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杨晓慧:在文学作品中,河流经常被比作母亲,作为一种“养育者”的形象被歌颂。您能否谈谈河流与文学的联系?

    熊召政:我大概是2014年应邀访问俄罗斯,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长江与伏尔加河上的文学波涛》。其中,我讲到了中国的长江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都是值得世人景仰的河流,它们的波涛都是母亲河里丰满而甘甜的乳汁,养育出两个国家一代又一代伟大而杰出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我讲了长江流域的屈原、李白、苏东坡这几个代表,以及伏尔加河旁边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例子。

    我们都是受河流养育的。从我自身来讲,小时候坐在家乡的小河边,我常常想入非非:从飞鸟虫鱼到日落月起,我想象它们的语言、它们的亲人、它们归家的路。我曾经发表过一首长诗《长江情思》:“长江啊,在你两岸的青枫林里,7繁衍出多少淳朴的子民?……我有幸在你一条支流的边上降临人世,/呱呱坠地,就闻到你波涛远荡的芬芳……”表达了我对长江无比崇敬的情怀。母亲河养育我们,不仅仅是养育我们的身体,养育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养育我们的精神,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作家。

    杨晓慧:正如您所说,河流不仅供养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河流,会产生形态各异的审美意识、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孕育出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品。即使同饮长江水,不同流城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您能否比较一下长江沿岸的作家在精神气质方面的地域差异?

    熊召政:我们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长江从三江源出发,由西向东流,最后流入太平洋。由于长江流经很多地区,它们的气候、地形物产、风俗各不相同,长江沿岸的地域文化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我曾经在北京大学做过一个演讲《楚人的文化精神》,将长江文化主要分为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上游的人们接近天,文化接近于神秘,接近于天道,最虔诚的宗教信徒都在上游,像西藏、青海、四川的很多地方;中游文化更接近于怎样战胜自然,中游人战天斗地的文武之道很强,有一种非常硬朗强健的风格,不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下游吴越之地很少有天灾,是真正的鱼米之乡,财富蓄积得多,生活必然精致,人也会变得优雅。所以我说,巴罚出鬼才,荆楚出天才,吴越出人才。

    (摘编自熊召政口杨晓慧《文章千秋事江河万古流——关于河流与文明的对话》)

    材料二:

    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与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虽然河流并不是诗化小说的必要元素,诗化小说也并不都是河流文学,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化小说代表作家作品均与河流相关,如鲁迅《故乡》《社戏》、废名《桥》、萧红《呼兰河传》、沈从文《边城》《长河》、孙犁《荷花淀》《芦花荡》、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等均是如此,这绝非偶然之事。

    河流自然流动的特性常常牵动文学家主体的思绪,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诗情与哲思,正如达肯所认识到的那样:“河流又常足以引起人们的想象。无论何人,当其耳听奔流的水声,目睹奔流的水色,总觉得悠然神往。河流诱人的魔力,我们是领教过的……”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望河则情、意也会沛然在心胸,这是河流这一灵动的自然景观对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因而那些长期临河而居或偶然一睹河流风采的文学家就自有一种诗性升华。

    沈从文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道出了家乡的河水对他的情感个性的影响,正是那一派流动的清波使得他的“情感流动而不凝固”,河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情感个性,正是那流动的河水,塑造了他的审美观,才使得他的作品诗化,如水一般明澈、淡然。

    河流作为一种流动的自然景观,进入文学作品,在文学家的审美观照下,非常适宜一种诗意意象的营造,自《诗经》《楚辞》以来,河里的沙洲、河边的少女等河流意象都是中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中国文学已经赋予了河流意象的诸多诗的内蕴,进入现代,河流意象的诗性并没有减退,河流依然是诗人吟咏的重要对象,河流作为一种诗性话语而存在很多文学文本中,如徐志摩的康河、沈从文的辰河、张炜的芦青河等,甚至像俞平伯、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虽已褪去旧时繁华,充满腐朽没落的气息,但那仍然是一种诗意,一种颓败的诗意。

