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第...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隰则有泮 B . 扈江离与辟芷兮 C . 不可说也 D . 不思其反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蚩蚩,抱布贸丝       怨灵修之浩荡兮 B . 乘彼垝垣,望复关        忽反顾游目兮 C . 桑之落矣,其黄陨        忍尤攘诟 D . 反是不思,亦已哉       驰椒丘且焉止息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府吏丁宁       渐见愁煎迫 B . 便言多才        有此郎君 C . 家来贵门        多后世人 D . 作不良计       知是人来
  • 4. 下列各句中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A . ①③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④⑥ D . ②③④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寐    ②三岁食    ③桑之落矣,其而陨

    ④女也不爽,士其行 ⑤鸷鸟之不群兮  ⑥搴毗之木兰兮,揽洲之宿莽

    ⑦固前圣之所    ⑧民生之多艰

    A .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 . 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C . ①/②⑤/③⑦/④/⑥⑧ D . ①⑧/②/③⑦/④⑥/⑤
  • 6.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恐年岁之不吾与

    A . 謇朝谇而夕替 B . 肇锡余以嘉名 C . 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 . 但见悲鸟号古木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相”字不都同类的一项是(    )
    A . 见常日稀    ②六合正应       ③儿已薄禄 B . ①及时遣归    ②嬉戏莫忘       ③久久莫 C . ①誓天不负    ②登即许和       ③蹑履逄迎 D . ①黄泉下见    ②枝枝覆盖       ③仰头向鸣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表时间,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 B . 鸡鸣,古代记时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至3点。 C . 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聚会的日子。 D . 《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诗歌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C . 词是诗的别体,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配上音乐可以演唱。始于隋唐,发展于五代,盛于宋代,形成了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为代表的的豪放派两大流派。 D .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
  • 10. 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 . 所守或匪亲,但化为狼与豺。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AI绘画工具,一般是指建立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经过深度学习,能够自动迭代,可根据用户指令自动绘制出图画作品的软件或平台。这些软件操作门槛较低,只要输入关键词,选定艺术家风格和绘画形式,AI便会通过运算,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多组低像素画面,经用户选定后,便能进一步生成高像素图像文件。而这整个过程中,用户不再需要通过长年累月的学习、繁琐枯燥的训练,也无需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素养,只需支付极低的费用甚至是免费,就能得到一张用AI绘画工具“创作”的图画。从这个意义上说,AI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人都是艺术家”。

    面对AI绘画带来的改变,网友们更多的是好奇,将之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亲自上手体验一番。而在职业插画师和艺术家眼中,围绕AI绘画还有许多争议的话题,比如:AI生产的画作,算不算艺术品?职业插画师面对AI绘图工具,应当秉持怎样的态度?有人说自己用AI创作出来的作品,体现了独特的思考和创意,可以归入艺术品之列;也有人认为,AI绘图充其量是“文字世界的图解、拼贴和延展”。一些画师积极拥抱AI作画技术,试图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提升自己的作画质量效率;也有反对者担忧,如果十几秒就能生成一张“还不错”的作品,还有多少人愿意扎下根来学习、安心进行艺术创作?类似的讨论也意味着,这一新鲜事物迈入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摘编自《人民日报》曹祎《AI作画兴起,画师们该感到“压力山大”吗?》)

    材料二:

    8月,AI绘制的油画在艺术比赛中斩获奖项,引发热议;8月底,Novel AI模型流出,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绘画作品登上社交论坛,甚至被用于售卖;9月,图片版权商Getty Images禁止上传交易AI作品……绘画“火”了,有人却担心艺术会因此消亡。

    AI绘画的爆火,贴合了人们亲近艺术的追求。绘画创作原本是小众的专长,多数人只能望而赞叹。现如今只需提供几张画作参考,并输入个性化词条,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作品。你可以大胆地将一束花变为美少女,抑或是将梦中模糊的光景记录下来。AI绘画降低了构图作画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AI绘画作品流入市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业态。圈内流传着一则玩笑:“7月份,某画师还在鄙视AI作品,9月份就已经被抢走生意。”这反映出AI进步之快与适应能力之强。现如今,AI能够为画师提供底稿,精简艺术创作流程,或是直接为快消宣传供稿。可以预见,成熟的AI绘画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能够紧跟市场导向,戳中多数人的审美点。

    但若要说AI可以取代艺术,仍是无稽之谈。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用“光韵”的消失来描述传统艺术性的消亡,在AI绘画上亦可窥见一二。艺术不仅是纸面上的颇料色块,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它可以是米勒在秋后麦场上体味的艰辛,是徐悲鸿在飞鬃墨骨间传达的抗争,也可是林间碎叶光影的定格,是深夜的孤独与惆怅。艺术家通过画作传达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AI绘画尚且需要对既有风格进行模仿,是资源整合而非原创,终究难以触碰到艺术的灵魂。艺术性需要的不是“通解”,更不是基于市场参与的“最优解”,而是直戳人心的“个性解”。

    科幻小说中,有了“拐棍”的写手丢掉了名为“灵感”的财富;现实世界中,AlphaGo之后的围棋定式“无聊透顶”。过分追求“最优解”,却忽略了艺术的个性与创意,忽略了人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才是消亡的真相。更多的参与、更快的创作不会毁掉艺术,能取缔艺术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盲目与无知。

    (摘编自《南方日报》张宇驰《AI绘画“火”了,艺术会“凉”么?》)

    材料三:

    仅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AI绘画确实算得上是一种艺术。不过,这种艺术更多是一种科技艺术,而非人文艺术。即使AI绘画工具可以呈现毕加索、蒙克、莫奈的画风,其所呈现的是基于精密计算的临摹,而绝非独一无二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一件“精仿”的膺品。仅就绘画领域而言,各种足以乱真的赝品多如牛毛,但它们何曾阻止那些真正的创作?

