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4-1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33 分)
  • 1. 现代文阅读 Ⅰ

    材料一:

    “双减”以其系统性的布局谋划,超越了原有的改革措施,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 状到面状的转变,也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正是这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改 革优势,帮助回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挑战——学段衔接问题和措施联动问题, 从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变革契机。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的重视和实践,其实质是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双减”作为 一场基础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其落脚点不再是课业负担治理本身,而在于引导基础教育 的育人转向。“双减”改革中出台的 30 条细则规范了校内题海战术、校外补习培训,传 达了对于重分数、重升学的应试教育的批判,也引导了学校和社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 目标的反思。 以“双减”落地为起点可以预见未来的基础教育会更加以学生为本,注重 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强化回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 将为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展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说系统性的“双减”改 革关注了基础教育的育人问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化 解路径。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联动问题要求我们系统规划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达成改革 举措的关联和内洽。“双减”改革实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联合,围绕着教育生 态优化这一主旨,在战略布局上达成了课程教学改革、招生考试改革、质量评价改革等 多项改革的同步推进。当我们在“双减”时代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就可以充分借 助“双减”带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合力,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从家庭、学校到社 会的整体性环境支持,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到专业发展的全过程的管理助 力。

    (《 “双减”: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契机》 )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 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今年 7 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北京市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9 个全国试点地区 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大框架下,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

    做好探索,有助于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教育改革实践和“双减”工作探索表明,有效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不断提升人 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家校联合联动不可或缺。此次北京推出的“双减”工作具体举措, 既对学校提出要求,也对家长寄予期待。比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 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 量” ,同时提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 活习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 。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 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教学实际出发,鼓励布置 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要求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都表明作业改革要坚 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与此同时,深化校外 培训机构治理,有利于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 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间存在教育水平差距 等客观情况,北京市在新学期还将推进更多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这既是辐射 优质教育服务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

    教育是民生之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 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也需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合力推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双 减”工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朝着让人民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行。

    (摘编自周珊珊《多方合力推进“双减”落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双减”不仅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而且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 体性优化。 B . 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 的表现。 C . 作为“双减”试点地区,北京市先行先试,做好探索,有助于确保“双减”工作平稳 有序开展。 D . 只要做到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就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 良好环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双减”落地后,未来的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对学生 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B .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基础教育改革合力,获取整体性环境支持及取得知识学习等 全过程的管理助力。 C . 教育部坚持从源头治理,强调学生在校内“五育并举”;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 理,做到标本兼治。 D . “双减”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的系统工作,需要全国一盘棋,把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 育的重中之重落到实处。
    3. (3) 下列论据,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 . 国务院教育督委会办公室派出 16 个督查组赴多地实地督查减负情况。 B . 江浙沪皖相关协会联合发表了倡议书,倡议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 C . 甘肃省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制订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 D . 海淀区很多家长认为“双减”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
    4. (4) 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5. (5) 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推进“双减”真正“落地” 。
  • 2.  现代文阅读Ⅱ

    橄榄油坛子

    [意大利]  皮兰德娄

    唐•罗洛在首阳山的农庄的山坡上种了好大一圈油橄榄树。他预计地窖里的那五只旧 的彩陶坛子盛不下新榨的油,因此及时地预订了第六只容量更大的坛子。人们为他造了 一只齐人胸高的坛子,肚子威风凛凛地挺起来,好像是其他五只的统领。

    已经开始打橄榄两天了。唐•罗洛烦躁不安,因为农庄里既有打橄榄的农民,又有往 山坡上准备种下一季蚕豆的地里送堆肥的赶骡人。他苦于没有分身术,不知先监督谁好。 最后,他破口大骂,要他们都别想偷懒。他戴着白帽子,挽起衣袖,挺着胸膛,涨红着 脸,大汗淋漓,东奔西走,转动着一双狼似的眼睛,生气地搓自己刮过的脸颊,浓重的 胡子像是剃刀刚过就钻了出来。

    到了第三天收工的时候,三位打橄榄的农民走进磨房放木梯和棍子,看见那只漂亮 的新坛子开裂成两半,好像有人在坛子的大肚子上拦腰砍了一刀,眼前的裂缝十分刺眼。 当唐•罗洛走上山来,看见裂缝时,简直要发疯了。他把帽子摔到地上,打自己耳光,跺 脚,像哭死去的亲人那样悲声号叫:

    “新坛子呀!四个银币的坛子!还没有用过呀! ”

    农民们劝他冷静一些,能干的修补匠会把它修好,像新的一样。正好有一位迪马•里 卡西大叔,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胶水,他牢牢地保守着胶水的秘密:用这种胶水粘好之后, 斧头也砍不开。

    第二天,迪马•里卡西大叔背着一筐工具准时来到首阳山。

    他是一个跛腿老人。关节粗大畸形,活像一段古老的阿拉伯油橄榄树桩。傲气,或 者说是悲哀扎根在他那变形的身躯里了。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他这个未 被正式承认的发明家的功劳。迪马•里卡西大叔要让事实说话。他左顾右盼,生怕别人窃 取他的秘密。

