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入学...

更新时间:2023-11-19 浏览次数:8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有这样一批教育家,不囿于一隅,在其当时所处的历史壁垒中不断变革创新,引领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让语文教育向前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如夏丏尊。夏丏尊在语文教育领域奋斗了将近二十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文教学法”,在教法和学法上都颇有建树,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他从全方位教育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完善的修养和人格。

    如叶圣陶。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之为教,重在诱导,而不在于全盘授予,教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是整个教育的本质,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说:“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

    如朱自清。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认为教育者须有坚贞信仰与健全人格,教育是目的,而非手段。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教育者的人生理想,应该超乎功利,教育者不但要做一个能干、有用的人,并且要正直、坦白、敢作敢为、以身作则。朱自清认为教学与训育应该并重,“为学与做人,如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学生在学校既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

    (摘编自周丹《这些语文教育大师的思想,值得被传承》)

    材料二:

    朱自清不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从他众多的教育论著中,可以明显看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

    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对于前人的跨越。他还认为:中国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的固有文化才成。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也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语体、词汇、风格和技巧,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喜怒哀乐爱恶欲。他认为语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学古。朱自清认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欣赏力,培养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哪些是该扬弃的,哪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不能将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混为一谈。

    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朱自清实际上以此发出了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之先声,并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他认为,语文教育必须以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为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欣赏文学的目的,“了解与欣赏”构成了朱自清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

    (摘编自宾恩海《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初探》)

    1. (1) 下列关于“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教育者须信仰坚贞、人格健全,具有超乎功利的人生理想,视教育为目的而非手段。 B . 语文教育通常是通过讲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成绩或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活动。 C . 欣赏文学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欣赏者要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 D . 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其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是“了解与欣赏”。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在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一批教育家的引领下不断前进。 B . 朱自清让青年人了解并接受古代文学,信古、学古,旨在以此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C . 朱自清认为可通过“感情移入”欣赏文学,也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文学进行批判。 D . 朱自清不仅在中国现代散文领域成就高,他关于语文教育的见解也颇具先声意义。
    3.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朱自清关于“教育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礼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B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C . 孔明:“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 . 李贽:“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述思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家

    刘建超

    老街把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之为“家”。在老街,你字写得好,写家;你戏唱得好,唱家;你武艺练得好,练家……能被冠之为“家”就是最高的赞誉,说明你手艺活做得好,为人处世德行还高。高德位就是老街的写家。

    高德位自幼酷好书法,三岁跟着爷爷练习书写,八岁便“正草隶篆”四体皆能,年方二十就已在老街成名。

    时年,老街人众筹资金,重修千年古寺清凉寺。耗时两年,清凉寺修葺一新。寺庙征集“清凉寺”题字,便在寺门口处,立有巨型空白石碑,备足笔墨。

    但凡写家皆可来题字,只要题写的寺名,满月无人擦去重写,即可入选。

    每日,文人墨客乡绅贤达都会聚于寺庙碑前,对碑上的题字评头论足。碑上写家所题之字,大都过不了两天就被替换。

    有人请出“李半街”。

    “李半街”在老街可是大名鼎鼎,老街有半条街的商铺牌匾,都出自他的手。

    “李半街”提笔写下“清凉寺”后,便无人再来抹碑题字,转眼半月过去。

    五月十五,高德位陪母亲来寺庙烧香拜佛。高德位看到石碑前围了许多人,问清缘由,也凑近看字。他边看边自语,字是磅礴,少些隽永。

    毛头小子竟然敢对“李半街”的字评头论足,有人揶揄地说,别光说不练啊,有本事也来两笔。

    高德位年轻气盛,挽起袖子,说,也不是不可啊。

    他拿起抹布,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擦净石碑,提起毛笔,饱蘸墨汁,略微思索,笔走龙蛇,写下“清凉寺”三个字,扶着母亲离去。

    有人把高德位胡闹清凉寺的事传给“李半街”。他也很是诧异,来到寺庙石碑前,端详着石碑上的字,足足有半个时辰,留下四个字:后生可畏。

    高德位题写的“清凉寺”被寺庙制成金匾,悬挂在山门殿上。

    老街人把写家戏分成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的写家,书法是没有人要也给写,刚琢磨出些门道,迫不及待要显摆,见到熟人就主动给人家写字,先混个脸熟也很重要啊;中级阶段的写家,书法是有人要了才给,好歹混得小有名声,写了不能白写,可以有润格贴补家用;高级阶段的写家,书法是要了也不给写,书法作品金贵了,不会轻易出手,也颇为爱惜名声。

    高德位的书法在老街是哪个阶段还真不好定性。

    他家境并不富裕,幼年练习书法,纸墨笔砚是供给不及的,只能蘸着水在石板上写字。上了中学,他将木炭磨碎,过细箩,兑水调制墨汁。他去搜集包装纸、香烟盒、旧报纸装订成练习册。即便如今他在老街已经成名,依然拮据节俭。

    老街人厚道,不会当面送他文房之物。他早上打开大门,门墩上经常有街坊四邻送来的笔墨砚台,从不留姓名。

    高德位出名后,每年过春节,他都要在大门外,支起个书桌,义务为老街人写对联,从不间断。

    老街不少的写家就是靠过节写对联,赚俩钱贴补家用。

    高德位的行为,自然遭到不少写家议论:你高德位也是老街名家,支摊儿写对联与你身份不符,还不收费,这不是摆治惹同行吗?

    高德位笑笑说,老街人待我厚道,逢年过节给街坊写个对联,添点福气增加点喜气。我也就写写字这点能耐,计较啥啊?

