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元素是家族,祠堂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性建筑。祠堂建筑普遍华美富丽,外墙建得高大坚固,大门牌楼用青石浮雕装点,两侧多刻楹联。多数祠堂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额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对联。祠堂内匾额的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官宣人家得了写在绢帛上的圣旨,有的刻在名贵木板上面,有的刻在石碑上,放到祠堂里面。祠堂见证了祖先的辉煌和荣耀,正因为如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成为家族的象征。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如此深刻,特别是南方,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群人。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祠堂中会供奉祖先的牌位。通常在除夕这种合家团聚的场合,多数家族会挂出祖先的影像,家族中人按照辈分对其行叩首礼。祠堂除了用于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外,还有多种用途:它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各房子孙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聚会场所;祠堂还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就在这里受到教育和处理甚至被驱逐出祠堂,也可以说它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的祠堂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总之,祠堂相当于一个公共场所。一家有难,或子女升学,一个祠堂的人都会伸出援手。

    祠堂是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见证了一个地区人文历史,尤其是姓氏的迁徙。从前和现在的祠堂作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既是联系居民与公共事务的重要纽带,也是对村庄时代更替、民俗变迁的反映,连接着村落与氏族的过去与现在,引导人们穿越岁月,找寻那一段段家规族文、祠堂文化。

    (摘编自关茂林《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材料二:

    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是在频繁的人口流动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古代就有易地为官的政治传统,于是许多官员成为移民者。中国多维的气候特征、殊异的地方特产决定了物资需要调剂余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商人们可从长途贩卖中赢利,这便决定了商人阶层往往是移民中的又一大群落,经商是移民的另一大原因。其他像学艺、拜师、信教等均程度不同地驱动了人口的流动。

    乡土情是离开故土的人们自然形成且逐渐得到强化的一种思想感情,它至使同乡客后者走向联合,成为会馆萌生的原动力。明代是科举制度充分发展的时期。京师则是寓居同乡官员较集中的地方,京师会馆的诞生便成为很自然的事猜。会馆最初就是在客地为官的同乡人在节庆期间寄托乡思、用乡音进行交流、观看家乡戏曲、品尝家乡菜肴的所在,后来功能逐渐扩展。它既管理寓居的同乡官员,又顾及同乡应试学子、工商阶层乃至一般移民,可以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互补的局面。会馆的基本功能在于“礼神、合示、义举、公约”,实际上具备了自治的功能。可以说,会馆组织使民间智慧在复杂的社会变迁面前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对社会管理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

    会馆倡导儒家的伦理纲常,对维护世道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会馆较之由西方引入的商会更多些人文关怀,更多些对人际关系、人生价值乃至社会价值的追寻,因而它不仅像商会那样旨在制定商业规范,还致力于弘扬家乡的文化精神、彰显地方文化建设业绩、帮助贫困的同乡人、参与乃至主持客居地的社会事业,给同乡人以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他们将家乡的英烈奉祀为神,这无疑形成了最强有力的黏合剂和凝聚器,同时为主流与优秀的价值观延存提供了基地。因此,即使是在商会移植进中国并大行其道之时,会馆的生命力也并未削弱。

    由此可见,会馆是中国传统社会变迁中颇具特色又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它展示着社会变迁和官外、商人及其他各阶层人们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意味着。在传统行政体系之外民众的自立、自治与有序社会秩序的建立,在推进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摘编自王日根《会馆史话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相较于民宅,具有规模大、建筑讲究和气派恢宏特点,是家族的象征。 B . 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的礼俗社会,族长握有横暴权力,可以行使族权,教育并处理违反族规者。 C . 异地为官、四方游学、外出经商都极大地推动了人口流动,中国人传统的乡土观念由此逐渐形成。 D . 会馆凝聚了中华文化内在精神,更具人文关怀,有助于管理流动人群,因而较之商会更具有生命力。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通常一姓一祠,堂内往往挂有姓氏渊源的匾额,见证了一个地区姓氏的迁徙。 B . 祠堂兼具教化人心、规范行为的功能,从而对社会的稳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C . 祠堂和会馆同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祠堂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而会馆则主要以地缘为纽带。 D . 研究祠堂、会馆,对我们了解地方文化、民俗变迁、经济活动、历史人物等都具有一定意义。
    3. (3) 下列选项,不属于会馆基本功能范畴的一项是( )
      A . “公议庄码价目,开店之后就于逐月朔望两日,齐集公所,斟酌起跌,不准私行开价。有碍商买资本,违者罚钱二竿充公,决不宽贷。” B . “棚内台址巍然,为岁时祈报演剧之所也。用是岁于三六月之吉,设供演戏,以娱神歆而乞其庇。敬事斯举,永期弗坠。” C . “赤贫如洗而患病缠绵床第者,由首事会同同乡查明实情酌给药资。赤贫无力婚嫁者,婚事帮给银10两,嫁事帮给银20两。” D . “择月既定,或不拣吉期,主人诣祖堂,焚香四拜:‘孝某,将以本月某日,到祠祭事,不腆微忱,于今敢告。’”
    4. (4)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会馆诞生的原因。
    5. (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家族》中谈到,家族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祠堂作为家族性建筑,楹联是不可或缺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下面这副祠堂楹联的功能。

