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3-04-17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 1.  现代文阅读 Ⅰ

    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 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 力图通过 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 叩问如今的人们: 我们当年为什么出 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 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 时间, 即湘江战役后, 转战黔、滇、川等地的 5 个月。应当说, 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 是我党 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

    经过 80 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 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 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 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 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 我们也必须承认, 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 有制作 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 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 2019 年 11 月 5  日)

    材料二:

    80 多年前, 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投身革命事业, 这直接促 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 80 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 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 答案是他 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 正所谓“心有所信, 才能行远;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 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些年,又何尝不是一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 80 多年前 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 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 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 “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 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 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 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 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 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 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 又永 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长征不常有, 长征亦常态。当前, 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 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 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 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 向挫折和压力妥协, 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 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 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 做群众工作, 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 组织。长征途中, 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 很多 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 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 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 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 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 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 不忘密切联系群众, 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 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

    (摘编自季琳欢《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 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 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 54%的人是 24 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 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 25 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也不到 30 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 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 怎么看待来时的路, 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 不 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 用脚步与先辈对话, 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 20 多岁的网络主播, 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 95 后 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 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 这条地球红飘带所 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 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 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 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 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 职业选择也有差 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 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 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 2019 年 6 月 24  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直面困难, 接受挑战, 才能在新时代阔步前行。 C . 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 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重走长征路等,都是当代年轻人感受长征的做法。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聚焦红军长征最关键的时间,为我们展现了我党我 军的成长轨迹。 B . 用艺术再现历史, 更利于大众接受, 也利于传承长征精神, 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 只能做到尽 量还原。 C . 年轻人重走长征路, 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 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 探寻成功的密 码。 D . 新时代的年轻人, 依然需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化, 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 . 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 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 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 . 近日,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 AI 基地举行电影《红色往事》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 着电影《红色往事》 “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C . “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 的人生路。 ”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这样说。 D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某地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沿着红军在 当地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 (5)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2.  现代文阅读

    知事下乡

    [法]阿尔丰斯 ·都德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 仆从随后, 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 威风凛凛地, 一径奔向 那共阿非。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 所以知事先生, 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 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在他的膝上, 正摊着一本皮面印花的大护书。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 面上堆着些愁容, 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 护书出神; 他一路想, 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 见了那里的百姓们, 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 演说: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 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道旁的树林, 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

    知事先生, 正在纳闷的当儿, 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 在山坡的脚下, 招展着树枝, 好像 正笑嘻嘻地欢迎他。

    知事先生, 居然中了诱惑了。他一面吩咐仆人们停车; 一面从四轮车里, 跳了下来, 径自走进 那片小的槠树林里。

    树林里, 有成群的鸟儿, 在头上唱歌; 有无数的清泉, 在草地上流淌; 还有紫堇花, 在旁边发 香……他们瞧见知事先生, 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 一本皮面的印花的护书, 登时大起恐慌。那 鸟儿, 一齐停止了歌唱; 那泉儿, 也不敢再作声了; 那紫堇花们, 更是急得低着头, 向地下乱躲…… 这些小东西们, 自从出世以来, 从没有见过一个县知事, 在这光景里, 大家都私下地互通猜度: 这 样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

    知事先生, 对于如此寂静而清凉的树林, 头脑清醒不少。他撩起了衣裳, 摘下了帽子, 在一块 草地上, 端端正正地坐下, 把皮面印花的护书,张开了放在膝上, 又向那护书里面, 抽出一张四六 开的大纸。

    “这竟是一位美术家呀! ”那秀眼鸟先开口说。

    “否, 否, ”接着说的是一只莺鸟,  “这哪里会是美术家, 你没看见他裤子上的徽带吗?照我 来看,十之八九,还是一位贵族哩。 ”

    “也不是美术家, 也不是贵族, ”一只老黄莺抢着来打断他们俩的辩论, 它曾经在那知事衙门 的花园里,足足唱了一个春天的歌。  “只有我知道,这是一个县知事呀。 ”

    这时那些细微的语声,不知不觉地渐渐地放纵起来了。

    “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 ”

    一会儿,紫堇花发问:  “他可含有什么恶意? ”

