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3-07-26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程千帆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

    材料二:

    《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

    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狐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

    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

    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

    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

    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

    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

    “《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

    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随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摘编自何新文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宋玉《九辩》和屈原《离骚》都抒发了忧患之感,但在内涵上,后者的忧患感更为深广。 B . 屈原的忧患感是其所有作品的主基调,不仅是遭受谗言、猜忌的痛苦,更是对楚国命运的担忧。 C . 《离骚》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愁”,刻画了楚国的种种政治乱象,流露出自我强烈的人生忧愁。 D . 在“《乱》曰”部分,屈原在极度矛盾之下提出“离”忧的解决办法——效法殷代贤臣彭咸,投水而死。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催生了他的忧患感,而他的预感和担忧与历史进程却并不一致。 B . 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 C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上下求索着自我拯救之路,这是《离骚》后半部分的主旨。 D . 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
    3. (3)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观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B . 洪兴祖《楚辞补注》:“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 C . 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D . 毛泽东评:“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4. (4) 教材中《〈离骚〉(节选)》第3段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及课文第3段内容,简要说明。
    5. (5) 材料一认为屈原具有忧患感和责任感,而材料二认为屈原《离骚》是在寻求“离去现实忧患”,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否相互冲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桂公塘

    郑振铎

    文天祥耿耿的光着双眼,一点睡意也没有。他的腿和脚经了好一会的休息,已不怎么酸楚了。

    他低了眼光望望杜浒——那位死生与共,为了国家,为了他,而牺牲了一切的义士。杜浒的眼光恰恰也正凝望着他。杜浒哪一刻曾把眼光离开了他所敬爱的这位忠贞的大臣呢!

    “丞相,”杜浒低声的唤道,“不躺下息息么?”他爱惜的提议道。

    “杜架阁,不,我闭不上眼,还是坐坐好。你太疲乏了,也该好好的睡一会儿。”

    “不,丞相,我也睡不着。”

    文天祥从都城里带出来的门客们已都逃得干干净净了,只剩下杜架阁是忠心耿耿的自誓不离开他。

    他们只是新的相识。然而这若干日的出死入生,患难与共,使得彼此的肺腑都照得雪亮。

    他们俩几成了一体。文天祥几乎没有一件事不是依靠架阁的。而杜架阁也尝对丞相吐露其心腑道:

    “大事是不可为的了!吴坚伴食中书,家眩翁衰老无用,贾余庆卑鄙无耻:这一批官僚们是绝对的不能担负得起国家大事的。只有丞相,你,是奋发有为的。他们妒忌得要死,我们都很明白。所以,特意的设计要把你送到鞑子的大营里去讲和。这魔穴得离开,我们该创出一个新的有作为的局面出来,才抵抗得了那鞑子的侵略。这局面的中心人物,非你老不成。我们只有一腔的热血,一双有力的手腕。拥护你,也便是为国家的复兴运动而努力。”

    丞相不好说什么,他明白这一切。他时刻的在罗致才士俊侠们。他有自己的一支子弟兵,训练得很精锐;可惜粮饷不够——他是毁家勤王的——正和杜浒相同。人数不能多。他想先把握住朝廷的实权,然后徐图展布,彻底的来一次扫荡澄清的工作。

    然而那些把国家当作了私家的产业,把国事当作了家事的老官僚们,怎肯容他展布一切呢!妒忌使他们盲了目。“宁愿送给外贼,不愿送给家人”,他们是抱着这样的不可告人的隐衷的。文天祥拜左丞相的谕旨刚刚下来,他们便设下了一个毒计。

    蒙古帅伯颜遣人来邀请宋邦负责的大臣到他军营里开谈判。

    这难题困住了一班的朝士们,议论纷纷的没有一毫的定见。谁都没有勇气去和伯颜谈判。家铉翁是太老了,吴坚是右丞相,政府的重镇,又多病,也不能去。这难题便落在文天祥的身上。他是刚拜命的左丞相,年刚气锐,足以当此大任。大家把这使命,这重责,都想往他身上推。

