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3-05-11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趣味都表现着社会的心理。”

    王国维认为中国悲剧文学的这种情节结构模式“代表吾国人乐天之精神者也”(《红楼梦评论》)鲁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国民性缺失的问题。这些观点,都是在特定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提出来的。在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其实,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戏剧“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

    首先,源于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中国地理上的特点、古代社会长期的封建统治特点以及小农经济的方式,养成了华夏民族适应性、顺从性、依赖性以及被动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的民族心理。与此同时,受到儒、道、佛思想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一,“尚圆”心理。对“圆满”的迷恋是一种世俗之性。表现在戏剧中,就是以苦开头,以乐结束;以悲开头,以喜结束;以顺境开头,以逆境结束相互转化的圆形结构,在戏剧作品结尾,洋溢着浓厚的“乐”和“喜”的“大团圆”色彩。第二,“中和”之美。与西方人性格不同,中国人强调“中庸”之美,强调对立面的均衡与和谐,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儒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精神。第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应用到“大团圆”的问题上,就是前世没有了结的恩怨,导致了今世的相互牵扯。

    其次,源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补偿”心理与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戏剧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这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愿正视痛苦的表现,是自欺欺人的国民性的体现。这是从批评家的角度来说的,职业批评家通常都是站在某个道德制高点上,这种制高点要求人们有较高的心理判断能力和抵抗能力。事实上,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在被无奈和痛苦包围的现实中,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享受,而“大团圆”的结局符合他们的审美需要和欣赏习惯,符合他们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看戏动机,以此来缓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和折磨。

    因此,剧本要流行于世,就必须迎合观众的心理,不能违背观众的愿望。戏剧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必然要以观众的喜恶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要以民间的眼光对剧情发展进行审视,争取普通戏剧观众的关注和理解,突出其世俗性和大众品位。作品脱离了接受者和市场的需求,必然导致文学创作的失败。

    (摘编自杨雪《论中国戏剧的大团圆结局》)

    材料二: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种直观的交流形式使得剧作必须关注大众品位,只有符合大众品位,剧作才能球认可,作品与作家的价值才能体观出来,如果一个剧作家因为没有顾及观众的接受而创作出了其他结局的作品,他可能具有文学变的意义,但有可能会受到观众的排斥。这可以从著名京剧演员谭盗结的表演经历窥见一斑,谭鑫培善唱悲剧,不仅他所唱的戏被骂为“亡国之音”,而且连自身也就人攻击。所以,作家为了作品行世,必须迎合大众品位。既然大众喜欢大团圆,剧作家就应该乐于去描写大团圆,即使忠于生活的真实,写出了现实中的矛盾,写出了悲剧。也要念念不忘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

    始困终享、始离终合的大团圆结局,并不是哪儿提出来的统一要求,而是只有这样,观众才看得舒服。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有一次演出明传奇《清风亭》,天马上要下雨,戏院主为了照顾观众早点回家,演到张元秀夫妻惨死时就准备收场,没想到观众不干,非要看到做官不认父母的张继宝死在台上不可。于是,只好匆匆演出雷击张继宝。此时大雨倾盆而下,观众破涉于泥泞之中,但是他们感到十分满足。可见脱离了这样的大众品位,戏剧便没了观众,没有了观众,戏剧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大团圆是美好的,人人都希望大团圆。既然“团圆之趣”能在一个时代这样盛行,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也是合适的。“自欺欺人”的国民性也好,乐天精神的体现也好,这都是戏剧研究者的批评术语,无法从根本上掩蔽这种客观文学现象的存在。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为普通接受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寄托着他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因此,对于这样的艺术结构,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既成的传统观念来抑制,那是对文学样式多样化原则的背离。

    《摘编自刘荣琴《大众品位与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浅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模式常以苦、悲等开头,以乐、喜等结束,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体现着华夏民族的社会心理。 B . 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对“圆满”的迷恋、对“中庸”之美的追求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等。 C . 鲁迅先生认为,职业批评家通常都是站在某个道德制高点上,这种制高点要求人们有较高的心理判断能力和抵抗能力。 D . 受当时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影响,王国维认为“大团圆”结局是国人乐天精神的体现,而鲁迅则认为是中国国民性缺失的问题。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认为“大团圆”戏剧结局与自欺欺人的国民性密不可分,这表明鲁迅认为戏剧不能有“大团圆”结局。 B . 在创作过程中,只要剧作家在作品中描写了“大团圆”结局,作品就能够争取普通戏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C . 谭鑫培善于唱悲剧,有一次演出明传奇《清风亭》时,不仅作品被骂为“亡国之音”,而且自身也被入攻击。 D . “大团圆”结局进合了大众的品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抑制这种艺术结构校式就背离了文学相式多样化原则。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
      A . 《雷雨》最后一幕,四风冒雨跑出去顺电而亡,雨冲去追四凤也视一起电死了,周律食着他自杀,鲁侍萍和周繁漪看到这样的场景疯了。 B . 《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结局:成玉泪尽而亡,宝玉离家通入空门,元春暴毙,迎春被折磨数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王熙凤病死。 C . 《哈姆莱特》最后一幕,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被毒剑刺中身亡;国王被哈姆莱特用毒剑制死;王后误喝下毒酒身亡;奥菲利娅发疯堕水身亡。 D . 虽然《西厢记》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波三折,令人垂泪,但最后张生高中头榜,美满完婚,遂了人愿。
  • 2.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选段)

