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第五单元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3-08-16 浏览次数:3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下·句容期末)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章鱼不属于软体动物 B . 软体动物通常有贝壳 C . 有些软体动物能形成珍珠 D . 软体动物和鱼都用鳃呼吸
  • 2. (2023·龙华模拟) 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 缢蛏、扇贝、青蛙 B . 河蚌、章鱼、鲍鱼 C . 海参、蜗牛、娃娃鱼 D . 牡蛎、乌龟、乌贼
  • 3. (2023八上·常平镇期末)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鲍的壳、乌贼的海螵蛸都可入药 B . 牡蛎、扇贝等可制成美味的菜肴 C . 螺壳和珍珠,可以做装饰品 D . 钉螺味道鲜美,人们可以放心食用
  • 4. (2023·贵阳) 金合欢是一种灌木,花为金黄色。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 . 金合欢的花属于营养器官 B .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存活率更低 C . 蚂蚁的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D . 蚂蚁的“侵食”不会危害金合欢的生长
  • 5. (2023·牡丹江) 七星瓢虫被人们称为“活农药”。下列属于七星瓢虫特征的是(  )

    ①体表有外骨骼    ②身体大多具有贝壳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体内有脊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八上·西安期末) “吃货”小强喜欢吃各种海鲜,如辣炒蛏子、干煸鱿鱼头、蒜蓉粉丝蒸扇贝、爆炒小龙虾、葱油梭子蟹、清蒸多宝鱼、酱香螺蛳等。这些菜名中提及的软体动物有(  )
    A . 蛏子、小龙虾、多宝鱼、螺蛳 B . 扇贝、鱿鱼、梭子蟹、小龙虾 C . 蛏子、鱿鱼、螺蛳、扇贝 D . 多宝鱼、螺蛳、小龙虾、鱿鱼
  • 7. (2023七下·吴江期中) 河蚌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下图是河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需要用解剖刀割断闭壳肌 B . 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C . 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 D . 河蚌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 8.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乌贼属于软体动物 B . 珍珠的形成与河蚌外套膜分泌的物质有关 C . 软体动物都通过坚硬的贝壳保护身体 D . 双壳类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呼吸器官是鳃
  • 9. (2023八上·渠县期末)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 . 都具有贝壳,且是由外套膜分泌而来 C . 珍珠是因为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而成的 D . 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水,再通过出水管排水
  • 10. (2023七下·如皋期末) 蝼蛄(如图)是本地区常见的一种昆虫,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下列叙述能说明蝼蛄属于昆虫的是( )

    A . 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头部有一对复眼 B . 头部有一对触角,有翅能飞 C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D . 前足宽阔粗壮,适于挖掘
  • 11. (2023八下·揭东期中) 节肢动物种类紫多分布广泛,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以用做实验材料,如果蝇 B . 有药用价值,如眼镜蛇和蜈蚣 C . 可提供动物蛋白,如虾和蟹 D . 带给人类困扰,如蚊传播疾病
  • 12. (2023八下·福州期中) 下列能正确表示节肢动物、昆虫、蜜蜂、蜈蚣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3八上·罗湖期末)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动物中,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D .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 14. (2023八上·龙湖期末) 2022年6月,数百万只蝗虫入侵意大利撒丁岛,超过5万公顷土地受到蝗灾的摧毁和破坏。如果用凡士林涂满蝗虫的胸部和腹部,蝗虫会有以下哪种结果?(   )
    A . 开始昏迷,逐渐正常 B . 蝗虫会蜕皮 C . 蝗虫会窒息而死 D . 蝗虫正常生活
  • 15. (2023八上·福田期末) 2021年入侵中国12省的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足运动,属于爬行动物 B .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 C .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 D . 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二、判断题
  • 16. (2023·漳州模拟) 阅读资料并判断下列叙述是作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蝉在干树枝上产卵,卵刚产出,蚋(一种小昆虫)会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放进一个自己的卵,蚋的幼虫以蝉卵为食。蝉卵孵化后,幼虫立刻钻到地下,四年后爬山地面,外层的皮由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变成完全的蝉,在阳光中歌唱五星期。(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