    “谁去最能胜任愉快呢?”吴坚道。

    “这是我们做臣子的最好的一个效力于君国的机会,我倒想请命去,只可惜我是太老了,太老了,没有用。”家铉翁喘息的说道,全身安顿在东边的一张太师椅上。

    “国家兴亡,在此一举,非精明强干,有大勇大谋的不足以当此重任。”贾余庆献谀似的说,两眼老望着文天祥。他是别有心事的:文天祥走了,要是不能回,那左丞相的肥缺儿便要顺推给他享受了,所以他怂恿得最有力。

    朝臣们纷纷的你一言我一语的,都互相在推诿,其意却常在“沛公”。

    那纷纷营营的青蝇似的声响,都不足以打动文天祥的心。在他的心里正有两个矛盾的观点在作战。

    他不曾预备着要去。并不是退缩怕事。他早已是准备着为国家而牺牲了一切的。但他恐怕,到了蒙古军营里会被扣留。一身不足惜,但此身却不欲便这样没有作用的给糟蹋掉。

    他明白自己地位的重要,责任的重大。他一去,国家将何所赖乎?杜浒,他的新相识的一位侠士,也极力的阻止他去;劝他不要以身入虎口。杜浒集合了四千个子弟兵,还有一腔的热血,要和他合作,同负起救国的责任。也有别的门客们,纷纷扰扰的在发挥种种不同的意见。但他相信,纯出于热情而为远大的前途作打算者,只有一个杜浒。

    然而,文天祥在右丞相吴坚府第里议事时,看见众官们的互相推诿,看见那种卑鄙龌龊的态度,临难退缩,见危求脱的那副怯懦的神气,他不禁有些冒火。他的双眼如铜铃似的发着侃侃的恳挚的光亮。他很想大叫道:

    “你们这批卑鄙龌龊的懦夫们呀,走开;让我前去吧!”

    然一想到有一个更大的救国的使命在着,便勉强的把那股愤气倒咽了下去。他板着脸,好久不开口。

    但狡猾如狐的贾余庆,却老把眼珠子溜到他身上来,慢条斯理的说道:

    “要说呢,文丞相去是最足以摧折强虏的锐锋——不过文丞相是国家的柱石——”

    他很想叫道:“不错,假如我不自信有更重要的使命的话,我便去了!”

    然终于也把这句不客气的话强咽了下去。

    一时敞亮的大厅上,鸦雀无声的悄静了下来,虽然在那里聚集了不下百余个贵官大僚。空气石块似的僵硬,个个人呼吸都艰难异样。一分一秒钟,比一年一纪还难度过。

    还是昏庸异常的右丞相吴坚打破了这个难堪的局面:

    “文丞相的高见怎样呢?以丞相的大才,当此重任,自能绰有余裕,国家实利赖之。”

    他不能不表示什么了。锋棱的眼光横扫过一堂,那一堂是行尸走肉的世界;个个人都低下了眼,望着地,仿佛内疚于心,不敢和他的锐利如刀的眼光相接触。他在心底深喟了一声,沉痛的说道:

    “如果实在没有人肯去,而诸位老先生们的意见,都以为非天祥去不可的时候,天祥愿为国家粉碎此无用之身。惟恐嚣张万状的强虏,未必片言可折耳。”

    如护国的大神似的,他坐在西向一张太师椅上。西斜的太阳光,正照在他的身上,投影于壁,硕大无朋,正足以于影中笼罩此群懦夫万辈!

