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陵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B . 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只有解决这一矛盾,今译才能完成。 C . 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对社会大众而言,所看重的更是其阅读价值。 D . 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 B . 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C . 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法理解。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 “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
      A . 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 . 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 . 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 . 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4. (4)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 (5) 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

      原文

      译文

      手如柔夷,

      手像春好柔嫩,

      肤如凝脂,

      肤如凝脂多白润,

      蜂首蛾眉,

      额角丰满眉细长,

      巧笑倩兮,

      嫣然一笑动人心,

      美目盼兮。

      秋波一转摄人魂。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一)

    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只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佬走马路的第一着,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

    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昨晚上唱歌的,老船夫还以为是天保大佬,日来便要翠翠守船,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听情况。在河街见到了大佬,就一把拉住那小伙子,很快乐地说:

    “大佬,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

    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溪衄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翠翠同她祖父晚上听到的歌声,便全是那个傩送二佬所唱的。大佬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这时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装货。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他拍了大佬一下,轻轻地说:

    “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第一号。”

    大佬望着弄渡船的老船夫涎皮的老脸,轻轻地说:

    “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

    这句话使老船夫完全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老船夫搓着手说:

    “大佬,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分的!”

    那大佬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老船夫抬头望到二佬,正在窗口整理一个渔网。

    回碧溪组到渡船上时,翠翠问:

    “爷爷,你同谁吵了架,脸色那样难看!”

    祖父莞尔而笑,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四章)

    (二)

    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嗡地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说话。从一些故事上慢慢地谈到了唱歌,祖父话说得很妙。祖父到后来发问道:

    “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

    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

    “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

    “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

    “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

    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翠翠,你人乖,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河街天保大佬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诉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攀交情,你将怎么说? ”

    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谄的。

    祖父说:“你告诉我,愿意哪一个?”

    翠翠便微笑着轻轻地带点儿恳求的神气说:“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站起身了。

    “我说的若是真话呢? ”

    “爷爷你真是个……”翠翠说着走出去了。

    祖父说:“我说的是笑话,你生我的气吗?”

    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得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五章)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这句话暗示了翠翠当时朦胧的爱情状态,契合翠翠当时的现实处境。 B . 天保、傩送兄弟二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托人提亲),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傩送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 胜过天保,天保主动退出竞争,离开茶峒。 C . “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这句话表明祖父心思细腻,他不想让孙女过早地涉入爱河,饱尝爱的伤痛,所以瞒着孙女。 D . “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爱情的关心。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一)描写翠翠做了一个“顶美顶甜”的梦,是通过梦境来表现翠翠对爱情的朦胧渴望,也巧妙地点出了傩送为她“唱了半夜的歌”的事实。 B . 选文(二)从环境渲染、人物对话、人物心理、人物行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翠翠情窦初开的形象特征。 C . 文本情节集中,运用了两条线索,以船夫对翠翠的关心为明线,以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为暗线,明暗结合,富有韵味。 D . 小说语言夸张幽默却又生动形象,主要以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擅于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3. (3) 文本(二)的结尾为什么要描写月光和白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对于“唱歌”,翠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 余自齐安舟行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碳碳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口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吃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綍,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窳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咕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咕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簌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 B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 C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吃如钟鼓不绝 D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吃如钟鼓不绝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尤疑之”中的“余”是第一人称代词,类似的还有“吾” “我” “予”等;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尔”“若”“乃”等。 B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含意不同。 C .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字含意相同。 D . 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就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B .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C . 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 .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是说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却不想告诉别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5. (5) 苏轼夜访石钟山,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了“噌吃”之声形成的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这个原因。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共9分)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意思。②孤:指“孤门细族”,也就是“寒门庶族”。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中“不能食” “拔剑击柱” “长叹息”三个紧相联结的行为动作;充分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 B . “安能蹀主羽翼?”一句运用了借代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 C . 中间六句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寥寥几笔,却写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D . 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2. (2)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两句描述了一幅安适温馨的生活画面,但在本首诗里却别有味道,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密《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向晋武帝提出请求的两句是“ ”。
    2. (2) 杜甫《蜀相》高度赞誉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的两句是“” 。
    3. (3)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鲁迅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究竟是如何在思想和写法上进行突破的,却是一个____的解释性命题。

    在小说的结构上,《红楼梦》运用了多重嵌套的手法。以____而又精巧自如的序曲为引线,用悲剧主体故事之外的神话寓言,来隐括全书深广的社会内容。全书有三重结构:“石——玉——石”的象征结构,“政治与爱情”的写实结构,“预言与应验”的谶纬结构。全书跌宕起伏,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涓;忽而巨浪排空奔腾澎湃,忽而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 , 形成无比复杂而广阔的局面。

    立体性的情节结构与复合性的主题意蕴共同构建了一个____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红学”研究依然____。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深不可测    长盛不衰 B . 莫衷一是    虚无缥缈    深不可测    经久不息 C . 见仁见智    虚无缥缈    高深莫测    经久不息 D . 莫衷一是    扑朔迷离    高深莫测    长盛不衰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 B .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 C .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红学”现象,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 D . 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
    3. (3)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①  ,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②  , 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成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雪衣藻本身虽然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    ③  , 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B .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C . 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D . 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文言文提出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体现了作者不凭借主观臆断、注重亲自研究的求实精神。当代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如果也能拥有这种精神,那必将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