      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以来,无一人肯辱青史;

      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此八者足振家声。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祖父

    汪曾祺

    我的祖父名嘉勋,字铭甫。他的本名我只在名帖上见过。我们那里有个风俗,大年初一,多数店铺要把东家的名帖投到常有来往的别家店铺。初一,店铺是不开门的,都是天不亮由门缝里插进去。名帖是前两天由店铺的“相公”(学生)在一张一张八寸长、五寸宽的大红纸上用一个木头戳子蘸了墨汁盖上去的,楷字,字有核桃大。我有时也愿意盖几张。盖名帖使人感到年就到了。我盖一张,总要端详一下那三个乌黑的欧体正字:汪嘉勋,好像对这三个字很有感情。

    祖父中过拔贡,是前清末科,从那以后就废科举改学堂了。他没有能考取更高的功名,大概是终身遗憾的。功名道断,他就在家经营自己的产业,他是个创业的人。

    我们家原是徽州人(据说全国姓汪的原来都是徽州人),迁居高邮,从我祖父往上数,才七代。祠堂里的祖宗牌位没有多少块。高邮汪家上几代功名似都不过举人,所做的官也只是“教谕”“训导”之类的“学官”,因此,在邑中不算望族。我的曾祖父曾在外地坐过馆,后来做“盐票”亏了本,甚至把家产都赔尽了。听我父亲说,我们后来的家业是祖父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创出来的。

    创业不外两途:置田地,开店铺。

    祖父手里有多少田,我一直不清楚。印象中大概在两千多亩,这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他的田好田不多。一部分在北乡,北乡田瘦,有的只能长草,谓之“草田”。年轻时他是亲自管田的,常常下乡。后来请人代管,田地上的事就不再过问。

    祖父所开的店铺主要是两家药店,一家万全堂,在北市口,一家保全堂,在东大街。这两家药店过年贴的春联是祖父自撰的。万全堂是“万花仙掌露,全树上林春”,保全堂是“保我黎民,全登寿域”。祖父的药店信誉很好,他坚持必须卖“地道药材”。药店一般倒都不卖假药,但是常常不很地道。尤其是丸散,常言“神仙难识丸散”,连做药店的内行都不能分辨这里该用的贵重药材,麝香、珍珠、冰片之类是不是上色足量。万全堂的制药的过道上挂着一副金字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并非虚语。我们县里有几个门面辉煌的大药店,店里的店员生了病,配方抓药,都不在本店,叫家里人到万全堂抓。

    祖父是很有名的眼科医生。汪家世代都是看眼科的。他有一球眼药,有一个柚子大,黑咕隆咚的。祖父给人看了眼,开了方子,祖母就用一把大剪子从黑柚子的窟窿里抠出耳屎大一小块,用纸包了交给病人,嘱咐病人用清水化开,用灯草点在眼里。这一球眼药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据说很灵。祖父为人看眼病是不收钱也不受礼的。

