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阜南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对老年人来说,最宝贵的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时间”。近年来,多地探索“时间银行”,即“互助养老”模式。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为社区里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积累“时间币”。时间币既可以兑换一些当下的服务,也可以积攒着,等日后需要时再拿出来用。这种老年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时间银行”,它精准指向当前养老服务在人力、资金、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痛点,为社区养老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目前,参与时间银行、提供志愿服务的,大多是精力相对旺盛、富有余力的低龄老人。他们有能力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照料他人。但是,随着年龄逐步增长,他们的体力与精力难免下降,迟早有一天需要他人的照料。与此同时,老人之间对彼此身体、心理的变化更加熟悉,他们的互相陪伴也更加融洽和谐。以当下的时间换未来的时间,以当下的奉献换未来的回馈,这种助人助己的理念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较强吸引力。

    “时间币的积累,意味着我们的奉献精神得到了认可”,在一些参与时间银行的老人眼中,他们追求的不是直接的物质回报,而是精神的满足与激励。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有着继续发挥社会价值的良好愿望。但是,一些人总是充满成见地认为,退休老人就应该“安安分分”享受养老生活,或者就在家帮子女带孙辈。老人的奉献精神不被承认与支持,既辜负了老人的心意,也浪费了重要的社会爱心力量。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历来就有互助的美德倡导。互相熟悉的老年人组成一个圈子,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互相陪伴,这本来就是老年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主要方式。如今,对大多数子女不生活在身边的老人来说,社区是他们重要的依靠,发展互助养老,探索“时间银行”等新型养老方式,不光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反映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客观特征。

    当然,推广“时间银行”需要精心设计,让参与其中的老人皆有所偿。对志愿服务的认定、存储和兑换,必须明确实施方案,并尽可能地简化流程。参与“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大多数没有专业的养老技能与经验,因此也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避免服务过程中出现风险意外,以上海为例,目前“时间银行”的服务内容包括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法律接助、培训讲座等,这些项目较为充分地平衡了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与发挥余热的心理。

    当社会上各个群体都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时间银行”成为跨年龄段的爱心服务体系,从而形成“助人助已”的社会氛围,我们就更有信心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困难。(摘编自王钟的《推广“时间银行”,让老年人的奉献精神被看见》)

    材料二: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大趋势。放眼国外,有不少相关研究和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虽然社会发展阶段、文化观念等的不同,让各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各不相同,但如何更好地为“银发族”创造一个友好型社会,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中。

    在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十分常见,尤其是在餐馆、便利店、出租车等服务行业,其中不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21年4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修改后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要求企业为有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直到他们70岁为止。与修改后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一同出台的,还包括《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就业保险法》《劳动者事故赔偿法》等6部相关法律,特别要求面向中小企业,推行“同一劳动同一薪酬”制度。在职业开发方面,日本依托《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和银发人才中心,为老年人提升职业素养和从业适应性提供重要支撑。

    在德国,老年人重返岗位已成“新常态”。社会各层面都在不断给老年人返岗创造条件。很多企业设有退休工作项目,社会各界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时间少而灵活的“迷你工作”。老年人再就业岗位主要在餐饮、零售、家政等行业,以及会计、工程师、经济顾问等。一些掌握高端技术的退休人员更是大受欢迎,有的退休专家会在德国经济部和企业界资助下,到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在西班牙,老年人如未到达退休年龄就处于失业状态,政府会根据其特长提供再就业机会,例如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可由政府部门推介去补习班或夜校继续担任教师。政府还会鼓励老年人“微创业”,做点力所能及的小生意,如在节日期间按规定摆摊增加收入,政府免收税金。

