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2-23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28 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 题。

    “物勒工名”制度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

    庄华峰

    ①“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 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 量。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礼记 ·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 行其罪,以穷其情。”某种意义来说,“物勒工名”是我国最早的问责制,它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保证。

    ②“物勒工名”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的现象, 但此时多是标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作者。将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的情况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些器物上还出现了主造人和监造人的名字,如《殷周金文集成》所录的“十一年蔺令 矛”上刻有“十一年,蔺令肖狈、下库工师臤石、冶人参所铸钴户者”的铭文,记录了令(主持者)、工 师(监造者)、冶人(制作者)的名字。 这种现象在变法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秦国也大量出现。

    ③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物勒工名”制度也随之被进一步强化,不仅在实践中加强考核,在 法律上也得以强化,这在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具体的规定,如《工律》说“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 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髹书之”。这说明“物勒工名”制度在秦朝就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

    ④汉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的实施日臻完备,其显著标志是,这一制度已深入到官营手工 业的各个方面,目前在一些铜器、漆器、铁器、骨签等出土文物上均发现有铭文,而且铭刻内容较 为丰富,如 1956 年,在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出土的漆耳杯上题字云:“元始三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 髹丹画木黄耳棓,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休工立、上工阶、铜耳黄涂工常、画工方、丹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护工卒史恽、守长音、丞冯掾林,守令史谭主。”铭文介绍了产品制造的时间、地点、 参与制造和监督人员的名单。这说明,在汉代,“物勒工名”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⑤唐朝在承袭前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政府为 了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域后继有人,对手工业实行工匠征集制度,为工匠设立“匠籍”,子弟要 世袭匠籍。另一方面,政府把“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结合起来,如《新唐书 ·百官志》 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 工名。”这一材料说明唐代对属于“细镂之工”的金银工匠及金银器制造,从工匠技艺的培训,到产 品的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套严格的制度。

    ⑥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高峰,政府对手工业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的管理自然 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为规范、具体,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 南京明城墙 即为典型的代表。栉风沐雨六百余年,南京明城墙至今仍然雄伟坚固,其中原因很多,有一个细 节格外值得关注,每块城墙砖背后的勒名与当时严格的责任制是密不可分的。如在一块黄州府 蕲水县铭文城砖上刻有    67 个字,记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黄州府提调官同知曹振祖、司吏黄 玑,蕲州提调官判官马彝、司吏倪琦,蕲水县提调官主簿夏时中、司吏谢原,总甲李谷云、甲首叶 泰、小甲徐 , 窑匠黄益,造砖人夫何兴。这是目前南京城墙上发现的责任层级最多的一块。这 种精确到人的责任制,有效加强了制砖工序的管理和监督。

    ⑦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礼记》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考工记》指 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业专一、诚实守信等内 容。“物勒工名”制度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节选自 2023 年 3 月 01 日《光明日报》 

    1. (1) 选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2. (2) 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点明了说明对象,并阐释了“物勒工名”的含义。 B . 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是最早的“物勒工名”现象。 C . 唐代设立“匠籍”以及对工匠的培训、考核是对“物勒工名”制度的丰富和发展。 D . 《礼记》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4) 在我们身边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个你所了解的工匠,并说说他身上体现了怎样的 工匠精神?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各小题

    不荒凉的人生即丰盈即滚烫即欢畅

    王国平

           ①工作来到和田河采气作业区,蒲俊第一次见识了沙漠。“当时在车上看到沙漠,一大片、一 大片的沙子,看不到头,感到很新鲜、很神奇。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正好当天晚上还有月亮,就想起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蒲俊说。他后来想,自己当时有“看沙漠不 是沙漠”的感觉。

           ②时间不言语,事态开始起变化。沙漠慢慢露出真面目。

    ③这里不仅有极端的昼夜温差,更有频繁的风沙活动。风沙季出门走一圈,耳朵、头发里都 是沙子,洗个澡,冲下的都是“黄水”。盛夏时节,这里的地表温度可以高达七十多摄氏度,“出趟 门,感觉发了一次高烧”。