    巴金

    有一天,觉新的幻梦终于被打破了,很残酷地打破了。事实是这样: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归来后的那天晚上,父亲把他叫到房里去对他说:

    “你现在中学毕业了。我已经给你看定了一门亲事。你爷爷希望有一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我在外面做官好几年,积蓄虽不多,可是个人衣食是不用愁的。我现在身体不大好,想在家休养,要你来帮我料理家事,所以你更少不掉一个内助。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今年年内就结婚。”

    这些话来得太突然了。他把它们都听懂了,却又好像不懂似的。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虽然父亲的眼光依旧是很温和的。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是的,他也曾做过才子佳人的好梦,他心目中也曾有过一个中意的姑娘,就是那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妹(钱梅芬)。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梦想他将来的配偶就是她,而且祈祷着一定是她,因为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是很寻常的事。他和她的感情又是那么好。然而现在父亲却给他挑选了另一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并且还决定就在年内结婚,他的升学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他所要娶的又不是他所中意的那个“她”。对于他,这实在是一个大的打击。他的前程断送了。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他顺从了父亲的意志,没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却为着自己痛哭,为着他所爱的少女痛哭。

    到了订婚的日子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他做人家要他做的事,他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他做这些事,好像这是他应尽的又务。到了晚上这个把残做完贺客散去以后,他疲倦地、忘掉一切地熟睡了。从此他丢开了化学,丢开了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他把平日翻看的书籍整齐地放在书橱里,不再去动它们。他整天没有目的地游玩。他打牌,看戏,喝酒,或者听父亲的吩咐去作结婚时候的种种准备。他不大用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

    不到半年,新的配偶果然来了。祖父和父亲为了他的婚礼特别在家里搭了戏台演戏庆祝。结婚仅式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自己也在演戏,他一连演了三天的戏,才得到了他的配偶。这几天他又像傀儡似地被人玩弄着;像宝贝似地被人珍爱着。他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他只有疲倦,但是多少还有点兴奋。可是这一次把戏做完贺客散去以后,他却不能够忘掉一切地熟睡了,因为在他的旁边还睡着一个不相识的姑娘。在这个时候他还要做戏。

    他结婚,祖父有了孙媳,父亲有了媳妇,别的许多人也有了短时间的笑乐,但他自己也并不是一无所得。他得到一个能够体贴他的温柔的姑娘,她的相貌也并不比他那个表妹的差。他满意了,在短时期内他享受了他以前不曾料想到的种种乐趣,在短时期内他忘记了过去的美妙的幻梦,忘记了另一个女郎,忘记了他的前程。他满足了。他陶醉了,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他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而且整天躲在房里陪伴他的新婚的妻子。周围的人都羡慕他的幸福,他也以为自己是幸福的了。

    (有删改)

    家(选场)

    曹禺

    (新婚之夜,闹房的人都走了,洞房里新郎觉新与新娘瑞珏终于默默相对)

    [瑞珏轻微的咳嗽,又低下眉。

    觉新:(望望珏,又转过身长叹)唉!(走近窗前较远的一头,把另一扇窗扇又打开,屋子里渐渐浸进深夜的寒气。外面杜鹃在湖滨单独而寂寞地低低呼唤了一两声,又消歇了)

    瑞珏:(缓缓地抬起头,漆黑的眸子怯怯地向四面觑视,闪露出期待抚慰的神色。一种孤单单的感觉袭进她的心里,使这离开了家的少女,初次感觉复杂到不可言状的情怀。她低头叹了一口气,一时眼前的恐惧,希望,悲哀,喜悦,慌乱,都纷杂地汇涌在心底,终于变成语言,低低地诉说出来,声音亲切温婉,十分动听,如湖边的一只小鸟突然在夜半醒来,先还凄迷地缓缓低转,逐渐畅快而悲痛地哀歌起来)哦,这真像押着宝啊,不知他是美,是丑,是浇薄,是温厚,也不管日后是苦,是甜,是快乐,是辛酸,就再也不许悔改。就从今天,这一晚!

