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质量守恒定律

更新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2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金昌) 下列通过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证据 

     
     

     结论 

     
     

     A 

     
     

     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体积很小 

     
     

     B 

     
     

     高锰酸钾、氯酸钾分别加热都能产生氧气 

     
     

     这两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 

     
     

     C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Na2CO3 

     
     

     D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印痕 

     
     

     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3·金昌)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的化学式为H2O2 B .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 .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3. (2023·贵州)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 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 . 结构观: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 . 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D . 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 4. (2023·武汉) 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2H4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滩的是

    A . 参加反成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B .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 5. (2023·随州) 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 . 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 . 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 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 6. (2023·随州)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OH和固体 B .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C .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 7. (2023·河北) 向盛有  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B . 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 .  过程中,溶液的  逐渐增大 D . 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 
  • 8. (2023·河北)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米的原子)。则微粒X中 

     

    A . 只含有 B . 一定含有 C . 一定含有 D . 一定含有
  • 9. (2023·聊城)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尔托齐从一份有关如何让细胞产生唾液酸(化学式为C11H19NO9)的报告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以下有关唾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 睡液酸由40个原子构成 C . 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9 D . 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0. (2023·聊城)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B .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 C . 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 向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 11. (2023·聊城)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机物 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 . 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
  • 12. (2023·福建)  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 . 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2O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 C . 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 D .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
  • 13. (2023·福建)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0

    x

    1.9

    A .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 x=20.1 C . 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 . 乙是催化剂
  • 14. (2023·广州)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 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 15. (2023·广州)  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 . 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 . 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16. (2023·衡阳)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 17. (2023·衡阳)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B .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 甲可能是单质 D .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 18. (2023·衡阳)  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19. (2023·衡阳)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 . 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 . 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 .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 20. (2023·衡阳)  罗红霉素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罗红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 罗红霉素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5 D . 一个罗红霉素分子由41个碳原子、7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
  • 21. (2023·衡阳)  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 , 则X的化学式为 (   )
    A . B . C . D .
  • 22. (2023·衡阳)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D . 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 23. (2023·陕西)  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涉及6种物质 B . 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C . 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 D .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1∶3
  • 24. (2023·新疆)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25. (2023·南充)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表示常温下,向pH=3的某溶液中加水稀释 B . 表示向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C . 表示向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D .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固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 26. (2023·南充) 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C . 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 D . 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
二、计算题
  • 27. (2023·金昌)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 (1) 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 
    2. (2)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8. (2023·金昌) 2023年3月,全国各地迎来流感感染高峰,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能有效治疗甲型、乙型流感。磷酸奥司他韦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请计算: 
    1. (1) 磷酸奥司他韦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C:H:O:N:P=(填最简整数比)。 
    2. (2)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至0.01%)。 
  • 29. (2023·河北)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  ,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请计算: 

        

    1. (1) 生成  的质量为g。 
    2. (2) 剩余固体中  的质量分数。 
  • 30. (2023·衡阳)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甲、乙两位同学为了探索硫酸铜的转化规律,分别将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中。

      

    1. (1) 甲同学证明硫酸铜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铜,其实验现象是
    2. (2) 乙同学证明硫酸铜可以转化为硫酸钡。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31. (2023·新疆)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  。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 32. (2023·南充)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图中A点所示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2) 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33. (2023·南充) 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坏血病等作用。
    1. (1)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 (2) 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36g。
三、综合题
  • 34. (2023·金昌)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 (1)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填化学式)。 
    3. (3) 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目前世界各国都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的名称。 
  • 35. (2023·金昌)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1. (1) 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的铁合金(填“相同”或“不同”)。 
    2. (2) 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良好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a.镀铬水龙头 b.铸铁暖气片 c.包糖果的铝箔 

    3. (3) 焊接钢轨的反应原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6. (2023·贵州) 溶液的配制和应用在生活、生产中非常普遍。
    1. (1) 实验室用“电解水”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探究的理论依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NaCl、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60℃时,50g水中加入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图2实验,提纯的方法为

      ③20℃时,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分别加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3,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4(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填“”或“NaCl”)。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从20℃升温到60℃,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若对20℃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C.20℃时,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D.60℃时,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37. (2023·贵州) 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学科的特色。
    1. (1) 镓是第一种根据化学元素周期律预言并证实的元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69.72”表示,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2) 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一般采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氮化镓和另一种化合物。制备氮化镓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通过光催化剂可将转化为和一种气体单质(如图)从而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单质是,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4. (4)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杀菌消毒剂,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O-O-),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填序号)。

      ①    ②H-O-H    ③    ④

  • 38. (2023·随州)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1. (1) “随州泡泡青”是随州最具特色蔬菜品种之一,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素有冬季“蔬菜之王”的美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蛋白质是由多种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②β-胡萝卜素是一种前维生素,在动物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下能氧化成为维生素A1(),在维生素的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的个数之比为(填写最简整数比)。

    2. (2) 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的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随州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获“中国森林氧吧”荣誉称号,负氧离子浓度高达4.75万个/立方厘米。一个所含电子总数是个。
    3. (3)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又是一年“端午”,粽叶飘香,这是因为分子
  • 39. (2023·随州) 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 (1) Ⅰ.“航天新征程,十六问苍穹”。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请回答下列问题:


