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金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3-06-1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实行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等。

    将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要具备相关条件。在依法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根据人群免疫力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根据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

    从法理依据来看,当一种传染病可能对公民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时;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时,国家就应当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如我国曾采取“乙类甲管”的非典、禽流感后回归乙类传染病管控措施,而甲型H1N1流感则并入流行性感冒,按照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将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乙类传染病,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严格的隔离管理,因此,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等现象,为此,我国积极针对这些风险准备应对方案,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

    当前,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受各地人群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的差异的影响,各地迎来疫情流行高峰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流动和聚集,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摘编自陈芳、董瑞丰《新冠疫情防控近三年后为何回归乙类管理》)

    材料二

    自限性疾病在医学上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在此过程中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或医学手段干预,只需对症治疗,通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可以逐渐痊愈的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从病原学角度来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来看没有出现慢性病的情况,表明它在体内能够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它具有自限性疾病的特征。

    根据对新冠病毒目前的研究和认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认为,新冠病毒目前未发现整合于人体的基因组,也没有发现病毒可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从这个层面说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

    但王贵强同时指出,新冠病毒直接带来的人体损伤是可以“自限”的,但其诱发的关联危害却难以“自限”,仍需要规范化治疗。“目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有一小部分会出现病情恶化,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就会合并诱发其他的病症,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王贵强说。

    既然是自限性疾病,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仍需要及时隔离观察和对症治疗呢?“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所有感染病例都需要观察照护,一方面隔离阻断,避免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也观察病情,避免病情恶化。”王贵强强调,一旦感染,仍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断和治疗。

    因此,在新冠肺炎诊疗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实行分类救治。对轻型病例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重型、危重型和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实行重点救治。“一旦感染,进行有效隔离将避免进一步传播的风险,这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王贵强说,尽管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但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然要早干预,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摘编自张佳星《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挺挺就能扛过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在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对疫情现状和未来有十足把握后作出的决策。 B . 政策调整初期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公众恐慌等现象,这与国家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隔离管理有关。 C . 新冠病毒能在体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也不会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可见,从病原学层面来看,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 D . 相关专家认为,新冠病毒诱发的关联危害是难以“自限”的,因此,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需要尽早干预,确保救治的有效及时。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冠疫情防控调整为乙类管理,说明该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已减弱。 B . 为确保防控措施调整的平稳有序,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对重症的医疗救治上。 C . 应对各地将陆续出现的疫情压力,主要依靠公众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政策要求。 D . 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强大的清除能力逐渐恢复痊愈。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调整措施需具备的相关条件的一项是(    )
      A . 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其他关切变异株显著减弱。 B . 近日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新冠病毒进入和离开鼻腔细胞的途径,发现了减少高传染性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 C . 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多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 D . 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
    4. (4) 材料一为新华社“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采访的专家回答,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拟定三个采访问题。
    5. (5) 新冠疫情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现代文阅读Ⅱ

    下面节选的是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一段,写王子装疯之后,国王让他的恋人奥菲利娅刺探他是真疯还是假疯。

    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奥菲利娅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见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莱特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殿下!

    哈姆莱特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莱特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莱特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利娅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莱特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

    奥菲利娅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莱特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

    奥菲利娅哎哟,天哪!救救他!

    哈姆莱特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出家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出家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奥菲利娅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

    哈姆莱特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天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天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算了吧,我再也不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出家去吧,去。(下)

    奥菲利娅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是指因为惧怕神学宣扬的不可知的死后,哈姆莱特只能默然忍受命运的毒箭,但这也是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致力于改变的状况。 B . “纪念品”是奥菲利娅为了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发疯故意选择的话题,说明奥菲利娅在内心深处不相信哈姆莱特是真的发疯。 C . 哈姆莱特连用五个“出家去吧”,表明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试探自己感到失望,他明白奥菲利娅已经不是那个洁身自好的姑娘了。 D .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这一句深深的感叹描写出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无奈之情。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哈哈!你贞洁吗?”运用反问,是哈姆莱特用故意伤害情人的方式,使情人对自己绝望,达到装疯而又不被人发现的目的。 B .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运用一组短语形成排比,列举出人们所承受的苦难,富有气势。 C . “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里运用比拟手法,侧面表现哈姆莱特在奥菲利娅心目中的地位及她对他的崇拜之情。 D .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此句将两种人生态度进行对比,表现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3. (3) “生存还是毁灭”哈姆莱特这段长篇内心独白,和节选部分最后一段奥菲利娅的内心独白,共同刻画了哈姆莱特形象,请结合这两段独白内容,分析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并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4. (4) 屠格涅夫说,“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 , 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