    中年以后,家道渐丰,但是祖父生活俭朴,自奉甚薄。他爱喝一点好茶,西湖龙井。饭食很简单。他总是一个人吃,在堂屋一侧放一张“马杌”——较大的方凳,便是他的餐桌。坐小板凳。他爱吃长鱼(鳝鱼)汤下面。面下在白汤里,汤里的长鱼捞出来便是酒菜——他每顿用一个五彩釉画公鸡的茶盅喝一盅酒。没有长鱼,就用咸鸭蛋下酒。一个咸鸭蛋吃两顿。上顿吃一半,就把蛋壳上掏蛋黄蛋白的小口用一块小纸封起来,下顿再吃。他的马杌上从来没有第二样菜。喝了酒,常在房里大声背唐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汪铭甫的俭省,在我们县是有名的。

    但是他曾有一个时期舍得花钱买古董字画。他有一套商代的彝鼎,是祭器。不大,但都有铭文。难得的是五件能配成一套。我们县里有钱人家办丧事,六七开吊,常来借去在供桌上摆一天。有一个大霁红花瓶,高可四尺,是明代物。我小时候天天看见,放在“老爷柜”(神案)上,不过我们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名贵,和老爷柜上的锡香炉烛台同等看待之。他有一个奇怪古董:浑天仪。不是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观象台的那种大家伙,只是一个直径约四寸的铜的溜圆的圆球,上面有许多星星,下面有一个把,安在紫檀木座上。就放在他床前的小条桌上。我曾趴在桌上细细地看过,没有什么好看。是明代御造的。其珍贵处在一次一共只造了几个。祖父不知是从哪里买来的。他还为此起了一个斋名“浑天仪室”,让我父亲刻了一块长方形的图章。祖父有两件宝。一是一块蕉叶白大端砚。据我父亲说,颜色正如芭蕉叶的背面。是夏之蓉的旧物。一是《云麾将军碑》,据说是个很早的拓本,海内无二,这两样东西祖父视为性命,每遇“兵荒”,就叫我父亲首先用油布包了埋起来。

    我弄不清祖父的“思想”是怎么回事。他是幼读孔孟之书的,思想的基础当然是儒家。他是学佛的,在教我读《论语》的桌上有一函《南无妙法莲花经》。他是印光法师的弟子。他屋里的桌上放的两部书,一部是顾炎武的《日知录》,另一部是《红楼梦》!更不可理解的是,他订了一份杂志:邹韬奋编的《生活周刊》。

    我的祖父本来是有点浪漫主义气质,诗人气质的,只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使他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发展。有一年,为了避乱,他和我父亲这一房住在乡下一个小庙里,即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菩提庵里,就住在小说所写“一花一世界”那间小屋里。这样他就常常让我陪他说说闲话。有一天,他喝了酒,忽然说起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说得老泪纵横。我没怎么听明白,又不敢问个究竟。后来我问父亲:“是有那么一回事吗?”父亲说:“有!是一个什么大官的姨太太。”老人家不知为什么要跟他的孙子说起他的艳遇,大概他的尘封的感情也需要宣泄宣泄吧。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写汪家在高邮本不算望族,后来曾祖父又因做“盐票”而赔尽家产,突出了祖父赤手空拳创立家业的不易。 B . 文中所写祖父喝酒背唐诗的场景,塑造了一个苦闷又无奈的读书人形象,与上文“功名道断”的“终身遗憾”相呼应。 C . 文中运用对比,既写祖父生活节俭,又写他很舍得花钱买古董字画,通过表面的矛盾表现祖父轻物质、重精神的特点。 D . “我”弄不清祖父的“思想”是怎么回事,是因为祖父既学儒、佛,又关注新思想,他的思想新旧间杂,很难说清楚。
    2. (2) 下列对文中所录药店三副对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副对联对仗工整,语言雅致,且前两副运用藏头的手法,暗合“万全”“保全”堂名,突出了祖父富于才华的特点。 B . “万花仙掌露,全树上林春”,以“万花”“全树”显药材的齐全,以“仙掌露”“上林春”显药材的名贵和药效的显著。 C . “保我黎民,全登寿域”,表现了祖父对百姓健康长寿的美好期待和医药济世的情怀,塑造了其善良仁爱的儒商形象。 D .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既表现了万全堂对药材加工品质和信誉的追求,也暗含对同行药材不地道的批评。
    3. (3) 文末划线句“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 (4) 汪曾祺曾谈到自己追求的散文风格是“淡而有味”,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strong>
  • 3. 文言文阅读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小字寄奴。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帝少有大志,及长,雄杰有大度,风骨奇伟。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谓有天子气者也。孔恭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见童子数人于榛中捣药。童子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可杀。”帝叱之,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众。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姓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五年二月,伪燕主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讨。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初谋是役,议者以为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反?帝曰:“不然。鲜卑性贪,略不及远,必将引我,且亦轻战。师一入岘,吾何患焉。”及入岘,帝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众问其故,帝曰:“师既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馀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胜可必矣。”六月,超使广宁王贺刺卢及五楼悉力据临朐。去城四十里有巨蔑水,超告五楼急据之。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帝即位于南郊