    承认AI绘画属于“艺术”,并不会绞杀真正的艺术,相反,还可以成为推动艺术创新的“催化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人工智能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只能“推陈”,而无法“出新”。无论大数据运算的能力如何强大,目前仍只能依赖已有的数据建模。换句话说,AI绘画只能临摹已有的流派和表现形式,既无法开辟新的表现形式,更无法凭空创造新的流派。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意味着原有格局的打破,有人因此不得不走出“舒适区”。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人被“夺去饭碗”,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但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爆发出更大的创造力。究其原因,在于科技只能替代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赵志疆《AI绘画算不算“艺术”》)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独一无二的灵魂,这是一种很难被数据化计算的领域,艺术性需要的是个性和创意。 B . AI绘画作品进步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已经能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紧跟市场导向,改变了业态。 C .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而材料三提及绘画领域赝品多如牛毛是为了表明AI绘画并非独一无二的创作。 D .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打破原有格局,淘汰掉一批职业,然后诞生一批有更高知识要求的新的职业。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主要是为AI绘画工具这一概念下定义,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及其产生的意义 B . AI绘画降低了构图作画的门槛,它的火爆体现了人们亲近艺术的追求,随着AI绘画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将能满足多数人的审美需求。 C . 坦然接受AI绘画属于“艺术”,不但不会扼杀真正的艺术,反而可以推动艺术的创新。社会不会停滞发展,人类的思考与创作无法替代。 D . 三则材料都围绕AI绘画来展开论述,都谈到了AI绘画的利弊,不过它们的论述重点并不相同。
    3. (3) 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Al绘画可能导致画师“饭碗被夺”的一项是(    )
      A . 《经济学人》杂志6月选用MJ生成的AI绘图作为当期杂志的封面。 B . 百家号平台根据AI文生图功能生成电视剧《苍兰诀》的精美插画。 C . 《人民日报》官网发布AI根据二十大报告关键词生成的系列宣传画。 D . 游戏开发者叶兰舟利用AI绘画查看游戏预期效果、角色设计方案。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 , 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 , 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赐之。师道人臣,不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①,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 , 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注】①平章事:一般指同中枢门下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高宗永淳元年起,指实际担任宰相者。

    1.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师道人臣,不掠美        宜:适宜,合适 B . 陛下言者路           启:开,放开 C . 至讽喻意激而言           质:质朴 D . 今视其文,然       确实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太宗用殿材成正寝       苟余情信芳 B . 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赐之 屈心抑志兮 C . 争裒割生人求所欲        尔车来,以我贿迁 D . 黜之,是箝其口           今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 .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 .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 .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擺/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4.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B . 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C . 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D . “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5.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B . 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 . 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 . 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
    6.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准两赋,以救流瘠。

      ②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

四、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共6分)
  • 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②清江万里桥③。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④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戌: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泛指送别之地。③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④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答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 .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诗人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 .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 (2) 请赏析此诗颔联,其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五、默写(本题共13分)
  •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氓》中“桑之未落,”两句,用桑叶的润泽喻指女子年轻貌美,容颜亮丽。
    2. (2) ,不思其反。(《诗经·氓》)
    3. (3) 屈原在《离骚》中以美女自喻,表现自己因为志行高洁,遭人嫉妒的两句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屈原《离骚》)
    4. (4)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5. (5)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6. (6) 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7. (7) 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8. (8) 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9. (9) 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10. (10) 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1. (11)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两朝开济老臣心。”
    12. (12)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13. (13)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3分)
  •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黄河入海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

    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已。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先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又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车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表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趟过河去,怎不叫人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葳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邈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她在一派寬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4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 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文章写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用肖像描写类显人物的虔诚。 C .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和。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实写黄河入海的场景,至此作者的情感也达到高潮。 D . 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 E . 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人称用词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2. (2) 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
    3. (3)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七、语言运用(本题共2小题,共6分)
  • 16. 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________。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________。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人以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担当、有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三是________。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拼搏中奉献正能量。四是________。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①生命是有长度的              ②生命是有温度的

    ③生命是有深度的              ④生命是有宽度的

    A . ②④③① B . ④②①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③②④
  • 17. 《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丫鬟代表是
八、作文(60分)
  •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从大自然中获得人生失意的慰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李大钊学习新思想,用满腔热情呼唤人民,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他呼唤,同胞们起来吧!赴汤蹈火、共伸义愤。绝不承认亡国、亡族之私约,此身可杀、此念不可渝!史铁生在人生困顿时,从读书中获得给养,他常常摇着轮椅进入地坛,不是读书,就是思考。黄庭坚的诗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抒壮志未酬之感怀。生活中,总有一些事物让我们寄托情怀,总有一些情感索绕内心挥之不去。它们或愉悦我们的身心,或消解我们的苦恼,或陪伴我们前行,或激励我们向上。

    请结合心得和体验,在“此心吾与盟”的横线处填入一个词语,构成完整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