    ④窗户玻璃是双层的,泼点水,进不来。狂风刮起,沙粒兴奋异常,打了鸡血似的乱窜,一个 晚上,室内窗台上躺着两寸厚的沙。

    ⑤这里似乎是一个“气候干燥、生活枯燥、心情烦躁”的地方。蒲俊又不得不承认,沙漠毕竟 还是沙漠,“看沙漠就是沙漠”。

           ⑥时光往前走,人的认知又深了一层。身处荒漠,蒲俊发现,自己所在的和田河采气作业区就是一处“世外桃源”。“大环境”是无边的、冷酷的沙漠,“小环境”则自有风情。

           ⑦绿植在这里享有特权,点点绿散布在角角落落,灵动而温馨。

           ⑧大家共同饲养的一群猫“上天入地”,跟人打成一片,卖萌没个尽头,撒野不商量。

    ⑨野外作业,时不时遇到一些可爱的小石块。大家闲时捡回来,冲洗干净,摆在公寓的客房 里,供远道而来的客人赏玩。

           ⑩生活区里设有图书角,墙上张贴着新版眼保健操图示、视力检测表。

    ⑪这里一直在建设“家文化”,经常有文娱活动,大家一起乐呵乐呵。蒲俊就参与改编了央视 春晚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另取名曰《有话直说》,里边的白云改称翠花,蒲俊自己出演这个角色。 “改革春风吹进门,石油工人抖精神。各项业务齐飞腾,我部同事皆能人。”“昨日荒郊伴野外,只 见风雪又交加。无言无语炼油砂,涓涓不息建我家。”“风沙能够侵蚀大地,却侵蚀不了石油人的 心灵。在这里,没有抱怨、委屈,只有一张张意气风发的笑脸。和田河气田员工的业余生活非常 丰富,沙漠风筝赛、篮球赛、爬沙丘、茶话会、员工生日聚会等常常举行。”这些小品里的台词,都是 蒲俊真切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这里的每个人,没有闲着的,靠得住,顶得上,以“沙海里的居民”自 居,这就是说他们有扎根大漠的勇气和决心。

    ⑫闲暇之余,他命笔写下一段段文字,为这里的“师傅们”放歌:二十年间,他们与风为友,以 沙为伴,他们是我见过最勇敢、最坚强、最闪耀的人。他们是一道光,是灯光,是阳光,也是沙漠 美的风光。

           ⑬这样的一群人,是大写的人,春来夏往,秋收冬藏,大地丰盈,苍茫人间并不寂寞,始终有这群名叫和田河石油人的红衣卫士背对山河,燃万家灯火

    ⑭塔里木石油人将“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视为人生信念。人生不荒凉,人生当 几何?

    ⑮人生是丰盈,是滚烫,是欢畅。“师傅们”以热血生命,给蒲俊上了一堂堂深刻而亲切的人 生课。对于沙漠,他有了新的认知,“看沙漠不只是沙漠”。

    ⑯肩上的责任也更清晰了。他在一篇“小作文”里写道:“漠上的冷风拂过我的脸庞,微微的 冷意拉回了我的思绪,我望向远方,师傅们都走远了,我可得追上去,我这个年轻人可不能认输 呀! ”气化南疆,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几代人毅然入场,师傅传帮带,徒弟跟着来,跑好接力赛。

           ⑰“师傅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奇迹,“师傅们”的故事口口相传。

    ⑱于洪海是位于轮台县西气东输第一站的油田高级技师,摸透了天然气的“脾气”,到现场听 一听天然气流动的声响,就大致清楚设备的运行情况。他说,这得益于“师傅们”总结出来的“看 听摸闻”四步法。看,通过对机器运行的表面现象进行观察并作出判断;听,通过听声音辨别设备 是否正常;摸,用手触摸检查运行设备的缺陷和隐患;闻,通过设备异味判断隐患事故。还有“三 清四无五不漏”,具体来说,就是值班房清洁、设备流程清洁、工作现场清洁,无油污、无明火、无易 燃物和杂草、无散失器材,设备和流程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火、不漏电。“这些都是师傅 们总结出的经验,实打实的,科学,管用,是金刚钻。”于洪海说。