    (摘编自《老有所为退而不休,“银发族”再就业能否迎来第二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要充分考虑“时间银行”志愿者的能力,避免服务过程中出现风险意外,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专业的养老技能与经验。 B . 各群体都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形成“助人助己”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我们增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困难的信心。 C .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大趋势,在日本,“退而不休”的老人到处可见,日本也有一系列保障老年人“退而不休”的相关法律。 D . “时间银行”这种新型养老方式,既顺应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客观实际,同时也是对传统美德的发扬,子女都会全力支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跟老年人相关的问题,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 . 各国发展阶段、文化观念不同,借鉴他国经验难以给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带来灵感。 C . 日本、德国和西班牙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 . 上海精心设计“时间银行”服务,较好地平衡了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与发挥余热的心理。
    3. (3) 下列选项,不属于积极倡导“时间银行”的一项是 ( )
      A . 充分认识老年人群这个超大规模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和消费特点,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全链条的老龄产业和产业集群。 B .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或App,推进“时间银行”便利化、网络化、常态化。 C . 倡导低龄老年人、退休干部、社区党员、居民党员参加"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鼓励从事家庭照护的家政服务人员等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 D . 时间志愿者通过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获得并存储的时间币达到1万个后,可在其年长衰弱或失能后,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
    4. (4)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给"时间银行"下个定义。
    5. (5) 你班级将要举办以"如何促进我国老年人口‘退而不休'再就业"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材料二列出你的发言要点。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卖鱼的瘦七

    叶仲健

    瘦七,城东人氏,卖鱼为生,高挑清瘦,麻杆似的,在家排行老七,故人称瘦七。大凡卖鱼的,都连带杀鱼。你挑一只,摊主称好斤两,将鱼摔在地上,再将奄奄一息的鱼搁在血淋淋的案板上,刮鳞,开膛,剖腹,去脏,切段,用清水汰一遍,荷叶包好,系上草绳,让你拎着走。瘦七却从不杀鱼,集市上的人都知晓。他说:“这是规矩,不能破。”

    何来的规矩,瘦七没说。好在瘦七的生意不差,主要是瘦七的鱼——鲜活。鲜活顶关键,帮不帮杀鱼,不是顶要紧。通州城的人,就是嘴刁!

    话说这一天,集市的商会巡差逮住一个小偷。还真是“小”偷,半大的孩子,瘦骨伶仃的,活像一条白丁鱼,衣衫破得像个叫花子,怯得眼珠子蟑螂似的四处蹿。巡差将小家伙押到鱼肉摊前:“谁借我一把刀!”没人回应,都晓得这是要动刀子。集市上的规矩,哪根手指偷了,就剁哪根。巡差说:“都耳聋了?”瘦七站出来说:“半大的孩子,我看就算了吧。”巡差说:“当初定的规矩,白纸黑字写着呢。”瘦七说:“还是个孩子呢,不懂事。”巡差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瘦七说:“他偷了啥?"巡差说:“浆坊厨娘的荷包。"瘦七说:"没偷成?”巡差说:“这不逮着了么。”瘦七说:“既然没偷成,这事就算了,要有啥损失,我替他赔上。”巡差说:“都说瘦七不杀生,果然菩萨心肠。不过,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不能说破就破,不然我如何管理这恁大的集市?”瘦七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巡差说:  “我倒有个法子,就看你依不依了。”瘦七说:“啥法子?”巡差说:“你想让我破规矩,我也想让你破规矩。”瘦七说:“你的意思是……”巡差说:“你不是不杀鱼么,今日就在这地儿,杀条鱼给大伙儿瞧瞧。"瘦七为难了。巡差说:“怎么,不想破规矩?”

    浆坊厨娘扯着公鸡嗓子:“刚好我今儿个要买条鱼,你替我杀了我拎走,我也不想害他丢了手指头。"厨娘弯腰,打水桶里捞起一条黑鲫,活蹦乱跳,水花四溅。说:“就这条!”瘦七略作踯躅,双手接过鱼,走到贴邻摊前:"借你的刀用下。"说罢,执刀,垂首,身子前倾,两腿并肩宽。没将鱼往地上摔,也没将刃背往鱼身上拍,瘦七就开始刮鱼鳞。刮完鱼鳞,剖开鱼肚,挑出鱼刺,将鱼包在荷叶里,交给浆坊厨娘。看这一气呵成的架势,哪里是没杀过鱼的样子!

