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数字技术可以使历史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永久保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正在建设中。在这些文化数据库中,文化遗产将按照一定标准结构化存储于服务器中,实现专业资源分类和系统资源整合,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千家万户的连接。届时,无论是单纯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还是开发文创产品,抑或是进行学术研究,都可以通过终端方便地从上述文化数据库中查阅提取素材。 

     在对文化遗产元素的应用上,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创意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从而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同时也会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和想象力。 

     目前,已有不少机构借助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激光与数字光影机械装置,为观众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让中国文化的内核得到完美表达。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系列节目,以“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创新交融,让舞蹈与国宝梦幻联动,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穿透力。还有一些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推出实景游戏体验、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等项目,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深刻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成为激发文化建设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人们不再执着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更加看重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更在乎文化消费品是否具有超出想象的创意性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消费注入美学创意、设计创新,助力消费需求从“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而数字技术作为催化剂,能够将文化元素以多元方式导入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新的消费偏好、新的消费场景要求,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例如,在大众流行文化的快速迭代中,数字经济的“快”与传统文化的“慢”之间形成较大反差,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能幸运地搭上数字技术快车,那些登不上数字技术快车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 

     另外,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中,文化始终是内核和灵魂,而数字技术只是工具和载体。可是,不少所谓的文化科技产品,虽然外表绚丽,也运用了不少新技术,但没有多少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成为其引流和营销的噱头。(摘编自黄隽《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材料二: 

     追根溯源,数字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利用技术创新使得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速度大大加快。古联公司集合古籍爱好者建设运营古籍整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繁简转换等技术,不仅能够减轻古籍整理者“字字校对”的负担,更能将古籍文献的文本内容和图像迅速转换为数字数据,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简体古籍文献,大大缩短了古籍“重获新生"的整理时间。同时,利用数字技术能节约读者阅读繁体古籍文字的时间,拉近古籍与读者的距离。 

     更进一步而言,数字技术更新了古籍文献的呈现形式。现今,古籍文本的实物展示和整理出版日趋活跃,短视频解读古籍日益火热,古籍数字化教材编写逐步开展。古籍爱好者利用数字技术将古籍转化为数字数据,通过短视频、朗读、音乐、书法等多种吸引读者兴趣的形式动态呈现。如此一来,读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灵活了解古籍的深厚思想内容,推动优秀的典籍蕴含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古籍“活”起来不能止步于此,如何更好利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呢?正如古联公司未来所要努力的,在现有古籍数字化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多民族古籍文献的数据库建设,更应当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古籍数字化教材编写等工作,建设起集古籍人才培养、资源整理出版、数字化创新于一体的平台,真正做到数字技术“籍合”优秀典籍;此外,还可以将古籍的图文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成文创产品,通过多种样式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摘编自王超《巧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十分重视,将其大数据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建立各种文化数据库。 B . 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可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和时空界限,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 C . 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的步伐。 D . 人工智能对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繁简转换等提供了支持,使得人们整理古籍文献的速度大大加快。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三段运用例证法论证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产生的效果。 B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但二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C . 材料一指出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影响的正反两面性,使论证更理性,有思辨色彩。 D . 古联公司在多民族古籍文献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到了数字技术“籍合”优秀典籍。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利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观点的一项是( )
      A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 B . 南京图书馆通过复刻古籍袁枚的《随园食单》并拍成小视频,让古籍在网络上火了一把。 C . 退休后的古籍修复师李英没有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继续文献修复工作。 D . 祁县图书馆从《昌黎先生集考异》一书中精选出十八枚印章作为棋子,复活古代棋类游戏《十八子围老虎》。
    4. (4) 为什么说“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请简要说明。 
    5. (5) 某地有一批古籍需要进行数字化保护,请根据以上材料提两点建议。 
  • 2. 现代文阅读Ⅱ 