    个个人都像从枷锁下逃出了似的,松了一口气。

    文天祥转了一个念,觉得毅然前去,也未尝不是一条活路。即使冒触虏帅而被羁,甚至被杀,还不是和战死在战场上一样的么?况且北虏的虚实,久已传闻异辞,究竟他们的军队是怎样的勇猛,其各军的组织是怎样的,他们用什么方法训练这长胜之军,一切都该自己去仔细的考察一下,作为将来的准备。那末,这一行,其意义正是至重且大。

    这样一想,他便心平气和起来,随即站起身来,说道:

    “诸位老先生,事机危矣,天祥明天一早便行;现在还要和北使面谈一切。失陪了。”

    头也不回的,刚毅有若一个铁铸的人,踏着坚定的足步离开大厅而去。

    (有删改)

    【注】《桂公塘》得名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一句,叙述文天祥赴元讲和被扣押,后设法逃脱,辗转数处,终于暂时脱险的故事。全文共十六章,本文节选自第一章,其时文天祥正“坐桂公塘土围中”。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的腿和脚经了好一会的休息,已不怎么酸楚了”,这句话表明文天祥从敌营成功逃出,一路奔波,也反映了其艰险处境。 B . 杜浒为了挽救国家,“毁家勤王”,“牺牲了一切”,与文天祥志同道合,在文天祥门客纷纷投敌的时候,仍追随着文天祥。 C . “大事是不可为的了”,杜浒这句话表达了对朝廷的极度失望,朝中高官要么年老体衰,要么奸邪昏庸,他们难堪国家大事。 D . 伯颜邀请南宋高官去其军营谈判,南宋官僚对此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谈判不会有成果,派往谈判的使者可能会被蒙古军队扣留。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描绘文天祥逃归途中的片段,再追叙南宋朝臣商议派遣谈判使者的过程,并插叙杜浒劝阻文天祥之事,叙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B . “两眼老望着文天祥”“老把眼珠子溜到他身上来”,两处对贾余庆眼神的描写,是他希望文天祥挺身而出的写照,表现出他的卑鄙无耻。 C . 文章多次用比喻来描绘朝臣们的反应,如“空气石块似的僵硬”“个个人都像从枷锁下逃出了似的”,说明了大家都把文天祥视为救国的希望。 D . 贾余庆等官僚对外胆怯退缩,对内排挤文天祥,各怀鬼胎,各谋其私,与文天祥、杜浒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二人的光辉形象。
    3. (3) 文章前后情节有诸多呼应之处,试举两例简要说明。
    4. (4) 在朝臣议事过程中,文天祥从拒绝到最终同意前往敌营,他的思想经历了怎样变化?请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己卯,突厥进寇高陵。辛巳,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之,斩首千余级。癸未,颉利可汗进至渭水便桥之北,以观虚实。上自出玄武门,与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孰,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 , 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

    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军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唯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窃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蹈戈,淡以金帛,彼既得所欲,固当自退,志意骄堕,不复设备 , 然后养威俟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璃再拜曰:“非所及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 B . 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 C . 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 D . 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径诣”的“诣”意思是前往,与《桃花源记》中“诣太守”的“诣”相同。 B . “克”意思是战胜,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不同。 C . 设备,指设防,现在一般指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成套的建筑、器物等。 D . 再拜,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在古代书信中用作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突厥军队倾国而出,进入唐朝境内,虽然途中遭到尉迟敬德抵挡,损失一千余人,但前进势头不可阻挡,一直抵达渭河北岸。 B . 太宗带着六骑人马从玄武门出城,前往渭河畔,隔着渭河与颉利对话,责备对方背弃盟约,突厥人大吃一惊,纷纷下马跪拜太宗。 C . 唐朝大军相继赶到,颉利可汗见太宗亲自上阵,军容甚盛,面露惧色。太宗准确地判断敌军心理,采取决策,使之请和,避免了战争。 D . 太宗认为突厥军队没有战斗之意,只是为了索取钱财,如果唐军出击一定能击败敌军,但是他反对战争,愿意与突厥永久和平共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