    ⑲为何塔里木石油人手中经常握有“金刚钻”?南疆利民油气运行中心和田管理站站长黄炯 喜欢用王阳明的一句话告诫自己,“人须在事上磨”。人在事上磨久了,也就成熟、通透了。

    ⑳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阿克采气作业区,有一个用铁架子焊接而成的简 易帐篷房,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红灯笼挂了两排,有场面,有气势。作业区党支部书记李宏捷说, 平时有空,“师傅们”就在里边聚餐、聊天、打牌、唱歌……这里风大,刮起来毫不客气。“师傅们” 一合计,将计就计,将这个房子命名为“听风阁”,斗大的红字,个个精神抖擞。

           ㉑ 自从来到和田河采气作业区,蒲俊经常想起上学时语文老师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

           ㉒ 我们也可以说,胆敢征服“死亡之海”般荒漠的英雄,永远是生活的开拓者。

    ——选编自《一股“暖流”的奔跑》(《光明日报》2023 年 4 月 14 日) 

    1. (1) 和田河的石油工人们是如何将单调、枯燥、荒凉的沙漠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的,请从文章中概括两点。
    2. (2) 语言赏析

      ①身处荒漠,蒲俊发现,自己所在的和田河采气作业区就是一处“世外桃源”。(结合语境,说

      说加点词在此处的含义。)

      ②狂风刮起,沙粒兴奋异常,打了鸡血似的乱窜,一个晚上,室内窗台上躺着两寸厚的沙。(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 (3) 文章反复用到“师傅们”这个词语有何用意? 
    4. (4) 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是蒲俊用诗一样的语言为石油工人们写下的赞歌,请你也用这样生动的 语言为文中的于洪海师傅写一段赞美的话,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手法,30 字以上。
    5. (5) 蒲俊对沙漠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看沙漠不是沙漠”“看沙漠就是沙漠”“看沙漠不只是沙 漠”,这三句话体现了蒲俊怎样的成长变化?
二、古诗文阅读(26 分)
  •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 题。

    客至(喜崔明府相过① )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②,樽酒家贫只旧醅③

    肯④ 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①崔明府: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②兼味,多种美味佳肴。③旧 酪():隔年的陈酒。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④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 人征询。

    1. (1)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题目中的“喜”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 颔联表现了主人性情疏懒,庭院不扫荒草丛生。 C . 尾联呼邻翁加入饮酒,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D . 这首小诗,表达质朴流畅,读来自然亲切。
    2. (2)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联诗所呈现的画面。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 题。

           二十八日。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故址。石镜亭者,石城山一隅,正枕大江,其西与汉阳相对,止隔一水,人物草木可数。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今楼已废,故址亦不复存。问老吏云,在石镜亭、南楼之间,正对鹦鹉洲,犹可想见其地。楼榜李监篆,石刻独存。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 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止是石壁数 尺,皆直裂无洞穴之状。旧传有仙人隐其中,尝启洞出游,老兵遇之,得黄金数饼,后化为石。东 坡先生有诗纪其事。初不云所遇何人,且太白固已云:“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今鄂人谓之吕公洞,盖流俗附会也。有道人,澶州人,结庐洞侧,设吕公像其中。由江滨堤上还船,民居市肆,数里不绝。其间复有巷陌,往来憧憧如织。盖四方商贾所集,而蜀人为多。

    ——节选陆游《入蜀记 》卷五 

    【注释】①章甫,字冠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②憧憧:往来不停的样子。③《入蜀记》是南 宋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 B . 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 C . 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 D . 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
    2. (2) 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西与汉阳相对  其真无马耶 (《马说》) B . 号为天下绝景  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C . 人物草木可数 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D . 数里不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3. (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旧传有仙人隐其中,尝启洞出游,老兵遇之,得黄金数饼,后化为石。

