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戏剧具有虚构的故事性,具有需要多人参与的社会性,具有以特定形态来表达情感,促进人类深入思考的艺术性。戏剧的这三个特点不仅能帮助儿童在成长中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也能促进儿童语言信息社交能力的发展,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儿童要认同传统文化,首先需要理解文化,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实现文化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等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制度、习俗和行为中,更深藏在思想观念、心理意识等精神世界中。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喜欢在模仿、幻想中编出各种故事,并自己假装扮演着各种故事角色。因此,儿童戏剧以游戏为载体,让儿童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和具有故事性的情节表演,自然而然地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基于传统文化素养主题的儿童戏剧教育作用的发挥,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学校要营造儿童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根据游戏活动的特点,从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以游戏为载体,为儿童提供交流的主题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学校要以儿童喜爱的童话剧、神话剧、自由剧等形式为载体,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儿童在戏剧空间里体验不同角色,感悟戏剧故事情节带来的丰富情感,满足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向往,引导儿童练习和掌握对话交流的技巧,让儿童戏剧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课程。家长要支持儿童戏剧教育活动,将业余时间带儿童去剧院欣赏儿童戏剧作为必不可少的亲子活动; 在观看儿童戏剧时,家长要转变思路,特别是要与儿童交流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感恩、家国情怀等,从儿童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来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家长要帮助儿童积极参与学校的儿童戏剧策划和表演,这不仅能激发儿童了解戏剧的兴趣,还能让儿童感受到戏剧演员所表演的不是古代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现实生活的世界。当然,儿童戏剧教育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利用儿童戏剧的自身魅力,唤醒儿童的生命价值,引导儿童发挥主动创造力,激活儿童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社会各界要为儿童参与戏剧演出提供支持和帮助,要认识到他们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就是在戏剧演出中以逼真的心态体会角色的真实感受; 全社会要积极利用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和社区资源,鼓励儿童戏剧选择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促使儿童戏剧表演走进社区,让儿童发展受到社会关注,赢得更多掌声,最终形成良好的正确导向。 

     总之,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借助儿童戏剧教育优势,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塑造儿童道德品质和良好人格,促进儿童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吴婧《传统文化素养主题下的儿童戏剧教育论析》) 

     材料二: 

      “六一”节前夕,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34部优秀儿童剧目陆续进行展演,为全国小朋友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献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本届参演剧目涵盖话剧、音乐剧、舞剧、戏曲、木偶剧、皮影、杂技等艺术门类,既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民间传说、童话、神话故事,也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革命题材作品,还有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现实题材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多元,充分展示出新时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时代精神、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将引领广大少年儿童观众走进色彩斑斓的戏剧世界。 

     比如经典儿童戏剧《报童》通过展现一群小报童在战斗中迅速成长的故事,为一代代小观众带来一次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戏剧作品之一;经典儿童戏剧《马兰花》歌颂善良、勤劳、勇敢等美好品质,“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成为几代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童年记忆;还有常演不衰的《国王的新衣》,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认识诚实的可贵;如梦似幻的《儿童奇缘》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我。这些剧目以美感染人,以美引导人,润物细无声地健全儿童的人格,净化他们的心灵。 

     强化儿童戏剧育人功能,要让优秀儿童戏剧作品惠及更多儿童。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的儿童戏剧节有一个亮点:戏剧节期间,孩子们不仅是小观众,还是小志愿者、小记者、小演员,更是文化小使者。演出期间,经过培训的小志愿者们为中外观众讲解;演出后,他们化身小记者,采访剧组主创和演员,以孩子的视角更深入地了解戏剧创作和演出。这种深度参与让孩子们获益良多。如今,随着一种新的戏剧模式——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孩子们的参与将会更加深入。这些戏剧由演员和孩子共同完成创作,在设定的情境内,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绪,增强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同时学会合作、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摘编自刘库·《引领广大儿童走进戏剧世界》,《光明日报》,2023.5.31)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剧的三个特点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也能促进儿童语言信息社交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思考。 B . 借助儿童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儿童戏剧应充分体现出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和儿童表演特点,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优秀传统文化。 C . 从儿童戏剧教育的价值来看,离开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就难以培养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全面发展将难以实现。 D . 在戏剧节展演期间,孩子们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视角参与活动,受益颇丰,这也成为本次儿童戏剧节的一个亮点。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制度、习俗和行为中,更深藏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这使得儿童很难直接理解。 B . 如果家长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去观看儿童剧,按照自己的思路与儿童交流感受,儿童戏剧的教育作用就难以实现。 C . 《马兰花》和《国王的新衣》两剧,之所以受到组织者的极力推荐,是因为两剧都歌颂了人的优秀道德品质。 D .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的剧目共34部,不仅题材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而且内涵深刻,寓教于乐。
    3.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一段以戏剧的三个特点为理论起点展开论述,既具有宏观上的理论架构,也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层次。 B . 材料一第二段用总分和并列的论证结构,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素养主题下的儿童戏剧的教育作用。 C . 材料二第二段列举四个剧目,既使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更加直观,也多层面分析和总结了儿童戏剧的育人功能。 D . 材料二主要从客观的新闻叙事视角,介绍了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此次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得以呈现。
    4. (4) 请从新闻消息的视角,简要概括材料二第一段的特点。 
    5. (5) 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创排演出的儿童京剧《少年英雄·王二小》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活动,结合两则材料,概述其入选的理由。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晚唱 