    (摘编自蒋林欣《河流:独特的现代文学乡土空间》)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晓慧在访谈中直接向熊召政提出了具有总纲性质的问题,即如何看待河流与文学的关系。 B . 熊召政引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长江的崇敬之情,进而重点讴歌长江在物质上给予人们的帮助。 C . 蒋林欣列举鲁迅等诗化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意在强调河流对诗化小说存在一定的影响。 D . 河里的沙洲等河流意象很早就在中国的诗歌作品中出现,其被中国文学赋予了诸多诗的内涵。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所用的文本形式虽然不同,但是都围绕着河流与文学的关系阐述。 B . 熊召政认为,虽然长江流经巴蜀、荆楚与吴越,但是这三个区域的文化精神并不相同。 C . 蒋林欣认为,河流这一灵动的自然景观会对长期临河而居的作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D . 两则材料的语言表达得像诗歌一样优美,结构也相同,都用了并列式结构,更显严谨。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沈从文将人物置于自己二十岁前一直生活过的沅水上,使《边城》有如水的清新俊逸风格。 B . 老子在涡河边长大,使他善以水为喻,《道德经》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出了人生哲理。 C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营造了安静和谐的生活。 D . 关汉卿有感于当时社会黑暗,创作杂剧《窦娥冤》。
    4. (4) 作家徐则臣说“河流是往世界流动的,它流到哪里对世界的想象就会走到哪里”,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流动的河流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5. (5) 北临长江、内有著名秦淮河的南京被誉为“世界文学之都”。请你结合材料一,谈谈南京被誉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原因。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存在感

    孙华

    孔德卫“砰”的一声关上门,听到老婆子在门里大声问:“你到哪里去?”他理也没理,心里暗自得意,看我回来后,你还整天当我不存在不?

    走出单元门,孔德卫抬眼看了一下天,太阳明晃晃的,暖融融的,使劲地嗅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早春的清香,沁人心脾。他觉得自己仿佛也融化在了空气中。

    自从退休后,我不就是一团空气吗?孔德卫想。每天在家里,老婆子自个儿忙自个儿的,买菜择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看电视,一天到晚跟他都说不到三句话。甚至刚退休那几天吃饭时,老婆子常常是自己装上一碗,“吧嗒吧嗒”地吃起来,就像家里根本就不存在他这个人似的。他不止一次地恼怒地问老伴儿:“你还当我存在吗?”老婆子憨憨地笑笑说:“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吃饭,,忘了你已经退休在家了。”细想想,还真是不能怪老婆子,几十年了,自己陪她吃过几次饭?那时的家,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旅馆,遇到案子,一个月两个月不着家是常事。

    小区的公园里,几个老头儿老太太正在打太极拳,旁的石桌上,王老汉和另一个老头儿正在下象棋。孔德卫经过时,他们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可不是这样,每当孔德卫夹着包从他们身旁匆匆而过时,他们总是抢着和他打招呼。“孔大队长,早上好啊”“上班啊,孔大队长”……退休后,孔德卫每次出门路过时,他们都像没见着他似的,鼻子里连哼都不哼一声。尽管退休后他出门很少,可也不应当变化这么大啊。那天孔德卫实在憋不住了,拉住正准备从他身旁擦身而过的王老汉问:“我哪里得罪你们了?”

    “没有啊。”王老汉一脸茫然。

    “那你们见我咋都像我不存在的样子。”

    “你突然不穿警服了,有点儿不适应了呢。”王老汉嗫嚅道。

    孔德卫锹锹身上的羽绒服,再看看王老汉的打扮,自己确实跟他们并无区别。松开王老汉,孔德卫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咋不穿警服就没有存在感了呢?”

    今天孔德卫可没工夫叹气,甚至心里还有一丝小小的得意。昨天晚上,他突然接到一条短信,说明天上午十点左右,有两伙人相约在何垛桥斗殴。这条短信是谁发的呢?自己的手机通讯录里肯定没有这个人,不然肯定会显示名字的,看号码似乎又有点儿熟悉。盯着短信,孔德卫在记忆里搜索了许久,也没想起这个号码是谁的。管他呢,宁可信其有,明天就去何垛桥走一遭,真要有人斗殴,正好显示一下我的存在感,看老婆子和王老汉他们还敢当我是一团空气不?咋说我也是一名退休警察啊。想到这些,孔德卫安安稳稳地一觉睡到天亮。

    到了何垛桥,果真见到桥下站着两拨人,隔着五六米,互相观望着。有几个人还穿着宽大的风衣,应该是有“家伙”藏在里面。孔德卫正犹豫着要要通知一下派出所时,忽然在右边的一拨人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他立即走到那人面前,朗声说道:“大船,你出来了啊?”

