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04 浏览次数:2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本题共20</b><b>小题,每小题2</b><b >分,共40</b><b>分。请将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卷方框内)</b>
  • 1. (2018七上·鄞州月考) 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 . 作出解释
  • 2.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比较物体冷热程度,引入科学量——温度 B . 比较物体吸热能力,引入科学量——比热 C . 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科学量——密度 D . 比较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引入科学量——体积
  • 3. 2022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北美洲淡黄色粉砂岩中发现侏罗纪时期的被子植物果实化石。从岩石的成因上分析,该岩石属于(      )
    A .   岩浆岩 B . 变质岩 C . 沉积岩 D . 大理岩
  • 4. (2022·金华) 2021年一群亚洲象一路北上“逛吃逛喝”,人们对它们的爱护与宽容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让世界看到了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是(    )
    A . 保护、还原生物栖息地 B . 过度、无序开发旅游资源 C . 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 D . 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
  • 5. 小虞很喜欢科学课,他在进行实验活动时有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加热 B . 测量物体质量 C . 闻气味 D . 熄灭酒精灯
  • 6. 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搭配错误的是(      )
    A . 日本多火山、地震——板块碰撞 B . 大西洋不断扩张——板块张裂 C . 非洲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大陆漂移 D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地球内力作用
  • 7. 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 .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立方分米 C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千克 D . 上虞区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 8. 近日,一位机器人导购员“小新”亮相杭州新华书店,大大的眼睛和圆圆的小嘴巴看起来十分可爱。“小新”能为顾客提供查书、找书等导购服务,并能唱歌、与小朋友聊天,如此萌的导购员自然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下列关于该“小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说会道”所以属于生物 B . 有“脸部”表情所以是动物 C . 无新陈代谢故无生物的基本特征 D . 能“听懂”语言所以有神经组织
  • 9. (2022七上·义乌期中) 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生物学家长时间隐藏在丛林中用摄像机等工具来研究动物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调查法 D . 文献法
  • 10. 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 . 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 C . 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 .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 11.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12.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 13. 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 . 细胞膜70℃ B . 细胞膜60℃ C . 细胞壁70℃ D . 细胞壁60℃
  • 14.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是一种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藓和牡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苔藓和牡丹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B . 苔藓和牡丹都有根、茎、叶 C . 苔藓和牡丹都能开花结果 D . 苔藓和牡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15. 如图所示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 B . 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C . 人的一块骨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D . 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 16.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 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 17. 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 . 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 . 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D . C点的经纬度是60oN,20oW;F点经纬度是40oN,120oE
  • 18. 如图所示,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 ①铅笔在篮球上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 . ②在青藏高原岩层中发现含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 . ③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 . ④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 19.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防御措施,错误的是(      )
    A .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B . 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C .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D . 发现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的山脚或低处跑
  • 20. (2019七上·杭州期末)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 固、液、气 B . 气、液、固 C . 液、固、气 D . 气、固、液
二、<b >简答题(本题共10</b><b>小题,每空1分,共32</b><b >分)</b>
  • 21. 在酒精灯、温度计、量筒、玻璃棒、体温计、镊子等实验室常见仪器中:
    1. (1) 用于搅拌的仪器是。用于取用固体大颗粒的仪器是
    2. (2) 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22. 学校新一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各个班级都展开了运动员的选拔工作,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合适的单位:
    1. (1) 在铅球项目上,男生用铅球的质量为5,在选拔中小虞同学投掷出10的好成绩而入选。
    2. (2) 选拔结束,小虞带来矿泉水给同学们解渴,一瓶矿泉水体积约500
  • 23. 如图所示,图中A、B、C分别是细胞的三种生命现象,请回答:

    1. (1) 在C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
    2. (2) 人体和许多生物都是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这一过程主要指的是(填“A”“B”或“C”)。
    3. (3) 细胞分裂涉及以下变化: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两个。