    瘦七说:“鱼我杀了,人你也该放了吧。"巡差嘿嘿一笑:"得,放人!”朝瘦七磕了三个扎扎实实的头,小家伙撒开腿一溜烟跑远。瘦七苦笑摇头,用清水净手,继续卖他的鱼。

    多年过去了,瘦七还是只卖鱼不杀鱼。即便这样,来瘦七这买鱼的人,还是很多。

    (有删改)

    文本二:

    卖豆腐的西施

    叶仲健

    通州城人吃豆腐,通常被问是要嫩豆腐还是老豆腐。

    嫩豆腐细腻,丝滑,生吃,浇上酱汁,佐粥,通州城人常见的早餐样式。嫩豆腐有种极出名的做法——泥鳅豆腐:水入锅,开火前,放入嫩豆腐和活泥鳅,慢火烧热,泥鳅往豆腐里钻,豆腐熟了,泥鳅也熟了,

    老豆腐膨松,稍硬,嚼之弹牙,遍布小孔,咬下一口,舌齿生香。通州城人善用老豆腐熬猪骨头汤,滋补得很。做这道莱时,切豆腐,不宜用刀,要用手掰,倘若用刀,味儿就不一样了。

    集市上嫩豆腐做得最好的是金枝,老豆腐做得最好的是西施,西施真名韩凤英,因人长得俏,就有人称她西施,金枝只做嫩豆腐,西施只做老豆腐。这规矩,自打落摊那天起,便在无形中定下了。

    王家少爷从日本留学回来,想吃嫩豆腐,遣伙计上集市买。金枝家的豆腐当然是首选。伙计转天又来了:“金婶子,今儿个豆腐嫩不嫩?”金枝说:“嫩,跟昨儿个一般嫩。”伙计说:“我家少爷昨儿个吃了你家的豆腐,老了!”金枝说:“没理儿的事,我做的嫩豆腐,认第二,

    没人认第一!”伙计说:“你先别逞能,赶明儿,做一盘最嫩的豆腐来。”金枝讨了个大红脸,心里极不服气。

    又一日,伙计来了,指指点点金枝摊前的豆腐,道:“果然嫩多了,这盘我全买了,隔天再买你一盘。”金枝低声地说:“这么嫩的豆腐,做起来费功夫。”金枝男人腰摔坏了,里外全靠她一个。伙计说:“价钱,亏待不了你。”

    隔天,金枝左等右等,不见伙计来,散市后,一路寻到王家。伙计说:“前儿个的豆腐,少爷说还是不够嫩。”金枝说:“这么墩的豆腐……那这盘怎么办?”伙计说:“挑回去!做出少爷满意的豆腐,我出五倍的价!"

    金枝气咻咻地将这事对西施说了。西施说:“伙计说的可算话?”金枝说:“算话又怎样?他想要的,我又做不来……”西施眨眨风眼:“一盘抵五盘,倒是个好价钱。”

    西施当夜做了一盘嫩豆腐,一早送到王家,正赶上王家少爷吃早餐。西施卷袖净手,将豆腐切下一块,葱白似的手拿住了,放在青花瓷盘里,端至少爷桌上。伙计浇上调制好的酱汁,少爷伸筷夹豆腐,一夹,豆腐就散了。西施说:“我来。”接过银筷,夹起一方尖儿豆腐,往少爷嘴里送。少爷合上嘴巴,喉咙一声咕噜,豆腐溜进肚子里,来了个透心凉。“好嫩的豆腐!比我在日本吃的还嫩!”

    少爷吩附伙计把豆腐全买下来。伙计信守承诺,付给西施五倍的豆腐钱。西施临走时说:“吃不完的豆腐,放在深井里镇着,吃时再用井拔凉水余一趟。”