      钛和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等。钛和钛合金属于(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2. (2) 肼()又称联氨,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试写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 (3) Ⅱ.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金刚石、石墨和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4. (4) 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也称石墨烯),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呈蜂窝状的二维结构。石墨烯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正激励着科学家们不断去探索。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连接个六元环。
  • 40. (2023·福建)  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

    材料1 早在宋代,轻粉(Hg2Cl2)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 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

    1. (1) 物理性质:(填一条)。
    2. (2) 化学性质:
    3. (3) 制法:

      ①为保证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填一条)。

      ②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保存方法:
    5. (5) 用途:
  • 41. (2023·福建)  为探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学习小组查得资料:福建学者揭示了硼基催化剂催化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X、Y和Z等的过程,局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表示省略相关过程)。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 (1) 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化石燃料是(填一种)。
    2. (2) X为一氧化碳分子,参照上图,画出该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3. (3) B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4. (4) 甲烷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Z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生成Y的过程如图中虚线框所示,且各微粒数比为1:1:1:1,则Y的化学式为
  • 42. (2023·福建)  中国科学家首次从月壤样品中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学习小组查得资料:嫦娥石是从月壤样品的14万个颗粒中,利用针尖和颗粒之间静电吸附作用,分离出的一个粒径约1.0×10-5m的单晶颗粒,其化学式Ca9NaMg(PO47。请和小组同学起研究。
    1. (1) 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嫦娥石由种元素组成。
    3. (3) 围绕“人类在月球上生活”的话题,展开月球上嫦娥石应用的讨论:

      ①助力农业生产:嫦娥石可作为生产(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原料。

      ②提炼金属单质:若用107.2g嫦娥石提炼金属镁,最多可得镁的质量为g(嫦娥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2)。

      ③展望更多应用:根据嫦娥石的组成推测,其可能另有的用途是(填一种)。

  • 43. (2023·福建)  福建盛产茶叶,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1. (1) 茶叶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基本营养素是
    2. (2) 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 , 其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
    4. (4) 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44. (2023·福建)  为求证“喝反复烧开的饮用水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的真伪,学习小组以煮沸52次的桶装水为水样,利用下述反应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NaNO2计):。结果表明,1L水样反应时产生了 的I2
    1. (1) 计算1L水样中NaNO2的质量。
    2. (2) 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22)》,经换算,合格饮用水中NaNO2的含量应低于 。结合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喝反复烧开的饮用水(填“会”或“不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 45. (2023·广州)  磷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造,如LiFePO4等。
    1. (1) 白磷保存在水中可以防止自燃,主要原因是
    2.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消耗0.4g氧气至少有g红磷参加反应。
    3. (3) 磷有多种化合价,PCl5读作;已知 , 磷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根据化合物的分类,LiFePO4属于
  • 46. (2023·陕西)  近年来,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中国航天技术在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前沿不断创新、突破。
    1. (1) “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月岩是一种氧化物 B . 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中存在
    2. (2)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太用能电池板使用的材料是硅。工业上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制取粗硅的反应原理是 , 则X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3) 航天科技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太空经过基因改良培育的“航西瓜”“航甜瓜”,因其所含糖分、水分高而更加香甜可口,其中糖类属于(填“有机”或“无机”)营养素。
  • 47. (2023·新疆) 在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中,化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 (1) 宇航员的饮食必须做到营养均衡,太空食谱有土豆烧牛肉、辣味烤鱼、八宝饭,馅饼等,其中八宝饭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写出一种即可)。 
    2. (2) 空间站的呼吸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中都会用到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杂质,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 (3) 空间站中产生的一些气体,如丙酮(CH3COCH3)、甲醇(CH3OH)和一氧化碳等,可以在过滤器中除去,请写出甲醇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 
    4. (4) 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可将能转化为电能。密封座舱内,宇航员所需的氧气可通过电解水补充,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由此产生的氢气的处理方法为。 
  • 48. (2023·新疆) 盐酸和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 (1) 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原因是分子的发生了改变。 
    2. (2) 碳酸钠俗称,属于(填“酸”“碱”或“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3. (3) 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固体充分反应。 

       ①此反应的现象是。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pH7(填“>”“=”或“<”)。反应后的图中R代表的离子是

          

    4. (4) 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是____(填字母)。 
      A . Pb B . NaHCO3 C . KOH D . NaNO3 E . Al2O3
  • 49. (2023·南充) 金属锶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照明灯,锶元素(S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图2中的三种元素,与锶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3. (3) 氯化锶是常用的牙膏脱敏剂,易溶于水,可由氢氧化锶与盐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0. (2023·南充)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南充名小吃都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 (填选项)。
      A . 川北凉粉、南部肥肠 B . 营山凉面、西充狮子糕 C . 张飞牛肉、河舒豆腐
    2. (2) 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可用高铁酸钾(K2FeO4)作净水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4K2FeO4+10X=4Fe(OH)3↓+8KOH+3O2↑,则X的化学式为
    3. (3) 空气中的氮气可合成氨气,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选项)。 

       +   

      A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 .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6000 L氨气可压缩保存在40L的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