    “让我看看那种胶水。“唐•罗洛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他好一阵之后才说出这笫一句话。 迪马大叔严正地摇头拒绝。

    “补的时候看吧。 ”

    “能补好吗? ”

    迪马大叔郑重其事地检查已经搬到打谷场上的坛子。他说:  “能修好。 ”

     “可是光用胶水,“唐•罗洛开始讲条件,“我不放心。我还要求用钉子补。 ” “那我走了! ”迪马大叔二话不说,站起身,背起筐。

    唐•罗洛拉住他的一只胳臂。

    “去哪儿呀?就这么谈生意吗?那么长的裂缝,只用胶水吗?需要钉子。胶水和钉 子。我做主。 ”

    迪马大叔胀满一肚子的怒气和怨气,开始干活。他用钻头沿着裂缝的边沿打眼, 以 便用铁丝穿过洞眼把坛子缝合起来,接着他用手指把胶水沿裂缝把裂开的边上涂了一圈; 他拿起钳子和准备好的碎铁丝,钻进坛子敞开的肚子里,吩咐农民把坛子的裂缝对齐。 他一边干活一边抱怨自己命苦。

    “现在你帮我出来吧。 ”最后迪马大叔说道。可是这只坛子的腹部虽然很宽,颈口 却很窄。迪马大叔盛怒之下没有注意这一点。他试了又试,还是爬不出来。那个农民站 在那里笑弯了腰。他被囚禁在由他自己修补好的坛子里了,为了让他出来,就得重新砸 破坛子,并且永远无法修补了。

    唐•罗洛在嬉笑声和叫喊声中赶来。

    “这只坛子新的时候,我花了四个银币买来的。你认为它现在值多少钱?“唐•罗洛 问。

    迪马大叔说:  “从前价值的三分之一 。 ”

    “那好, ”唐•罗洛说,“依你的话,你给我一又三分之一个银币。 ” “什么? ”迪马大叔问道,好像没有听懂。

    “我打破坛子让你出来,“唐•罗洛回答,“你呢,赔给我你估计的那个数目。 ”   “我,付钱?“迪马大叔取笑道, ”阁下您开玩笑呀!我准备在这里面变成虫子。 ”

    他费了些劲儿从衣袋里掏出一只镶嵌的小烟斗,点燃后抽起来,把烟雾从坛子的颈 口里驱赶出来。

    唐•罗洛气愤得冲动起来,抬起脚就要踢坛子,但是他缩回了脚,而是用双手抱住坛

    子,使劲提动它。

    “您看,多好的胶水! ”迪马大叔对他说。

    “该死的东西! ”唐•罗洛怒吼起来,“谁干的坏事,是我还是你?我应当赔钱吗? 你就饿死在里面吧!看谁胜谁负! ”

    他走了,迪马大叔却想到用工钱同农民们一起欢度这个夜晚。一个农民去附近的小 酒店里去买酒。好像是特意安排好的,天上有一轮明月,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般。

    已经去睡觉的唐•罗洛,突然被乱哄哄的喧闹声吵醒。他从农舍的一个阳台上探出头

    来,看见谷场上,月光下有许多魔鬼:原来是喝醉了的农民手拉着手,围着坛子跳舞呢。 迪马大叔在里面扯着嗓子唱歌。

    唐•罗洛这次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像一头发疯的公牛冲过去,把坛子推得沿山坡滚了 下去。坛子在醉汉们的笑声中往下滚动,撞在一棵橄榄树上,碎裂开来。

    迪马大叔获胜了。

    (有删 改 )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迪马大叔听从唐•罗洛的修补方法,这一举动看似妥协,实际上是他反抗的开始。 B . 农民笑弯了腰,是因为迪马大叔被囚禁在自己修补好的坛子里,强化了故事的戏剧性。 C . “有许多魔鬼”既表现了唐•罗洛难抑的愤怒,也写出了农民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D . 唐•罗洛的坛子“打造”—“破裂”—“复原”—“再破裂”的过程是故事的重要内 容。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对坛子的描绘,表明它承载着唐•罗洛对于财富的幻想,它作为审美意象, 贯穿小说全文。 B . 迪马大叔被困坛中,前文有伏笔铺垫,如坛子”肚子”很挺,他干活时“胀满一肚子 的怒气和怨气”等。 C .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唐•罗洛对坛子改“踢”为“提”的行为,表现出他怕 伤害到迪马大叔的心理。 D . 小说在塑造唐•罗洛和迪马大叔形象的同时,还描绘了农民群体,推动了情节发展, 丰富了小说内容。
    3. (3) 迪马大叔说“您看多好的胶水! ”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4. (4) 小说结尾设计得很精彩,请简要分析这个结尾的妙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 (39 分)
  • 3. 文言文阅读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  “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 乎? ”王曰:  “吾猎将以求士也。 ”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 则无非事者” ,此之谓也。

    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  “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殷太戊时有桑、楮①生于庭, 昏而生, 比旦而拱,史请 卜之汤庙,太戊从之,  卜者 曰:  “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 能为善,则祸不至。 ”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楮自亡。