    “托你的福,到里面吃了几年的萝卜干饭,终于又见天日了。”那个叫大船的乜斜着眼,冷冷地说。

    “看来狗还是改不了吃屎啊。”

    “你不也是一样吗?皮已经脱了,还赶到这里来刷存在感?”大船回敬道。

    孔德卫没接他的话,转身对着两拨人说:“你们知道大船是怎么进去的吗?就是因为聚众斗殴致人重伤。你们现在走还来得及,不然只有像大船那样,去里面吃萝卜干饭。”

    “老东西,让你来笑话我大哥。”人群中,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愣头青”嘴里骂着,右手从羽绒服袖口里抽出一根甩棍,狠狠地向孔德卫头上砸来。孔德卫站在人堆中,已没有躲闪的余地,只好将头一偏,露出肩膀,准备硬生生地扛过这一棍。耳中听到了“咚”的一声,孔德卫却没感觉到疼,抬头见大船正甩着胳膊。“好小子,这一棍还真不轻,你知道你要打的是谁吗?他是刑警大队的孔神探,你想找死吗?”大船对那个“愣头青”呵斥道。

    大船又扭头对旁边的人说:“昨晚我就劝你们不能打,想不到你们今天还是来了。孔老头说得没错,如果你们不想学我,就赶紧散了。要打,也先过了我这一关。”大船说着,一把甩掉外套,往前走了几步,站在了两拨人中间。

    沉默了一会儿,只见这边一拔人中一个看上去为头儿的人说:“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我们撤。”说完,跨上了路边的电瓶车。对面的那拨人中响了一声口哨,一下子也全都散了。

    孔德卫从地上拾起外套,待大船穿好,问道:“到社区报到没有?”

    大船摇摇头:“还没来得及呢。”

    “正好我现在有空儿,陪你到社区和派出所走一趟,顺便帮你落实一下工作。”

    “您都退休了,还行吗?”大船笑着说。

    “去了就知道了,让我在你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孔德卫一边掸着大船外套上的灰尘,一

    边说。

    走了几步,孔德卫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停下脚步,问:“昨晚的信息是你发给我的吧?”

    “在里面我一直念叨着那个叫我投案自首的手机号码,想不到这么多年,您一直没换。发个短信给您,也是为了刷一下存在感啊。”大船说。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民警察孔德卫退休后,老伴对他依然视而不见,从侧面表现了孔德卫平常工作时的敬业态度和饱满的热情。 B . 孔德卫出门后,明媚、温暖的天气烘托了他的得意心情,存在感的问题他已经放下了,开始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C . 邻居们认为孔德卫不再穿警察服是他没有存在感的原因,他们说的存在感其实和孔德卫追求的存在感不太一致。 D . 小说结尾处大船用戏谑的口气对孔德卫说发短信是想要刷一下存在感,大船有这样的想法本是想阻止一场斗殴。
    2. (2) 关于文中孔德卫制止年轻人群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德卫在现场发现了大船,他认为大船是来参与打架的,对大船进行了讽刺。 B . 愣头青打孔德卫时,孔德卫想要挨这一棍,却被大船挡住了,这出乎他的意料。 C . “要打,也先过了我这一关”,此处语言描写表现了大船英勇的一面,令人感动。 D . 这群年轻人在大船和孔德卫的干预下,没有打群架,他们已经幡然悔悟,自新。
    3. (3) 小说中所讲述的“存在感”在文中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4. (4) 请结合小说分析大船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子曰“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何以明之

    梁州贼王国围陈仓。乃拜皇甫嵩、董卓,各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待时,勇者不留决。速战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此,可胜在彼。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谓也。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 , 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弊,恳自解去。

    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今吾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嵩曰:“不然。吾前不击,避其锐也。实而备之,强而避之,锐卒勿攻,兵之机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师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兵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国走而死。卓大惭恨。

    孙子曰:“怒而挠之。”言待其衰也。又曰卑而骄之言敌怒而进兵则当外示屈弱 , 以高其志,待其归,随而击之。又曰:“引而劳之。”言因其进退以观其变,然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传也。

