴衰和情感波澜,在生动丰富的诗文交错之中,其张力似绵里藏针、花树带刺。

    人物的张力大小,取决于人物被刻画得是否丰满,其性格是否鲜明,他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否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小说中的各色人等都要在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下各居其位,各得其所,由此生成与人物自身相符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让人物群像共同作用于小说的整体,服务于小说的全部。《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平凡的世界》中的折射着时代光影,承载着人物雄浑的生命情感和时代精神,从而成为小说文本的顶梁柱和主心骨,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图景和文学形象代言人。

    小说是用来讲故事的,故事是人物与人物之间交集和纠葛的必然结果,由若干情节和细节按照叙事伦理精密组合而成。每一个情节都在为下一个情节提供叙事动力,有序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走向。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且听下回分解”虽然不再直白地呈现,但依然存在于现代小说中。小说的张力就是推动故事的发动机。人们习惯把故事情节连起来说,这是在强调它的完整性。平时所说的故事感人,有时并非故事全部,而是故事中的某个精彩情节。

    情节是人物在活动轨迹中最能储备能量和爆发能量的着力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的愤怒与绝望,诱发读者发出“恩断义绝,情为何物”的追问;“桃园三结义”用三个好汉、一壶浊酒奠定了小说的恢宏基调,成了后面好戏连台的逻辑起点……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都蕴含着丰沛的艺术张力,延展性强,既有横向开掘的宽度,又有纵向探寻的深度,它们像珠宝一样镶嵌在小说的故事当中,闪耀着匠心独运的艺术灵光。而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都是在这些情节中获取的。

    小说的张力,是语言、人物和情节三方参与的结果。三者绝不可分割开来,各行其道,必须水乳交融地联合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小说的终极使命承担责任和义务。

    (摘编自李春平《小说的张力》)

    材料二:

    李婧:昆德拉说,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部分地不完整,要将小说变成一个存在的博学观照,必须掌握省略的技巧。你对这段话怎么看?

    留待:我很早在阅读中就发现,伟大作品都存在遗憾。也就是昆德拉所说的部分地不完整。甚至可以说,遗憾和不完整是伟大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印证了愈是好作品愈能调动我们的参与度。我前几年在一个创作里说过:小说的张力来自省略。正如一个雕塑大师完成一件作品,着手之前,已经清楚地知道雕出来的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剔除多余的部分。所有艺术品,都来自对多余物的有效剔除。

    省略或“留白”,就是“剔除”,可以使作品更具张力。这也正是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作家的作品是“器”,有用的部分恰恰是“无”,也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

    省略或“留白”的技巧,不光是作家的认知,更是一种能力。

    (摘编自李婧留待《“留白”是一种能力》)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的张力可以扩张和延展,但无论是小说的研究者还是读者,对于这种“力量”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表的。 B . 小说语言讲求文学性、艺术性、口语化,小说家创作的过程就是追求语言创新,从而体现语言具有张力的过程。 C .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小说张力提供的动力,但所谓“故事感人”,只局限于故事中的的某个精彩情节。 D . 留待在阅读中得出的“伟大作品都存在遗憾”的观点和昆德拉的“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部分地不完整”的观点是一致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的张力大小、强弱和小说优劣有关,小说张力的存在与否则和人们是否对其进行阅读有关。 B . 离开了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小说中的各色人等就不会生成与其自身相吻合的内在张力。 C . 语言、人物、情节融为一体共同作用,才能使小说更有张力;若各行其道,则无法保证小说质量。 D . 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作品更能调动读者的参与度,这印证了这些作品包含了遗憾和不完整。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从小说构成要素的角度谈张力,材料二则从创作技巧的角度谈张力。 B . 材料二中留待引用自己创作中的话谈留白与小说张力的关系,具有说服力。 C . 材料一第三段分别从意义、价值和整体美感的角度论述了小说语言的张力。 D . 材料二中留待最后指出,会省略或“留白”是一种以作家认知为基础的能力。
    4. (4) 留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向读者解释清楚省略或“留白”?请根据文本简析。
    5. (5) 读书小组在学习完选必上第三单元小说后,要针对小说的张力写一篇文学评论。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语言·人物·情节·张力;乙组提出一对关键词:留白·张力。请任选一组加入,以第三单元中的小说为例(可以是某一篇,也可以某几篇),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评论思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span></strong>
  • 3.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楚平王即位,使伍奢为太子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费无极无宠焉,欲谮诸王 , 曰:“晋之伯①也,迩于诸夏 , 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若大城城父②,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 , 从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

    费无极言于王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大夫执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③,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无及已。”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奸也。逃无所入。”王曰:“归。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④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⑤乎!”王皆杀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有删改)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 , 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①伯:称霸②城父:楚国一个靠近边境的城邑。③不佞:不才 ④棠君尚:伍尚时为棠邑大夫,所以称“棠君”。员:伍员,字子胥。伍尚伍员都是伍奢的儿子。⑤旰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闻父之命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之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通“悦”,高兴,与《石钟山记》“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中的“说”词义不同。 B . 再,指第二次,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词义相同。 C . 阙,指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又可用来指代宫殿、朝廷、京城等;文中指京城。 D . 善,认为……正确,意动用法,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用法相同。
    3. (3) 文中加“”的虚词,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费无极无宠焉,欲谮诸王 投诸渤海之尾 B . 晋之伯也,迩于诸夏 月出于东山之上 C . 而敢来,何也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 .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4.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无极没有受到太子建的宠信,于是就在楚王面前诬陷太子建,先是进言让太子建离开京城去驻守边邑,后又说太子建将要反叛。 B . 奋扬受楚王之命杀太子建,但他有感于太子建对他的恩德,通知太子建逃跑;楚王问罪于他,他直言相告,最终楚王没有治他的罪。 C . 魏征认为,唐、虞治理天下能够兼听四方,而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他们对国家的情况茫然无知。 D . 楚平王属于魏征所说的“暗君”,他偏听偏信于费无极,冤杀了伍奢和伍尚。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偏听偏信,而应该兼听各方意见。
    5. (5)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

      译文:

      ②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

      译文:

    6. (6) 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前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范山人归泰山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开篇点题。“抱白鹤”是一个特写镜头,暗示了范山人的隐者身份和闲逸淡远的心性。 B . 诗的颔联和颈联,从范山人一方着笔,侧面表达了诗人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C . 诗的颈联实写范山人归泰,山越上越高,已至天门,日观峰也近在眼前了。 D . 诗的尾联,有点睛之效,抒发诗人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问而不答,余意无穷。
    2. (2)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本诗与杜甫的《望岳》均与登泰山有关,但抒发的情感又各不相同,请对比两首诗进行分析。
三、默写填空(20分)</span></strong>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
    2. (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 
    3. (3) 《论语·雍也》中,孔子认为“”,继而得出了处理好朴实与华美的关系才能成为君子的结论。
    4. (4)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做事应勤奋,说话要谨慎,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5. (5) 与《尚书》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 (6) 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7. (7) 李白在《将进酒》中以“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不屑态度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8. (8) 古人常以动物入诗来表达情感,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两句就以此来表现相思无法传递的愁情。
    9. (9)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 ”。
    10. (10)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自己对永恒的理解的是“”。
四、写作(60分)</span></strong>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新闻发言人”。请针对当下复杂的网络话语现象,结合下面所选《论语》中的三句话的重要内涵,谈谈你的看法与思考。

    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有主观猜想,不要有必须达到的目标,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要求: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