    “一点儿也没有。 ”那老黄莺儿接着答复。

    于是那些鸟儿们, 重新一个个地, 去恢复它们的唱歌; 那些泉儿们, 照常在草地上, 汩汩地流; 那些紫堇花们, 也依旧放着胆去发它们的香气……在这喧哗而又清凉的林子间, 知事先生, 又起了 念头,要继续去筹备他的演说了。

    不料还没起头, 身旁突然传来了笑声。知事先生侧头看时, 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 歇在他 的帽子顶上, 嬉皮赖脸地, 正向着他笑。知事先生, 把肩胛一耸, 露出不屑睬它的意思, 哪知道那 啄木鸟很不知趣,索性大声地唱将起来。

    知事先生, 气嘘嘘地涨红了脸, 一面随意做个手势赶开那顽皮的畜生; 一面加上些气力, 回头 来重新于他的本行: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但是事有不巧, 那啄木鸟方面的交涉, 才刚结束, 一丛小弱的紫堇花们, 觑着知事先生思绪缭 乱的当儿, 也一起翘起了它们软绒绒的枝儿, 和着一种甜而且柔的语气, 沙沙地唱起歌来。于是一 唱百和, 那些泉儿们, 登时就在他的脚下, 潺潺地奏起一种文雅的音乐; 那些秀眼鸟儿, 也在他头 顶的树枝上, 使尽毕生的本领, 唱出一阕优美的调子; 其余树林周围、上下左右一切的东西, 没有 一个不是效尤着,全体一致地来阻止知事先生演说的起草。

    知事先生, 他未始没有意思, 想摆脱这些妖媚的蛊惑, 可是他办不到了。他只得低下头来, 继 续去筹划他的演说: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 

    此刻, 知事先生正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 鼻孔里熏醉了香味, 耳朵里充满了歌声, 他衣服上 华美的装饰被暂时解去,他正打算把已成的演说,艾艾……艾艾地,从头再述两三回: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开头写知事出巡,打扮庄严隆重,结尾写知事舒服偃仰,解去华美装饰,前后对比,说明知事 已摆脱了繁琐礼仪的束缚。 B . 人和生物之间不可能直接对话,知事跟林中动植物的交流,主要是借助拟人手法来完成的,展 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 . 文章以补叙的方式,借老黄莺亲身经历来点明知事先生的身份,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凸显了 小说主题,可谓匠心巧运。 D . 对槠树林间生物的描绘,小说除借助多种修辞手法,还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写得生动优美、 形象鲜活、生机盎然。
    2. (2) 文中四次出现“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的字样,分别表现了知事先生不同的心情,下列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第一次,拘囿在四轮马车内,苦于无下文,心情气闷烦躁。 B . 第二次,进入林子,头脑清醒不少,但受干扰,恼羞成怒。 C . 第三次,置身树林,面对干扰,无可奈何,只得随遇而安。 D . 第四次,融入自然,获得灵感,筹划出演说稿,轻松愉悦。
    3. (3)  与一般小说相较,《知事下乡》独具特色, 虽微波屡兴, 但总体上平和推进, 呈现出一种诗意化 的美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特色的理解。 
    4. (4) 庄子的《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说,《知事下乡》虽是外国小说, 但其间也包蕴了中国古代的这种哲学思想,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 3.  文言文阅读

    春申君既相楚, 是时齐有孟尝君, 赵有平原君, 魏有信陵君, 方争下士, 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 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馀万。五年, 围邯郸。邯郸告急於楚, 楚使春申君将 兵往救之, 秦兵亦去, 春申君归。 春申君相楚八年, 为楚北伐灭鲁, 以荀卿为兰陵令。 当是时, 楚 复强。

    赵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 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赵使欲夸楚, 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 请 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取东周。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客有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 “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於英不然。先君时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 假道於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 不能爱许、鄢陵, 其许魏割以与秦。 秦兵去陈百六十里, 臣之所观者, 见秦、楚之日。      ”楚於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吴,行相事。