    (选自《反经·先胜》,有删改)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又曰A卑而骄之B言C敌怒D而进兵E则当F外示屈弱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各率二万人拒之”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的“率”字意思不同。 B . “此之谓也”是习惯用语,常用在一段话的末尾,意思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 . “城守固备”的“备”意为完备,与成语“攻其不备”的“备”意思相同。 D . “以整击乱”与“以乱易整”(《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整”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州贼寇王国率军围攻陈仓,但是因小小的陈仓城池坚固,防守牢固完备,即使耗时八十多天,都没有成功。最终导致士卒疲惫,无奈撤围。 B . 董卓接受解救陈仓之围的任务后,认为应该抓住时机,果敢行事,想要急速进军,与王国速战来解陈仓之围。因为皇甫嵩不听,所以忌恨他。 C . 皇甫嵩认为陈仓之战初期不具备战胜王国的条件,且陈仓不会被敌军轻易攻下,应当避敌锋芒,等待胜败条件的转机,寻找可乘之机打败王国。 D . 皇甫嵩认为,陈仓防守坚固,没有陷入无取胜条件的“九地”的困境;王国虽然强盛,进攻我方不准备去救援的地方,也没有具备“九天”之势。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子曰:“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何以明之?

      ②把下列《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 (5) 孙子认为,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陈仓之战是如何体现此理论的。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钱塘遇沈时仲匆匆索别

    [南宋]李洪

    三年啄腐共吞腥,乍解南冠觐舜廷。

    新贵论交头漫白,吾曹相遇眼终青。

    休嗔轻薄纷纷雨,还恨分携落落星。

    岁晚江湖未归客,蒯缑弹铗不堪听。

    【注】①蒯(kuăi gōu):用草绳缠结剑柄。《史记·孟尝君列传》:“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冯先生,即冯谖,他先穷困潦倒,后受到孟尝君的重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入笔简要地交代自己和友人的人生经历和境况,这是不得不与友人匆匆而别的原因。 B . “新贵”对应前面的“乍解南冠觐舜廷”,“论交”“眼终青”等表明诗人与友人情谊之深。 C . 颈联以景写情,以分别时“纷纷雨”的不足责怪,更加突出诗人和友人离别之时的不忍。 D . 这首诗隐含着金人南侵造成无数人流离失所的惨状和诗人心中的国破家亡、流亡漂泊之痛。
    2. (2) 有人认为这虽是离别诗,但却能见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境界。请联系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很多,能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的句子是“”。
    2. (2)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描写阿房宫走廊萦绕曲折,檐牙高耸的句子是“”。
    3. (3) 《六国论》中,作者以“”两句写出六国国君的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令人感叹。
    4. (4) 《登岳阳楼》中,写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动荡的时局,不禁潸然泪下的诗句是“”。
    5. (5)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感叹六朝历史随着流水消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丽江古城围绕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独一无二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令游客 ① 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有十三座山峰,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雾缭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许多游客到此,久久不愿离开。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在北边更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其中,香格里拉的名声极大,不仅中国人知道,而且很多外国人也知道,真可谓 ②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流浪地球2》中展现的中国牵头的行星发动机项目并非无稽之谈,是建立在中国具有世界领先的核聚变实力基础之上的, ① 。中核集团方面称,《流浪地球2》向广大观众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核能作为人类高阶能源和未来更匹配。在科幻世界中,核能是人类驰聘宇宙、穿越黑洞、空间跳跃等等高难度动作能源领城绝对的主力; ②  , 核能也是最稳定、最强力的能源。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探索着星展大海。2022年,中核集团的科研工作者首次成功获得嫦娥五号月壤中未来聚变能源资源——氦3的含量及提取参数条件,为我国月球资源评价和开发 ③ 。这也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或许可以率先获得月球的重要资源,在可控核聚变的应用中率先迈出重要步伐。将太空资源为人类所用,也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重要的立意。

    1. (1) 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B . 作为大家闺秀,你要注意你的形象! C .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一位散文大家。 D . 大家一定能够应对全球的极端天气。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材料二:冯骥才曾说过:“钓鱼不仅能养生,还能从中感悟人生。当大鱼上钩时,钓鱼的人应该将钓线放得较长,任由鱼拖着跑,等鱼累了,再慢慢收线。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拉紧,于是我们挣扎、奔突、拼尽全力,却无异于自杀。有时候,你休息一下再醒来,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以“张与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