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分校2023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12-11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 1.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 观察法 B . 比较法 C . 文献法 D . 实验法
  • 2.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特有的特征( )
    A . 能进行新陈代谢 B . 能生长发育 C . 能运动 D . 能繁殖
  • 3. 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①鲸②青蛙③丹顶鹤④蝙蝠⑤大鲵⑥扬子鳄⑦鲫鱼

    A . ①② B . ②⑤⑥ C . ⑤⑥⑦ D . ①③④
  • 4. 判断生物是否属于一个物种的依据是( )
    A . 叫声是否相同 B . 体色是否相同 C . 是否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 D . 是否能够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 5. 小科四次测量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记录为:18.28cm,18.25cm,18.20cm,18.22cm,18.01cm;则这本书宽度的平均值是( )
    A . 18.2375cm B . 18.238cm C . 18.24cm D . 18.2cm
  • 6.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16克=16×千克=0.016千克 B . 2.5分钟=2.5×60=150秒 C . 0.05米=0.05×1000毫米=500毫米 D . 15厘米=15厘米×米=0.15米
  • 7. 有关实验室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量筒、刻度尺都无零刻度 B . 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刻度不均匀 C . 天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在中间 D . 温度计零刻度以下也有刻度,其值为负数
  • 8.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 .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 . 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 . 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 9. 下列关于一个中学生的健康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体重大约50Kg②百米成绩8s③正常体温37℃④平静时的脉搏约100次/min⑤走路时的步幅50cm⑥身高约1.65m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③⑤⑥
  • 10. 下列植物性状中,单子叶植物具有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鳄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以下有关鳕鱼和海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鱼用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 . 海鸥飞行时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 . 鳍鱼和海鸥都有脊柱 D . 海鸥和鳄鱼都是卵生
  • 12. 科学研究中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关下列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蛙属于爬行类 B . 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 C . 卿鱼与鲸都属于鱼类 D . 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
  • 13. 某同学家的一株野生月季上嫁接了两种栽培月季枝条。第二天春天,在该植株上开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月季花。这个现象说明( )
    A . 同种生物的性状也有差异 B . 不同种生物的性状有差异 C . 嫁接上去的两个枝条不属于同一物种 D . 该月季花不同颜色的性状是由原野生月季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 14. 猪笼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拥有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猪笼草属于植物的主要依据( )

    A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 . 能生长发育 D . 叶呈绿色扁平状
  • 15. (2018七上·奉化期中) 在20℃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 .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 . 沸水的温度 C . 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 . 什么也不表示
  •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少量液体 B . 测木块的长度 C . 测水的温度 D . 测木块的质量
  • 17. 河南贾湖遗址发现距今约9000年前酿酒痕迹,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酵母菌。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后代 C . 酵母菌能通过发酵作用产生酒精 D . 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制作馒头、面包等食物
  • 18. 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则下表所示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I

    A

    鱼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C

    D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的白眉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灵长目猩猩科。下列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蜂猴:灵长目懒猴科 B . 小熊猫:食肉目浣熊科 C . 野牛:偶蹄目牛科 D . 亚洲象:长鼻目象科
  • 20. 下列关于物质、能量、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冰熔化成水是物理变化,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B . 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这是镁的化学性质 C . 水力发电是把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 . 人类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符号、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工具进行的,书籍、报纸和广告是信息的载体
  • 21.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 B . 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 . 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 . 不得将濒危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
  • 22. (2018七上·宁波期中) 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拥有300种珊瑚,1500种鱼,4000种软体动物,5种龟,252 种鸟。其大量新物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理隔离 B . 食物丰富 C . 地域辽阔 D . 环境变化
  • 23. (2022七上·海曙月考) 小宁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偏左;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则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
    A . 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B . 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调  C . 不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D . 不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调
  • 24. 宁波著名植物专家林海伦在鄞州区龙观乡考察水生植物时,意外发现成片生长的“中华水韭”,它被认为是植物界的大熊猫,是出现于数亿年前的活化石,主要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浅水池沼,其外形和韭菜差不多,植株高15到30厘米,孢子囊呈椭圆形,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在此之前,宁波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只有南方红豆杉一种,红豆杉的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这两类植物在分类上属于( )
    A . 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B . 苔藓植物、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D .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 2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 . 从重量小的生物到重量大的生物 C .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 .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6分)
  • 26. 植物根据其繁殖方式,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又根据种子是否被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白果是属于银杏的(填“种子”或“果实”)。
  • 27. 生活中停电时,我们经常会点燃蜡烛照明,蜡烛的燃烧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固体)蜡(液体)蜡(气体)蜡二氧化瑞和水

    1. (1) 其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填编号);发生化学变化的是(填编号);
    2. (2) 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
  • 28. 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结成冰,则结成的冰的质量将,若将这些冰由神舟十七号航天飞船带上太空,则冰的质量将。(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29. 镇海棘螈(如图)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或石隙中。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50年间共计发现50尾。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请回答:

    蝾螈和青蛙一样都属于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而成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兼用皮肤呼吸。

  • 30. 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誉中外,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连香树、水清树等。

    1. (1) 我们对大熊猫,水清树等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2. (2) 资料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其实质上是的多样性。
  • 31. 老师告诉贝贝同学可以用刻度尺和圆杆铅笔可以测量一根长为L的均匀细铜丝的直径,请帮助他设计实验,把必要的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填写在(1)处横线。
    1. (1) 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2. (2) 计算出细铜丝直径为。(用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8分)
  • 32. 近年来,紫外线对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究紫外线照射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对每只小白鼠称重,计算并记录各组第1天的平均体重。

    第二步:给每只小白鼠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饲养环境中紫外线忽略不计)。

    第三步:对甲组不做处理,乙、丙、丁组每天分别用相同紫外线照射1小时、3小时、6小时。

    第四步:第14天对每只小白鼠称重,并计算各组小白鼠体重的平均值及体重增长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天平均体重(克)

    第14天平均体重(克)

    体重增长率(%)

    甲组

    18.32

    23.48

    28.17

    乙组

    17.00

    21.60

    27.06

    丙组

    17.66

    20.04

    13.48

    丁组

    21.84

    22.20

    1.6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组与乙组对照,实验组是组,变量是
    2. (2) 丙组的体重增长率比甲组降低了%,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后,同学们推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其体重增长率会比照射6小时更低。为此实验小组进行了戊组实验,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外,其他步骤与上述实验相同。将相比,可验证同学们的推测。
  • 33.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之后,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获得蜗牛的一些基本信息,现做了如下的实验:

    1. (1) 测定蜗牛的体重

      如图甲所示,指出两处操作不当之处:①。②

      纠正错误后,当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蜗牛的质量为g。

    2. (2) 测定蜗牛的爬行情况

      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秒钟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蜗牛的位置,并将照片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30秒钟后,蜗牛的爬行距离为mm

    3. (3) 为了研究光照对蜗牛生活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蜗牛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蜗牛不喜欢强光照射

      实验:取一纸盒并在纸盒的底部均匀的铺上湿土及菜叶,将纸盒一半用黑纸盖住,在不遮光处放一只蜗牛,并将装置放在太阳下晒。

      a.出现怎样的现象说明猜想二成立?

      b.本实验存在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

  • 34. 某同学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 (1) 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2. (2) 如果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 (3) 该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A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示数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估计液体的温度

      D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合理的顺序是:

四、分析计算题(共6分)
  • 35.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
    1. (1) 该温度刻度线上,1℃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2. (2) 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示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 (3) 测量过程中,有没有哪一个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有的话,示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