      其中的正确顺序是

  • 24.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
    1. (1) 上述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材料的
    2. (2) 烧蚀材料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舱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保障了宇航员和设备的安全。
  • 25. 下图为小虞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和通过显微镜在视野中先后看到的不同物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
    2. (2) 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常用进行染色。
    3. (3) 将图二中的物像a调至物像b,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A.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B.减小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物镜转换器  D.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E.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 26. 印尼(大致位于图甲中黑色箭头所示位置)爪哇岛东部塞梅鲁火山于2022年12月4日开始喷发,火山喷发导致当地数千人紧急逃离。

    1. (1)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如图甲),印尼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2. (2) 图乙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火山喷发岩浆来源,A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3. (3) 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塞梅鲁火山属于活火山 B . 火山活动对人类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 . 火山爆发是地球外部能量释放的过程 D . 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和岩浆通道组成
  • 27. 如图所示是小虞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 (1) 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A,此处标注℃;
    2. (2) 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关系是:B处A处;(填“<”“=”或“>”)
    3. (3) 若要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对该温度计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28. 樱桃是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水果,下图是樱桃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分类检索表。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蔷薇科植物种类(填“多于”或“少于”)蔷薇目植物种类。
    2. (2) 1a的“?”处要填写的内容是
    3. (3) 樱桃在上述二歧分类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 29. 图①、②、③是三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1. (1) 图①中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米。图①中甲乙的坡度比图②中丙丁的坡度。(填“陡峭”“平缓”或“相同”)
    2. (2) 图②中丙丁的实地距离比图①中甲乙。(填“大”“小”或“相同”)
    3. (3) 图③中a处海拔比b处(填“高”“低”或“相同”)。
  • 30. 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 (1)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时选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
    2. (2)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由图甲可知b物质是。(填“水”或“煤油”)

      ②分析图象乙还可判断出的吸热能力较强。(填“水”或“煤油”)

三、<b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b><b>小题,每空2</b><b >分,共20</b><b>分)</b>
  • 31. 小虞在探究鱼呼吸速率(即鱼每分钟开闭鳃盖的次数)的影响因素时:
    1. (1) 请你写出小虞的另一个猜测:

      ①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温有关;

    2. (2) 小虞为研究水温对鱼呼吸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四条相同的金鱼放在不同的水温下(其他条件相同),测出每分钟鱼呼吸次数,请你分别写出测量时间和水温的仪器:秒表、
    3. (3) 小虞在实验中得到的四组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如下表:

      温度(摄氏度)

      18

      20

      22

      24

      呼吸速率(次/分)

      92

      98

      106

      116

      根据上表的数据,写出得出的结论:

  • 32. 玩游戏用的游戏币(放入水中会沉于水中),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如图所示。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虞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有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

    1. (1) 经过思考,他设计了以上四种测圆柱体直径的方法,你认为图是正确的。
    2. (2) 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虞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20厘米、2.21厘米、2.95厘米、2.20厘米、2.22厘米,你认为他得到的结果是厘米。
    3. (3) 小虞用排水法测量游戏币的体积时,他按图戊A方式读取水的体积,然后再按图戊B方式读取水和游戏币的总体积,如此测得游戏币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填“偏大”或“偏小”)

  • 33. 小虞的手电筒不亮了,他感觉很奇怪,昨天还好好的,为什么现在就不亮了?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经验,他认为:可能是灯泡坏了,可能是某些地方接触不良,或许是电池没电了………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哪种原因,他开始收集证据。他把手电筒打开,仔细检查,发现线路等均正常;又买来一个新灯泡换上还是不亮;最后他换上新电池,手电筒正常发光。原来是电池没电了,小虞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答案。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虞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 (2) 他提出的假设有哪些?
    3. (3) 什么现象证明了不是因为小灯泡坏了?
    4. (4) 小虞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四、<b >计算题(本题1</b><b>小题,共8</b><b >分)</b>
  • 34. 女儿红是绍兴名酒,细心的小虞发现了一坛1.5升装的女儿红(如图甲所示)。小虞同学想测女儿红酒的密度及其质量,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乙)所示。(ρ=1×103kg/m3

    1. (1) 调节天平前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分度盘指针如图丁所示,应向调节平衡螺母(填“左”或“右”),使横梁平衡;
    2. (2) 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请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求出女儿红酒的密度。
    3. (3) 求这一坛1.5升的女儿红中所装酒液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