     杨虎 

     黑石河往东流去,五叔在田里扶着犁走,一抬眼,满河的水在阳光下冒起白烟。从前,这儿过了河,往南,吃两杆叶子烟的工夫就到了永圣寺。每天清晨,寺里总传出悠远的钟声。再往前,过一坝冬水田,几丛坟头,远远就看见了州城青黑色的城墙。 

     那一坝冬水田是永圣寺的庙产。每年都是寺里来个和尚,请父亲去使牛操转、耙平的。五叔那时正是半大孩子,父亲犁完了田,就把牛绳交给他,说:牵去困水。 

     在渠里困了水起来,牛将尾巴上的水珠甩来荡去,黑眼睛看着五叔,亲热地在他身边挨来挨去。 

     五叔家三代使牛。 

     这一带颇多匠人:铁匠、木匠、改匠……过了年,土路上叮叮当当地走来个背着高脚背篼的男子,进了村,扯开嗓门喊:细磨子,细磨子喽——是个山上下来的石匠。五叔虽然是在田里磨手板皮,却因牛使得好,村人们都亲切地喊他使牛匠。 

     别人使牛不过混口饭吃。五叔家每年立春,都要郑重地在牛栏里上香,贴春牛图,献刀头。祖父在时,还要领着一家大小,恭恭敬敬地对着栏里的牛磕头。 

     磕头之前,祖父从怀中掏出一张发黄的纸,念道: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念我先祖,来自麻城,风餐露宿,抵达蜀地…… 

     别人使水牛,也使黄牛。黄牛不能骑,力也不大,还爱捞嘴。因为这 ,五叔一向使水牛。 

     牛犄角弯弯。 

     这一天,天上像悬着两个太阳。五叔和牛累得吭哧吭哧。主人家催得紧,歇午的时候,牛刚下河,见五叔坐立不安的样子,就站起来,朝五叔叫了两声,又回到了田里。也合该出事,耙完田,五叔累得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忘了解下耙具。牛热得遭不住,拖着耙具,就往河边赶。 

     水牛跑得风快。 

     一坝田里的人都惊呆了。耙具露出尖尖的牙齿,紧紧追赶着水牛的后蹄。五叔刚“哎呀”一声,就见耙子跳起来,狠狠往水牛的后腿上咬了一下。水牛一吃痛,四处乱奔,耙具更加疯狂起来,张开嘴,露出森森白齿,一下一下往水牛的臀、后腿、背上……狠狠扎去。 

     五叔再也喊不出声来,泪水涟涟,一下子萎在了地上。 

     傍晚,村里飘起水牛的肉香。五叔从墙上取下祖父传下来的那只牛角,一个人徘徊在空荡荡的牛栏里,半天,却吹不出声…… 

     牛贩子们交易时都不说话,手缩在袖笼里,指头忽长忽短地叫价。五叔不忙讨价,只把目光缓缓地在每头牛身上移动。牛群黑黄高低,远远近近地立着,叫着。月光在天上流动,洗得牛市上时而白,时而黑。 

     经过一头大水牛时,水牛响亮地叫了一声。这牛贩子是个年轻人,两眼笑眯眯地招呼五叔。五叔熟练地将水牛的嘴唇翻开,瞄了瞄牙口,眼里一热,问:咋卖? 