    觉新:(缓缓摇首)唉!……梅呀,为什么这个人不是你?

    瑞珏:(期盼)他……他想些什么?这样一声长叹!天多冷,靠着窗还望些什么哪?夜已过了大半!

    觉新:(同情地)这个人也可怜,刚进了门就尝着了冷淡!就是对一个路人,都不该这样,我该回头看看她,哪怕是数衍。可就在这间屋,这间屋,我哪忍?我不愿回头,为着你,梅,我情愿一生蒙上我的眼!

    瑞珏:(期盼地)他怎么还不转过头案?什么事啊引他想得这样深?这种情,仿佛在哪里见过。像渔船进了避风的港。我的心忽然这样宁静。一个人能这样深沉的叹意,我懂,总该有些性情!

    觉新:(犹豫)可我还是该回过头去吧?

    瑞珏:(纳闷)他在念着谁?不说一句话。

    觉新:(又转过去)不,我情愿再望望月色,这湖面上的雾,雾里的花。

    瑞珏:(猜测着)他像要来怎么又不来?别,别他也是像我一样地怕吧?

    [夜风吹动窗帷。

    ……

    (三个弟弟想躲在床下偷听,但发出声音被觉新发现,最终被仆人带走)

    觉新:(仿佛抱歉地)我们家的孩子真多!

    瑞珏:(出她的意外,愣了一下,诚挚地)我,我喜欢!

    [湖边的杜鹃一声声酣快地低唱。

    瑞珏:(低声怯怯地)天快亮了吧?

    觉新:(很温和地)嗯,还早吧?第一遍鸡还没有叫呢。

    [杜鹃声。

    瑞珏:(望新,谛听)这是什么叫?

    觉新:(渐渐觉地可亲)杜鹃。这外面是一片湖。

    瑞珏:(欣悦)一片湖?(不觉走到窗前,杜鹃声)今年杜鹃叫得这么早。

    觉新:(望着她的背影)嗯,湖边上有梅花。

    瑞珏:(扶了窗槛向外望,天真地)多好的梅花啊,像一大片雪。

    觉新:(也跟过去)嗯。(忽然)你,你喜欢梅么?

    瑞珏:(感到一阵强烈的快乐,声音几乎是抖抖地)我喜欢。(羞怯地回过头望着床)那床上不是?

    觉新:(立刻走到床前,向帐檐凝了一刻,回头)你绣的?

    瑞珏:(低头腼腆地)嗯。

    觉新:(不由得低声称赞)好。(望望窗户迟疑一下,忽然去把妆台上油灯吹熄,像是询问她的赞许)吹了灯?

    [灯熄了,窗外月光如水,泻进屋内。屋里只有桌上龙凤烛的低弱的光,照着一角。

    瑞珏:(没有惊讶,自然而宁贴地)嗯,吹了灯好看月亮。

    [觉新十分快慰,仿佛遇见一个故友,而又不敢冒认,那样欣欣然,涩涩然地,微微点头,望着她。然后走到窗前,把整个一排长窗窗幔完全拉开。窗扇是新方才就开开了的。此刻在一片迷离的月光下,湖波山影,和远远雪似的梅花像梦一般地从敞开的窗里涌现在眼前。