    (摘自《贞观政要·论务农》)

    【注】①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

    1. (1) 下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B .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C .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D .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欲不夺农时”与“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夺”字含义不相同。 B . “克己自励耳”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相同。 C . “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两句中的“率”字含义不同。 D . “敦行礼让”与“其言不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昀一项是(    )
      A . 贞观二年,京城蝗虫猖獗,太宗到田野视察,吞下蝗虫,自此蝗虫不再成灾,这里虽有迷信的成分,但体现出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 B . 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在二月为太子举行加冠礼,太宗认为二月举行会影响春耕、妨碍农事,于是下令将加冠礼仪改在十月举行。 C . 贞观十六年,米价较低,太宗认为,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采取提高粮价、减少赋役、不占用农时等措施,让百姓更加富裕。 D . 唐太宗重视对百姓的教化,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要求乡间的百姓年轻的尊敬年长的,妻子尊敬丈夫,让百姓既富裕又有尊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

      ②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5. (5) 文中王珪是如何和太宗谈论以民为本的问题的?
三、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济州过赵叟家宴(节选)

    王维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眼农书。

    上客摇芳输,中厨情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四两句描写主人的日常生活,富有田园情趣,赵叟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 B . 第六句写赵叟以农家普通菜蔬招待客人,可见主人的真诚质朴,照应了题目。 C . 最后两句既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D . 诗歌巧妙地选取了几个生活场景,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重要特点。
    2. (2) 《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请结合黛玉的观点,赏析本诗开头两句。
四、名篇名句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两句表现了冉有谦虚敦厚的性格特点。
    2. (2)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
    3. (3) 《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王安石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五、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I

    最近火热的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订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办不成的”。它真的这么靠谱吗?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们也来会一会这位“全能网友”。

    问:你真有那么靠谱吗?

    ChatGPT:作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我在培训数据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不能保证我的回答最终是100%正确

    和它聊天,可以直奔主题、,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它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的表达方式和快速的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

    它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许多行业。有专家指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有被人工智能代替的风险。那么,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方向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有人选择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因而,某些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关键在于人类所采取的积极态度。人们如果能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就能改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社会真正的主角是你。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模拟人机对话的方式,这种语言形式有什么效果?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宝玉所居名曰“怡红院”,他平生有个“爱红的毛病”,而雪芹撰写此书,所居之处也名为“悼红轩”。“红”是七彩之首,代表着美丽、欢乐、喜庆。过年了,千门万户贴上春联,那是一片红;结婚了,庆寿了,衣饰陈设,也是一片红。,必然以红为主色。“红”还代表鲜花,花有各种颜色,古诗中有“”。而人之中,“红”就属于女性了,宋代词人赵彦端的《鹊桥仙》中“红袖添香”的典故给中国古典文化增添了一个美好的意象,与此类似的“红妆”“红裙”“红颜”“红粉”……都是对女性的代词与赞词。

    雪芹在开卷不久即大书:“此书大旨谈情。”石头投胎,有一批“情鬼”下凡历劫,它才被“夹带”在内,一同落入红尘。《红楼梦曲》引子劈头一句就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须知,那情痴情种,不是别个,正指宝玉和雪芹。儒教不敢多谈情,把人的真情装镶在伦常、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服饰”箱框里 , ,他赋予情更自由的空间,以及更新、更高、更大的精神文化涵义和容量。雪芹写书绝不会是单为了一男一女之间的“爱情”的“小悲剧”,他是为“普天下女子”痛哭。这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级的博大崇伟的深情。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下列四个句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B . 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中国建筑的特征》) C .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说“木叶”》) D . 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六、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时间2月13日,在ATP(职业网球联合会)达拉斯站的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吴易昺在先丢一盘的情况下连扳两盘,逆转战胜对手。吴易昺就此成为第一位夺得ATP巡回赛冠军的中国男子球员,他的世界排名来到第58位,创造了中国男选手的最高排名。

    回溯吴易昺的网球生涯,18岁时包揽美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男单和男双冠军,进入职业网坛后,他受到训练和伤病困扰,一度暂停比赛,个人排名也遭遇断崖式下滑。但他始终坚信自己能做到更好:“为了所热爱的事情,你一定要坚忍不拔全力以赴。”他曾在个人社交媒体感叹:“若没有这些阴影,谁会知道我站在光里!”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热爱·坚韧·突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