     牛贩子袖笼里动了一下。 

     五叔伸出手去,捉住那几根指头,犹豫着,还了一个价。牛贩子嘲笑地摇摇头,目光转向别处。 

     天快亮了,一声忧伤的牛哞突然叫得牛市上空荡荡的。五叔一无所获,在地上捡了半截牛绳,正低头怏怏地走。牛哞声一声比一声凄凉,五叔抬起头来,看见一头苍老的黄牛拼命往一个妇人身后藏。集市上的杀牛匠嘴里含了一把尖刀,眼睛上上下下地往那黄牛身上瞧。 

     黄牛不敢看那汉子的眼睛,低下头,围着妇人转来转去。妇人火了,一把扳住它的犄角。黄牛吃惊地盯着主人,又望望旁边站着的五叔,眼神又慌乱,又绝望。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它深深的眼窝里缓缓淌了出来。 

     杀牛的人嘴里哼了一声,朝妇人伸出三根手指。 

     妇人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杀牛匠转身就走。妇人慌了,急忙招呼他等着。杀牛匠将刀吐在手中,稳稳地攥着,说:一口价,三百,卖不卖由你。 

     妇人叹口气,苦笑笑,手一伸,将牛绳递了出去。 

     汉子伸出手,却发现绳索紧紧地捏在了一个老人的手里。 

     五叔看也不看杀牛匠,从怀里摸出全部的钱来,递给妇人,说:六百,我要了。杀牛的汉子正要发作,一听这价,笑着摇摇头,竟自走了。 

     坝上的庄稼再次被风吹黄时,黄牛就死了。 

     黄牛太老了。五叔牵着它在村道上走,像领着自己的父亲。村里人笑五叔使了一辈子牛,老了却伺候着一头废物。在田里调头的时候,黄牛拉不动犁头,就喘着气,停了下来,一面转过头,哞哞地喊着五叔,眼里满是歉意。五叔温柔地摸摸它的犄角,扔了犁,让它歇着,自己在一旁笑眯眯地裹着叶子烟。别的使牛人见了,暗暗高兴,“啪”的一鞭抽在自家的牛背上,大声喊:五叔,秧子多深了,快点。 

     五叔嘿嘿地笑:不忙,不忙,它也干了一辈子了,等它歇歇。 

     黄昏时分,五叔拿着牛角,走进了长坟茔。坟园深处,五叔在一块隆起的土堆前停住,大声说:黄牛老弟,我不知道你前世干了什么,害得这世变牛,劳碌了一辈子。现在,我们把你埋在这里,和我先人们做伴,他们都是爱牛的人,你就安安心心地睡去吧,永远都别醒来。 

     风吹动了许多坟上的青草。五叔将牛角举起来,在月光下吹得呜呜地响。 

     (节选自《短小说》2008年第6期)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叔在牛犁完永圣寺的田后把它“牵去困水”,牛“将尾巴上的水珠甩来荡去”“看着五叔”“在他身边挨来挨去”,都直接表明五叔从小就特别爱牛。 B . 立春时,祖父郑重地“贴春牛图,献刀头”,“领着一家大小”“对着栏里的牛磕头”是为了感恩牛当年帮助自己“风餐露宿”来蜀地生存的功绩。 C . 五叔看到耙具“紧紧追赶着水牛的后蹄”,意识到危险“‘哎呀’一声”,之后“再也喊不出声来”,只能无助地“泪水涟涟”,他知道悲剧已无可挽回。 D . 五叔在买牛时,面对牛贩子的出价,“犹豫着,还了一个价”,却被“牛贩子嘲笑地摇摇头”,是因为牛贩子是个年轻人,他认为五叔是不懂牛的外行。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写“这一带颇多匠人:铁匠、木匠、改匠”,尤其不厌其烦地写“山上下来的石匠”,看似闲笔,实则是为下文写村里人肯定五叔使牛技能而蓄势。 B . 作者善于运用独立成段的短句,如“五叔家三代使牛”“牛犄角弯弯”“水牛跑得风快”等,不仅把内容表达得更充分,也使行文节奏富于变化。 C . 文中写黄牛在面临被杀危险时“不敢看”“吃惊地”等表现,运用拟人手法,既渲染了悲剧氛围,也能使“置身事外”的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D . 文章用字可谓“锻石成金”,如五叔“一下子萎在了地上”“从怀里摸出全部的钱来”中“萎”“摸”,分别刻画出主人公当时崩溃和不舍的心理状态。
    3. (3) 在情节上,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并取得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概括出两处并加以分析。 
    4. (4) 小说题目是“晚唱”,就“晚”和“唱”而言包含多种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阐释。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乘六龙,得圣人之时,天下孰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下之。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材料二: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 , 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恣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 , 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2. (2) 下列对材料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加,文中意思为超过,与《鱼我所欲也》中“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加”意思不同。 B . 鼎足,指重臣之位,是比喻义,与鼎外形大、体积重并作为宗庙祭祀时的礼器相关。 C . 张目熟视,文中意为睁眼注视,“熟视”与成语“熟视无睹”中的“熟视”意思相同。 D . 从容,文中指随意;也可形容人态度镇静,不慌不忙;古文中还可以指文辞委婉得体。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严光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曾经与光武一起游学; 光武即位,严光归隐,光武帝想任用贤能,于是派人四处察访像他一样有才德的人。 B . 侯霸是严光的旧交,他派人送信给严光,并转达了他不能及时来访的歉意和希望晚上能见到严光的意愿,对此严光没作直接回应。 C . 严光告诫身居三公之位的司徒侯霸,如果他心怀仁义辅佐天子,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如果他只会阿谀奉承顺从旨意,就会丢了性命。 D . 光武帝曾多次聘请严光任职以辅助自己; 又在宫中引见他,谈论往事,长谈多日,并同床而卧,这些都体现光武帝对严光礼敬有加。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②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5. (5) 范仲淹评价严光时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严光的风范。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柳宗元 