    1. (1) 蝉和蚋是寄生关系。
    2. (2) 蝉体温恒定,适合地下生活。
    3. (3) 文中的“皮”指的是禅的外骨骼。
    4. (4) 从生物学的角度,文中的“翅膀”用词不科学。
三、读图理解题
  • 17. (2021八上·铁岭月考) 如图是蝗虫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问题

    1. (1) 蝗虫身体是由A、B和C构成。A是蝗虫的中心;B是蝗虫的中心;在C处有许多重要的内脏,可完成多种生理活动。
    2. (2) 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 (3) 蝗虫的运动器官包括3对,2对,它们都生长在胸腹部。
    4. (4) 此外,体表有L用于呼吸。
  • 18. (2022八上·南海期中) 下图是软体动物的代表—缢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其中[_____]内填写序号)

    1. (1) 缢蛏贝壳的形成和图中位于身体表面的[②]有关。像缢蛏这样,身体表面有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的生物,可称之为双壳类。
    2. (2) 缢蛏通过身体吸入水,水流经过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排出体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①]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 (3) 缢蛏的运动器官是[]
    4. (4) 软体动物类群中,河蚌体内形成珍珠的结构主要与图中的[]有关。
四、实验探究题
  • 19. 学习了蝗虫的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呼吸器官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其胸腹部,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活蝗虫、清水。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的清水。

      ②把两只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

      甲中蝗虫的浸入水中,露出部;

      乙中蝗虫的 浸入水中,露出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4. (4) 结果预测:
    5. (5) 推测蝗虫呼吸器官所在的部位: 。
    6. (6) 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你认为如何消灭室内的蚊、蝇?
五、资料分析题
  • 20. (2022八上·大同竞赛)  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寻找身边的生命,发现自然的伟大,下图甲是同学们在校园草丛中发现的螳螂,乙图是生物校本课上某同学完成的螳螂画。螳螂与蝗虫同属节肢动物昆虫类,一起观察螳螂,联系已学知识,认识螳螂的结构特点。

    1. (1) 观察螳螂:螳螂的头部可以180度旋转,让它“眼观六路”,它的头部有,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有是运动中心;呼吸时腹部有规律的跳动,气体通过进出身体。
    2. (2) 触摸螳螂:体表是否较硬?,因为节肢动物体表有,它是保护身体的“盔甲”,还能,让它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
    3. (3) 分析螳螂:

      ①推测螳螂在发育时期会出现现象。说出原因

      ②螳螂运动能力强,除了有翅和足,还有什么特点有利于运动?

  • 21. (2015八上·博白期末)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阅读思考:

    2014年5月25日,湖南省浏阳河市再次爆发福寿螺灾害,很多禾苗一夜之间被啃食,再请相比5年前可能更为严重.福寿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在25﹣30℃时活动最为频繁、感觉灵敏;接水温达到33.5℃时行动迟缓,甚至藏于水底;水温低于12℃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在5℃以上可以越冬.福寿螺怕强光,多在夜晚浮出水面摄食.福寿螺食性比较杂,偏食植物性饲料,如浮萍、禾苗等,尤其喜食含糖量较高的瓜果类,如甜瓜、西瓜等.一只成熟的雌螺经交配后每隔5﹣10天产一次卵块,卵块为粉红色,气温恒定中28℃以上,约一个星期后便孵化出幼螺.浏阳市曾经在河流中投放青鱼苗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

    解决问题:

    1. (1) 福寿螺在生物分类上是(   )

      A . 线形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环节动物 D . 节肢动物
    2. (2) 福寿螺的贝壳的形成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

      A . 荚膜 B . 细胞膜 C . 表膜 D . 外套膜
    3. (3) 推测青鱼与福寿螺的关系为

    4. (4) 福寿螺引发的灾害是不经论证盲目从外面引进物种的结果,它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这种现象称为

    5. (5) 这种用青鱼对付福寿螺的方法,属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