      ②当其请和之时,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

    5. (5) 太宗为什么不主“战”而主“和”?请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出三峡,在江湘之间漂泊。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出了诗人流落湖南的境况,燕子两度筑巢,表明诗人在此漂泊时间之长。 B . 颔联通过对比旧时和今日燕子对诗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诗人今昔遭遇的不同。 C . “可怜”句写了燕子四处筑巢,居无定所,直接抒发了对燕子的飘零生活的感慨。 D . “语”字将燕子人格化,燕子在船樯之上,与诗人谈话,流露了二者惜别之情。
    2. (2) 卢世漼评论此诗,“五十六字内,比物连类……茫茫有身世无穷之感,却又一字不说出,读之但觉满纸是泪”,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四、默写题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氓》中“”两句写出了女子对男子违背誓言的指责和控诉。
    2. (2)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写鸟兽难以翻越来表现蜀道山高路险的情况。
    3. (3) 柳永《望海潮》中“”两句描绘了孙何欣赏音乐和风景的情况。
五、语言表达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长期在怒江生活工作多年,我常常被怒江的山水之美,其中,最令我心寒的景致是彩虹桥。在雨季,有太阳雨时,彩虹会不时横挂怒江上空,有时长,有时短。到了这个季节,平常不太喜欢拍摄的我也会_____地挎上相机驱车穿梭在小镇的江东江西、旧城新城,以捕捉彩虹瞬间的美丽,因此也就拥有了别样的惊喜和收获。

    一天早晨,我驱车在路上,不经意地望去,只见云团携着怒江水的气流缓缓上升,但升得不快,也不高,在离我们头顶五六米处停止了。不一会儿,云团渐渐淡去,天色由漆黑和浓稠渐渐变为湛蓝和透明。渐渐地,从云团下面下起小雨,在初升的朝阳的辉映下,一轮彩虹从六库向阳桥横跨在老窝河口,仿佛一匹七彩骏马,头在老窝河口饮水,尾部在向阳桥下舞动。我连忙按动快门将这一倩影永恒地定格。之后,我一连拍到了十几张怒江上空彩虹飞架的照片,它们令我_____。但这些彩虹时间短暂,最长的也不过十几分钟,你还没欣赏够或完整地拍下,它的倩影便消失得_____了。这让人难免也有失落,总觉得它如海市蜃楼般转瞬即逝。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小时候在老家,每到夏天炎热的夜晚,一家人总喜欢拿出凉席铺在二层的平台上,躺一排看着夜空中闪耀的星光。那时候懵懂的我以为,星星是挂在穹顶之上的一盏盏灯,那黑黑的穹顶就是宇宙的边界。后来我渐渐地长大了,对宇宙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比如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我在沙滩玩耍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把沙粒,________,太阳系是不是一个更大更大星系里的人手里捧着的一颗沙粒?

    一部科学纪录片《万物》详细阐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整个发展进程,终于让我找到了科学的答案。

    对于我少年时的问题——“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我现在知道的是,光速是有限的,由于宇宙的急速膨胀,太远的或太晚发出的星光始终和我们保持着距离,可能永远无法到达地球。夜晚的天空没有足够的光,所以,________。

    ________,而人类不过是这粒沙上的小小微尘。然而我们却有幸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窥见、研究整个宇宙的全貌,犹如一粒沙可以去知晓整个沙滩。我从没觉得自己和宇宙的关系、和万事万物的关系这么的密切,我也从没有对自己的生命有如此大的敬畏感。我们每个人能站在更加卑微的角度去思考宇宙和自身的关系,思考生命的意义,太幸运了。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下列选项中,不能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合理推断出来的一项是( )
      A . 有的星光,我们是无法看到的。 B . 宇宙膨胀的速度可能比光速快。 C . 我们看到的星光可能是很久之前发出的。 D . 随着宇宙的膨胀,地球上可能将失去星光。
六、材料作文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光潜在《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一文中指出,“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一个人要有大成就,就必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如果以当下流行语来概括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要“挑战不可能”。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成功之人,却并非“挑战不可能”,而是“扬长避短”,如著名的“孙膑赛马”的故事,再如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以少胜多,李左车赞其善于“以长击短”,等等。

    作为新时代的逐梦青年,你如何看待“挑战不可能”和“扬长避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