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07-26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 .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 . 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 . “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2.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 . 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 .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 . 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 .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 .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 .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火车眨眼间就无影无踪了。姑娘们围住香雪,当她们知道她追火车是为了铅笔盒后,遍觉得好笑起来。其实,她们早知道香雪有一只小木盒,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可和同桌漂亮的自动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傻丫头!”

    “值不当的!”

    她们像长者那样拍着她的肩膀。

    “就怪我磨蹭,问慢了。”香雪可不认为这是一件值不当的事,她只是埋怨自己没抓紧时间。

    “咳,你问什么不行呀!”凤娇替香雪跨起篮子说。

    “谁叫咱们香雪是学生呢。”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有删改)

    文本二:

    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十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每日的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和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

    站在锅前负责炸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油条,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那用来控油的钢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属于自己业务范围的事——翻动、捞起,但她的操作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来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她那新鲜的肤色,那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那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在我当时的年岁,无法有词汇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一个成年女人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使我发现我原本也是个女性,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直到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又偶尔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那姑娘还在炸馃子。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还是用我熟悉的那姿式擦汗。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那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

    直到一天下午,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个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我坚信愿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分明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当你克服着虚荣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里处处会充满陌生的魅力。

    (节选自铁凝《与陌生人交流》,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台儿沟因为火车的到来而打破了宁静,意味着台儿沟的人们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B . 香雪做买卖最顺利,是因为旅客们看到了香雪的纯洁美好善良,不愿意欺骗她。 C . “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运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表现工业文明对美丽乡村的破坏。 D . 香雪为买铅笔盒而追火车,大多姑娘不理解还觉得好笑,但她自己不以为意。
    2. (2) 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决意以炸油条的姑娘为榜样去成长,是因为她唤醒了“我”内心对美的追求。 B . 几年后当我再次见到这个姑娘时,发现她已经被生活消磨得没有了当初的灵巧和愉快。 C . “我”“愿意坚信的”是炸油条的姑娘一定会因为我的感激而焕然一新,重拾生活的美好。 D . 多年后“我”想告诉那姑娘“我”当初对她的崇拜是想在她身处困境时激励她帮助她。
    3. (3) 赏析文本一中划线的句子。
    4. (4) 文本二指出,“当你克服着虚荣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里处处会充满陌生的魅力”。请联系文本一中香雪的性格特征和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看不起 B . 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C . 臂非长也            加:增加 D . 虽有槁暴             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取之于蓝而青蓝 ②不拘时,学于余 B . ①故木受绳直 ②位卑足羞 C . 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人非生知之者 D . ①蛟龙生②犹且从师而问
    3. (3)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 圣心备焉 C . 不必贤于弟子 D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4) 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劝学》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比喻论证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 《劝学》中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 . 《师说》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 《师说》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5. (5) 将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闲雅贞洁。姝(shū):美好的样子。②城隅:城角。③ 爱:同“薆”,隐藏。④踟蹰(chíchú):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贻:赠。⑥炜:红色的光彩。⑦说怿(yuèyì): 喜悦。⑧牧:旷野,野外。归:赠送。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⑨洵:信,实在。⑩异:奇特,别致。

    1. (1) 下列对这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 B . 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 . 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 (2) 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鸿门宴》中樊哙用“大丈夫应不拘小节”劝刘邦赶紧离开的句子是:“。”
    2. (2) 《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3. (3) 《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①___________,但多少民族创造了多少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②___________,就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段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年了。 B . 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C .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D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_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阳伞下_________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伴响。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比喻具有生动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捏着鼻子低着头潜入水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句话,可以吹散心底的尘埃;一句话,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一句话可以使人境界高远,一句话也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当然,一句话可以是在成长道路中听到的,也可以是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一句话,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却拥有无穷的力量。

    请以“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