     棣花 

     贾平凹 

     商州的人,或许是常出门的,或许一辈子没有走出过门前的大山,但是,棣花却是知道的。棣花之所以出名,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文人界的,都知道那里出过商州唯一的举人韩玄子,韩玄子当年文才如何,现无据可查,但举人的第八代子孙仍健在,民国初年就以画虎闻名全州,至今各县一些老户人家,中堂之上都挂有他的作品。或立于莽林咆哮,或卧于石下眈眈。拳脚行的,都知道那里出过一个厉害角色,身不高四尺,头小,手小,脚小,却应了“小五全”之相术,自幼习得少林武功。他的徒弟各县都有,便流传着他神乎其神的举动,说是他从不关门,从不被贼偷,冬夏以坐为睡。一个大画笔,一个硬拳脚为世人皆知。但那些小商小贩知道棣花的,倒是棣花的集市。棣花的集市与别处的不同,每七天一次,早晨七点钟人便涌集,一直到晚上十点人群不散。中午太阳端的时辰,达到高潮,那人如要把棣花街挤破一般。西至商县的孝义、夜村、白杨店、沙河子,北上许家庄、油坊沟、苗沟,南到两岔河、谢沟、巫山眉,东到茶坊、两岭、双堡子,百十里方圆,人物,货物,都集中到这里买卖交易。 

     其实,棣花并不是个县城,也不是个区镇,仅仅是个十六个小队的大队而已。它装在一个山的盆盆里,盆一半是河,一半是塬,村庄分散。河对面山上,有一奇景,人称“松中藏月”。那月并不是月,是山峰,两边高、中间低,宛若一柄下弦月,而月内长满青松,尽一搂粗细,棵棵并排,距离相等,可以从树缝看出山峰低洼线和山那边的云天。塬根各流出一泉,称为“二龙戏珠”。其水冬不枯,夏不溢,甘甜清冽,供全棣花人吃、喝、洗、刷。泉水流下,注入正街后上百亩的池塘之中。这就是有名的荷花塘了。 

     这里,一到腊月,廿三日是小年。晚上家家烙烧饼,那戏楼上便开戏了,看戏的涌满了场子,孩子们都高高爬在大场四周的杨柳树上,或庙宇的屋脊上。夏天里,秋天里收获的麦秸堆、谷秆堆,七个八个地堆在东西场边,人们就搭着梯子上去,将草埋住身子,一边取暖,一边看戏,常常就瞌睡了,一觉醒来,满天星斗,遍地银霜,戏不知什么时候早就散了。戏是老戏,演员却是本地人,每一个角色出来,下边就啾啾议论:这是谁家的儿子,好一表人才;这是谁家的媳妇,扮啥像啥;这是谁家的公公,儿子孙子都一大堆了,还抬脚动手地在台上蹦逖。有一个三十岁演小丑的,在台下说话结结巴巴,可一上台,口齿却十分流利,这免不了叫台下人惊奇;但使人看不上的是他兼报节目,却总要学着普通话,因为说得十分生硬,人称“醋熘普通话”,他一报幕,下边就笑,有人在骂:“呀,又听洋腔了!”“醋熘熘,醋熘。”“真是难听死了!”“哼,红薯把他吃得变种了!”虽然就是这样一些演员,但戏演得确实不错。这戏从廿三一直演到正月十六。 

     到了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吃了大肉水饺,各小队就忙着收拾扮社火了。十六个小队,每队扮二至三台,谁也不能重复谁,一切都在悄悄进行,严加守密。只是锣鼓家伙声一村敲起,村村应和,鼓是牛皮古鼓,大如蒲篮,铜锣如筛,重十八斤,需两人抬着来敲。出奇的是那社火号杆长三尺,不好吹响,一村最多仅一两人能吹。中午十二点一过,大塬上的钟楼上五十吨的铁铸大钟被三个人用榔头撞响,十六个小队就抬出社火在正街集中,然后由西到东,在大场上绕转三匝,然后再由东到西。上塬,到雷家塬,再到石板沟,后返回正街。那社火被人山人海拥着,排在一起,各显出千秋。十六个队年年出众的是西街村。东街村年年比不过西街村,这年腊月就重新打芯子,合计新花样,做出了一台“哪吒出世”,下边是三张偌大的荷叶,一枝莲茎,一指粗细,支楞楞,颤巍巍,长五尺有二,上是一朵白中泛红的盛妍荷花,花中坐一小孩,作哪吒模样。一抬出,人人喝彩,大叫:“今年要夺魁了!”抬到正街,西街的就迎面过来,一看人家,又逊眼了。过来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大圣高出桌面一丈,一脚凌空前跷,一脚后蹬,做腾云驾雾状,那金箍棒握在手中,棒头用尼龙绳空悬白骨精,那妖怪竟是不满一岁的婴儿所扮,抬起一走动,那婴儿就摇晃不已,人们全涌过去狂喊:“盖帽了!”每一次经过正街,沿街的单位就鞭炮齐鸣,若在某一家门前热闹,这叫“轰庄子”,最为吉庆,主人就少不了拿出一条好烟,再将一节二尺长的红绸子布缠在狮子头上,龙首上,或社火上的孩子身上,耍闹人就斜叼着纸烟,热闹得更起劲了。 