     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赐环留逸响,五马助征騑。 

     不羡衡阳雁,春来前后飞。 

     【注释】①朗州,今湖南常德,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此地;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与窦常均为柳宗元好友。②环, 圆形玉器,谐音“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酬和之作,身在朗州的窦常员外同时给两个人寄了书信。 B . 前两句中“投荒”“一纪”“荆扉”等词,点出诗人偏居一隅和贬谪生活的艰辛。 C . 诗人写“赐环”“五马”,既含感激之情,也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畅快心境。 D . 诗人不羡慕冬止衡阳、春则北返的雁,这表达了他居于偏地却旷达自适的豪情。
    2. (2) 本诗颔联用典抒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烂柯人”的典故同样抒情,处于相似境遇的两位诗人借以抒发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类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来竭力表现蜀道之高危艰险的语句是“”。 
    2. (2)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并序)》中用“”两句,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庭院饮酒赏景、怡然自乐的生活。 
    3. (3) 古代诗文,常常用“朝”“旦”等和“暮”“夕”等相对的词语来表示时间短暂、岁月更替, 如“”。 
六、简答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静,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① ),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躲开纷纷扰扰的名利场,独享一份( ② )的心境,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问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人,唯静,方能观照万物,于尘世生活,方能盎然情怀。静是合乎人道的,也是顺乎自然的。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取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③ ),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1. (1)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以“静”开头,仿照画横线句子另写一句话。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制作跳跳糖,首先要将糖果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熔化, ①  , 这些热糖浆如果直接冷却,就会成为普通的硬糖,而想要将糖浆制成跳跳糖 ,关键在于“高压环境”。热糖浆制成后,在尚未冷却之前,会被放入高压的二氧化碳环境里,其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50倍。 

     接着,对热糖浆进行充分的搅拌,此时二氧化碳气泡就会嵌入糖浆中。搅拌完毕,将糖浆进行冷却固化,恢复到常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气压和温度都逐渐降低, ②  , 冷却的糖就碎裂成许多小块,但每个小块中还有许多未破裂的小气泡,气泡中还封存着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气压还比标准大气压高。 

     当我们食用跳跳糖时,糖衣被唾液中的水分溶解,气泡结构的外壁被破坏,封存在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气泡内部压力突然降低, ③  ,就会在口腔内产生“跳动感”。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述跳跳糖“跳起来”的原因,要求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字。 
七、材料作文 
  • 8. (2023高二下·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1年,皮耶尔·艾佛萨在人类心脏中发现心肌干细胞,轰动全球。由此他获奖无数,俨然成为心脏干细胞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直至 2018年,全球心脏领域的学者联合发表论文声明:根本不存在心脏干细胞,针对它的研究都是伪命题。 

     这不禁使人要问,为什么此骗局能持续17年之久?说到底,一是因为艾弗萨自视为权威,对不同于他的研究结论一味打压; 二是因为部分研究者对权威盲目崇拜,致使问题一直被隐藏。 

    上面的材料,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思考?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