    (节选自《南史》)(节选自《南史•宋本纪上第一》,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B . 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C . 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D . 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皇考,指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尊称,意谓美好的父君,文中指刘裕的父亲。 B .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地区看,地处长江之外,大体包指江南、江东等地区。 C . 冠军,谓列于诸军之首,或指古将军名号;和今义不同。今义是指比赛中的第一。 D . 南郊,指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也指帝王祭天的大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裕少有大志,雄杰大度。僧人看见刘裕上空出现五色龙形花纹并告之,刘裕十分高兴;孔恭认为刘裕父亲的墓地不是普通的墓地,刘裕听后更为自负。 B . 刘裕风骨奇伟,常有奇遇。他到新洲采荻草,射伤一条大蛇而得到神药;后在下邳的旅店里,遇僧人又得到一味黄色的药,手疾因此痊愈。 C . 刘裕作战勇猛,治军整肃。孙恩作乱时,刘裕带领的侦察兵大多战死,刘裕奋勇杀敌;伐将领手下士卒到处掠夺,只有刘裕的士卒不侵犯百姓。 D . 刘裕深谋远虑,才能超群。皇帝下旨让刘裕带兵北伐慕容超,他坚持率军进入大岘关,并断定士卒此时有必死的意志,且军队没有缺粮的担忧,一定会取得胜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待,超不从。

    5. (5) 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刘裕击退慕容超的原因。
  • 4.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渌水》《楚妃》都是乐曲名。

    1. (1) 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诗首二句交代听琴的场合、缘起,“欢”字渲染了宾主之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鸣琴”二字点题,提挈全篇。 B . 后诗“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借代琴音的清越宏远,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琴声铿锵有力的特点。 C . 前诗末两句写听琴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归隐云山,此夜思之。“敢告云山从此始”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听琴后的人生启悟。 D . 后诗“客心洗流水”,表层意是听琴让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深层是“高山流水”之典,寓有知音的感慨。
    2. (2) 两首唐诗在描写音乐的技巧上与《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句描写箫声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2. (2)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3. (3)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形象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strong>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古国,其历史遗存之丰厚、文化文明之辉煌是____的。无数的文明之秘、历史之谜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____的光明前景。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广汉三星堆……每一个重要文化遗存的发现和发掘,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我们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展现着民族精神风貌。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短短14 个字的背后,是中国考古学者百年的不懈奋斗。正是考古,为我们____了文明的来处,为我们寻回华夏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从用一把小小的手铲开启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到如今运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____,扎根田野,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容置喙    大有可为    揭露    宵衣旰食 B . 不言而喻    大有作为    揭露    栉风沐雨 C . 不容置喙    大有作为    揭示    宵衣旰食 D . 不言而喻    大有可为    揭示    栉风沐雨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B . 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C . 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D . 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3. (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比喻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活中,很多蔬菜适合生吃,不仅味道好,____。生吃蔬菜最突出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蔬菜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挥发油可以提高身体中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

    许多蔬菜中都含有一种免疫物质——干扰素诱生剂。这种物质会作用于人体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成为人体细胞的“健康卫士”。( ),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但干扰素诱生剂____,只有在生吃蔬菜时才能被人吸收;若经高温烹炸,其产生的干扰素则会大大减少。

    尽管生吃蔬菜有好处,但并不是____。比如,土豆、芋头、山药等富含淀粉的蔬菜必须熟吃,否则其中的淀粉粒无法破裂,人体不能消化。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进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能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抑制癌细胞生长 B . 它能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进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癌细胞生长 C . 它能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抑制癌细胞生长,进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 D . 它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进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strong><img src="http://tikupic.21cnjy.com/2023/08/13/7b/36/7b36f015108a86418593c4136f985c41.png" width="75px" height="12px">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以“门与墙”的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