    [日明如画,杜鹃起此响高地在湖滨时而单独,时而成双,又时而一先一后地酣唱。

    (有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觉新父亲立足觉新年龄和未来处境、父亲与自己的心理、家庭状况、自己的意愿等方面与觉新的谈话,可以看出他考虑周全并对觉新充满温情与爱护。 B . 小说中“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不大用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展现出觉新稚嫩软弱的青年形象。 C . 小说中在描写觉新订婚与结婚时,两次提到“傀儡”“宝贝”,虽然句式不同,但都说明了觉新的处境,“傀儡”表现觉新的不自由,也为作品主题服务。 D . 从两个文本看,瑞珏是一个相貌俊美,声音温婉动听,处处为觉新着想、温柔体贴,交谈中让觉新感到快慰,新婚之夜内心忐忑、紧张、情绪纷杂的姑娘。
    2. (2) 下列对选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篇作品都注重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描写,而剧本通过舞台说明、心理独白等表达,从效果看,剧本更胜一筹。 B . 剧本中,杜鹃声贯穿始终,成为背景音效,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而且杜鹃声的变化也与主人公心境变化相契合,创作技巧高超。 C . 两人都喜欢“梅”,“梅”成为两人深入交流的媒介,但觉新想的梅却比瑞珏的含义丰富,还有对表妹的思念,这是瑞珏不了解的。 D . 剧本中,剧情的推进独具匠心,通过三兄弟在床下被发现并带走的情节设计,使文章由前文的心理独白向对话过渡,水到渠成。
    3. (3) 请分析剧本中划线的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4. (4)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请分析剧本呈现的戏剧冲突。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 3.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裁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梴“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褥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漏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注释】①梴:棍棒。②驺(zōu):同“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 . 道既通/游事齐宜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 .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庶人”,周代统治者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 B . “晋国”,周朝的诸侯国,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后晋国分成韩、赵、燕三国。 C . “三代”,本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 . 《诗》《书》,指《诗经》和《尚书》,《尚书》是我国上古时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有“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之说。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孟子批评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批评了梁惠王不施仁政造成“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局面。 B . 孟子反对追求“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抛弃父母,弑杀君王,正是因为互相争夺利益,而“仁义”则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根本。 C . 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D . 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仁政学说,“仁政”成为其政治思想的夜心,《孟子见梁惠王》第一段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思想主张。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 (5) 孟子说“仁者无敌”,请根据选文尚要领括实现这种理想的具体措施。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
    2. (2)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泗交流。
    3. (3) 王安石《桂枝香·枝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逝去,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案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多则,一万五千余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救条。《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思。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读《论语》一年,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    ②    , 结果不一样;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现在的孩子,甚至读到博士、博士后了,工作了,还是心智不成熟。    ③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三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成熟很正派很规矩 , 同时温良恭俭让。

    1. (1) 下列句子中的“规矩”和文中加点处的“规矩”,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第七回:“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 B .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规矩待他,他还心上不高兴。” C . 《荀子·儒效》:“设规矩 , 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D .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靠右的一间正屋住着屋主罗斯托玛乞维列,一个规规矩矩的市民。”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课内知识(本题共6小题,18分)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失其所与,不知。 B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 . 秦伯说,与郑人盟。
  •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吾得事之 B . 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C . 头发 D . 吏民,封府库
  • 8.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六七十,如五六十                                           海内之地,千里者九

    ②齐桓、晋文之事可得乎                                  其声,不忍食其肉

    ③吾与也                                                             失其所 , 不知

    ④乃令张良留                                                      张良入 , 曰:沛公不胜杯构

    ⑤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杀人如不能举

    ⑥乃经首之会                                                      木直

    舍郑以为东道主                                               入前为寿

    ⑧仲尼之徒无桓文之事者                                    臣之所好者

    ⑨妇女无所                                                        故来告良

    ⑩道芷阳行                                                         至军中

    A . ①②④⑦ B . ②3⑧⑩ C . ①④⑥⑩ D . ③⑤⑥⑨
  • 9.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不吾知也 B . 何由知吾可也 C .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 . 臣未之闻也
  • 10. 对下列各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云:“他人有心,予付度之。”子之谓也——《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猜得到”,原来是夫子说的话呀 B .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认为我喜欢羊(不喜欢牛)是理所当然的呀 C .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老百姓看不到保障,因为是(您)不布施恩泽呀 D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慎重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11. 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例与《战国策》相同。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 .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D .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五、名著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12.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说她是“临粉队里的英命,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盛筵必散”,叫她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 B . 贾珍引着贾政众人入困,一路上佳境叠现,贾政命众客拟写画额对联。众客心中早知翼政要试宝玉的课业进益如何,只将些路查来教衍,宝玉也颇现才情,奈何贾政始终不合心意,呵斥贬抑不断。 C . 元春省亲之后,担心贾政使人封锁大观园,便下一道逾,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D . 三月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后来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黛玉自比为莺莺。
  • 13. 在撰写关于《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的小论文时,旭旭需要一些论据来解释“时势权力”这一概念,以下选项最适合的是(   )
    A . 秦始皇采纳李斯“废分封,行郡县”的建议,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B . 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C .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父亲贾政听信贾环之言,将宝玉痛打之后,贾母气得大骂贾政。 D . 曹操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招兵买马,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得到群雄的热烈响应。
  • 14. 《红楼梦》回目中,多有用一字为人物作定评的情况,如“俏”平儿、“贤”袭人、“懦”迎春、“敏”探春。请选一个字为林黛玉作评,并结合书中具体情节说明,不少于80字。
六、写作(60分)
  •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都是使用分类的人,也是被分类的人。分类作为重要的思维方法,能够使事物结构化、条理化,但也很容易使人落入强行分类的陷阱。比如,我们常选择某个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热情或冷淡、灵巧或笨拙,等等。被分类后,那个人与别人迥然不同的细微之处,往往就会被分类的标签抹杀了。又比如,我们常被问到,在生活中是“内卷”还是“躺平”。可是,无论我们回答“内卷”还是“躺平”,都无法体现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情绪态度的复杂多变。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