    (节选自《史记 ·春申君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B .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C .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D .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2.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胜文则野/质:质朴,朴实。 //君子于义/喻:比喻。 B . 而后有定/止: 终止。 //在明德/明:彰显。 C . 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通“纳”,结交。 //其君者也/贼:伤害。 D . 者无功/伐:攻打。 //我大瓠之种/贻:赠送。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宾客,贵族的门客、策士,也可作客人的总称。文中指的是后一个意思。 B . 相,辅佐君王的大臣。也称为“相国”“相邦”,是秦及汉朝廷臣的最高职务。 C . 假道的“假”指借, 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的“假”相同。 D . 爱许的“爱”即吝惜、舍不得,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相同。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时, 他礼贤下士, 招徕宾客, 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为楚国做出了自己的贡 献。 B . 在接待赵国平原君的使臣时, 春申君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 这使赵国使臣自惭形秽。 C . 有人认为楚国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是春申君治理楚国, 将楚国变弱了, 朱英不认同这种观点。 D . 春申君的门客认为现在魏国割了城池给秦,秦进攻楚就近了,于是春申决定据守在封地吴。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

      ②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

    6. (6) 春申君在楚国为相,经历了哪些大事?  
  • 4. (2022高二上·邵阳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贺新郎·赋琵琶①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②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③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④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期所作。②出塞,指昭君出塞。③贺老,指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④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赏花。李白奉命作《清平调》三首。

    1. (1) 辛弃疾的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霓裳曲》罢”,借唐玄宗所做乐曲,暗含兴亡之感。 B . “浔阳江头”,用白居易情事自比,表达作者谪居之苦。 C . “望昭阳宫殿”,借昭君出塞典故,寄托报国立功决心。 D . “想沉香亭北”,化用李白诗句,写出盛时已去之悲慨。
    2. (2)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辛弃疾词作“于雄莽中别饶隽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气词风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长之处。请结合本词具体词句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的高度自信和豪放洒脱的句子是: “ ,  。”
    2. (2)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  (《论语•里仁》)
    3. (3)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 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 表明诗人虽有 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作中这样感慨: 我们的祖先, 他们用 血肉之躯“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因为这种“不屈辱”的许国精神, 在民族危难时 有“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的舍生取义者: 在民族受凌时, 自有“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 福避之 ”的大义凛然者;在实现民族理想时,自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的坚定革命者。 回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 28 年的浴血奋战、 ____,无数英烈用“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壮烈____ 。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何等的壮怀激烈。

    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共和国的锦绣河山, 需要无数儿女____ 地守以坚 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 忧患着大我的忧患、 快乐着大我的 快乐、 憧憬和幸福。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 30 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 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 16 个春秋, 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 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 4000 万颗种子……正 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散句部分改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画像和与传统摄影相比,自拍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肖像的生产过程, ( ) ——在网络社区

    中展现自我的仪式。自拍虽然方便, 但这一行为还是会中断日常生活的进程, 这是主体在做一件超 拔于现实生活的事情, ____。只不过这只是一种“小仪式”,开始得突然, 结束得也快, 它可 能是炫耀自己正在吃一顿美食, 或是展现自己到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或者是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事 物。但无论多简单,自拍都包括三个阶段:拍摄(图像修饰)、上传至互联网、网络话语互动,这 三个阶段形成了或者固化为相应的网络自拍的仪式结构。于是, 自拍行为其实将个人生活的绵延中 断,让人们以一种抽离感和碎片化的神圣感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____ ,自拍是把庸常的 日常生活中断, 抽离出一个主体去审视那个被客体化的主体, 然后重塑另一个理想化自我。这个自 我除了供自己欣赏、欢喜之外, 更会成为一个暂时性的偶像, 为自己网络圈子中的好友点评和点赞 —— 而到了点评和点赞的阶段, 这个仪式的高潮就来临了。此时, 自拍照片把“ 自我”____ ,在

    生活的某一个片段中, 我的好朋友们都暂时地会把我的自拍照当成某种偶像来看待, 即一种很多簇 拥着发表意见的效果。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而且展示了自我形象 B . 也是自我形象一个展示的仪式 C . 更是一个自我形象展示的仪式 D . 还展现了自我的形象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 过 10 个字。
四、写作(60 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 里面的水银下降; 暖了, 它就上升。从来没有差错, 人们说它是一 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 寒暑计怀疑了它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 就向上; 我愿意 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