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和不同?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可是在词里,不仅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嗟——情人断绝”和“似—风散雨收”。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这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一般来说,一个词牌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轻快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折、委婉、含蓄。

    有的人要说,不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不整齐的句式。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有人还说,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两者相似,其间有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二者虽外表形式很相似,但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同的。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般情况下,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词能表达的,也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B . 诗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则有余味,正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C . 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除了写作时的各种原因,主要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 D .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们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提出基本观点,接着着重从形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乐府诗与词的异同作了辨析。 B . 文中引用缪钺先生《诗词散论•论词》中的话,旨在证明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一说的正确性。 C . 文中论述诗与词的形式差别时,主要侧重于有无音乐曲调的限制以及句式、押韵、停顿等的不同。 D . 在论述诗与词在字句、音律上的差别以及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文中采用的都是引证法。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句式都是整齐的,隔句押韵,停顿上有固定的节奏;而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每句停顿的节奏不尽相同,较之于诗更富于变化。 B . 诗与词的停顿是不一样的,如杜甫的《春望》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五字句,前者是二三的节奏,后者则是三二的节奏。 C . 一首词,其中可以融合单式和双式的句法变化,而一首诗,却往往只有二三、二二一或四三、二二三等的单式停顿,变化少。 D . 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是完全不自由的,因为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而后者是先有曲调后按曲调填写歌词。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数据安全法》生效之后,将与《网络安全法》以及即将于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一起,为保护数据资源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数据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数据权益的保护,提出了“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原则,明确“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创新。还提出了“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培育数据交易市场”,在数据确权、数据估值、数据贸易的数字经济立法趋势上更进了一步。《数据安全法》确立数据安全保护管理各项基本制度,标志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有法可依。

    (摘编自黄心怡《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

    材料二: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数据安全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加强国家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应对数据这一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风险与挑战,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数字经济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各类数据的拥有主体更加多样,处理活动更加复杂,一些企业、机构忽视数据安全保护、利用数据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社会反映强烈。《数据安全法》明确了相关主体依法依规开展数据活动,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及时处置数据安全事件等义务和责任,通过严格规范数据处理活动,切实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化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以数据为新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数据安全法》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在规范数据活动的同时,对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措施、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利用等作出相应规定,通过促进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摘编自新华社《数据安全法:护航数据安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材料三:数据安全的保护、数据应用的规制,面临一些此前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在个人信息跨区域流动与分享中确保数据安全?新基建快速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数据的流动与交互频率将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的提取和识别无处不在,如何在此背景下保护数据安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除了进一步完善数据管理、应用、流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也需要多管齐下、多元规制,提升违法成本,切实维护数据安全。

    做好数据安全管理,目的是创设规范、规制行为,明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依法合理使用数据。需要认识到,各类数据只有在充分流动和分享过程中才能被利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释放红利、发挥效用,给用户创造价值。因此,与数据安全相关的规制举措并不意味着过度约束,否则将对数据流动造成不必要的阻碍。一方面,规制举措需要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为数据流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明确规制举措的范围和限度,完善相应程序,依法依规开展数据安全管理,既实现维护数据安全的目的,也起到促进数据合法、合理开发利用的效果,在数据安全和数据开发利用之间做好平衡。

    (摘编自王银宏《守好数据管理的“安全阀”》)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专门法律,也是保护数据资源安全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B . 《数据安全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数据权益的保护,确立了数据安全保护管理各项基本制度。 C .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作出规定,提升了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D . 数字经济中各类数据的拥有主体和处理活动更加多样、复杂,因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难免受侵害。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据安全法》不但提出了保护数据安全的明确原则,还提出了数据交易的具体措施,标志了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有法可依。 B . 数字经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领先地位。 C . 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新基建的快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广泛应用,都给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应用规制带来新挑战。 D . 制定《数据安全法》不是为了约束而是为了推动数据自由流动,因为数据只有在充分流动和分享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效用。
    3. (3) 我国为什么要制定《数据安全法》?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括说明。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十三不靠