    你说高德位不计较?他还真是计较。

    毕伍是洛城一军政要员的儿子。他有几位富家子弟的朋友,听说高德位是老街出名的写家,便携礼来到老街,上门求字。毕伍见到高家破落,高德位衣衫褴褛,面色饥黄,他的言行渐骄横轻慢。

    高德位也不言语,将要员儿子所送礼品掷至门外,转身进里屋,不再搭理。

    毕伍没求到字,灰溜溜返回洛城,向他父亲告状。

    他父亲说,早就听说高德位为人耿直,他给乡邻所书,历来分文不取,必是你造次骄横。

    毕伍低头不再言语。

    高德位六十七岁病逝。

    那年,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年三十,还是摆出桌子,拿出笔墨为街坊四邻写对联,他从白天写到黄昏。

    风冷天寒,排在后面等待写春联的乡邻,看他身体虚弱,不忍打扰,便散了回家,他们把空白对联贴在大门上。

    老街把空白对联叫贴“甜对子”,这个“甜”不是蜜糖的意思,而是清淡无味之意。写了字的对联叫“咸对子”,意思是有了滋味。

    暮色四合,天空飘下片片雪花。高德位喝了点热汤,就让儿子搀扶着,打着油布伞,挨家挨户去寻找贴了“甜对子”的人家。他一手掌灯,一手挥毫,认真地把一家一家的“甜对子”写成“咸对子”。

    大年初一,看到自家大门对子由“甜”变“咸”的乡邻,心有感激,相约来到高家府上,给高德位拜年。

    高德位已在睡梦中仙逝。老街大雪皑皑。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段画线句有点题作用,既肯定了高德位的技艺和人品,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张本。 B . “李半街”大名鼎鼎,被擦去题字后却称赞“后生可畏”,体现长者的谦让与宽容。 C . 小说插叙高德位的生活经历,意在解释他的书法在老街三个阶段不好定性的原因。 D . 高德位在毕伍求字时的“计较”,与上文的“不计较”形成反差,突出其自尊自重。
    2. (2) 关于高德位逢年过节义务为乡邻写对联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德位破坏行业规则,引起同行不满,但他不以为意,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乡里。 B . “高德位六十七岁病逝”,以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他带病为乡邻写对子的情节。 C . 百姓把没有写字的空白对联叫做“甜对联”,暗含了他们对甜蜜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D . “搀扶”“打伞”“一手掌灯,一手挥毫”等动作描写,细腻感人,将小说推向高潮。
    3. (3) 文章结尾颇有韵味,请简要赏析。
    4. (4) 小小说往往注重表现“特定环境里生存的市井人物风情”,请简要分析本文中“老街”这一环境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选自《鸿门宴》)

    材料二: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曰:“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既忘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

    太史公曰:“吾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参乘,即“骖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在右陪坐者称“参乘”或“车右”。 B . 如,意为“如果”,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如或知尔”中的“如”意思相同。 C . 让,意为“责备”,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意思不同。 D . 适,意为“满足”,与《谏逐客疏》中“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中的“适”意思相同。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哙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险境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 B . 樊哙出身低微。他原以杀狗卖肉为生,后随汉高祖起事成功,先做舍人,后被封为舞阳侯。 C . 樊哙忠直可嘉。刘邦晚年患病不见朝臣,樊哙直入宫内,说以赵高篡权一事,使其振作起来。 D . 樊哙垂名流芳。司马迁认为樊哙等依靠努力名垂汉室、百世流芳,真是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曰:“无有闭关事”。

    4. (4) 《陈涉世家》中,陈胜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印证了陈胜的说法,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怀

    陆游

    万里驰驱坐一饥,自怜无计脱尘鞿。

    身留幕府还家少,眼乱文书把酒稀。

    客路更逢秋色晚,故山空有梦魂归。

    芋羹豆饭元堪饱,错用人言恨子威

    【注释】①子威:西汉乐昌侯王商的字。王商为人敦厚,因不满大将军王凤专权,二人心生罅隙。后皇帝听信王凤谗言,免去王商官位。三日后,子威去世。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写诗人因为生计不远万里策马疾行,奔波劳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 颔联从“身留幕府”和“眼乱文书”两个角度,概括了诗人常态化的生活样貌。 C . 颈联上下句先实后虚,虚实相生,兼用“空”字强化抒情,拓展了诗歌想象空间。 D . 尾联用“饱”照应前文。末句用典,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不满,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2. (2) 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 (2)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 ”。
    3. (3) “露”是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凝结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令特征,也常常寄托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古代关于“露”的诗文很多,如“ ”。
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 6. 结合《红楼梦》阅读,完成题目。

    下面是《红楼梦》中与梦相关的情节。请在横线处填入作品中人物的名字。

    ① 梦幻识通灵

    梦游太虚幻境

    学诗,梦中得佳句

    醉卧芍药裀,香梦沉酣

  • 7.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写到众人夜宴掣花签的娱乐,其中有如下情节: 

    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 , 别多话了。”

    1. (1) 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明湘云早就对黛玉不满,借此表达愤恨。 B . 是湘云对黛玉打趣的还击,不是玩笑之语。 C . 湘云因黛玉曾乘坐类似的船进京而开玩笑。 D . 湘云以此打趣宝玉曾不舍得黛玉离开之事。
    2. (2) 请结合原著,分析“香梦”的意蕴与所寓情感。
四、写作(40分)
  • 8. 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长时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体悟了《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学说的智慧,领略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戏曲的风采,感受了《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的魅力。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与“祝福”文化、封建礼教有关。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能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但也有极个别同学对传统文化没有太多热情,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背诵而背诵,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是太强。

    校学生会邀请你作为主讲嘉宾与高一学生在复兴中学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交流。你作为学校国学社的一员,你会讲些什么呢?请写一篇演讲稿,针对上述现象谈谈你的思考和主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