     棣花就是这样的地方,山美,水美,人美。所以棣花的姑娘从不愿嫁到外地,外地的姑娘千方百计要嫁到棣花。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但辛苦得乐哉,寿命便长,大都三世同堂;人称“人活七十古来稀”,但十六个小队,队队都有百岁老人。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介绍棣花在商州很有名,而“棣花之所以出名,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些表明棣花有着多种鲜明的特点,丰富了棣花形象。 B . 文章以开市、散市时间说明棣花的集市开市早、散市晚的特点;采用赋的手法写集市覆盖范围,表明棣花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C . 文章扮社火部分,介绍牛皮古鼓、铜锣的大,写出了棣花人的古朴大气,又以每队扮社火不能重复,都要悄悄进行,表现棣花人的公正。 D . 文章写棣花姑娘不愿外嫁、农民“辛苦得乐哉”、当地人寿命长的特点,呈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淳朴而又有市井气,令人向往。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不仅写了棣花现实中的人物群像,生活气息浓厚,还采用工笔手法勾勒棣花文武传奇人物的形象,有着虚实相生的效果。 B . 第二段写棣花自然景色,有视觉有味觉,有动态有静态,同时长短句式相结合,整散句式相结合,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境界。 C . 文章写扮社火时,和一般散文写法不同,着力于叙述情节化,在情节起伏中写出了社火节目精彩纷呈的特点。 D . 文章文风朴实,展现棣花的自然、社会构成形态,再现棣花的风俗景象,如《秦腔》一般,展现出一种生存状态和生存哲学。
    3. (3) 第三段写棣花演戏的情景时,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简要分析。 
    4. (4) 在贾平凹看来,有意思的散文全在于真情和趣味上。这篇文章是怎样表现真情和趣味的?请从选材、立意角度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3. 文言文阅读 

     江秉之,字玄叔,济阳考城人也,祖道,晋太常。父纂,给事中。秉之少孤,弟妹七人,并皆幼稚,抚育娶,罄其心力。初为刘穆之丹阳前军府参军。高祖督徐州,转主簿,仍为世子中军参军。宋受禅 , 随例为员外散骑侍郎,补太子詹事丞。少帝即位,入为尚书都官郎,出为永世、乌程令,以善政著名东土。征建康令,为治严察,京邑肃然。殷景仁为领军,请为司马。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 , 常得无事。宋世唯顾觊之亦以省务著绩,其余虽复刑政修理,而未能简事。以在县有能,迁补新安太守。 

     元嘉十二年,转在临海,并以简约见称。所得禄秩,悉散之亲故,妻子常饥寒。人有劝其营田,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在郡作书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 

     其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亦有清节,卒官。元嘉二十八年,诏曰: “故绥远将军、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衔命虏庭,秉意不屈,受任白水,尽勤懈,公奉私吃,纤毫弗纳,布衣蔬食,饬躬惟俭。故超授显邦,以甄廉绩。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可赐其家谷五百斛。”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填也,用功寡而成器多。汉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 , 希经邦邑,龚、黄之化 , 易以有成。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艰易百倍。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 , 将有未暇;淮阳卧治 , 如或可勉。未必今才古,盖化有淳薄也。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五十二·良吏》 