    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楮 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  “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 ”闻诸祖己,曰:  “桑、楮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 ”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

    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 ” 宋人②应之曰:  “寡人不佞,斋戒不谨, 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 ”君子③闻之曰:  “宋国其庶几乎! ”问曰:  “何谓也? ”曰:“夫过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 ”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 吊死问疾,戮力 宇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 “弗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

    [注]①楮,一种树。②宋人,这里指宋君。③君子,这里指孔子。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 不宗/言疾旱也/ B .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 不宗/言疾旱也/ C .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 不宗/言疾旱也/ D . 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 不宗/言疾旱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楚庄王,“庄”是谥号。春秋时期,齐、秦国君常称“公” ,楚国国君常称“王”。 B .   “苟有志则无非事者”与“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两句中的“苟”含义相同。 C .   “蛮、夷”在文中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在古代有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的称谓。 D . “拜命之辱”与“拜臣郎中” (《陈情表》两句中的“拜”含义相同,都指授予官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商汤因为连续大旱七年而令人向山神河神祷告,从政令是否适度、是否使百姓遭受痛 苦,是否贪贿成风、是否小人得势等方面进行反思。 B . 殷商太戊时,有桑秧和楮苗长在朝廷的院子里,这被认为是不好的征兆,太戊后来勤 政爱民,早上朝晚退朝,关心百姓疾苦, 吊唁死者。 C . 武丁看到治国之道被败坏、刑法遭破坏的情况,就约束自己,检点行为,追思先王的 政绩,尊老敬贤,后来有少数民族国家前来朝拜。 D . 孔子肯定宋君对鲁国使臣的回话,是因为他看到了宋君能够反思自己的过错,相信宋 君能够改正错误。后来宋君对于国内的政事尽心尽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 

      ②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课内《兼爱》 ) 

    5. (5) 选文中的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春远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注】①此诗是永泰元年 (765) 春杜甫在浣花溪作。②肃肃:花落的声音。③菲菲:花 落的样子。④亚夫营:戒备森严的军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体现出诗人忧国思乡、感时伤己的情怀。 B . 首联运用叠字“肃肃”“菲菲”,音律和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飘飘何所 似”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 . 颈联中,“数有”表现了关中战乱的频繁,而“何曾”则表明只有剑外一带曾经清静, 从而传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 D . 后两联写春日感怀。时局动荡不安,故乡尚有军营,欲归而不得,只能寓居他乡。
    2. (2) 此诗颔联被后人盛赞,鸟雀、柴荆都是寻常之景,却表现出了独特意蕴。请结合具 体词语赏析该联写景的独特之处。
  • 5. (2022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老子》四章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
    2. (2) 《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

    3. (3)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4. (4) 《老子四章》中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句子是

      ”。

    5. (5)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与《<老子>四章》中的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学运用 (9 分)
  • 6. (2022高二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人格,_____。一个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不是清,就是浊,其间容不得一丝儿苟且。说白了,“喻于义”的君子,就是清;“喻于利”的小人,就是浊。道家人格与此不同。老子言:“大白若导。”这明显表明,道家不是“非清即浊”的二元论。在道家看来,纯粹的清是不存在的,清中自然含藏着浊。且只有含藏着浊的清,才可保持长久。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老于言:“察见渊鱼者不祥。”(  )。含藏,包容,才是人生正义。

    自然,我们肯定定道家生存的智慧,肯定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能一味_____,标榜清高,也不能将儒家的道德论完全推到。儒家清浊分明的人格,也有至大至刚的一面,充满一种洒落的______,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风标,令人_____。但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有时不是简单的“清浊”二字所能概括。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爱憎分明

      食古不化

      凛然正气

      登高自卑

      B . 泾渭分明

      胶柱鼓瑟

      浩然之气

      高山仰止

      C . 爱憎分明

      胶柱鼓瑟

      凛然正气

      登高自卑

      D . 泾渭分明

      食古不化

      浩然之气

      高山仰止

    2. (2) 下列填入括号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老子只是强调,不是每一件事,那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他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 B . 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老子只是强调,每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 C . 老子只是强调,万事睁只眼闭只眼,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 D . 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他只是强调,不是每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清浊”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我是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B . 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摔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C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D . “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
四、课内基础知识部分 (9 分)
  • 7. 阅读下面的小题,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敏于事而慎于言 B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D .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 .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 .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 .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3. (3)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 .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C . 当察乱何自起 D .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五、写作 (60 分)
  • 8. (2022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小镇做题家”再度成为网络热词,引起社会关注。起初,“小镇做题家” 是一些人的自嘲,意思是他们出生在普通家庭,为了考取大学,只会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视野和特长。然而,随着舆论的发酵,这原属寒门学子的幽默自嘲,却被某些声音冠以“做题机器”“不思进取”,对他们极尽嘲讽和鄙夷。当然,更多人认为“小镇做题家”不应该是贬义词,它是茁壮成长、积极向上的代名词。这个词意味着他们更有韧性,更加坚强,更能打破“魔咒”,收获更加精彩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对他们永远保持最大程度的善意和尊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