    冯骥才

    汪无奇自小跟着爹学手艺,长大随着爹干活。他天生好书画,人有悟性,无师自通。但他不在文人圈里,是好是坏,谁也不知;说好说坏,他也不在意。他有个性,自己随爹造笔卖笔,活得开心。并不求在书画上出人头地。父亲过世之后,他照旧这样干活养家,书画自娱。他挺喜欢这么活着,轻松又自我。

    汪无奇造的笔是徽州笔,羊毫、狼毫、兼毫三种。自己写字作画用的却是自制的鸡毫笔。鸡毛是从家里养的公鸡屁股上拔下来的。他画画走石涛八大一路,写字偏爱南北朝的游僧安道一的隶书。人不受拘束,画也随心所欲。

    可是他没想到,外边虽然没几个人见过他的字和画,却不少人说他的字和画好,渐渐竟还有奇才怪才鬼才之说。偶然听到了,一笑而已,只当人家拿他打趣。可是他不明白,那些人念叨他干嘛?写写画画,只是为了自己一乐,只要自己高兴就得了。

    一个晚上,孟解元领着一位中年人来串门。汪无奇不喜欢和生人交往,因与孟解元熟识,不好谢绝,让进屋来。这位来客是位中年人,说话京腔,文雅和善,不叫人讨厌。孟解元说,这位来客是京城人,会画画,尤精泼墨山水,想叫汪无奇见识一下京城的画艺。孟解元说:“反正他是京城人。天津这边只认得我,再没熟人。明天一早人家就回去了。”

    这句话叫汪无奇放下了素常的戒心,领他们去到后院的书斋,铺纸研墨。京都来客一挽袖子,抓一支羊毫大笔,连水带墨挥上去,很快就浓浓淡淡,山重水复,满纸云烟。画得虽不算好,却勾起汪无奇的画兴。画画的人来了画兴,刀枪拦不住。

    他待来客画完,把画撤去,为自己铺上一张白宣。他用自造的鸡毫笔来画。鸡毛特别,有细有粗,有软有硬,手上有油,水墨一抹,异趣横生,处处都有意外,时时闪出灵光。京城来客惊呼:“好一片墨荷,当世的石涛八大!我头一次见用鸡毛扎笔作画,胜过凤羽啊!”

    从没人见过汪无奇作画,孟解元也是头一次看,又惊奇又兴奋,连连叫好,像是看戏。汪无奇被鼓动得画兴只增不减,浑身发热,脑袋冒汗。他脱掉长衫,一身单裤单褂,信手又画了一幅风竹。京城来客就势说:“用这鸡毫写字如何?怕不如画画好使吧。”汪无奇听了,二话没说,又铺一张纸,换一支两尺多长的粗杆鸡毫大笔蘸了浓墨,写了八个大字:“风生水起,逸兴真情。”

    京城来客说:“这几个字——尤其这个‘真’字,放在今天这儿再好没有了!”

    汪无奇听了高兴之极,以为遇到知己。谁知这时京城来客从怀中摸出一包死重的东西,送给汪无奇。汪无奇不知是嘛意思,京城来客解释说:“这是三根金条,我买下您这两幅画一幅字了,您给我盖上印章吧。”

    汪无奇更觉奇怪,心想你没问我卖不卖,怎么就叫我盖图章?他说:“我是卖笔的,从来不卖字画。再说,你干嘛给我这么多钱?”

    京城来客说:“你的字画明天会更值钱!老实跟您说,我是在京城琉璃厂开画店的。今儿看您作画,比听的厉害。我来帮您卖画吧!咱们成交之后,您的画和字只能叫我卖,一幅不能再给人,送人字画也得叫我点头才行。等您的画价在京城卖起来,我保您在天津称王!”

    孟解元在一旁说:“等您功成名就,我给您研墨!”