     注释:①填,黏土。②尺一诏书,亦称尺一牍、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所以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③龚、黄之化,西汉著名循吏龚遂、黄霸两人都认为治国以德政教化为先,以刑罚制裁为辅。④武城弦歌,孔子的学生子游出任武城宰,以弦歌礼乐教化百姓。⑤淮阳卧治,汲黯治理淮阳郡,善于抓大事而不究小节,因其老病,汉武帝特许他躺在郡阁中治理。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政事A烦B扰C讼诉D殷E积F阶庭G常数百人H秉之御I繁J以简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罄其心力”与“罄竹难书”两句中的“罄”字意思相同,都是“用尽,用完”之意。 B . “尽勤靡懈”意为竭力勤勉没有懈怠,与“靡有朝矣”句中,两个“靡”字意思相同。 C . “未必今才陋古”与《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两句中的“陋”字意思相同。 D . 受禅,即接受禅让,指在王朝更迭中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又称“封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秉之对年幼的弟妹尽心竭力,抚育其长大成人,有长兄风范;为官清廉,不忘周济亲友;治县有能,被提拔为太守。 B . 江秉之在京都所在地担任县令,任职期间,执法严格,明察善辨,用简捷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把京畿一带治理得井然有序,清平无事。 C . 郭启玄奉命出使虏地,秉持意向而不屈从;担任白水太守时,勤于政务丝毫不懈怠;修身正己,志气节操不同于流俗。 D . 江秉之、郭启玄都有清廉节俭的品格,但史臣叙述的侧重点并不同,前者重述其为政治理才能,后者重展现其节操品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有劝其营田,秉之正色曰: “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 

       ②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 

    5. (5) 结尾史臣认为古代良吏易得,后代良吏难为,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①本诗作于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应举不中、滞留至秋天时。②东林,庐山东林寺。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首联从正面写"所欲",颔联从反面写“不欲”,颈联则写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 B . “三径”代指诗人隐居之所,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的“三径”意思相同。 C . 尾联写了“凉风”和“蝉鸣”,这两种景物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凉风瑟瑟,蝉鸣嘶嘶。 D . 这首诗显示出诗人性情率真和诗风明朗的特点,作者直抒胸臆,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
    2. (2) 诗的尾句点出"悲"字,请结合前三联说说作者因何而“悲”。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都告诉了我们吸取教训的重要性。 
    2. (2)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两句写出了君主用严酷的刑法和威风怒气震慑百姓造成的后果,以此来劝谏唐太宗“竭诚以待下”。 
    3. (3) “管”“弦”连用,常用来代指音乐,这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 

     2022年的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大街小巷,与世界杯相关的标语和旗帜____,很多人的心都随着足球共同跳动,世界杯的魅力在这座城市彰显得____。在这场比赛中,足球爱好者不仅欣赏了激动人心的比赛,还感受到“科技与狠活”提供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创新技术让这场比赛更加____。 

     卡塔尔世界杯引入全新的革命性足球——“逐梦之旅”,它配备了阿迪达斯悬挂系统,其中包含一个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可检测到严重的越位事件。作为本次世界杯场馆之一的974体育场采用了模块式拼接的方式,一个个模块像乐高积木一样可以任意组装。在使用完成后,整座体育场可以被拆分,各个模块可以按新的需求重新拼接成小型场馆。本届世界杯的8个体育场中,有7个采用了先进的冷却技术,以保持体育场内凉爽宜人,为运动员和球迷提供更舒适的比赛和观赛环境。赛事组织者采用了第一个世界上盲人娱乐平台Bonocle,该平台为视障人士提供了访问数字内容。此技术具有转码功能,可为视障人士提供支持,使他们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尽享赛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针灸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中医临床治疗学的方法,(①)。针刺法据记载诞生于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居于东方的远古居民临海而居,很多人得了痈疡病。为了消除病痛, (②),把脓血放出来,发现病就好了,于是砭石就成了当时治疗痈疡病的工具,称为“针砭”。艾灸法据记载也诞生于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居于北方的远古居民因居住环境寒苦而出现腹部寒凉和胀满不消化症状,后来人们发现靠近火源或用温热的东西熨烫能使病症减轻,(③),这种技法被广泛运用。 

     针刺和艾灸技术与中医经络和腧穴理论的结合,使针灸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方法,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公元6世纪以后,针灸医学先后传到了朝鲜、日本、欧洲,并在使用中进一步发展,至今已有190多个国家使用针灸法。我国独具特色的针灸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人类健康也起到了更广泛的作用和影响。 

    1. (1) 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你的外国朋友Rose刚刚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也不了解中医。请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尝试给她介绍针灸法,不超过60字。 
四、写作(60分) 
  • 8. 仔细观察照片《乱石与精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海边矗立着两座石像,造型生动,设计精巧,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它们原本只是海边一块块不起眼的粗砺原始的乱石而已。对此,你有哪些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