    西施将豆腐钱交给金枝,金枝不收,说这是你的。西施说:“我只卖老豆腐。”金枝说:“没想到你嫩豆腐做得比我好。”西施说:“我喜欢做老豆腐。”金枝说:“你心地儿好。”西施抿着嘴笑了笑,像极一块白嫩嫩的豆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巡差坚守市场管理的“规矩”,坚持剁掉“小偷”的手指,他算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B . 作者对反面人物--—王家少爷的塑造非常成功,他对金枝百般刁难,对西施施与重金。 C . 瘦七和西施两人不遵守市场“规矩”的行为,对市场秩序有负面影响,引发管理难题。 D . 两则小说虽然选用的题材不同,但塑造的两个主人公品质相似,也表达了相近的主题。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小说开篇都有对通州风情和集市生活的具体描写,如“杀鱼的过程“和“两种豆腐的吃法”等,是文学源自生活的最好注解。 B . 《卖鱼的瘦七》写瘦七杀鱼的过程,有别于开篇处杀鱼的描写,突出了瘦七不得已而为之的矛盾心理,有利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C . 《卖豆腐的西施》结尾处对西施的描写,运用对比手法,起到了形象地突出女主人公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 D . 两则小说语言特色鲜明,用语朴实无华,对话多用口语,充溢着浓郁的地方语言色彩,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3. (3) 两则小说中的主人公“瘦七"和“西施”有诸多相同的优秀品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概括说明。
    4. (4) 多数读者认为文本一的题目《卖鱼的瘦七》过于直白,改为《规矩》更好,请结合文本阐述这样改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虞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余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行其法于天下,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不自变也。刑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缸器可憎,后必徐得其力。”对宾客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节选自苏轼《司马温公行状》,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B .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C .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D .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如指依从、按照,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的“如”不同。 B . 复指免除,与《<论语>十二章》中“克己复礼为仁”的“复”不同。 C . 变指改变,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的“变”相同。 D . 巡狩,专指天子出行田猎,娱乐游逸。其意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盘游”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司马光因父亲在杭州任职,为了就近侍奉,辞去所任的官职,请求调任苏州,终因双亲离世,连续守孝服丧,未能成行。 B . 庞籍在麟州任职时,采纳了司马光的建议进行防卫。但因手下军官狂妄,夜晚遇敌战死,而受到牵连,被朝廷降职调离麟州。 C . 给皇帝讲读时,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国之法,有几年一变的,也有百年不变的,主张进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现在国家不具备变法的条件。 D . 司马光侍奉的四朝皇帝都很敬重他。神宗时,他的言论经常会违逆皇上的心意,但他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皇上的恭敬和报答。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②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5. (5)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③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 . “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 .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 . 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2.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2. (2) 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3. (3) 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不“”两句来表达过去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泛舟绿溪,乘风打太极;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到草原牧场,化身格萨尔王;身披红斗篷,策马驰骋雪原……最近一段时间,四川、湖北、新疆等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①______地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不少人也成为“网红局长”,可谓“火出了圈”。

    对于文旅局长从办公室到镜头前的“躬身入局”,___②___: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认为真代言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扮相不好、身份不妥的也有之。这些声音,在网上网下成为了一股潮流,值得从中汲取经验。____③____的是,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好感度提升,引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从这个角度看,文旅局长的“出圈”,是一种充满创新意识的探索和尝试,不妨给予更多包容与鼓励。

    1. (1) 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B . 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 C .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D . 我方才也说了——他拥有大批粪土,
    3. (3)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 他是上流社会的指南针,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一个绅士所应有的品质的总汇。 B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 .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著名翻译家杨苡于2023年1月27日晚去世,享年104岁。作为五四运动的同龄人,她见证了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从小受“五四精神”影响的她,渴望为受难的祖国做些什么。内心彷徨时,她写信到巴金那里去寻求支持。巴金在回信中一方面严格要求,_____①__:“我希望你好好地工作,不要马马虎虎地搞一下了事,你要是认真地严肃地工作,我相信你可以搞得好。”山河沦落时,她不甘安守于家庭的庇护,怀着青春热血投身时代洪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家国康宁时,她古稀之年仍以生花妙笔完成一些著作的翻译,依然满怀蓬勃意气。她说过,“翻译真是一种奇妙的文字游戏,它使你苦不堪言,但最后能尝到它的甜味。”__②__,而且人生也大抵如此。她的暮年时光,承载着跨越世纪的春去秋来,在看似平凡的日子里流光溢彩。杨苡先生与爱人、兄长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文学经典如种子般在不同文明土壤里生根开花,收获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奇迹!在人生的最后,她还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一部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这本书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_③  _:因为她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百年。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作文(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就是说品德对个体、他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伏尔泰曾说:“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而无所得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是残疾人创业的代表,他的企业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是残疾人,2022年营业额高达1300万元。疫情期间,员工隔离在家,独自坚守的陆鸿依然给员工发工资。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与“得”引起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