    谁料汪无奇听了,立时变了一个人。他非但没接过金条,反而像被人羞辱似的,一脸怒气。他扭身把自己刚刚画的画、写的字抓起来,“刷刷”撕成碎片;又将京城来客那幅泼墨山水塞给孟解元,不再说话,送客出门。那两人出去之后走了半天,仍然一脸惊愕与不解。

    从此,汪无奇再不与任何人交往。孟解元把他经过的这怪事到处去说,无人能解。有人骂汪无奇傻蛋,有人骂他天生穷命,到头穷死。

    汪无奇的街坊却说,他一如往常,忙时造笔卖笔,闲时耍耍笔墨。个人的快乐,只有自己明白。一次,汪无奇的老婆在邻家打牌,他去找老婆。人问他会不会打牌,他说:“小时候会打,但只打一种牌——十三不靠。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还有东西南北中发白,哪张也不靠着哪张,我只会这一种,也只喜欢这一种。”他还说:“这种牌难打,不靠旁人,全要自摸,这才好玩!”说到这里,他眼睛一亮,似有所得,回家便用鸡毫笔写了“十三不靠”的横幅,挂在书斋迎面墙上,成了他的斋号。

    曾有人问他的不靠是哪十三个?他指指横幅左边,有一行指甲大小的字写的边款:吾所不靠乃权贵、名人、大户、混混、家产、亲戚、朋友、女人、小恩小惠、坑人骗人、送字送画、卖字卖画以及拼命是也。对于他,最要紧还是最后三样。不靠送字送画,是不拿自己之所爱换取好处;不靠卖字卖画,是不败坏自己的雅兴;不靠拼命,就是劳逸有度,知足常乐。

    这人活到民国十一年才死掉,死前七天,似乎已知自己大限将至,把书斋中所有字画,还有他用了一辈子的鸡毫笔一把火烧掉。

    (选自《俗世奇人全本》,有划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借鉴传统传奇小说的写法,前三段介绍了汪无奇的出身、职业、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勾勒出他的成长环境及个性 B . 小说写汪无奇虽作画工具与众不同,但画画仿石涛八大,写字爱安道一隶书,意在说明他在艺术上是一个追求严谨的人。 C . 孟解元带京城来客来访时对汪无奇的解释,是为打消汪无奇顾虑,说明孟解元知道汪无奇不喜与生人交往、对生人有戒心。 D . 结尾写汪无奇死的具体年代和死前烧毁书斋中所有字画和鸡豪笔,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也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2. (2) 小说设计孟解元带京城来客夜晚来访情节的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
    3. (3) 对于汪无奇独特、精湛的书画技艺,小说没有用过多笔墨直接表现,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4. 文言文阅读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 , 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 , 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 , 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B .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C .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D .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泥涂,污泥、淤泥,引申为泥泞的道路。比喻卑下的地位或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 B . 三司,古代的三个官署。汉代以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也称三公。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管户部。 C . 公辅,即三公四辅。辅,即辅佐或辅相,相传古代天子身边有四个辅佐或辅相,故称四辅。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 D . 赐骸骨,意同“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赐放,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致仕(即告老还乡)的婉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精神不振。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滞留在了长安。 B . 杜甫在给皇上的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学问和生活境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怀才不遇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期盼。 C . 文中表现出了杜甫鲜明的个性,他为了救房琯直言进谏,因而触怒了唐肃宗,他与严武交往不注意身份地位的差距,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甚至还出言不逊。 D . 杜甫曾经跟随李白、高适去汴州,畅快喝酒后登上吹台,触今怀古,情绪激昂慷慨,没有人能理解。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