    4. (4) 请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游踪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 5. 古诗文填空
    1. (1)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2)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3) 音乐是我们交流情感表达友谊的很好的方式,在《诗经 关雎》中就有“, ”这样的表述。
    4. (4) “落花”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是唯美的,“, ”在陆游 的笔下则是诗人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 卜 算子 · 咏梅》)。
三、语言文字运用(11 分)
  • 6. 阅读

    【材料一】     a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到大山大河去观光游览,    或迎风而舒啸,或登临以赋诗。    c    五岳顶天立地,崔嵬峥嵘;江河浩荡奔腾,一    xiè    千里,它们雄伟无比的景观,充分体现出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炎黄子孙通览古今、胸怀天下 当前,交通发达便利,爱好旅游的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常常攀登大山大岭之 ( ),畅游长江黄河之滨( ) 。这时,古往今来的 骚人墨客描写大山大河的诗词名句,便会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令人肝胆开张,增添许多自豪气概 ( )和家国情怀。

    ——摘自《江流天地外——浅淡传统诗词对祖国大山大河的描写》(《光明日报》2022 年11 月30 日)

    【材料二】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全都按照自然 的节奏,接受着老天的安排。没有现代钟表的精确报时,但是,人们知道,春天的一丝和风到了, 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那是“荷风( ①)香气,竹露( ② )清响”; 秋天的一滴露水( ③ )了,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天的一片雪花( ④)了,那是“终南 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顺时而动,就是天人合一。

    ——蒙曼《四时之诗自序》 

     

    1. (1) 请给【材料一】中加点字注上拼音,在拼音后的括号里写上正确的汉字。
      一 xiè( )千里 大山大岭之diān( ) 黄河之( ) 气( )
    2. (2) 依次填入语段横线①②③④处的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滴 送 飘 凝 B . 飘 凝 滴 送 C . 送 滴 凝 飘 D . 凝 滴 送 飘
    3. (3) 材料画横线的句子abcd 中有一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有语病的是处,改正为:
    4. (4) 班级准备举行“声情并茂诵古诗”活动,你作为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 (50 字以上)
四、名著阅读(5 分)
  • 7. 阅读《经典常谈》中节选的语段,完成 各 小题。

    但是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是河南巩县人。 安禄山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他从 长安逃到灵武,作了“左拾遗”的官,因为谏救房琯,被放了出去。那时很乱,又是荒年,他辗转流 落到成都,依靠故人严武,作到“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来称为杜工部。他在蜀中住了很久。 严武死后,他避难到湖南,就死在那里。他是儒家的信徒;“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素志 [8] 。又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唐代以诗 取士,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庭及贵人的玩意儿。李白用来抒 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 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9],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他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 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

    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 [ 10] 。五言律诗,王维、孟浩然已经不用来写艳情而用来写山水;杜甫却更用来表现广大的实在 的人生。 他的七言律诗,也是如此。他作律诗很用心在组织上。 他的五言律诗最多,差不多穷尽 了这体制的变化。他的绝句直述胸怀,嫌没有余味;但那些描写片段生活印象的,却也不缺少暗 示的力量。他也能欣赏自然,晚年所作,颇有清新的刻划的句子。他又是个有谐趣的人,他的诗 往往透着滑稽的风味。但这种滑稽的风味和他的严肃的态度调和得那样恰到好处,一点也不至于减损他和他的诗的身分。
    注释:[8]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9]胡适《白话文学史》[10]《沧浪诗话》说诗“大概有二: 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优游不迫”就是“温柔敦厚”。

    1. (1) 选段应该是《经典常谈》中的哪一章?
    2. (2) 朱自清说杜甫“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你认同他的观点么?请结合你了解的杜甫诗歌进行简单的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