      ②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 5. 古代诗歌阅读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 B . 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 . 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 D . 最后两句是说想要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
    2. (2) 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蜀道难》中,诗人描写瀑布飞泻、水石相击、声响巨大的句子是
    2. (2) 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用以表达宇宙运行永恒、个人命运有限的感伤诗句是
    3. (3)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慷慨而雄浑的诗句写尽王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4. (4) 《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 (5)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表达的意思十分一致。
    6. (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与《论语》十二章文中“”意思相近。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          的重要组成。《礼记》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饭黍毋以箸”。所谓“梜”、“箸”其实都是筷子的名称。由这          的记载可知,先秦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筷子,只是不够普遍罢了。然而不知何时,古人发现筷子的优点,以手抓饭就改为用筷吃饭,并渐次形成用筷礼仪。

    用餐前,要整齐地把筷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头部朝前,并且其他人等年辈最大的同桌当中长者动筷后,才能进食;用餐后,则要把筷子码放在饭碗的正中。用餐时,更要注意“用筷十忌”:一忌反筷,持筷颠倒乾坤;二忌迷筷,举筷游移不定,     ;三忌翻筷,落筷;四忌泪筷,回筷拖泥带水;五忌刺筷,单筷作叉戳食;六忌供筷,双筷直插碗盘;七忌剔筷,将筷作签剔牙;八忌吸筷,含筷吮舔汁水;九忌敲筷,拿筷击打碗桌;十忌指筷,用筷指指点点。此外,还要注意不能让筷子沾着饭菜去夹菜,夹菜时只能夹取靠近自己一面的食物,等等。真可谓,       都彰显为人修养。

    一双小小的筷子,(      )……总而言之,积淀了中华民族通达、厚重的智慧与情感。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可分割   只言片语   挑三拣四   举手投足 B . 不可或缺   只言片语   挑肥拣瘦   举手投足 C . 不可分割   七言八语   挑三拣四   搓手顿足 D . 不可或缺   七言八语   挑肥拣瘦   搓手顿足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要整齐地把筷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头部朝前,并且等年辈最大的同桌当中长者动筷后,其他人才能进食 B . 要整齐地把筷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头部朝前,并且等同桌当中年辈最大的长者动筷后,其他人才能进食 C . 要把筷子整齐地码放在饭碗的右侧,头部朝前,并且等同桌当中年辈最大的长者动筷后,其他人才能进食 D . 要把筷子整齐地码放在饭碗的右侧,头部朝前,并且等年辈最大的同桌当中长者动筷后,其他人才能进食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让小孩体悟酸甜苦辣,让游子品尝人情温暖,让伴侣矢志相依相偎,让老人享受儿孙满堂 B . 让老人享受儿孙满堂,让游子品尝人情温暖,让小孩体悟酸甜苦辣,让伴侣矢志相依相偎 C . 让小孩品尝酸甜苦辣,让老人享受儿孙满堂,让游子体悟人情温暖,让伴侣矢志相依相偎 D . 让老人享受儿孙满堂,让游子体悟人情温暖,让伴侣矢志相依相偎,让小孩品尝酸甜苦辣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网络直播迎来新一轮爆发期。,使得网络直播这个群体变得日益庞大。据《2020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统计,目前直播行业的主播账号累计超1.3亿、用户规模6.17亿,甚至不少地方出现专事直播的“直播村”。然而进入现在的直播间,夸张的滤镜、奇异的妆容、扭捏作态的表演、无聊低俗的语言……为了,获得更多打赏,达到流量变现,有些主播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可让人震惊的是,大批粉丝却正为这些低俗的直播埋单,不但,甚至将这些低俗主播捧为明星。当某个劣迹主播被封禁,还有不少粉丝为其鸣不平。

    网络直播本身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网络直播不能成为低俗文化的温床,任其野蛮生长。有关人士指出,行业准入的门槛过低,职业化的引导缺乏,导致一些主播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下,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加之主管部门、直播平台对低俗主播的打击力度不够,已经严重制约了网络直播的有序发展。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一直在记忆,也一直在忘记。我们努力记住一些人和事——人们称之为“强记”,也尝试忘记一些人和事——人们称之为“善忘”。有人说,强记可以让我们懂得珍惜美好。也有人说,善忘能够让我们释放心灵空间。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强记与善忘”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